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我俩都是中文系出身,从事的职业也与文字有关,但 莫砺锋长期在大学里教书,所写的文字不是教材就是论文 ;陶友红则一直在机关工作,经常与文件、报告打交道。 也就是说,我们的工作都与文学创作无关,这倒印证了那 句“中文系不培养作家”的古老格言。近年来我们偶然写 一些与本职工作无关的短文,且发表于各种报刊,都是一 时兴到之举,从无“文学创作”的念头。江苏凤凰文艺出 版社提议让我们自编一册夫妻合著的散文集,所谓“散文 ”就是指上面所说的那些“小碎篇章”。我们的作品虽然 内容浅薄且质木无文,但毕竟都是自己用心写出来的,敝 帚自珍,当然愿意出个集子留作纪念。况且有不少亲朋好 友曾表示喜欢我们的文字,我们也愿意让他们一卷在手便 一览无余,而不必去翻检各种报刊。所以我们愉快地答应 了出版社的提议,编成书稿交付出版。 书稿编成,便要起个书名。本想径用我俩的姓名,后 缀“散文集”三字以完事。我们不喜欢书名带有“文艺范 ”,当年莫砺锋写了一本有关古典诗词的随笔,就题作《 莫砺锋诗话》。从最宽泛的定义来说,我们的作品当然也 算是散文。但是不知为何,在我俩心目中“散文”这个名 词总有点“高大上”的意味。把一些“小碎篇章”自称为 “散文”,难免有“王婆卖瓜”的嫌疑。无奈之下,便借 取自居易《琵琶行》中“嗜嗜切切错杂弹”一句作为书名 。“嘈嘈”指粗弦之音,以喻莫砺锋的男声;“切切”指 细弦之音,以喻陶友红的女声。我俩写作“小碎篇章”时 ,经常互为第一读者,有时还互相提些意见,彼此的印象 颇有“嘈嘈”“切切”的味道。全书分成三辑。第一辑“ 大弦嗜嘈”收录莫砺锋的作品三十六篇,多数曾刊于《中 华读书报》《文汇报》《扬子晚报》等报刊,少数是在某 些会议上的讲话稿,也曾在网络上流传过。最后的两篇算 是本辑中的“破体”之作,一篇是我俩相识以后的第一封 信,它已被保存了三十多年,弃之可惜。另一篇是一组“ 赠内诗”。从恋爱到结婚,家境贫寒的莫砺锋一直靠助学 金度日,从未给陶友红送过任何礼物。他在婚礼上所穿的 那身礼服,还是陶友红自掏积蓄买了料子请人缝制的。转 眼到了结婚三十周年之际,莫砺锋问妻子想要什么礼物。 陶友红回答说:“你一直在研究诗,就写一首诗送给我吧 。”于是莫砺锋写了这组“赠内诗”。南京大学的学生偶 然看到这组诗并把它们放到网上,也算是发表过了。第二 辑“小弦切切”收录陶友红的作品二十二篇,多数曾刊于 《扬子晚报》。第三辑“错杂弹”选录我俩的往来书简。 我们三十多年来一直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只有莫砺锋出 境访学或讲学时才暂时分离。1980年代莫砺锋赴美国哈佛 大学访学一年,当时家中还没有电话,夫妻隔海相望,全 凭鱼雁传书。1990年代莫砺锋赴韩国全南大学任教一年, 家中倒已装了电话,但负担不起频繁通话的高额话费,仍 得经常写信。本世纪初莫砺锋赴台湾“清华大学”讲学半 年,此时已有电子邮箱可用,所以通话之余也写了一些“ 伊妹儿”短信。这些长书短简在内容和风格上都与我们的 “小碎篇章”非常相似,故择其部分编入本书。由于某种 原因,我俩通信时没有遵循一来一往的程序,又有好几封 信在邮寄途中不翼而飞,所以选录的信中时常出现自言自 语、答非所问的情况,称它们为“错杂弹”,倒是名副其 实。当我们写旅美书简时,女儿还不识字。十年以后,女 儿已读到初中三年级,她当仁不让地成为我俩的旅韩书简 的读者,有时甚至充当作者,所以我们的旅韩书简中也夹 杂着一些女儿写的片断,甚至有完整的信。等到我俩写旅 台书简时,女儿已在南京大学计算机系读书,她成为帮我 们排除网络故障的技术总监,当然也是那些“伊妹儿”短 信的第一读者。光阴如箭,这些书简便是岁月留下的痕迹 ,览之怃然。《高考:1977》是我俩合写的唯一作品,当 初本是为纪念恢复高考四十周年而作,文中也涉及我们的 人生片断,故置于卷首以代序言。 我们要对下列人士表示感谢:首先是江苏凤凰文艺出 版社的社长先生、主编先生以及编辑唐婧女士,要是没有 他们的热情提议及登门商洽,我们压根不会有出版本书的 打算。其次是南京大学文学院的博士弟子陶慧、谭磊和王 芊,要是没有他们的帮助,有些原载报纸的文章字体细小 ,那些手写的信件则年久纸黄、字迹漫漶,老眼昏花的我 俩自行录入电脑会有困难。当然,最应该感谢的是谬赏我 俩文字的亲朋好友及有关报刊的编辑,要不是他们的热情 鼓励,我们的“小碎篇章”绝对不会接二连三地写个不休 。谨向他们致以深切的谢意。 莫砺锋 陶友红 2018年岁杪于南京城东美林东苑寓所 目录 高考,1977(代序) 第一辑 大弦嘈嘈 好老师,好学生 珞珈山下的哀思 密旨深衷皆肺腑,长书短简俱文章 我的两位师母 陶渊明的无弦琴 桃花源与瓦尔登湖 少陵诗里识秦州 羌村行 梅妻鹤子真隐士 经行东坡眠食地 死后是非谁管得 初谒稼轩墓 南宋末年的两个状元 夏季到台北来看雨 台湾的清华园 一位台湾学人的剪影 诗歌不在远方 诗人不必专业 诗歌是闹市中的精神绿洲 读书人的报纸 “教授写教授”的小说 “凝眸”赞 从1966届高中到1977级本科 五十年间似反掌 我家的斋联 吃家常饭 再谈吃家常饭 登厕读书 治癌小记 硅谷窥园记 访戴不遇记 暗香浮动月黄昏 教师节的感想 我们是读南大中文系的人 致陶友红 结婚三十周年赠内十首 第二辑 小弦切切 爸爸给我买花戴 十九岁的恽老师 “及时雨”玛琳 怀念金磊 澎湖两教师 朴生的婚事 那时春游 国庆忆游行 我们的暑假电影 钉被子 贺年卡 曾经的山芋 秋收之夜 黑夜旧事 无土栽培 香港睇菲佣 香港看赛马 不进赌场 台湾恒春自由行 在美国吃外国馆子 美国校车很拉风 浪漫大瀑布 第三辑 错杂弹 旅美书简 致陶友红之一 致莫砺锋之一 致莫砺锋之二 致陶友红之二 致陶友红之三 致莫砺锋之三 致陶友红之四 致莫砺锋之四 致莫砺锋之五 致陶友红之五 致莫砺锋之六 致陶友红之六 致陶友红之七 致莫砺锋之七 致陶友红之八 致陶友红之九 致陶友红之十 致陶友红之十一 致莫砺锋之八 致陶友红之十二 致莫砺锋之九 致莫砺锋之十 致陶友红之十三 致莫砺锋之十一 致陶友红之十四 致陶友红之十五 致陶友红之十六 致陶友红之十七 致莫砺锋之十二 致莫砺锋之十三 致陶友红之十八 致陶友红之十九 致莫砺锋之十四 致莫砺锋之十五 旅韩书简 致陶友红莫杞之一 致莫砺锋之一 致陶友红莫杞之二 致莫砺锋之二 致陶友红莫杞之三 致莫砺锋之三 致陶友红莫杞之四 致莫砺锋之四 致陶友红莫杞之五 致莫砺锋之五 致陶友红莫杞之六 致莫砺锋之六 致陶友红莫杞之七 致莫砺锋之七 致陶友红莫杞之八 致陶友红莫杞之九 致莫砺锋之八 致陶友红莫杞之十 致莫砺锋之九 致陶友红莫杞之十一 致莫砺锋之十 致陶友红莫杞之十二 致陶友红莫杞之十三 致莫砺锋之十一 致陶友红莫杞之十四 致莫砺锋之十二 致莫砺锋之十三 致陶友红莫杞之十五 致陶友红莫杞之十六 致莫砺锋之十四 致莫砺锋之十五 致陶友红莫杞之十七 致莫砺锋之十六 致陶友红莫杞之十八 致陶友红莫杞之十九 致莫砺锋之十七 致莫砺锋之十八 致陶友红莫杞之二十 致陶友红莫杞之二一 致莫砺锋之十九 致陶友红莫杞之二二 致莫砺锋之二十 致陶友红莫杞之二三 致陶友红莫杞之二四 致莫砺锋之二一 致陶友红莫杞之二五 旅台书简 致陶友红莫杞之一 致莫砺锋之一 致陶友红莫杞之二 致陶友红莫杞之三 致莫砺锋之二 致陶友红莫杞之四 致莫砺锋之三 致陶友红莫杞之五 致莫砺锋之四 致莫砺锋之五 致陶友红莫杞之六 致莫砺锋之六 致莫砺锋之七 致莫砺锋之八 致莫砺锋之九 致陶友红莫杞之七 致陶友红莫杞之八 致陶友红莫杞之九 致陶友红莫杞之十 致陶友红莫杞之十一 致陶友红莫杞之十二 后记 精彩页 敬爱的程干帆先生离我们而去了!在鲜花环绕的灵堂里,悬挂着由在南京大学工作的及门弟子共同拟定的挽联: 绛帐留芳,汉甸江皋,树蕙滋兰荣九畹; 青灯绝笔,文心史识,垂章立范耀千秋。 上联总结了程先生对教育事业的贡献,从武汉大学到南京大学,这位辛勤的园丁栽下了多少芬芳的桃李!下联总结了程先生对学术事业的贡献,从校雠学、历史学到文学史、文学批评史,这位杰出的学者在广阔的研究领域里留下了多少精深的论著!我相信,这个评价绝不是弟子们的私见,而是天下的公言。《文学遗产》主编徐公持先生在总结新时期的古代文学研究时,认为成就最大的两位学者是钱钟书先生和程先生,并特别指出程先生在培育人材方面的贡献:“门下人材辈出,形成坚强的学术梯队,在本学科中广受称道赞许。”可见程先生被公认为优秀的学者和杰出的教育家,他在学术和教育两方面的成就是不分轩轾的。然而,在程先生自己心目中,他的平生事业却以教育为第一要务。他在遗嘱中说:“干帆晚年讲学南大,甚慰平生。虽略有著述,微不足道。但所精心培养学生数人,极为优秀。”的确,在程先生一生中,他对教育所付出的心血是远远超过自己的学术研究的,在他到南京大学任教的最后二十年间尤其如此。要知道程先生曾被剥夺工作权利达二十年,一般来说,一个在学术上有深厚积累的学者在长期被禁止从事著述后,最着急的事当然是整理自己的学术成果,完成名山事业。然而程先生却把培养学生放在第一位,他常常引《庄子》的话说:“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在他看来,弥补“文革”所造成的损失,让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后继有人,这是重中之重,急中之急。 于是,程先生怀着虔诚的心愿重新走上了母校的讲坛。他不顾年老体弱,亲自为本科生上大课。面对着几百双充满求知欲的眼睛,程先生仿佛又恢复了青春,他的课讲得生动活泼,明白晓畅,又逻辑谨严,一丝不苟。他传授给同学的不仅有渊博的知识,更有切实的方法和睿智的思考。他在课堂上神采奕奕,精神抖擞,不知内情的人还以为他的身体特别健康,其实程先生曾经受过严重的折磨,体力并不充沛,他是在用全部生命进行拼搏。课间休息时,程先生必须抓紧时间坐下来喘一口气,恢复一下精力。可是等到上课铃一响,他又重振精神口若悬河了。如果说课堂是教师的战场,那么程先生就是一位老当益壮、仍然驰骋疆场的老将。他多么希望能够一直在讲坛上奋战下去啊!可是年龄不饶人,几个学期之后,程先生的健康情况不允许他再上大课了,他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大教室,转而以培养研究生为主要工作。至于程先生培养研究生的成绩,学界有口皆碑,不用多说。他在南大培养的十名博士生中,已有八人升任教授,其中五人为博导,就是一个明证。自称“最大的野心便是当教授”的程先生,真是一位天生的良师!我们得到这样一位老师,是何等幸福!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程先生也是一位好学生,他对当年的老师充满感激之情,时时回忆他们的音容笑貌,并把自己的成绩都归功于老师的教导。在深受学界赞誉的专著《古诗考索》的题记中,先生说:“没有当年老师们的辛勤教诲,连这一点极其微末的成绩我也是拿不出来的。我永远感谢我的母校和我的老师们。”他在1990年写的一篇文章中缅怀老师们说:“五十多年过去了,除了当时最年轻的教授商锡永先生还健在外,其余都已返道山,但他们的学识、他们的声音笑貌,却一直不可磨灭地留在我这个年近八十的白发门生脑中。”对于学者来说,最好的纪念方式之一就是保存其著作,程先生正是以这种方式来表示对老师的怀念的。经程先生之手而得以整理出版的此类著作有黄季刚先生的《量守庐学记》和汪辟疆先生的《汪辟疆文集》《三百年来诗坛人物评点小传汇录》等。众所周知,黄季刚、汪辟疆先生都是前代的大学者,他们的点滴言论都有相当高的学术价值,更不用说那些未及整理的文稿了。所以程先生整理老师遗稿,是具有重大学术意义的工作。 2000年6月1日,即程先生突发脑梗塞住进南京脑科医院抢救的第十六天,也就是先生去世的前两天,程丽则师姐从医院打电话催我快去,说程先生正在昏迷中不断地呼喊我的名字。我匆匆赶到先生的病榻边,他已不省人事。过了一会,他喃喃地说了几句难以听清的话,突然,他紧紧地抓住我的手,相当清晰地说:“我对不起老师,我对不起黄先生!”我的泪水夺眶而出,我知道先生牵挂着黄季刚先生日记的出版,因为这部日记虽然早已由程先生整理完毕,且已在出版社排版,但尚未印出,这是先生在弥留之际最放不下的事情。要知道,由我负责编辑的十五卷本的程先生的全集即将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最后一批校样早已寄回出版社,程先生在人生的最后瞬间不问他本人全集的事,却念念不忘黄季刚先生的书,这绝不是出于偶然。孟子说:“大孝终身慕父母。”程先生对老师们的敬慕之情,就类似于这种感情。应该说,程先生的一生在学术和教学两方面都取得了如此的成就,他完全无愧于他的 导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精)》是著名学者、百家讲坛主讲人莫砺锋与妻子的两地书。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父辈这代人的爱与生活。 在嘈嘈切切的日常絮语里,在柴米油盐的细节里,藏着父辈们爱情保鲜的格言——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序言 1977年秋天,一个惊人的消息在全国城乡不胫而走: 中断了十一年的高考要恢复了!素昧生平的我俩分别在淮 河之北与长江之南听到这个消息,不禁“初闻涕泪满衣裳 ”。 当时我俩的情况分别如下:莫砺锋,1966年毕业于苏 州高级中学。1968年秋天赴江苏省太仓县璜泾公社插队务 农。1974:年迁至安徽省泗县汴河公社,在公社农具厂当 “亦工亦农”的农民工,农忙时返回生产队务农。下乡之 前,莫砺锋已经学完全部高中课程。早在1966年5月,他便 填写了高考志愿草表,前三个志愿是清华大学的电机工程 系、数学力学系和自动化控制系。到了6月,莫砺锋正摩拳 擦掌准备走上考场,不料高考突然被废除,前功尽弃。下 乡以后,由于“家庭出身不好”,任何招工、招兵都与他 无缘。从1970年开始,部分大学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 ,但那种“群众推荐、领导选拔”的招生方式却将莫砺锋 彻底拒之门外。由于不肯用辱骂亲生父母的举动来与家庭 “划清界限”,莫砺锋连报名的机会都没有,更不用说进 入“推荐”或“选拔”的程序了。几年后,莫砺锋超过了 二十五周岁的招生年龄上限,他的大学梦“他生未卜此生 休”。但是他天性喜爱读书,务农、务工之余仍是手不释 卷。后来他再也弄不到新的中文书了,便设法找些英文书 来看。 陶友红,1965年毕业于南京市长江路小学,并考进南 京师范学院附中。从南京最有名的小学到南京最有名的中 学,陶友红一直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曾担任南师附中的 少先队大队长。可惜她初一还没读完便遭遇“文革”,“ 停课闹革命”两年后便算初中毕业了。1968年年底,十六 岁的陶友红赴溧阳县沙河公社插队,务农三年后当上了本 公社东陵小学的民办教师。那天她正要下地,突然被叫到 学校,放下农具直接走进二年级教室去讲课。孩子们眨巴 着亮晶晶的眼睛在等着,她赶紧回忆当年长江路小学的老 师是怎么教自己的,再照葫芦画瓢。就这样,陶友红站了 几年小学讲坛,不但保住了在七年正规教育中学到的知识 ,还被迫“充电”,稍有长进。1976年,陶友红招工回城 ,进入南京第一服装厂,成为裘皮车间的工人。她报名参 加了鼓楼区办的职工夜校,选修了初中代数等课程,想把 被“文革”打断的学业再接续起来。裘皮车间的活儿挺累 人,有时为了赶工期,一天要干十几个小时。但她一直坚 持学习,虽然断断续续的,却也补修了从未学过的初中课 程。她不肯放弃大学梦,内心深处的希望之火一直没有熄 灭。 恢复高考的消息不久便被证实了。报纸上刊登了文章 ,论述高考制度的重要性。传说中央下达了正式文件,并 已传达到基层。大街小巷贴出了大标语:“庆祝高考制度 恢复!”“广开才路,快出人才!”街头巷尾都听到人们 在议论:“这下要靠真本事上大学了。”“大学招生的后 门被封死了!” 好事多磨,莫砺锋遇到的障碍是报名。他听说高考报 名已经开始,担心过不了“家庭出身”这一关,便跑到公 社里打听虚实。文教干事热情地把安徽省关于高考报名的 通知拿给他看,还帮他逐条解读。关于政治条件的条文中 没有提到家庭出身,只说要由所在单位对考生本人的政治 表现作鉴定。文教干事对莫砺锋说:“你去年已经评上全 县的‘扎根农村积极分子’,公社领导认为你是已经被教 育得很好的‘可以被教育好的子女’,政治鉴定肯定不会 有问题!”莫砺锋紧绷着的心一下子放松了。可是关于年 龄的条文成了新的拦路虎:“考生年龄不得超过二十五周 岁,1966、1967、1968届高中生的年龄可适当放宽,但必 须学有专长。”天哪,莫砺锋已经二十八周岁了!他虽是 1966届高中生,但除了种庄稼、开车床外,哪有什么“专 长”呀!他一下子傻了眼。闻风而来的闲人七嘴八舌帮着 出主意。突然公社生产组长一拍大腿,说:“你们真是骑 驴找驴!小莫不是经常看‘曲曲弯弯’的书吗?你们有谁 认识那些曲曲弯弯的洋字?这英语不是他的专长是什么? ”于是莫砺锋在报名表上填上“专长英语”,并将几个志 愿都填成外文系。至于考试,莫砺锋觉得根本不需要做准 备。他报名后依然天天上班,只是借了一堆报刊来看,算 是温习“政治”。他的考试只有一个小插曲:高考的第一 天清晨,莫砺锋赶往考场,发现满街都是赶考的人,有些 考生年龄很小。莫砺锋不好意思与那些小弟弟、小妹妹同 赴考场,为了掩盖自己的考生身份,他把握着墨水瓶的右 手插进棉衣口袋。结果藏在口袋里的准考证被墨水染蓝了 一半,证上的照片刚巧染成了“青面兽”,惹得监考人员 反复盘问。 陶友红的报名还算顺利,她面对的困难是考试。江苏 省对高考的动员非常充分,服装厂的书记、厂长亲自在大 会上动员青工报考,甚至规定凡是符合条件的必须报名, 要想不报都难。厂里还史无前例地给报考的青工放了假, 让他们复习功课。领导一声呼,全厂都来劲,一时间考大 学似乎成了比完成生产任务更重要的事情。这股热潮使陶 友红顿时忘记了自己只读过一年初中的实情,毫不犹豫地 报了名,并离厂返回尚在溧阳的家中,全力以赴温课备考 。连她父亲也亲自出马,对她进行临时抱佛脚式的辅导。 针对考生人数多、文化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江苏省的高 考分两轮进行。第一轮重点考查初中的内容,淘汰掉水平 低于初中毕业的考生。这时陶友红从夜校学到的知识派上 了用场,顺利通过并进入复试。她清醒地掂量了自己,定 下了放弃理科主攻文科的复习策略。果然,她在数学卷子 上只找到少数几道会做的题目,而历史、地理、语文等科 答得还算顺利,写作文时尤其得心应手。 1978年春天,二十九岁的莫砺锋走进安徽大学外文系 ,二十六岁的陶友红走进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双双成为 “1977级”大学生。又过了一年,莫砺锋考取南京大学中 文系的研究生。南京大学与南京师范大学的校园近在咫尺 ,两校中文系的师生交往频繁,两人的人生轨迹终于在南 京的随园附近初次交集——对于他俩来说,高考不但是人 生道路上最大的转折点,也是月下老人手中的那根红绳子 。 四十年光阴风驰电掣,转眼间我俩已“白头偕老”了 。回首平生,往事如烟,但是1977年冬天的那场高考却历 历在目,至今难忘。因此尽管有一部电影已经用过这个题 目,我们还是将这篇短文题作“高考,1977”。 莫砺锋 陶友红 内容推荐 莫砺锋与妻子陶友红均于1977年从各自被下放的农村参加高考;1978年莫砺锋考入安徽大学外文学,陶友红考入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1979年,莫砺锋考取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生,这一年二人结识于南京。40年光阴风驰电掣,二人白头偕老。书中,二位相濡以沫的老人向读者讲述了一段深刻炙热,一段不因际遇的转移的情感故事,在当今时代、当今世界,显得尤其珍贵与震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