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这种选择,又何尝不是缘于一代代优秀共产党人共同的初心和抉择? 当中华大地支离破碎、暮霭沉沉,共产党人选择走上一条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荆棘长路,南湖一叶红船,燃起了中国革命的希望星光:当革命屡遭挫折、深陷危机,共产党人勇往奋进以赴之,殚精竭力以成之,断头流血以从之;当队伍面临分裂、前途未卜,共产党人顶住压力、纠正错误,担当起维护团结大局的“定海神针”;当革命胜利“论功排位”,共产党人屡次推辞、谦虚退让,因为投身革命绝不是为了升高官、享厚禄…… 生死、进退、去留、荣辱……越是抉择关头,越考验着共产党人的初心。北京日报纪事采写组谨以《初心与抉择:转折关头的中国共产党人》向革命先贤们致敬,并激励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 作者简介 北京日报纪事采写组是《北京日报》为《纪事》栏目于2007年成立的专业采编团队。十多年来,《纪事》栏目已成为《北京日报》的精品栏目,发表了大量有影响力且极具可读性的主题作品,编著出版了《寻找英雄:重温一种伟大精神》《共和国震撼镜头:看得见的历史》《星火征程》《旧京图说》《纪事》等图书。 目录 一·风雨南湖,那—船人…… 到上海去 “南陈北李” 马林和“二李” 北人暑期旅行圃 开幕 转场南湖 大浪淘沙 二·分道1927,血泊奋起…… 中国革命的“苦力” “湖南当推第一” 血流成河 “我不能走” 决裂 南昌惊雷 三·孤军歧路,挺立英雄…… “党要我怎么干就怎么干” “我要卷土重来” “我要坚持到底” “要革命的跟我走!” 坚不可摧的钢铁部队 铁流上井冈 四·雾锁井冈,风展红旗…… 迷途向导 “党外人十” 八月失败 “我军最困苦的时候” 最有荣誉之战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五·丛莽斧钺,验我坚贞…… “虽死不辞” “革命本来就是艰险的事” “革命不是为着发财” “此地甚好” 《可爱的中国》 “人问遍种自由花” 六·挽澜遵义,霁月光风…… “抬轿子”行军 “我的脑袋没有被坏掉” 担架上的谋略 “冷板凳” “橘林谈话” 政治局扩大会议 “老毛行” 新“三人团” 七·至暗时刻,苦心护党…… 最高礼遇 “叫花子与龙王比宝” 苦心让位 “吕端大事不糊涂” “哪有红军打红军的道理” 另立中央 三军会师 八·白山黑水,雪冷血热…… “大老杨”及其前后任 “我还是要革命的” 勇士与汉奸 西征 “不必多说,开枪吧” “我不能一大离开党” 洪流 九·铁窗劲节,生死不磨…… “此人可辚” 毒删是太小的考验 多重身份的“伪装者” “我们死而无愧” 狱中《挺进报》 “最后的报告” 十·将帅让衔,初心皎皎…… 授衔巾南海 战创最多的将帅群体 “我不当那个大元帅!” 三帅请让 “三让将军” “大树将军” “农民将军”
序言 抉择关头见初心 京平 人的一生有很多抉择,一个政党、一个国家同 样如此。不同的抉择,决定了不同的人生轨迹,也 书写着不一样的大历史。 97年风雨兼程,中国共产党,这支最初不足60 人的队伍,创造了“地球上最大的政治奇迹”。我 们常说,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而这种 选择,又何尝不是缘于一代代共产党人共同的人生 抉择。 当中华大地支离破碎、暮霭沉沉,是这样一批 人,选择走上一条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 谋复兴的荆棘长路,南湖一叶红船,燃起了中国革 命的希望星光;当革命屡遭挫折、深陷危机,是这 样一批人,勇往奋进以赴之,殚精竭力以成之,断 头流血以从之,义无反顾,宁死不屈;当队伍面临 分裂、前途未卜,是这样一批人,顶住压力、纠正 错误,担当起维护团结大局的“定海神针”;当革 命胜利“论功排位”,是这样一批人,屡次推辞、 谦虚退让,因为投身革命是“为了我们的子子孙孙 争得幸福的生活”,绝不是升高官、享厚禄…… 生死、进退、去留、荣辱……越是抉择关头, 越考验着共产党人的初心。岁月荏苒,大浪淘沙, 对人民的忠诚、对家国的担当、对理想的激情,最 终绘就了优秀共产党人的信仰底色,沉淀为蕴藏于 血脉深处的精神力量。历经千难万险初心不改、历 经千锤百炼其志更坚,这样一支“纯粹、精锐”的 队伍,“打不垮、冲不散”,当然会为历史和人民 所信任、所选择,才能带领这个历经磨难的大国从 “漏舟之中”的危局站起来、从“一穷二白”的困 境富起来、从被“开除球籍”的边缘强起来。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见证者。读 懂中国共产党人的抉择,就能明白百年中国跌宕前 行的征程中,那无数令人惊叹的奇迹源于何种无坚 不摧的力量。“有了共同的理想,也就有了铁的纪 律。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的真正优 势。”无数中国共产党人的抉择反复证明,理想信 念是否坚定,从根本上决定了一个政党能够走多远 。信仰殿堂不灭的灯火,正是我们取得革命胜利的 关键秘诀,也是我们赓续光荣、走向未来的精神财 富。 今天,神州大地早已换了人间,崭新篇章已然 开启。百尺竿头更思进,中流击水须奋楫,中国共 产党人的“赶考”远未结束。走在新时代的长征路 上,少了围追堵截,没有枪林弹雨,但前方依然会 有雪山沼泽、险滩暗礁,考验和抉择无处不在。面 对重重风险和挑战,这一代共产党人将作出怎样的 抉择?理想信念会不会失去底色,初心和使命能不 能始终坚定?时代叩问发人深省。行程万里,不忘 初心。回望历史并从中汲取奋斗力量,让红色基因 传承不息,我们才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跨越新 时代的“雪山”“草地”。 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97岁的中国共产党 恰是风华正茂。在新时代奋勇前行,不能忘记来时 之路,更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在全党开展“不忘 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际,本报特别推出“ 抉择关头”系列报道,让我们一同致敬革命先辈的 奋斗历程,体悟初心与使命的千钧重量,让岁月沉 淀的精神力量,激励我们继续奋斗。
导语 读懂优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抉择,探寻百年中国跌宕前行的动力与源泉! 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97岁的中国共产党恰是风华正茂。在新时代奋勇前行,不能忘记来时之路,更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际,北京日报纪事采写组编著的《初心与抉择:转折关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特别推出“抉择关头”系列报道,让我们一同致敬革命先辈的奋斗历程,体悟初心与使命的千钧重量,让岁月沉淀的精神力量,激励我们继续奋斗。 精彩页 到上海去 1921年6月29日下午6时,长沙。黑云压城,一场大雨将至。 毛泽东和何叔衡突然向好友谢觉哉辞行,他们马上要到上海去,至于去做什么,两人只字未提。毛何两人谢绝了谢觉哉送他们上船的好意,匆匆起程。后来谢觉哉才知道,他们是要去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 这已经不是毛泽东第一次去上海了。一年之前,他从北京返回长沙途中,路过上海拜访了陈独秀。 1918年夏天,25岁的毛泽东从湖南老家来到北京,经老师杨昌济的介绍,在北大图书馆做了一名助理馆员。那时的毛泽东,“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有着“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豪情壮志,却也像很多热血青年一样,在迷茫中寻找着前路。多年后,他对来访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说,那时他的头脑中是自由主义、民主改良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等思想的大杂烩。 在北大图书馆的日子里,毛泽东认识了许多新文化运动的风云人物。虽然他曾抱怨“他们都是些大忙人,没有时间听一个图书馆助理员说南方话”,但也坦言那一时期在李大钊、陈独秀的影响下,他的思想迅速朝着马克思主义的方向发展。 1920年5月,毛泽东第二次从北京返回长沙的途中,又专程到上海拜访了陈独秀。这是两人的第三次会面。当时,毛泽东正处于一生中最关键的时期。他曾给好友写信说,那时“好多人讲改造,却只是空泛的一个目标。究竟要改造到哪一步田地?用什么方法达到,自己或同志从哪一个地方下手?这些问题,有详细研究的却很少。”年轻的毛泽东感觉,自己像“睡在鼓里”一样。 与陈独秀的会面,令毛泽东茅塞顿开。1937年,已经率领红军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毛泽东对埃德加·斯诺说,陈独秀谈自己信仰的那些话,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到1920年夏天,他已经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回到湖南后,毛泽东在陈独秀的建议下,与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志一起成立了长沙共产主义小组。小组成员最初只有六人,后来也不过十人。 1945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回忆说:“苏联共产党是由小组到联邦的,就是说由马克思主义的小组发展到领导苏维埃联邦的党。我们也是由小组经根据地到全国,现在还是根据地,还没有到全国。我们开始的时候,也是很小的小组。这次大会发给我一张表,其中一项要填何人介绍入党。我说我没有介绍人。我们那时候就是自己搞的,知道的事也并不多……” 长沙共产主义小组的骨干人物,除毛泽东外还有与他一同赴沪参加“一大”的何叔衡。 何叔衡在清末曾考中过秀才。可是,经过辛亥革命的洗礼,他深感“子日诗云”已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要想救中国,还得学习新文化、新思想。 当何叔衡考入长沙第一师范、与毛泽东成为同学时,已经是个将近40岁的中年人了。由于他留着一撮八字胡,同学们都戏称他为“何胡子”。“何胡子”虽然比同学大了十几岁,但是追求新思想、探寻救国路的热情丝毫不输于年轻人。 长沙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后,何叔衡一直担任毛泽东的助手。毛泽东不在长沙时,小组的日常事务都是他负责。毛泽东对何叔衡的感情也特别亲厚,他曾说:“何胡子是一条牛,是一堆感情。” 1921年6月初,毛泽东收到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代理书记李达的来信。信中说,共产国际派了两名代表到上海。他们建议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立即派代表到上海开大会,宣告党的成立。 看罢信,毛泽东非常兴奋。几个月前,他曾收到同学蔡和森从法国巴黎寄来的信。蔡和森在信中激情澎湃地写道: “我以为先要组织党——共产党。因为他是革命运动的发动者,宣传者,先锋队,作战部,以中国现在的情形看来,须先组织他,然后工团,合作社,才能发生有力的组织……你在国内不可不早有所准备……” 如今,蔡和森被公认为是最早明确提出建立中国共产党的人。 国内革命形势发展之快,大概是远在法国的蔡和森所没有想到的。仅仅几个月后,他对好友发出的预言,竟然成了现实——中国共产党成立大会就要召开了。 P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