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戴剑平,安徽人,教授,现为广东省重点学科“广播电视艺术学”负责人和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理事、CCTV特约评审专家。主要从事“影视艺术与传播”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在《当代电影》等国家级重点期刊及其他期刊发表专业论文100余篇,编著《电影大世界》《影像美论》等十余部作品。主持和参与多个国家级、省级社科项目。 目录 新闻学 以“真相”的名义:留学知识分子对西方报道的批判及对新闻检查的倡导 张咏 从计算到数据新闻:计算机辅助报道的起源、发展、现状 苏宏元 陈娟 迈克尔·舒德森的新闻史研究取径 田秋生 开创期的新闻叙事学研究——评几本新闻叙事研究著作 夏德勇 中国当下调查记者行动实践的社会学分析——一种媒介场域的视角 曾丽红 《赫芬顿邮报》的“另类”解读——互联网新闻产品运营的探索与启示 张灵敏 传播学 新媒体的媒介学问题 陈卫星 “微”传播与“深”口语:台湾口语传播建制化中的人文主义探询 夏春祥 新媒体环境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传播——以“中国梦·梦娃”为例 纪德君 广州青少年语言使用与语言态度调查与分析 徐晖明 名人微博的文本特征及其影响力分析——以新浪微博名人堂广州地区为例 李祥伟 社交媒体背景下的美国地方政府传播——以北卡罗来纳州教堂山市为例 林渊渊 新媒体广告人才的校企协同培育模式探讨——基于广州大学广告学专业的改革与实践 王艺 媒介使用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李鲤 壮族新创文字活力调查研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为例 魏琳 被置换的政治主体与微博政治——微博内的广东“乌坎事件” 熊琦 影视艺术 癫狂与梦的逻辑——解读《太阳照常升起》的叙事策略 李学武 喧嚣中的回归——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的经验与启示 李燕 作为次要情节(B故事)的爱情关系 姚睿 扫描与分析:国有电影制片厂产业化改革——以珠影集团为例 戴剑平 尹杭 新时期节目主持人本土化策略和品牌形象管理——以广东“名嘴”任永全为例 刘玉萍 媒介融合背景下节目主持人传播力生成机制 苏凡博 新技术与华语电影美学——以华语3D大片《龙门飞甲》为例 邹鹃薇 网络时代背景下对电视媒体价值的再认识——以《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为例 陈智勇 戴剑平 论《琅琊榜》文化品格的艺术呈现 许莹冰
内容推荐 自2014年以来,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每年度均开展名为“南方传媒前沿论坛”的学术活动,并出版该活动的研究成果。这一成果的主要内容涉及新闻学、传播学和戏剧影视学三大领域。戴剑平主编的《南方传媒前沿论坛》汇聚了研究者们的科研成果,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研究者们关注传媒前沿动态,提出了系统的媒介观,并对媒体发展提供了指导性的意见。很多研究成果是省级重点项目,具有宝贵的借鉴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