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浙江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口述史丛书(李子敏卷)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黄慈帖
出版社 浙江摄影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相关情况是一项良心工程,也是抢救性工程,记录者要对历史负责,充分采集传承人的相关信息,确保真实性,体现完整性,达到传承性。为了梳理“非遗”传承人抢救性记录的资源,进行部分成果转化,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编撰了《浙江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口述史丛书》,以传承人为分卷,一人一书,形成系列。丛书以传承人、传承人弟子及相关人员的访谈口述、项目实践、传承教学为主,项目概述、文献记录、新闻报道等为辅,图文结合。黄慈帖编著的《浙江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口述史丛书(李子敏卷)》为其中一册,介绍了瓯剧代表性传承人李子敏的生平事迹和个人成就。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项目概况
一、历史沿革
二、表演形式与特征
三、传承与发展情况
第二章 人物小传
第三章 口述访谈
一、在安徽
二、在部队
三、在上海
四、在台州
五、在温州
六、传承与展望
第四章 周边采访
一、战友
二、好友
三、同事
四、学生
五、儿子
附录
一、李子敏大事年表
二、参考文献
后记
序言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是新
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项重要工作。自2015年起,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全面
启动,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采用数字化多
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人物访谈、传承实践、带
徒教学的全方位记录,并对已有文献资料进行搜集,建立
传承人专项数据库,将记录成果编纂成书。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掌握着丰富的知
识与精湛的技艺,是历史文化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代
表性传承人所承载的精湛技艺、实践经验、文化记忆和传
承能力,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核心内容与动力来
源。由于代表性传承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核心作
用与不可替代性,加之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普遍年事已高
,对他们及其技艺的记录任务尤为紧迫。全面、真实、系
统地记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掌握的知识
和技艺,不仅可保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也为后人研
究、宣传、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留下宝贵资料,对传承和
弘扬传统文化、构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具有
重要意义,这是一项与时间赛跑的工作。
将抢救性记录中的口述访谈内容梳理转化成口述史,
这是一项极为繁重的工作,不仅要保留口述真实的特点,
还要强调语言文字的严谨。该套丛书是浙江在开展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的基础上,
组织专家、专业人员撰写,在编纂过程中,既尊重传承人
口述的真实性,又兼顾可读性,在不改变传承人原意的前
提下对文字进行了部分调整。
该套丛书以传承人为单元,一人一书,单独成卷。从
传承人第一人称口述的角度,记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性传承人传承实践的丰富历程,讲述他们多彩的人生
故事。该书还对传承人所属的项目进行介绍,从文化价值
、存续状况、传承保护等方面叙述项目的基本情况,从生
平事迹、学艺师承、授徒传承等角度阐述传承人的生平经
历。丛书的重点定位在传承人的从艺经历、实践经验、传
承状态等内容,此外,与传承人相关的人员分别从不同角
度多层次地补充了传承人的经历。书中还附有传承人个人
年表、文献图录等,提升了丛书的学术价值。
该套丛书由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持编纂
,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文化学者、出版社编辑等讨
论丛书的框架、体例、版式;丛书分卷作者用心编撰书稿
,反复斟酌文字,不厌其烦地查阅资料、核对内容;代表
性传承人及其家人也积极主动参与了丛书的编撰过程。各
方的共同努力,终于促成了该套丛书的付梓。
我们相信,“浙江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
承人口述史丛书”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研究
者铺路搭桥,提供丰富、翔实、鲜活的第一手资料,同时
也希望能让记录成果更好地发挥作用,让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成果惠及大众,为社会共享。
丛书编委会
导语
南戏历史悠久,南北宋之交诞生于温州,是我国最早成熟的戏曲形式之一。九百年来,南戏血脉贯穿中国戏曲历史,并与当代戏曲紧密沟通。
20世纪初的南戏研究较多从文献出发,对戏剧源流、戏剧本体进行考究,而不会过多地涉及戏曲家个人。黄慈帖编著的《浙江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口述史丛书(李子敏卷)》通过访谈介绍了南戏的发展与传承、、演出技巧、剧目,以及艺术家李子敏的生平事迹。
后记
终于脱稿,此时此刻,心情激动,却又忐忑,更不免
有些惶恐。这是一项需要“十分”细致的工作,最怕挂一
漏万,真的完稿了吗?从开始到结束除了提问,始终保持
沉默、无法评述的编者,或许还有些话要说。

南戏历史悠久,南北宋之交诞生于温州,是我国最早
成熟的戏曲形式之一。九百年来,南戏血脉贯穿中国戏曲
历史,并与当代戏曲紧密沟通。戏曲,作为一种综合表演
艺术,口传心授是它独特的传承方式。戏曲家们那精湛的
技艺、丰富的经验,都通过口口相教、代代相传而得到继
承。个人创造和体验无不时刻影响着戏曲的方方面面。戏
曲,作为一种人文现象,创造它的是人,享有它的也是人
,其价值和意义都取决于人。因此,倘若戏曲排除了人的
因素和影响而作为孤立的研究,就不能充分地揭示其本质

20世纪初的南戏研究较多从文献出发,对戏剧源流、
戏剧本体进行考究,而不会过多地涉及戏曲家个人。然而
,随着社会的变迁,当今时代的镜头开始转向“以人为本
”,作为活态的艺术载体——戏曲家——他们的个人创造
与体验逐渐成了焦点,这也是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
重点。每一位戏曲家都是一部活态的历史书,他们独特的
生活经历和艺术成就,都折射出了深深的时代烙印。他们
的作品,凝聚了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只是时间留不住
历史的脚步,温州许多戏曲家年事已高,因此,通过采访
、搜集来挖掘戏曲背后的历史记忆,从字里行间去解读戏
曲,从理性、哲学的角度思辨温州人的文化基因,就显得
尤为必要。
因此,温州市文化艺术研究院施小琴院长早在2009年
我来单位实习期间,就让我着手“本土戏剧家研究”的立
项申报书的撰写工作,也就是后来2010年8月在温州市文化
局立项、2013年底被列人2013—2014年度浙江省文化厅厅
级文化科研项目的“温州戏曲口述史”,以近代温州戏曲
历史上具有代表意义的三十位戏曲艺术家(包括已故和健在
的)作为口述采访对象。这是温州戏曲界第一次做口述史,
同时也是温州口述史范畴的第一个戏曲专题。李子敏老师
是这个项目的重点采访对象之一。因为共同爱好音乐,我
和李子敏老师结对,从此开始长达八年的口述历史之旅。
认识李老师,还要从2009年开始说起。那年的3月,
还在中国艺术研究院读硕未毕业的我,到了当时的温州市
艺术研究所(2017年改名为“温州市文化艺术研究院”)实
习。一天,所里来了一位客人,他步履缓慢但矫健,到了
门槛处总会低头看一眼脚下。他从椅子上起身时,会先起
一半,停顿三秒再挺身直立。他头发银白,满面红光,戴
着厚厚的镜片,有着慈祥而明亮的眼神。他声音洪亮,中
气十足。听领导介绍,他是瓯剧团的老先生,搞音乐的。
因为初次见面,没有更多接触和谈话,他所有的行为都符
合“老人”的概念,所以对他的第一印象,就是“一位老
人”“搞音乐的”,仅此而已。后来我才知道,他就是国
家级非遗项目瓯剧代表性传承人——李子敏。
2009年10月13日至16日,温州市第十一届戏剧节民间
职业剧团组别的比赛在龙湾区南部天河镇金益村还春园的
戏台举行。我有幸参加戏剧节后勤工作,与评委们一同前
往,除了观摩学习做点记录之外,我另外的一个重要的任
务,就是重点照顾评委之一——79岁高龄的李子敏老师。
李老师仍然是那样红光满面,但上下车明显感觉吃力。他
总是面带微笑,和蔼可亲,说:“没事,没事,没关系。
”后来我才知道,原来那段时间他因为椎间盘突出压迫神
经,医生建议卧床休息。戏剧节不仅要评戏评剧本,还要
评音乐,作为资深戏曲作曲家和音乐家,他深感肩头的责
任不可推卸。于是,他每天早上去医院做治疗,下午一直
到晚上忍着椎间盘钻骨的刺痛,坐着看戏评戏。这样的精
神和行为,让我感动并肃然起敬——这是一位敬业的、有
牺牲精神的老艺术家。
那次,在李老师的指导下,我完成了《草根芬芳——
第十一届戏剧节民间职业剧团风采》一文,发表在《温州
戏剧》第6期。从那以后,每每有“文债”或是会议发言,
我都要去李老师家,请他给我出谋划策、指点迷津。他的
指导,是我的定心丸。比如,在2016年全省戏曲普查工作
中,温州市的戏曲普查办公室设在我们单位。作为市级普
查员和审核员,我既要负责填报本单位的各种普查表,收
集资料,还得指导、审核各县市的专业院团和非遗中心的
填报工作。最后,要撰写一篇温州市的戏曲普查总结报告
。要搞清楚温州的诸多剧种、剧团的来龙去脉,对于我这
个戏曲新人来说,是个难题;但对于行家里手的李老师而
言,是小菜一碟。于是,在大量查阅文献资料和李老师的
悉心指导之下,我终于有惊无险地完成了任务。再比如,
参加省文化厅召开的全省戏曲普查表彰大会,作为个人先
进代表的发言稿(那次全省仅三位个人先进代表发言)、参
加2016年浙江省历史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的发言稿等,
无一不是经过李老师的指导、点拨而成的。2014年至2016
年,李老师还让我参与《中国瓯剧音乐大典》的记
精彩页
采访者:这件事情对您后来的求学有什么影响?
李子敏:影响很大。我们三个直接被学校开除了。怎么办?接下来到哪儿读书去?正好碰上第二十一中三分校招插班生,我去应考,考上了。回到家里,我心里忐忑不安。没想到,父辈们没有把我怎么样,这反而让我十分愧疚不安。我在家里很乖的,属于孝子贤孙之类的,从来没有挨过我父辈的责骂,父辈们向来对我最放心。所以我在学校闹出这么个事情,他们也是想不到的。父母和伯父们都没有责骂我,却更加让我有一种难以言表的负疚感。于是,本来话不多的我,更沉默了。那时候,我突然间觉得自己长大了,懂事了。他们不提这个事情,我觉得他们是爱我的,不愿意再让我伤心。
在二十一中读了一学期后,想想,还得走。因为当时我被学校除名是怀疑我“有异党行为”的,而这个学校又是国民党办的。当时有人劝我改名字,我受到一些旧小说的影响,所谓“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不改”。要是那时候改了名字的话,我想这一辈子又会是另外一番景象了。
1946年的春天,我考到亳县中学当插班生。那个时候,学校离我家远,大概一百多里路。开学时,父亲带着钱,让长工推着车子,带着粮食、铺盖,送我去学校。我愿意走就走,走不动就坐在车上,长工推着我走,走两天才能走到。第一天走到一个叫十字河的镇上,我父亲有个朋友叫胡聘卿,在那里当镇长(这位镇长后来成了我大妹妹的老公爹)。我去他那里,吃的住的都有。第二天长工再推着我去学校报到。报到以后,父亲把学费交了,吃饭就在学校不远的饭店里包伙,住在学校旁边一个租来的老百姓的房子里,我开始自己照顾自己。
吃住解决了,学费交好了,那我如果要花钱怎么办呢?父亲想得很周到。当时在亳县当县长的是胡志远,是国民党的县长。他和我父辈们不仅是同乡,关系也蛮好。我父亲就找到县政府的一个胡姓出纳,跟他讲好,我没有钱的时候,就到他那里拿,不用打条子,到时候父亲跟他结算。安排一个地方我父亲不放心,还找了一个较大的商店,同样谈好。父亲考虑得很周到,安排好两个地方供我取钱开销,哪怕我平素不会乱花钱。父母的恩德天高地厚,这辈子哪能报答得了?!
十五六岁是浮躁的年龄段,但有时还是蛮有意思的。我和大我一岁的堂哥李子宽同校又在一起住,那时候老是去饭店吃(任由吃饱),竟然会觉得没意思,就想着自己开伙。我说,咱们自己烧怎么样?哥说,行啊。我说,咱什么都没有怎么办?他说,叫房东替咱去买。结果发现又要买菜又要洗菜,还不会做,烧火时,被烟熏得眼泪直流。花钱不说,问题是洗、烧、做,这个太麻烦了。我们两兄弟没烧几天,觉得这太苦了,不干了。然后还是回到那饭店去吃饭。那些碗啊盘啊,买来都浪费,都扔在那儿了。小孩子嘛,自己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什么叫“身在福中不知福”?这就是。是否有纨绔之嫌?其实,我们是很正统的。
我们学校在亳州县城的东南角,后面是古城墙,一直到半边城。南边也是城墙,一直到南门以西。我们学校就在这个三角地带。这个地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到我入亳县县立中学那个时候,一直都叫“柳湖书院”,听说是明清时一些乡试会考的地方。那里有两个建筑,一个是书院,一个是相邻的庵堂,古色古香,宏大壮观,很是漂亮。
早晨,学校附近有卖烧饼夹油条的。有时候我们起晚了,没时间去店里吃,起床就赶紧先冲到学校里。校门旁边的传达室开着一个洞,报纸什么的都从这个洞里递进去。我们就在门里面买烧饼夹油条当早点。晚上自修的时候,学校外面的那条街上有卖野兔肉、牛肝、牛肚、牛杂碎等小吃。每天晚上那些小贩都在那里叫卖:“卖牛肝子牛肚子喽。”叫卖声拉得很长,悠扬动听,美味诱人。我们班级离学校大门不远,听见就想吃。于是溜出来,买牛肝牛肚,有时候也买兔子肉等吃,几乎每天晚上都这样。老师看见也没事,在外面吃完了再进教室。
到1947年7月份,我中学毕业了。毕业前举行毕业考试,已经考了好几门(课)了。那天,我正在做考卷。教导主任孙大胖子——因为他体胖如牛,态度粗野,同学们都以“孙大胖子”称呼他——在教室门口叫我:“李子敏,你,出来。”“哦。我卷子还没做完呢!”“你先到办公室来。”他告诉我,“你不要考了。”我问:“为什么呀?”他说:“你是省教育厅开除的,学籍没了。你没学籍,考什么毕业考啊?”我反问:“你怎么不早点告诉我?你早告诉我,我改个名字就可以了。我还能采取其他措施。你这一年半不是在骗我嘛!”我就和他吵起来了。他说:“反正,你不能考了。”那时候我才17周岁,一肚子气。没有毕业证书,我下一步升学怎么办?没办法,在亳州逗留了几天,我就跑到县政府去,找胡出纳拿钱准备回家,并讲了这事情的经过。他给了我些路费,我就准备回家了。
P18-20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3: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