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不授予专利权的客体
1 《专利法》第2条所称的发明创造
1.1 技术方案的判断
1.2 实用新型专利保护客体的特殊问题
2 根据《专利法》第5条不授予专利权的客体
2.1 发明创造是否违反法律
2.2 发明创造是否违反社会公德
2.3 发明创造是否妨害公共利益
3 根据《专利法》第25条不授予专利权的客体
3.1 发明创造与科学发现
3.2 智力活动规则和方法
3.3 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3.4 动物和植物品种
4 计算机领域的特殊问题
4.1 涉及商业方法的专利申请
4.2 计算机算法
4.3 图形用户界面
4.4 语义分析
4.5 机器翻译
4.6 汉字输入方法
4.7 计算机图形学
4.8 信号结构和帧结构
第二章 现有技术和现有设计
1 现有技术与现有设计的审查基准
1.1 为公众所知的概念
1.2 公开时间的判断
2 出版物公开
2.1 书刊
2.2 专利文献
2.3 技术标准
2.4 学位论文
2.5 其他印刷品
3 使用公开
3.1 销售
3.2 招、投标
3.3 展会
3.4 药品上市审批前的临床试验
4 互联网公开
4.1 互联网的公布与出版
4.2 新闻报道
4.3 电子商务
4.4 社交网站
4.5 其他
第三章 新颖性
1 新颖性的审查原则
1.1 同样的发明或实用新型
1.2 单独对比原则
2 对比文件公开内容的认定
3 新颖性判断的常见情形
3.1 简单的文字变换
3.2 具体(下位)概念与一般(上位)概念
3.3 惯用手段的直接置换
3.4 数值和数值范围
3.5 参数、用途或制备方法等特征
……
第四章 创造性
第五章 实用性
第六章 说明书
第七章 权利要求
第八章 修改
第九章 单一性
第十章 证据的认定
第十一章 程序
第十二章 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