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构造裂缝研究进展
1.2 裂缝定量解析的方法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地层概况
2.1.1 三叠系
2.1.2 侏罗系
2.1.3 白垩系
2.1.4 古近系
2.1.5 新近系及第四系
2.2 区域地质演化
2.3 构造特征
2.3.1 盐岩分布特征
2.3.2 构造变形特征
2.4 区域构造应力场解析
第3章 构造裂缝发育特征及分布规律
3.1 构造裂缝的识别与测量
3.2 构造裂缝发育特征及分布规律
3.2.1 裂缝性质与产状
3.2.2 裂缝密度与强度
3.2.3 裂缝开度
3.2.4 裂缝充填程度与充填物
3.3 裂缝发育特征的区域对比
3.4 小结
第4章 构造裂缝发育规律
4.1 地层控制裂缝发育规律
4.1.1 地层岩性控制因素
4.1.2 地层层厚控制冈素
4.1.3 裂缝发育程度与岩性和层厚的关系比较
4.2 构造控制裂缝发育的规律
4.2.1 断层相关构造裂缝发育规律
4.2.2 褶皱相关构造裂缝发育规律
4.2.3 断背斜的裂缝发育规律
4.3 小结
第5章 构造裂缝发育机制
5.1 研究方法概述
5.2 褶皱的裂缝发育机制
5.2.1 压缩量因素
5.2.2 地层厚度因素
5.3 走滑断层相关的裂缝发育机制
5.3.1 断层滑移量因素
5.3.2 挤压应力因素
5.3.3 断层摩擦系数因素
5.4 逆冲断层相关的裂缝发育机制
5.4.1 断层滑移量因素
5.4.2 断层倾角因素
5.4.3 断层摩擦系数因素
5.5 断背斜的裂缝发育机制
5.5.1 断层滑移量因素
5.5.2 断坡初始角因素
5.5.3 地层摩擦系数因素
5.5.4 断层摩擦系数因素
5.6 膏盐层邻近致密砂岩的构造裂缝发育机制
5.6.1 膏盐层厚度控制裂缝发育的概念模型
5.6.2 膏盐层控制裂缝发育的实际模型模拟
5.6.3 模拟结果讨论与对比
5.6.4 盐构造发育区断背斜的裂缝发育模式探讨
5.7 小结
第6章 库车拗陷东部致密砂岩的裂缝定量预测
6.1 研究区的三维应力场数值模拟
6.2 构造裂缝定量预测的“二元法”原理
6.3 库车拗陷东部张裂缝定量预测
6.3.1 力学模型
6.3.2 应力场结果与分析
6.3.3 岩心张裂缝的测量统计分析
6.3.4 叶格尔明背斜的张裂缝密度预测
6.4 库车拗陷东部剪裂缝定量预测
6.4.1 力学模型
6.4.2 应力场模拟结果与评价
6.4.3 迪北气田致密砂岩的剪裂缝预测
6.5 小结
第7章 总结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