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猫(历史习俗观察逸事)(精)/自然文学译丛 |
分类 |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生物科学 |
作者 | (法)尚普弗勒里 |
出版社 | 海天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1868年法国初版,堪称一部猫文化史。它从中世纪开讲,介绍了各种猫的前世今生和来龙去脉,从人文的角度讲述猫的影响,从历史的角度反映猫的地位,从科学的角度观察猫的习性,以文学的口吻讲述猫的逸事。 作者简介 尚普弗勒里(Champfleury,1821-1889),原名儒勒·于松,身世奇特,他是猫和釉陶方面的专家,也是作家和评论家,雨果和福楼拜的好友,还是国际心理玄学学院荣誉院士。其主要作品有《古今漫画史》《大革命时期爱国主义釉陶作品史》《临终时期的心理状态》等。 目录 第一部分 第一章 古埃及的猫 第二章 东方的猫 第三章 希腊人和罗马人的猫 第四章 诗歌和民谣中的猫 第五章 纹章、军旗和招牌 第六章 中世纪猫的敌人 第七章 猫的其他敌人 第八章 法庭上的猫 第九章 猫的朋友 第十章 乐于和猫打交道的几位智者 第二部分 第十二章 猫是家畜吗? 第十三章 好奇心和洞察力 第十四章 传承对猫的品质研究 第十五章 凌晨五点 第十六章 猫的童年 第十七章 猫的家庭观念 第十八章 猫对家的依恋 第十九章 猫的语言 第二十章 农村地区的猫 第二十一章 猫的爱情 第二十二章 猫的神经官能症 第二十三章 猫的自私 附录 序言 一 为猫这么普通的动物撰写长篇大论着实令人奇怪,虽 然它展示了猫科动物的部分特征,但无法帮助人们全面认 识大型猫科动物。不过,猫的定居习性使室内工作者可以 随时研究它,而不必为此中断手头的工作。从炼金术士的 实验室到作家的寓所,猫总是能和主人的陋室融为一体, 特别是在作家的家里。猫因此得到了和主人一样多的中伤 ,就像它也会写作似的。 猫和所有引人爱抚、接受爱抚的生物一样,比如说女 人,既获得了一部分人的垂爱,也被另一些人厌恶,特别 是形而上学者。 许多人同意布朗神甫在那本乏味的《动物语言的哲学 消遣》中所说的:“动物就是一群魔鬼。”群魔之首就是 猫。 笛卡尔认为所有动物都是“木偶”。要驳斥这一论调 ,就要使用一些形而上学的工具,我对此没有兴趣。我更 青睐亚里士多德、普林尼、普鲁塔克、蒙田这样的智者, 他们在观察论证过的事实基础上提出疑问。 有些令人信服的博物学家认为,动物具备思考能力的 。首先是“自然历史之父”亚里士多德,他说:“动物都 会模仿人类的一些动作。准确的模仿源于思考,而且小动 物比大动物模仿得更准确。” 这与笛卡尔木偶说相距甚远。 蒙田的相关论述更是多到让人不知如何选择。《随笔 集》为动物智能提供了最丰富的“弹药库”,作者几乎每 一页都在提醒人类不要自吹自擂。 他写道:“出于虚荣,人类觉得自己与众不同,拒绝 与动物同仁、伙伴为伍,按照自己的喜好分配它们一些才 能和力量。” 动物是人类的“同仁”,这位怀疑论如此说,他看起 来大胆,其实非常勇敢。 蒙田把谨慎给了蜜蜂,把判断给了鸟类。他认为织网 的蜘蛛会审时度势,再做决定。不了解动物的形而上学者 会对动物具有谨慎、判断、分析、思考、决定等品质提出 一大堆反对意见。 这些空想家从不抬头仰望蓝天和繁星,几乎从未想过 有思考能力的动物在想些什么。 幸好还有善于思考和观察的人,他们渴望独立,被某 些动物的独立性打动,开始与它们交流,研究它们的习性 ,搜寻整天关在实验室里的博物学家们所不知道的信息, 得出大胆的结论,并凭借他们的性格、生活、才能和品德 ,让人们接受了这些结论。 博物学家奥杜邦绝对是科学权威,他生活在美洲的森 林里,花费毕生精力写出《自然大观》。他思想活跃,回 忆探索大自然的经历时十分健谈,他凭借聪慧的大脑,总 能用事实佐证自己的话。他的叙述如此公正,人们对他所 说的一切深信不疑。 这位美国博物学家和富兰克林属于同一类人,他们是 伦理学家,也是开明的信徒。思想如此深邃之人也认为动 物具有通灵性。 研究两只自由飞翔的乌鸦时,奥杜邦写道: “我多么希望像比翼双飞的乌鸦一样,发出婉转的音 调。我敢肯定这些声音表达了这对佳偶的真情,多年的相 濡以沫使这份感情历久弥新。它们就这样回想青春岁月, 倾诉生活中的点滴,重温昔日的美好,也许它们最后会向 造物主祈祷,让它们永远这样生活下去。” 其他人对这一观点可能有异议,我不再赘述。这些足 以证明动物有智能。现在我回到猫的主题上,解释一下为 何童年时代与猫相伴的经历使我产生了研究猫的想法。 二 1848年革命披露出的丑闻中,有一件让我深感好奇, 那就是内政部给《猫的解剖》的作者秘密拨了五万法郎。 政客背信弃义,抛弃旧主,这不是什么新鲜事。他们 卑躬屈膝是为了得到金钱或者荣誉,这种事古已有之。然 而在浏览令人发指的《回顾杂志》上的清单时,我惊讶地 发现,从部长那儿领俸禄的文人中有一位作家因为写猫获 得了五万法郎。 在路易·菲利普政府中受到如此优待的作家名叫施特 劳斯·杜尔凯姆,他已经去世了。我必须要说的是,这个 德国人知识渊博,毕生治学,退休后写了一些作品,把猫 捧成创造之王,换来五万法郎的巨款。 他在专门研究猫的著作中附上了肌肉、神经和骨骼的 插图,并对这些部位进行了细致研究。 我试着把这位博学的医生在解剖学上的努力用于对猫 的习性研究。不过我只向大众索要补助,要是这本书不能 标价五万法郎,那每位通过出版商给我报酬的读者也不会 被记入《回顾杂志》的表格中。 尚普弗勒里 导语 《猫(历史习俗观察逸事)》是介于科普和文学之间的跨学科作品,讲述猫的起源、特点、性格形成、生活习惯及种种有趣的故事。长期以来,作者以朋友家的猫为观察对象,研究其习性,描述其生活。本书含著名画家德拉克卢瓦画的150幅插图。 书评(媒体评论) “中国人从猫的眼睛中读懂世界”。 ——波德莱尔 “波德莱尔和尚普弗勒里有相同的解读。” ——《薛定谔之猫》 精彩页 博物学家去参观埃及文物展,看到那么多被制成木乃伊的猫和猫铜像,一定会想猫是何时进入法老王国的。当代研究对此无能为力,因为埃及学家没有在金字塔同时期的建筑上找到猫的标记。猫可能和马在同一时期被驯化,也就是在埃及第十四王朝末期(大约前1668年)。 这一时间早于迄今所知关于葬礼规制的最早记录,猫直到那时才出现在地下墓室的壁画上,它们有时被画在女主人座椅下,这个位置也出现过其他动物,例如狗和猴子。 也许是因为它的罕见和功用性,猫被奉为神兽,这一物种得以繁衍兴盛。 一些画证明了它的功用:画中的捕猎发生在尼罗河流域的湿地,猫从小舟跃入水中捕捉猎物。 驾着轻舟在沼泽中捕猎的埃及人常有家人、仆人和动物相随,动物中比较常见的就是猫。 底比斯的一座墓室里的捕猎图描绘了这样的场景:一只猫像小狗一样立在主人脚边,主人正要投一个类似于澳大利亚人用的“飞去来器”的弯棍。大英博物馆收藏了一幅底比斯墓葬中的画,埃及学家威尔金森为这幅画配的文字说明如下: “受宠的猫偶尔陪主人打猎,画家对此十分确定,所以画中的猫抓着猎物。画家想告诉我们,人们已经把这种动物训练得会捕鸟,并且把猎物献给主人。” 梅里美先生为我提供了这幅画的局部临摹。画面中,猫把捕到的鸟带给船上等候的主人。这类出现了猫的画属于第十八王朝和第十九王朝(大约前1638年到前1440年)的作品。 最古老的与猫有关的文物是在底比斯哈纳王陵发现的,陵墓入口的石柱上立着国王哈纳的雕像,他的猫布哈奇就蹲在脚边。 我们的博物馆里有大量来自埃及的铜像和泥塑,其中一尊铜像是一只蹲着的猫,它戴着项链,上面饰有象征太阳的假眼,竖着的猫耳朵还戴着金饰品。 古埃及布巴斯提斯的钱币上也有猫的图案。那里的人崇拜贝斯特女神。作为贝斯特女神的第二化身,贝斯特女神猫头人身,手持叉铃,象征和谐。活着的时候,猫作为女神的化身,在贝斯特神庙享受礼遇:死后,人们用香料为它做防腐处理,然后风光大葬。 一些丧礼上用的女性塑像上刻有“母猫”的字样,这是向贝斯特女神致敬。今天,一些男性会用“我的小猫”称呼妻子,这并没有任何宗教意味。 在布巴斯提斯、斯派奥斯阿尔特米多斯、底比斯等地,有的木乃伊猫的面部是彩绘的。 这些奇怪的木乃伊猫形态细长,看上去像是用草绳包裹起来的名酒。 这只猫是否灵敏?我们不得而知。可以确定的是,它曾受人敬仰,有绷带和香膏为证。 猫的象征意义依然是个谜,因为赫拉波罗和普鲁塔克这两位历史学家的叙述不一致,他们援引的传说相互对立。 根据赫拉波罗的说法,在供奉太阳神的赫里奥波里斯神庙,猫是受人爱戴的动物,因为它的眼珠大小会随着太阳的高度变化,这一特质使它可以象征太阳这一伟大天体。 普鲁塔克在《论伊西斯和奥西里斯》中写道,母猫的图像原本出现在音叉顶端,是月亮的象征。阿米欧说:“因为它的毛皮多样,因为它在夜间劳作,因为它一胎生一只小猫,二胎生两只小猫,三胎生三只,以此类推直到第七胎生出七只小猫,这样总共生出28只小猫,和一个月的天数相同,因此它的瞳孔会在月满期变大,在月亏期缩小。” 也就是说,赫拉波罗看到了太阳和猫眼变化的相似性,普鲁塔克则认为与之类似的是月亮。 现代科学认为这些现象可以用光学原理来解释,至于星宿对人和动物的影响,就留给巫师去分析吧! 至于普鲁塔克说的猫多胎产仔的故事,我们可以归入旧时博物学家喜爱的奇谈之列。 P2-7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