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美国记者眼中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近代世界对华印象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美)哈雷特·阿班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混乱和比较
第二章 目前的中国
第三章 中国将变成红色
第四章 形式上的统一
第五章 政党、政府和反对派
第六章 礼崩乐坏
第七章 饥荒与鸦片
第八章 财务、军队和铁路
第九章 遣散军队
第十章 德国顾问
第十一章 东北
第十二章 文化冲突
第十三章 杂闻
第十四章 为希望辩护
精彩页
在一座城墙高耸、风景如画,人口超过20万的中国内陆城市里住着一位风流倜傥、年方四十的绅士。
他虽是前朝官僚的子嗣,但并非满族后裔,而且在美国和英国接受了教育。1911年夏天,他心怀壮志兴冲冲地回到了自己的祖国,希望能够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推翻颟顸腐朽的清政权,建立一个现代化的政府;并将祖国从中世纪的黑暗中拯救出来,建设成为一个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伟大国家。
因为有这样的壮志与希望,我的这位中国朋友必然是一位革命者。1911年10月,当他恰好2l岁的时候,武昌起义引发全国革命的消息令他激动不已。1912年2月,这场革命运动以皇帝退位而达到了高潮,原来晨星一般的希望与初升朝阳一般的成就比较起来不免显得太过苍白了。
武昌起义之后又过去了19年,我的这位中国朋友也已步人中年。每一年里,他都心怀对自己祖国的一个又一个希望,但又不得不接受一次又一次的痛苦和失望。
如今当他年届不惑,回顾起这19年来的动荡、历险、个人财产的损失以及国家日益的贫困,他用苦涩的口吻描述了自己年轻时候的许多革命同仁,其中有些依靠在他看来可耻的外国特权的保障而渐渐变成巨富,还有一些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势与利益,而无休止地扮演着政治变节者的角色。当他谈论这些人的时候,嘴唇不禁轻蔑地撇了起来。
在过去的19年中,无论是对他的家庭、人身还是财产而言,这位中国绅士从没有获得过真正的安全感。他生活的城市无数次地被围困、被攻占,每当“城头变幻大王旗”,他也就无数次地被传唤到前些年还是苦力、现如今已经成为“将军”们的面前,并被敲诈勒索去一些财产以换取安全。
他生活的城市曾经数次被穷苦的士兵们劫掠,有一次甚至将近三分之一的城池焚毁了。一天夜里他居住的院落被一伙“革命的武装”洗劫了,他目睹了祖辈们积攒下来的金银财宝被一双双沾满鲜血的手抢掠而去。在过去的九年里,他唯一的儿子寄宿在异国他乡的学校;而每当强盗般的军队从远处一接近城墙,他的妻子和女儿们就不得不一次次地被送到距离最近的外国租界以避免受辱的危险。
这位先生19年来经历的种种磨难对于中国人来说,简直毫无例外可言。在当下的中国,数以百万计的人在而立之年,却没有任何机会能够改善他们自己或者至亲家人的生存境遇,几乎整个的社会生活都深深地陷入动荡不安之中。过去的19年除了短暂的和平时期之外,动荡与不安的境况在这个占地球陆地面积八分之一的国家里一直持续着;而占整个人类近四分之一的人口就生活在这种乱世之中。
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关注着中国革命这个漫长而巨大的痛苦过程,有时因为兴趣,有时带着同情,更多的时候则是事不关己的冷漠态度,但无论如何他们都没有过对中国的真正理解。
1911年,世界上的其他国家曾向中国革命致敬;从1914到1918年末这些国家大多忙于有史以来最可怕的战争;自1918年以来,它们在致力于疗愈自己的创伤、恢复重建,以及为了确保各自在各条战线上的安全与优势而斗争。
迄今为止,20世纪最重大的事件是世界大战。俄国革命无疑是可以与其比肩,具有世界意义的大事。所谓中国革命在重要性上则是紧随二者之后,但它还没有达到经典悲剧第三幕时按惯例会发生的高潮,因此也没有人敢于冒险地预言,什么时候它才能够达到第五幕结束前大幕徐徐降落时的平静。
确实如此,世界上有一部分人时不时地会被中国的重重困境所打动,并且开始寻找一些诸如发放饥荒救济基金的办法来减轻老百姓的苦难。在这骚乱而多灾多难的19年中,许多团体热火朝天地尝试着向中国人介绍现代教育、现代医学、现代公共卫生方法。许多教派的传教士一直坚持试图向中国人灌输异域的信仰,并且从各方面已经形成了来自美国和欧洲机器文明的压力。
无论是出于善意还是另有企图,无论是切中要害还是于事无补,中国的境况在这些外来的干预和调停下,还是一年接着一年变得越来越糟糕了。国家没有实实在在的复兴建设,人民也没有获得任何福利。只有压迫和饥荒、勒索和屠杀、沦落和虐待,只有一个长长的不平等清单,如同令人怜恤的济济草民在整个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所经历的一样。
造成这种持续不断、让人无法忍受之混乱的原因有很多;这种情况长期无法得到改善的原因,通过比较的方式来陈述可能更便于大家理解。
P3-5
导语
当中国的河流因饱含着女人的眼泪而变得苦涩,因汇入了男人的鲜血而变成红色,在那片迷惘的土地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使得这些饱经苦难的人们仍然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美国记者眼中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近代世界对华印象》随美国记者哈雷特·阿班一起看20世纪20年代的苦难中国。
序言
如今的中国实际上已经四分五裂了,但并非像
美国国务卿约翰·海伊担心的那样,她会被外国列
强所分裂,她的分裂完全是由中国自己的统治者一
手造成的。直到现在,“中国的领土完整”和“统
一”都是些毫无意义的政治措辞和术语,只不过是
那些相互敌对的派系和军阀,绷紧每一根神经为将
来能在武装冲突中扩大地盘、增加实力而暂时休战
时迷惑世人的伎俩而已。
当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在这应用娴熟的欺骗下要
么冷漠、要么自满——大体如此——中国无论其财
政、经济、社会,还是道德正在被毁灭。中国人民
,其人口总数在四亿到四亿八千万之间,多年来他
们一直是统治者或领袖们剥削的无助受害者,理应
当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理解和同情。如今,他们不
仅处于灾难性毁灭的边缘,而且还被因统治不善而
导致的种种罪恶行径所摧残。
毫不夸张地说今天的中国是一个饱受磨难的国
家,受困于内部的顽疾,而且似乎无法找到治愈的
良方。
医生如果在诊断病人的病情后发现,这个患者
身上携带着超过六种严重疾病的活跃病菌,他可能
会感到异常震惊和困惑。当我们为中国国内的政治
、经济问题把脉时会发现,它就如同那个假设中顽
疾缠身的病人一样。土匪般的军队与有军队的土匪
、饥荒与疾病、鸦片与文盲、国家破产与经济衰退
等,这些一起构成了中国的现实。
自19年前的辛亥革命开始,中国人民就致力寻
找一条拯救自己的道路。今天这个国家所遭遇的困
境比19年前还要严重得多。日复一日,月复一月,
在过去的四年里中国的状况正持续恶化,最近一个
时期由糟变坏的情况更是呈现出越来越快、令人惊
恐的加速。除非世界上有回天之术,否则情况在有
丝毫改善之前肯定是越变越糟糕。
中国今天实际上仍旧处于分裂之中,数以亿计
的中国人民还生存于此并遭受苦难。他们目前所受
的折磨并不完全是由他们自身的过错或缺陷造成的
。美国和欧洲的机器文明与中国文明接触、碰撞后
产生的影响,就如同地震对一个现代大城市的影响
一样,令人不安!
构成这本书的现实素材和个人感想都是作者在
中国居住的四年时间里收集、体悟的。大部分时间
里作者作为《纽约时报》的记者,最初生活工作在
北京,后来到了位于上海的总部。
这些年的工作需要无数次的远行,范围从遥远
北方的东北一西伯利亚边境到遥远南方的香港广东
地区,有时沿扬子江溯流而上,有时到山东以及其
他内陆省份进行旅行调查。政治危机、饥荒、内战
、暴动、传教士和中外教育工作者的活动,医疗人
员、政治家、外交官、银行家、商人,所有这些都
成为新闻报道的素材。
在此,谨对《纽约时报》和《当代历史》允许
转载原来各自刊发文章的部分内容表示衷心感谢!
另外,还要再次对《纽约时报》愿意始终如一地支
持我的调查,并且向我提供综合信息的必要背景,
表达诚挚的谢意!
日本横滨
1930年6月9日
内容推荐
《美国记者眼中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近代世界对华印象》为翻译作品,原书为《纽约时报》驻华首席记者哈雷特·阿班描写的上世纪二十年代末期中国的情形。本书既有对军阀混战、苛捐杂税、天灾人祸等情况的描写,也有对普通民众的生活图景、小客栈、外国商人等情况的描写。总之,本书是一部了解二十世纪上叶中国社会的佳作。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