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宪法变迁与宪法教义学(迈向功能分化社会的宪法观)
分类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作者 李忠夏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作者以文本、历史与现实的三重融合为主线,把本书结构分为上篇和下篇。上篇以德国的经验与基础探讨正当性与合法性的范畴,下篇重点探讨宪法教义学在中国的危机与挑战。这本书探讨的学术命题跨越大、理论命题宏大,但论证过程精细化,充满学术味道,可读性比较强。
作者简介
李忠夏,山东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入选山东大学“齐鲁青年学者”(2018年)、山东大学“青年学者未来计划”(2016年)。西北政法学院法学学士,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硕士,德国柏林洪堡大学、北京大学法学双博士。曾获德国戴姆勒-奔驰奖学金赴德国留学6年,以优异成绩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并出版德文专著1部。中国人权研究会理事,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山东省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中外法学》《人民日报》等期刊报纸发表文章3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重点项目l项、国家社科一般项目1项。主要研究方向为宪法学方法论、宪法变迁、基本权利、国家所有等。
目录
绪论:转型中国的宪法理论——文本、历史与现实的三重融合
引言:迈向功能分化社会的宪法观
一、分裂的国家观:主权与权利之间
二、迈向功能分化的中国社会转型
三、作为“框架秩序”的宪法:主权与权利的双重变奏
上篇 正当性与合法性之间:德国的经验
第一章 域外经验:德国宪法学中的理论与方法之争
一、方法论问题的提出
二、德国国家法学的前史:实证主义的萌芽
(一)国家法学的自然法基础及“普世公法”
(二)帝国公法学
(三)实证主义的初步兴起
(四)哈勒、哥廷根大学的国家法历史化
(五)浪漫主义唯心哲学对国家法理论的短暂影响
三、实证主义方法的开端:格贝尔—拉班德时期的德国国家法学
(一)国家法实证主义得以产生的社会—政治因素
(二)格贝尔—拉班德实证主义的源起
(三)格贝尔法学实证主义与拉班德法律实证主义之间的差异
(四)对实证主义的批评以及实证主义内部的自我修正
四、魏玛时期的实证主义
(一)新康德主义的问题意识
(二)凯尔森纯粹法学的内在困境
五、《魏玛宪法》时期的方法与方向之争
(一)“正当性”问题的提出
(二)国家法中新方法的引入
(三)魏玛时期反实证主义的内部分歧
六、价值理论在法学中的引入——由西南德意志学派到当代价值相对主义
(一)价值理论引入国家法学
(二)西南德意志学派——文化作为沟通规范与现实的桥梁
(三)客观价值思维
七、德国当代的国家法学方法讨论
(一)自然法的短暂复兴和拉德布鲁赫的方法三元论(Methodentrialismus)
(二)从认识论转向生存哲学——德国战后法哲学的讨论
(三)国家法的讨论状况——方法综合论和方法多元主义
(四)宪法解释方法
八、方法论之于宪法学的意义
下篇 宪法教义学在中国:危机与挑战
第二章 中国宪法学方法论争论的现状与反思
一、围绕“规范与事实”:政治宪法学与规范宪法学之争
二、面向事实及政治现实的宪法学进路
三、中国宪法学中的规范路径
四、作为诠释学的宪法学
第三章 中国迈向宪法教义学的内在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发展的内在逻辑
一、问题之提出
二、立国、立宪与革命的政治动因
(一)关于“革命”
(二)中国革命的任务:救亡优于自由
(三)立国与立宪:政治主导立宪
三、国家的正当性:制宪权角度的反思
(一)人民意志、国家与制宪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立宪时刻”以及制宪权的行使
四、制宪权视野中宪法的全面修改:修宪抑或制宪?
(一)全面修改、制宪权以及国家的连续性
(二)制宪权理论的现实困境
(三)制宪权的历史本质
(四)宪法存在的必要性:摆脱制宪权的理论困境
五、“八二宪法”的转折:多元主义的生成与发展
(一)新民主主义传统的继续与超越
(二)多元主义、价值冲突与社会自主性
六、反思:立宪时刻、人民主权与宪法
第四章 政治宪法学产生的时代条件:以政治与宪法的关系为切入点
一、“政治宪法学”因何而生
二、中国化的“政治宪法学”:问题意识与知识资源
(一)“历史性”的政治宪法学
(二)“中国模式”思维框架下的“政治宪法学”
(三)“政治”维度中的政治宪法学:以正当性对抗合法性
三、如何理解“政治”:政治宪法学的内在分歧
四、面向未来:宪法学中政治与宪法关系的展开
第五章 宪法教义学在中国:基于社会系统理论的反思
一、引言:社科法学与法教义学之争
(一)乡土中国的现代性
(二)宪法学中的政治之维
二、中国宪法教义学的挑战
三、法教义学的前世:法学与科学的汇流
四、法教义学转向与科学性的变迁:法教义学的双重体系
(一)知识的清教主义:完全排除价值判断的法学
(二)法教义学的双重体系:知识体系与价值判断
(三)对“科学”的不同理解:法学作为科学的可能性
五、法教义学的科学之殇:价值判断
(一)法学中价值判断的不同路径
(二)法学的挑战:合法性与正当性
六、社会变迁中宪法教义学的功能定位
(一)宪法的双重功能:法律系统封闭与开放的“控制阀”
(二)法教义学的功能变迁:从确定性至可能性
(三)宪法教义学的功能定位:整合安定性与后果考量
(四)宪法教义学反思:以宪法变迁为定向的宪法教义学建构
七、中国宪法教义学的时代回应:方法综合与交叉学科的可能性
第六章 法治国的宪法内涵:迈向功能分化社会的宪法变迁
一、清末民国的立宪政治:政治系统的重塑与扩张
二、理想化的人民民主国家:个体、社会与国家的同质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16:1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