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在学与思的旅途中--陈伯海先生口述历史(精)/上海社会科学院院庆60周年口述系列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徐俪成//高俊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陈伯海同志是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原所长、研究员,曾任国家及上海市社科规划文学学科组成员,并荣获首届“鲁迅文学奖”及“上海社科院建院50周年学术杰出贡献奖”。他于青年起始即矢志从事学术研究,历经人生跌宕而初衷未改。改革开放后正式步入学术岗位,以中国古典文学为专业方向,积30年之久完成《唐诗学书系》8种900万字的编撰工作;其于20世纪80-90年代间倡扬的文学史宏观研究、中国文学史学建设及上海文化通史编写等,均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反响。新世纪以来,其关注点转向传统的创造性转化问题,先后在中国诗学、美学、哲学等不同领域从事实践探索,意图激活传统资源,引入当代语境,为民族新文化的构建提供足资参考的新的理念与方法。徐俪成、高俊编著的《在学与思的旅途中--陈伯海先生口述历史》记述了陈伯海同志毕生从事学习和思考的基本历程,不仅有助于了解其本人的思想和经历,亦可从一个侧面映现出时代观念的变化与发展,为推进学术事业提供借鉴。
作者简介
徐俪成,201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目前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晨晖学者。研究领域为魏晋南北朝文学、唐代文学。发表论文《博采汇通,以故为新:陈伯海研究员访谈录》等。
高俊,200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博士,2007—2008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09年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现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从事中国当代史研究。
目录
序言
前言
一、早年生活
(1935年11月—1957年8月)
家世与教养
读书就学
大学生阶段
二、步入社会
(1957年9月—1977年7月)
下放农村
短暂的助教生涯
初到长宁区
动荡十年
三、回归学术
(1977年8月—1995年12月)
京华旅居与香山情缘
重返上师院
来上海社科院文学所任职
任职期间的研究工作
四、退而未休
(1996年1月—)
卸下担子重新起步
新世纪里的“新长征
回顾与展望
附录
附录一 大事年表
附录二 著作目录
后记
后记一
后记二
序言
上海社会科学院为迎接建院60周年院庆,在年
逾古稀的研究人员中间选择一批对象作个人口述历
史,这对于保存和发扬我们的学术成果与经验,自
是很有意义的事情。但指认我作为对象,其实并不
恰当。在我看来,可做口述历史的大体不外乎两种
人:一是个人在某些方面确有重大成就,值得社会
人士加以特殊关注和研究,故需要将其相关资料记
录下来以供研究之用;再一种是个人虽算不上有成
就,但他的生活经历比较丰富或特殊,录写下来足
以显示大时代的一个侧影,所以也要记录在案。这
两种人我都够不上。虽毕生从事教学与科研,成绩
不过尔尔,不足以“立传”。另外,我的生活经历
也很平凡,尽管在时代大潮推动之下去过农村、到
过工厂、参加过历次政治运动和思想批判,但都是
打的“擦边球”,未能深入其底里,而接触稍多的
,除了一部分师友学生之外,就是书本知识了,这
样的“经历”有什么可足称道的呢?所以,当去年
秋天历史所高俊先生找我联系此事之时,我便极力
推挡,不想应承。拖了大半年时间,到今年5月和6
月之交,终于被迫“上马”。高俊提出要求,我对
既往的经历作了比较系统的材料编排与口头表述,
复旦大学中文系徐俪成博士加以悉心笔录并修润成
文,再由我本人打理一过,书稿就算完成了。完稿
后复看一遍,感觉前半部分还稍有事迹可追循,或
能引起些许阅读的兴趣,到离职退休后的大篇叙说
,都只是在讲解自己处身书斋生活里的学术思考与
著述情况(因实无其他值得记录的社会活动可资介
绍),对于不关注这方面专业知识的读者来说,简
直沉闷得不堪卒读。想稍事改动,已无精力,只能
就这样“交卷”了。
不过这番回顾对我本人来说,还是很受用的。
想想这一辈子,忙忙碌碌地赶着读书、教书、写书
,进以钻研和探究相关的问题,却少有功夫静下心
来作一点系统的反思,对自己为什么会选择学术作
为毕生的追求,哪些因素决定了所持的基本理念,
又是什么样的原因促使我不断改变或调整所采取的
路径乃至方向,都未曾认认真真地予以检讨和总结
。现在给了我这个机会,可以集中心力做一点回顾
与反思的工作,不单能更明确地把握个人在“学”
与“思”的旅途中曾经循着怎样的轨迹摸索前行,
还可借以观照和判断这一发展进程中所存在的利弊
得失,看看迈出的每一步究当如何考量和有无可能
走得更稳当与更坚实些。当然,人生之路是不可能
重走一遍的,但历史的经验终有足资借鉴之用。我
想,这本小书若还具有某种存在的价值,那就是它
在容我本人回味之余,或许能为当代社会学术思想
的一个方面的演进过程留下一点印迹,可供人们参
照与取舍吧。
末了,自还要衷心感谢我的师友亲人们在我人
生道路上给予的各种关爱与帮助,没有他们的大力
成全,不会有我的这一生,当然更不会有这本口述
历史了。也要感谢院领导对这套丛书的发起与组织
工作,感谢高俊先生和徐俪成博士付出的辛勤劳动
,感谢复旦大学出版社和责任编辑梁玲女士为书稿
出版提供精心服务,并衷诚地祝愿我们的学术事业
日益兴旺发达,我院在花甲子岁事后更上层楼!
陈伯海
2017年10月记于上海社科院
导语
陈伯海先生是上海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原所长,曾担任国家和上海市社科规划文学学科组成员、上海作家协会理事等多项学术职务。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2年退休。2018年上海社科院迎来建院60周年,陈伯海先生口述作为上海社科界的资深学者入选“口述历史丛书系列”。从2014年10月开始陆续接受作者徐俪成、高俊多次口述史专访,全面回顾了逾半个多世纪的“学”“思”之旅。《在学与思的旅途中--陈伯海先生口述历史》一书中有关陈先生的家世、生平及其治学心得等,都有着极高的学术史价值及文化价值。
后记
2018年,上海社会科学院将迎来建院60周年华
诞。在王战院长和于信汇书记的直接推动下,在王
玉梅副书记和谢京辉副院长的鼎力支持下,自2014
年起,院科研处、老干部办公室职合启动了“老专
家口述采访”项目,历史所一批中青年科研骨干参
与其中。2016年,决定在此基础上推出首批老专家
口述史单本,《陈伯海先生口述历史》即为其中之
一。
我来社科院工作的时候,陈先生已经退休,在
此之前也没有机会和陈先生谋面,但陈先生的名字
对我来说并不陌生,他和夫人蒋哲伦教授都是我国
古代文学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差不多20年前,我
还在华东师范大学读研究生时,就已经拜读过陈先
生的不少著作,特别是他主编的《上海文化通史》
对我从事的上海史研究很有启发,也是我案头常备
的一部工具书。
2014年10月16日,我和课题组的摄像师一早来
到位于长宁路的陈先生府上。此前我和蒋老师电话
预约时得知陈先生不久前做过一次骨科手术,为了
不影响陈先生休息,我们把访谈时间约定在两个小
时之内。访谈之际,陈先生思路清晰,娓娓不倦,
其儒雅渊博的谈吐和审思明辨的治学志趣,让我们
备受感染,不知不觉时间过去了近4个小时。访谈过
后,我在录音整理的基础上结合陈先生赠与的一些
文字稿撰写了一篇口述史稿,经陈先生审核后交给
科研处汇总。
口述史工作断断续续进行了两年时间。2017年
初,院党委决定在这批稿件中选取数名资深学者,
增扩篇幅单本成书,以上海社会科学院资深学者口
述历史丛书的形式出版,作为2018年上海社会科学
院成立60周年的献礼。在首批入选的资深学者中就
有陈先生。
根据丛书的体例要求,单本口述史著作要突出
传主的治学思想和研究心得,作为一名史学工作者
,我自知难以和陈先生就文学领域的问题进行深入
对话。在征得陈先生同意之后,特别邀请此前专访
过陈先生的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青年教师徐俪成博
士加入这项工作。徐博士本硕博均就读于复旦大学
中文系,学识丰富,学养出众,深得课题组和陈先
生本人好评,他在参与这项工作后不久就集中时间
做了大量准备工作。2017年暑假期间,徐博士数次
到陈先生府上进行访谈,每次都将整理好的书稿及
时送交陈先生过目,保证了本书的质量和进度。需
要说明的是,由于丛书的体例已有定制,本书采取
徐博士和我编著的署名方式,其实陈先生才是本书
真正的著者。
在此还要特别感谢复旦大学出版社的梁玲老师j
作为本书的责任编辑,梁老师对书稿进行了多次校
对,对书中涉及的人物、事件、时间等逐一进行了
核实,多次就图片的选用、配置和文字说明与我进
行沟通,称得上巨细无遗。正是因为她的认真负责
,本书才得以顺利出版!
高俊
2018年5月
精彩页
观赏名胜古迹之余,就是探访图书。我在经历起初一段时间的尽情游览后,就将注意力转向阅读,周日休假时间多泡在图书馆里,先后去过北京图书馆、首都图书馆以及北京大学、中国社科院和其他一些高校的图书馆,而以去北图最为频繁。我发现北京图书馆的藏书确实丰富,线装书尤多。那时候“读书热”刚开始,看书比较容易,只要开个书单,馆里的工作人员就会把大叠线装书捧来交给你随意取读,阅后更换也毫无限制。善本书自不能随便触摸,但有胶卷可替代,我就看胶卷,尽情阅读。这样的机会对读书人实在太好了,可惜未能得到延续。数年后我曾托人去北图复查一些书籍,管理员问查书干嘛,如果为编书目而需大量查阅,就不让看;在馆借阅,每次也只能拿两三本,换借有严格限制,许多善本的录像带也不让看了,对于做学问实在很不利。
在北京期间跑图书馆,我是带有比较实用的目的的。“文革”中自己躲在家里翻检唐人文集,开始有向唐诗研究发展的意向,这次去广泛查看线装书,就是为了摸一摸这个领域的基本情况,弄清它的“家底”所在。所以我着意翻检的是历代唐诗的总集与评论资料,也时或接触一点重要的别集。对各种唐诗选本,我都做了摘要,就其编者、年代、目录、体例、序跋、版本等逐一记录在案;对较有代表性的总集,则将其中有实质内容的序跋及栏目小引文字抄录下来,还常追溯其版本沿革情况。至于评论唐诗的如历代诗话、笔记等,一般用小卡片摘抄,再归类整理。就这样逐步积累起后来研究唐诗学的原始资料,也对这门学问的历史演进有了初步的轮廓印象,这应该说是我在北京期间坚持跑图书馆的重要收获。
不过跑图书馆的生活也自有其艰苦的一面。那个时候没有经费,没钱搞复印或拍照,一应资料全靠手抄笔录。我每周只有周日的假期可以利用,时间有限,要提高工作效率,必须用足这1天时间。当时我们住在香山,离北图非常远,路上单程就要用上两个小时的光景。为了赶在8点开馆时进入北图,我早上6点起身,来不及等待开早饭就得出门。途中本来可以买些干点充饥,但当时北京无论买蛋糕或烙饼,都不按个头论价,而要讲分量,添添减减,一秤再秤,耗时甚多,往往看前面只有五六个顾客排队,等排到手就要耗掉一刻钟时间。我可等不得这一刻钟,经常顾不上买早点,就直冲图书馆。在馆里阅览到中午,本可外出用午餐,可是那样的话,要等到下午开馆才能进来,白白耽误一个半小时。我舍不得这段时间,就待在馆里继续看书,管理人员也不来赶你。这样,我可以从早上8点一直干到下午5点半。看书的时间是用足了,但也带来个问题,就是常要饿上一顿或两顿饭,饿到闭馆出来才去找店家用晚餐,我的胃病就是那时候饿出来的。而等用完晚餐再乘车赶回香山,往往要到夜里八九点钟,想想一天的奔波与攻读,还是比较辛苦的。这些辛苦毕竟为我后来的研究打下基础,所以我至今仍津津乐道当年的这段经历,把它看作我赴京编教材之余的一大收获。
谈起北京的经历,还得专门讲一讲我跟香山的情缘。一我们奉调来京,先后换了几个住处。最早暂住清河,属北京郊区。1977年9月开始正式工作,把我们搬到动物园附近的西苑饭店安顿下来,一直住到年底。那个地段比较热闹,适合对外经营,于是春节过后又把我们迁往通州,离市区很远,查找资料很不方便,大家有意见,于是1978年春天又让我们住进香山。在香山我一直住到年底完成任务返沪,共住了9个月光景,北京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色算是全看到了。刚进香山时正值鲜花盛开,李花、杏花到处成片,让人顿觉眼睛一亮;接下来便是夏天的绿荫、秋天的红叶,回来时又遇到大雪封山。那天上午想和香山告别,去爬山却爬到一半上不去了,有点遗憾,但还是赏足了雪景。
P58-59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8 20:5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