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曾国藩是晚清理学中兴的代表人物,其为学服膺程朱而不弃陆王,治学笃实,精研性天;平生修身诚敬,又以理学为政、治军。曾国藩的理学思想以程朱理学为根本,又广泛吸收了孔孟儒学、陆王心学、王夫之气学、桐城派的理学与文学。以及汉学考据等,综罗百代而集于大成,其理学偏重实践,修身治世,客观上反映了晚清社会变革、学术转型的需要。徐雷著的《曾国藩理学思想研究》从思想渊源、天理观、性命观、心物观、工夫论诸方面展开,多角度地考察曾国藩的理学思想及其现实价值·力求对其理学思想做出符合历史的客观研究,并对现代儒学的重构有所启示。 作者简介 徐雷,1977年生,上海人,现居湖南长沙。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历史学博士,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现任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思想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等多项课题研究;曾在《原道》《学术论坛》《湖南大学学报》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多篇;曾获湖南省高校师生微宣讲比赛高职高专教师组一等奖,并入选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师。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文献综述 第二节 理论构架 第三节 学术意义 第二章 曾国藩理学思想的渊源 第一节 渊源之一——受益于父祖辈的教诲 第二节 渊源之二——有闻于湖湘学风 第三节 渊源之三——问学于京城理学师友 第三章 曾国藩的天理观 第一节 理与气:理常气变,明理重气 第二节 理与欲:存理去欲,循礼治欲 第三节 理与势:理势合一,明理因势 第四章 曾国藩的性命观 第一节 理气性:穷理尽性,变化气质 第二节 天命人:顺天、知命、尽人事 第五章 曾国藩的心物观 第一节 心与理气性 第二节 心与物境欲 第六章 曾国藩的工夫论 第一节 格物工夫:“格物而不病于琐” 第二节 修心工夫:“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 第三节 知行工夫:“天下事知得十分,不如行得七分”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导语 学界迄今对曾国藩理学思想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兼采汉宋”“中兴桐城”“调和程朱陆王”“理学经世”等学术史方面,虽然也对其本体论、心性论、致知论、修养论等哲学思想有所涉及,但总体而言有待深入。具体而论,对曾国藩理学思想中占据重要地位的诸如“理、气、心、性、物、境、欲、命、势、静、敬、诚”等概念的内涵和功用,以及由这些概念所建构的诸如“理气、理欲、理势、心理、心气、心性、心物、心境、心欲、性命、知行”等关系的认识和命题,还需更多的专门研究。概念不清,理学不明;不知性理,不见事功。 徐雷著的《曾国藩理学思想研究》从概念分析入手,由点及面,以小见大,从思想渊源、天理观、性命观、心物观、工夫论诸方面展开,多层次考察曾国藩的理学思想及其价值,力求对曾国藩的理学思想做出符合历史原貌的客观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