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烽火巴黎(1939-1944)(精)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
作者 | (英)戴维·德雷克 |
出版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作者简介 戴维·德雷克(David Drake),国际知名的萨特研究学者,先后执教于英国密德萨斯大学、法国巴黎第八大学,曾获法兰西共和国棕榈叶教育骑士勋章。他的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法国知识分子史和政治史,著有《战后法国知识分子和政治》《烽火巴黎:1939—1944》等著作。 书评(媒体评论) 拒绝一味美化,也反对简单抹黑,本书是还原二 战时期巴黎和法国历史真相的一次富有原创性的努力 。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高毅 出于不难理解的原因,对这段历史更加客观、全 面的认识,还是得在一定程度上借助于像本书作者这 样的身份相对超脱,且具有“旁观者清”之优势的外 国学者的介入与推动…… 德雷克不仅知难而上,而且还凭借自己的学识、 才情和努力,为大家奉献了一部别开生面、鲜活真实 、洞见迭出、发人深思的战时巴黎史。 ——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 吕一民 作者利用丰富的档案资料,全面再现了巴黎各阶 层民众在战争期间的曲折经历,充分展示了历史的复 杂性和人性的真实。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李宏图 目录 别开生面、鲜活真实的战时巴黎史/吕一民 前言 序幕 通向战争之路 第一章 “假战” 第二章 闪电战和大出逃 第三章 巴黎人和德国人,德国人和巴黎人 第四章 德国人治下的巴黎 第五章 失业,配给,维希政府镇压犹太人,蒙特瓦尔 第六章 从街头抗议到“元首的慷慨姿态” 第七章 抗议,掠夺,象征胜利的“V”字,犹太人围捕 第八章 抵抗和压迫 第九章 抵抗,惩罚,盟军轰炸和驱逐出境 第十章 党卫军揽过安全事宜,黄色星标,冬赛馆大搜捕,“替换计划” 第十一章 告发,消遣,剥夺 第十二章 劳工征召,抵抗,法国盖世太保 第十三章 反布尔什维克,黑市,轰炸加剧,德朗西集中营 第十四章 连环杀手在逃,贝当出访巴黎,乱局中的“民兵”,盟军将至 第十五章 巴黎解放 余论 注释 参考文献 大事年表 人物表 术语表 致谢 索引 精彩页 第二章 闪电战和大出逃 1940年5月,想在政府谋职的米歇尔·朱诺(Michel Junot)带着妻子和幼子住在巴黎。5月10日,温斯顿·丘吉尔取代内维尔·张伯伦成为英国首相的几小时前,米歇尔在日记中写道:“今早4点50分,我被警报声惊醒。这是2月以来的头一次警报。飞机从房顶轰隆而过,与之相伴的是高射炮声。莉迪(Lydie)立即把小菲利普(Philippe)抱进手中的睡篮,带着他向地窖跑去。”米歇尔并未受警报干扰,而是和母亲站在窗前,看着窗外,“太阳升起,又是美好的一天”。大约两小时后,无线广播通知,德军大举入侵比利时和荷兰。“假战”结束了。 最初,法国将领并未过分担忧。开战以来,他们始终认为德军会在某时发起进攻,而比利时和荷兰恰好是他们预期的入侵地点。根据应急战略,法国大部分军力向北进发,抵抗德军。不过,法国将领没有料到,德军另一支部队将进犯阿登地区,因为他们自信地认为,敌人不可能穿过那里的高山和密林。 法军指挥官将军力集中在低地国家,与此同时,十三万四千名德国士兵,一千一百二十二辆坦克和将近四万辆卡车一一“(到那时为止)欧洲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交通堵塞”——正隐秘地穿过阿登密林。它们排成四列纵队,每列长250英里,缓慢却无情地向默兹河①逼近。 5月12日,《曼彻斯特卫报》②驻巴黎记者亚历山大·韦斯(Alexander Werth)批评法国广播废话连篇:“实际上,它只传达出一个信息——比利时正在全线溃退。”。他指出,广播主题曲——《马赛进行曲》的最后一段——极像葬礼音乐。他埋怨道,政府对新闻(巴黎市民的消息来源)审查过分严苛,近乎荒谬:“审查对法国造成严重伤害,滋生民众自大情绪,让他们认为胜利唾手可得。听了这么多漂亮话,我怀疑,现在法国人的士气能否抵挡可怕的闪电战。报纸反复重申,马其诺防线是不可逾越的;报纸甚至不允许刊登最小的质疑。好吧,让我们拭目以待!” 5月12日,第一支德国军队到达色当附近的默兹河畔。那是1870年德国击溃法国的地方;也正是在那里,德军首次遇到真正的抵抗。德军指挥官出动约一千架斯图卡轰炸机(Stuka),重重打击色当周围的法军。这是军事史上最严重的空袭,轰炸一波波袭来,持续近八小时。地面上的法军别无选择,只能躲藏或撤退。空袭后紧接着地面进攻。5月13日,德国军队已到达默兹河畔的法国境内。尽管法军英勇无畏,但由于反扑太晚,终究无法阻挡德国的进犯。 局势发展之快令法国政府不寒而栗。保护巴黎的计划始终基于马其诺防线抵挡德军东部进犯的前提。政府猜测,德军进攻巴黎时会采用空袭,因此极重视民防,分发防毒面具并建立防空洞。 不过,德军以诱敌之计展开成功的地面攻击,令法军误以为进攻主要来自北方。现在看来,巴黎的防护少得可怜:全长80英里的半圆形地面防护圈,从城市西部延伸至东部,再扩展到北部;市区有约两百个水泥遮蔽墙,同等数目的机枪阵地,约一千个反坦克拒马,以及约8英里长的反坦克堑壕。这个防护工事在德军入侵阿登地区和5月进攻色当后才得到加固。除却警察总局和共和国卫队(即法国亲卫队,只在举国皆兵时参战),巴黎还有两个塞内加尔兵营,四个防暴警察排和几辆坦克。 德军攻入本国领土后,法国军事和政治将领谨慎的乐观心态荡然无存。东北前线大本营下茹瓦尔堡(La Ferte-sous-Jouarre)气氛凝重,就像家中有人即将去世一般。安德烈·博弗尔(Andre Beaufre)这样形容总指挥官阿方斯·乔治(Alphonse Georges)的反应:“乔治立即站起来……面容惨白。‘我们的色当前线被冲破了。溃不成军……’他瘫坐在椅子上,眼泪止不住地流出来。” 尽管色当附近发生了戏剧性转折,严格的审查制度依旧蒙蔽法国民众视听。人们不得不在法媒的假新闻、英国广播公司报道和德国官媒斯图加特广播(Radio Stuttgart)的胜利宣言中做出抉择。 巴黎人拼凑自己听到的一切,察觉到事情不像想象中顺利。十九岁的贝诺瓦特·格鲁(Benoite Groult)和十五岁的妹妹弗洛拉(Flora)出生于受人敬重的服装设计师之家。一家人住在巴黎第七区的瓦诺路(rue Vaneau)。5月13日,贝诺瓦特仍旧希望比利时成为法国的战火缓冲带:“昨天,空袭警报响了三次。比利时发生的一切让我们更严肃地对待当下局势。我们躺在床上无法入睡,心里想着那七八百万为我们挡枪子儿的人。”。 5月14日,《时报》报道,荷兰局势“大幅好转”。次日,即德国发起进攻五天后,荷兰投降。法国总理保罗·雷诺致电丘吉尔称:“我们已经败了。”巴黎记者并未听说这些灾难性的新进展。当晚,亚历山大·韦斯写道:“刚才为报纸写了篇极其无聊的文章。军方不愿提供任何信息,我们别想写出什么重要报道。” 很快,斯图加特广播便大张旗鼓地报道法国和比利时的新闻,以及法国被德国闪电战逼得节节败退的消息。法国报纸将德军坦克攻击轻描淡写地称作“突击队进攻”。相比而言,贝诺瓦特·格鲁的描述更接近事实,“我们周围的堡垒一个接一个地被摧毁,” 导语 数百个大小人物,五年的乱世生活,戴维·德雷克著的《烽火巴黎(1939-1944)(精)》是国内首部全面铺展纳粹占领时期巴黎社会图景的真实巨作! 醉生梦死/挣扎求生,妥协合作/奋力抵抗,战时巴黎光辉与晦暗交织的人性记录! 《格拉斯哥先驱报》年度好书,入围美国图书馆巴黎图书奖决选名单! 序言 别开生面、鲜活真实的战时巴黎史 20世纪堪称“战争的世纪”,始则先后经历两次世界 大战,继而又不得不面对长达四十多年的“冷战”,作为 欧洲大国的法国,同样未能幸免于这些战事。更有甚者, 法国不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经历了其现当代史中最为 严重的危机,而且还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奇耻大辱:巴黎被 德军直接占领,纳粹的“卐”字旗竟然在为纪念一战中为 国捐躯的法国士兵修建的无名烈士墓上的凯旋门迎风飘荡 。由此,巴黎,这一长期作为“法兰西的心脏在跳动”的 法国首都,这座在1919年巴黎和会期间绝对堪称世界首都 的富有传奇色彩的大都市,一度沦为“废都”。 毋庸置疑,探究巴黎这座特殊的都市在这一特定时期 的历史,特别是巴黎民众的战时经历或表现,对于丰富和 深化人们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法国史,乃至整个欧洲 史的认知不可或缺。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在相当长的时 间里,法国学者笔下二战时期的法国史总是有不够客观、 全面之嫌。概而言之,他们最热衷于展现的是当时法国人 共同遭受的苦难,以及法国人在抵抗运动中的英勇表现, 力求使“抵抗”在战后法国人的心目中成为二战最主要的 象征,与此同时,对那段历史中一些让法国人觉得不太光 彩的史事则自觉或不自觉地予以回避。随着时间的推移, 法国的历史学家,乃至其他相关人士面对这段历史时的态 度固然已经出现了诸多新的变化,能够日渐坦然地涉及甚 至讨论一些早年注定讳莫如深的话题,例如维希政权在对 犹太人的“最后解决”方面的“同谋罪”、抵抗运动史“ 英雄记忆”中的一些著名人物的真实身份或面目等。但是 ,出于不难理解的原因,对这段历史更加客观、全面的认 识,还是得在一定程度上借助于像本书作者这样的身份相 对超脱,且具有“旁观者清”之优势的外国学者的介入与 推动。事实上,法国学者20世纪晚期以来就此出现的一些 新变化,何尝不是与美国学者罗伯特?帕克斯顿(Robert Paxton)在1972年推出的《维希时代的法国》(Vichy France: Old Guard and New Order, 1940—1944,翌年 在法国出版该书法文版)及其引发的争论密切相关呢? 由于对20世纪法国知识分子史素有浓厚兴趣,本人不 仅早就耳闻戴维?德雷克(David Drake)的大名,而且还 读过他的相关著作。这位20世纪法国知识分子史研究领域 颇有代表性的英国学者,先后执教于英国密德萨斯大学 (Middlesex University)和法国巴黎第八大学 (Université de Paris VIII),并以自己对萨特的精湛 研究,以及对法国知识分子与政治之间密切关系的系统梳 理和深入探究广受关注。曾任英国萨特研究会会长并担任 过《萨特研究》主编的德雷克还多次应邀在英国、法国、 爱尔兰、中国以及北美等国家与地区讲学,享有较高的国 际声誉。鉴于其为法国文化、教育和艺术的发展及传播作 出的重要贡献,德雷克还在2005年荣获法国政府颁发的“ 法兰西共和国棕榈叶教育骑士”(Chevalier dans l’Ordre des Palmes Académiques)勋章。正是因为对 德雷克的学养和识见早就有既深又好的印象,此前已从法 国同行那里获悉德雷克已转向潜心研究二战时期的巴黎的 笔者,在外文报刊上看到本书英文版的书讯时,就期待着 能有机会早日拜读。有鉴于此,当本书中文版《烽火巴黎 :1939—1944》出版者以提供“先睹为快”的机会约写推 介文字时,本人欣然接受。 期望值越高失望越大,这确实是人们时常会碰到的情 况,但至少本人在阅读后觉得,一开始就让我充满期待的 这部著作绝对不在此列。事实上,在饶有趣味的新鲜感的 驱使下,本人几乎是一口气看完了此书。那么此书何以会 令我不忍释卷呢?我想至少得归因于它的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视角独特,材料新颖。 历史学归根结底是关于“人”的学问,必须坚持以人 为中心,并且当以关心人们特别是芸芸众生在过往的命运 为要务。与此前不少往往围绕着某些“大人物”来构建战 时巴黎的历史,甚至是热衷于谱写“抵抗英雄史诗”的相 关学者不同,德雷克独具慧眼,让自己的研究聚焦于巴黎 被占时期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他在“前言”中明确表示 :“我希望深入挖掘个人生活史、对话、日常细节和记忆 片段。”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还在别开生面的研究过程中 始终具有“语境意识”,极为清醒地意识到“距巴黎沦陷 七十多年的今天,我们知道沦陷如何随德国战败而终结, 而彼时,没人知道历史走向;或许纳粹取得胜利?或许巴 黎解放?或许结局更为暧昧不清?”力求以此来关照自己 的研究对象。 也正因为视角独特,德雷克在史料的发掘和利用上也 有许多值得圈点之处。例如,鉴于“情报人员和警察出入 火车站、小吃店、咖啡厅和其他公共场合,监听市民对话 ,收集关于市民情绪的消息。他们还为官方政治会议作笔 记,记录反抗行动和黑市交易的逮捕行动,总结‘合作派 ’报刊上的文章,并兼有其他任务”,因而由他们写在“ 极薄乃至透明的纸上”的“这些资料对本书研究至关重要 ,有助于找出巴黎日常生活的变迁”。为此,他不仅曾花 费大量时间在巴黎警察总局档案馆阅读相关材料,而且还 在书中充分地利用它们。应当说,这些前人关注不多、利 用更少的材料的大量使用,在让本书的叙事变得更加鲜活 真实方面颇有成效。此外,这一时期不同年龄层普通市民 的日记、广播的记录文稿的引用,则有助于洞察当时巴黎 市民的“被抛弃感”“无力感”等各种真实心态,让读者 在阅读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现场感”。 第二,取舍得当,引人入胜。 由于篇幅毕竟有限,意欲在书中全方位地展示这一巴 黎历史上最惨痛时期的德雷克,势必在内容的主次排序、 繁简取舍方面煞费苦心,尤其是在情节、案例的选择上更 得精挑细选。应当说,德雷克在这方面的努力还是比较成 功的,特别是叙述过程中呈现、凸显的一些场景或“细节 ”,往往能收到“画龙点睛”的成效。 例如,书中在序幕里以不小的篇幅叙述了1939年法国 国庆节举办的阅兵式,“这场精心策划的阅兵式旨在让法 国人民放心:即便希特勒胆敢轻率引发战争,他们的国家 也做好了充分的应对准备”。“除了向公众证明法国军事 实力和辐射全球的影响力,此次阅兵还意欲震慑巴黎的德 国官员,希望他们向柏林发送的报告可令纳粹元首三思。 ”又如,他在书中特意提及雷诺、贝当和其他内阁官员当 年竟然在巴黎圣母院参加一场特殊的弥撒,更是把当时形 势的糟糕真实地揭示“到了近乎残忍的地步”:“在法国 这个1905年已完成政教分离的国家里,政府的无神论者、 不可知论者和共济会成员求助宗教连祷、寻求超自然的帮 助,足以证明情况比想象中更为绝望。” 此外,作者还在书中不时加入一些当事人对亲身经历 的描述,更是使读者有更多的“身临其境”之感。例如, 他曾引用《曼彻斯特卫报》驻巴黎记者的描述来如是反映 “大逃亡”即将开始之际巴黎老佛爷百货商场的场景:“ 为各式旅行许可证准备照片的人排成了长龙。商场空空如 也,唯一忙碌的角落便是箱包部。”窃以为,德雷克的这 一处理方式实属高明。这些当事人在记忆还未凝固,甚至 尚未冷却之际的叙述,不仅具有弥足珍贵的独特“史料” 价值,而且有助于让本书更加引人入胜。 第三,洞见迭出,结论公允。 《烽火巴黎》之所以让人不忍释卷,除了叙述流畅生 动,情节引人入胜,更多的还是因为其借助丰富的史料和 案例铺展巴黎历史上最惨痛时期“社会全景图”的过程中 ,不时会有精辟的提示、分析以及能让读者产生共鸣的洞 见。作者在书中以相当多的篇幅提及著名戏剧家和杂文家 吉罗杜及其掌管的新闻信息监管署的活动和作用,就是一 例。 在战争初期,法国官方机构大肆向民众宣称本国军事 力量的强大,使巴黎到处弥漫着自我麻痹的气氛。许多民 众,甚至很多政治、军事精英都相信战争将在法国毫发无 损的情况下结束。吉罗杜掌管的宣传机构不仅宣称巴黎代 表文化、启蒙和光明,而德国代表野蛮与黑暗,他本人甚 至还颇为荒唐地宣称,空中飞翔的死亡天使认为,法军远 比德军悠闲、自信和宁静。天使后悔自己不是生命天使, 否则便会青睐法军,让他们的战争更加轻盈松弛。“不过 ,作为死亡天使,他必须公正,便计划从双方军营都带走 一些人。”对此,德雷克一针见血地指出:“有效的战争 宣传应不断重申清晰的参战目的,以实现国家团结,同时 ,适度的新闻审查能够有效激发士兵和平民的斗志。但是 ,新闻信息监管署在两方面都失败了。” 诚然,德雷克书中出现的诸多富有真知灼见的分析亦 不乏锐利的色彩,但本书让我最为欣赏的地方还是他基于 丰富、新颖的史料得出的冷静判断,其中最让我深以为然 的则是以下不失公允的结论:本书尽力展现出的巴黎(和 其他地方一样)的情况并不是非黑即白,在巴黎,有些人 (极少数充满勇气的一群人)投身抵抗,其中很多人都付 出了巨大代价;有些人(同样也是极少数)出于意识形态 和投机的原因,为了个人利益或是谋求提升地位与纳粹合 作;还有些人利用战时物资短缺的境况从中牟利。然而绝 大多数巴黎人都在越来越多的困难和剥削中尽力求生,同 时尽己所能地不予妥协。 “历史是现在与过去永无休止的对话”。由于诸多复 杂因素,写好现当代史的书实非易事,而写好涉及“尚未 过去的过去”(此为法国学者在帕克斯顿的《维希时代的 法国》在法国引起震动和争论时的提法)的现当代史的书 ,则可谓难上加难。不过本人觉得,本书的读者们或许大 可感到庆幸,德雷克不仅知难而上,而且还凭借自己的学 识、才情和努力,为大家奉献了一部别开生面、鲜活真实 、洞见迭出、发人深思的战时巴黎史。 总之,本人在初读此书后深感《烽火巴黎》是一部既 有学术性又有可读性的佳作。特此大力推荐。 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 吕一民 2018年7月 内容推荐 1940年夏,在德军势不可挡的攻势下,荷兰、卢森堡不战而降。英法见大势已去,于是发动敦刻尔克大撤退。而在当时的巴黎,第三共和国总统、总理正与受人敬重的贝当元帅带领政府官员,在圣母院祈祷奇迹出现,解救法国。但奇迹没有出现,德军兵临城下,政府决定撤退,巴黎陷落。 《烽火巴黎(1939-1944)(精)》记录了巴黎陷落前后期间普通巴黎人的生活,展现了德军逼近巴黎时大批巴黎人弃城而去的景象,贝当政府向德国投降时法国人解脱感与厌恶感交织的心情,以及法国被德国占领时期法国人生活的困苦。 作者戴维·德雷克将巴黎劳动阶层所处的困境与富裕人群相对舒适的生活进行对比,揭露了通敌卖国者的活动,并追踪了法国抵抗运动从制作传单到枪击纳粹军人的发展历程。他详细描述了占领军的阴谋和暴行以及德朗西集中营和巴黎附近其他几处犹太人集中营在押者的生存状态。 本书取材于经历过那些动荡岁月的人们的日记和回忆,他们来自各行各业,代表着多种政治立场和对待社会的态度。德雷克还从警方记录、报纸、广播节目、新闻影片中收集了很多细节信息。读者通过本书可以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巴黎人的生活景象和心理变化。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