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游戏力(笑声激活孩子天性中的合作与勇气)》是美国知名心理学家劳伦斯·科恩博士创作的一本家庭教育书。 科恩通过几十个案例告诉我们,孩子的任何行为都在表达着一份合理的内心需求,只不过表达方式有时是无理取闹。与孩子有效沟通的第一步,就是及时而准确地“翻译”出隐藏在这些表面行为背后的需求。 作者建议了大小几百种处理问题的方法,而根本目的是提醒我们:与孩子有效沟通的第二步,是将我们的关怀、爱心、赞赏、鼓励、期望和界限等等,“翻译”成让孩子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的语言。希望本书可以帮助父母和老师解决孩子常见的行为问题,激发孩子内在的自信力,并重建与孩子间亲密沟通的桥梁。 作者简介 劳伦斯·科恩(Lawrence J. Cohen,Ph.D.),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儿童(及成人)游戏治疗师、亲子关系专家、作家。 畅销书《游戏力》获美国国家亲子出版奖金奖,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全球畅销 常年开办面对父母、教师和早教专业人员的游戏力工作坊 以心理咨询师和游戏治疗师身份,在学校、社区进行育儿、婚姻、家庭主题演讲 定期为美国教育出版学会金灯奖杂志《小尼克家庭》及《波士顿环球报》等刊物撰写专栏 目录 序 前言 第1章 游戏力养育方式的价值 孩子为什么游戏?·培育亲密,远离孤独感·培育自信,远离无力感·培养情绪康复力,不再深陷悲伤·成为擅长游戏的父母 第2章 加入孩子的世界 重返童年——那个我们曾经熟悉的世界·向孩子伸出援手.放下身段的重要性·游戏,为什么对于成人这么难?·游戏,也是当父亲的责任·不是父母的成人怎么做·与孩子调到同一频道 第3章 建立联结 联结-断裂-重新联结·蓄满我的杯子:依附理论和重建联结的动力·为联结而游戏·“目光之爱”的结束·“爱之枪”:随时随地的联结·走出孤独·抱你的是谁——从浅层联结到深层联结 第4章 培养孩子的自信 力量感与无力感·“臭狗蛋”的游戏——力量感的实验·帮孩子做好面对世界的准备·让批评的声音安静下来.重获失去的自信 第5章 乘着笑声的翅膀 一起大笑·冲破无力感的堡垒·缓和气氛·和好与装傻·放下身段,找回你的孩子·从笑声到哭泣:当好玩的游戏导致糟糕的心情 第6章 学会打闹 科恩的打闹规则·开始打闹游戏·攻击性·运动游戏,好处多多 第7章 暂停现实,置换角色 角色置换·从悲剧到喜剧·用讲故事来疗愈恐惧·必要时担任演员和导演·假想游戏·发现原创的剧本 第8章 给女孩更多勇气,给男孩更多关怀 尽管我不喜欢,但为什么还要玩芭比娃娃(或变形金刚)·联结,既与男孩,也与女孩·男孩、女孩和无力感·男孩与情感·男孩女孩,一起游戏 第9章 跟随孩子 只说“好啊!”·做他们想做的任何事·注意安全,但不用过度担心·预留“游戏时光”·花些时间调整自己·让孩子主导游戏 第10章 主导孩子(在必要时) 轻推一把·坚持联结·挑战·引入重要的主题·让事情变得有趣·为孩子领航 第11章 加入你不喜欢的游戏 依赖(“我做不到!”)与独立(“我要自己做!”)·攻击性·性的感受和表达·邀请你不喜欢的行为 第12章 迎接情绪的暴风雨 情绪的压抑与释放·给情绪一些时间·成人的隐藏情绪·应对“发脾气”·应对“愤怒”·应对“恐惧”和“焦虑”·应对“哭泣”·让“哼哼唧唧”停下来·另类“大哭”·游戏与情商 第13章 重新思考规则的方式. 冷却自己·联结·“沙发会议”,而非“冷处理”·游戏!·逐渐引导良好的判断力·翻译行为背后的情绪和需求·事先预防,而非事后惩罚·了解孩子·给出明确的界限·意外出场的英雄 第14章 解决手足之争 跟多个孩子游戏·每个孩子心中都有“手足相争情结”,即便是独生子女·兄弟姐妹与蓄满空杯·年幼者的隐蔽力量,以及家庭互动的神秘模式·针对手足相争的游戏力原则 第15章 为我们自己充电 轮到我们自己了·蓄满我们自己的杯子·帮助其他的父母·当成人自己身陷孤独与无力时·成为出色的游戏伙伴·建立游戏力互助社群 译后记
序言 我刚开始从事心理治疗的时候,面对的基本都是 成人。我们会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谈论他们的童年。由 此我真正意识到,与父亲、母亲或者其他成人建立良 好的联结,对于孩子来说是多么重要。于是很自然地 ,当自己有了女儿之后,我决心与她建立并保持稳固 的情感纽带。但是我很快就发现:做到这一点相当困 难!虽然婴儿对父母的依赖是与生俱来的,但只要孩 子长大一些、更能说会道一些,情况就开始复杂了。 不管我今天顺不顺利,有没有好心情,我的女儿 艾玛都想跟我玩游戏。当我谁也不想理睬的时候,她 却缠着要跟我玩;当我有其他事情要处理的时候,她 却要我全身心关注她;即使一个人玩的时候,她还是 要我随时恭候。我惊讶地发现,自己此时的内心感受 是多么复杂。我不愿承认的事实是,很多时候,我情 愿被安排去做任何一件事,也不愿坐在地板上、没完 没了地关注艾玛的需求和陪她游戏。有时,我一坐到 地板上就想睡觉,其原因并不仅仅是身体的疲劳。我 觉得从各方面来说,自己付出的牺牲都已经够多了, 然而她——还是想要我跟她玩游戏! 成人心理治疗所关注的,常常是父母的反面作用 。然而后来,当我渐渐转向到儿童游戏治疗和家庭支 持的领域时,我开始发现父母在孩子的生活中能够发 挥强大而正面的影响力。而父母发挥积极力量的前提 ,在我看来,就是掌握一项最重要的技能:游戏。虽 说每个人都是“本性难移”,但幸运的是,良好的游 戏技巧可以很快被学会并运用。 我们都知道应该关掉电视,多花些时间跟孩子在 一起。但是然后呢? 本书将与大家讨论如何与各个年龄段的孩子共同 找到快乐。
导语 劳伦斯·科恩著的《游戏力(笑声激活孩子天性中的合作与勇气)》的重点,是解决常见的行为问题,激发孩子内在的自信力,并重建父母与孩子间亲密沟通的桥梁。 游戏力,被很多人喻为亲子沟通的“双向翻译机”。 作者通过几十个案例告诉我们,孩子的任何行为都在表达着一份合理的内心需求,只不过表达方式有时是无理取闹,例如:事事对抗,每天在幼儿园门口粘着妈妈,遇到小挫折就大哭大闹,经常打人,不好好写作业,总是欺负弟妹,等等。与孩子有效沟通的*步,就是及时而准确地“翻译”出隐藏在这些表面行为背后的需求。 书中深刻的分析,显然来自深厚的专业功底,然而全书几乎没有出现专业名词,轻松的阅读中处处能体会到一位游戏大师的幽默与亲和。难得的是,书中对父母没有批评,只有体贴和建设性意见,因为作者本人也是一位父亲。 后记 在我最初的个人感受中,原书的结尾几近完美, 译后记纯属画蛇添足。然而一位好友的点拨,让我有 了新的认识。他说:如果这是一本好书,那么它就没 有结束;相反,它应该有继续。 好作品的价值不仅在于它既有的内容,更在于它 留给人们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每个人都会有疑问 ,都会有思考,甚至都会有行动;也正是在这个过程 中,每个人都会重新发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游戏力》帮我们打开了一扇门,也帮我们迈出 了第一步,但是剩下的路还要靠我们自己走。对于包 括我在内的很多人,书中的不少内容都有待于进一步 解读。作为游戏力的学习者,我也曾摸不着头脑,也 曾对某些方法产生过深深的怀疑,也曾迫不及待地去 尝试一些游戏,希望收到神奇功效,但结果却南辕北 辙。 本书的翻译历时一年之久,在当今出版界的低效 率排行榜上肯定名列前茅。然而正是充分的时间,让 我有幸从更多父母那里受到了启发。群体的智慧和力 量,不仅帮我解开了很多疑问,更让我获得了许多无 法言表的积极感受。 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父母加入了游戏力的持续讨论 ,并且在实际生活中不断拓展游戏力的策略与方法。 借此一席之地,分享一些我个人在学习和应用中曾有 的疑问和感受,算是抛砖引玉,目的是同大家一起更 好地继续我们共同的工作——为人父母。 疑问1:这样做不会把孩子教坏吗? 我女儿是两岁8个月开始上幼儿园的。头三天的 新鲜劲儿一过,第四天就在幼儿园门口上演了“生离 死别”。这天晚上接她回家的路上,她就主动发起了 “上幼儿园”的游戏,并且要扮演爸爸,而要我扮演 她(一切就像事先与本书作者串通好了一样)。假如 按照我以前的思维模式,我一定会扮演一个“懂事” 的小孩,在幼儿园门口“主动与爸爸告别,然后高兴 地跟老师进去”。但是按照游戏力的原则,我就该扮 演一个哭闹黏人的小孩,而且要演得比女儿的实际情 况更夸张。这样能行吗?说实话,我当时心里实在没 底。 我强忍着自己的担心,呆板地“哭着不让爸爸走 ”。相比之下,女儿的入戏能力真可以称得上天赋, 因为她活灵活现地背出了台词——早晨我对她说的话 : “宝贝,我一定会来接你的。等你吃完晚饭,我 就会站在门口等你,然后咱们一起去游乐场。来,亲 一下,我去上班了。”亲完我,她转身就走。 当然,游戏力不是速效药,并没有在第二天产生 神奇效果。之后的三天里,这个主题不断上演,女儿 轮番扮演爸爸、妈妈和老师,而我当然一直扮演着哭 闹的小孩。不过有了第一次的经验,我之后的表演也 就生动了很多。 第四天时,她突然决定扮演自己。我脑筋急转着 :“我是否该扮演一个成熟的大人,利用这个机会再 对她强化一些道理呢?”显然,游戏力不这么认为。 “我不要去上班!我会很想你的。”我虽然这样 演,但心里依然忐忑不安:这样不是在加重她的焦虑 吗? “爸爸,你要负责去上班,我要负责上幼儿园。 ”女儿一脸坚定地说。 我喜出望外,但此时必须忍住兴奋,继续不情愿 地说:“那我什么时候能来接你呢?” “我吃完晚饭,你就可以来接我。” 我假装还是不放心:“真的吗?那咱们拉钩儿。 ” 第二天在幼儿园门口,真实上演了头天的游戏: 我黏着她,而她给我讲要上班的道理。最后,拉完钩 儿,亲一亲,她自己就大踏步地跟着老师进去了。反 而是站在门外的我,心里此时空荡荡的。 我再次对自己说:“要相信游戏的力量。” 不,应该更准确地说:要相信孩子的力量。 疑问2:我一定要“出洋相”吗?没有别的方法 吗? 6年前第一次读《游戏力》时,我朦胧地意识到 ,应该改变一下自己“威严父亲”的形象,于是决定 假如儿子用玩具枪射击我,我就中弹倒地。机会很快 来了:儿子用他们新买的玩具来复枪伏击刚进家门的 爸爸。当时的情景至今清晰:我脑子中有一个声音在 大声说“倒下,快点倒下!”。可是,我还是无法战 胜几十年打造的“架子和面子”,还是站在那里,虽 然假装捂住胸口,但形态就是一个最拙劣的演员,想 做点什么,但又扭扭捏捏,一脸尴尬。 看着儿子一如既往地转身去做自己的事了,我仿 佛听到他们在说“就知道会没意思”。自出生以来, 其实他们一直在坚忍不拔地尝试,努力邀请我加入他 们,虽然一次次失望,但仍在坚持向我敞开大门。他 们会坚持到什么时候?假如我现在不进去,那么总有 一天,这扇门一定会关上。 几天后,儿子再次给了我机会。当时我的感受是 :跳楼的决心应该也不过如此。 我终于倒下了。 大出意料的是,那个时刻我虽然还是感到尴尬, 但很快,一种更强烈的喜悦取而代之。当时我只是以 为,是儿子前所未有的兴奋给了我极大的赞许,因此 让我感到如此喜悦。不过现在看来,恐怕另有其因。 那就是:我终于越过了自己心中的那个障碍。 我想:“倒下”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不要 改变自己几十年 精彩页 还记得孩子在襁褓中,对你甜蜜的凝视吗? 还记得他蹒跚学步时,摇晃着扑向你怀里的情景吗? 还记得在床头给她讲睡前故事的温馨时光吗? 还记得与孩子手拉着手,谁也不作声,一起散步走过的那条小路吗? 身为父母的我们,一想到这些温暖的场景与时刻,再苦再累,也会觉得值得。 但幸福似乎总是那么短暂。我们更经常地发现,自己与孩子陷入战争状态,并且情况越来越糟,所渴望的亲密交流变得遥不可及。我们都尝过这其中的滋味:婴儿期怎么哄都没法让他安静,稍大点后他就开始发脾气、耍性子,读小学三年级了睡觉前还要生气,12岁时则开始把自己锁在房间里一个人闷闷不乐。 孩子旺盛的生命力与天生的好奇心,很容易演变成“无理取闹、惹是生非”。他们或者闷闷不乐地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或者沉溺于电脑游戏。一遇到这种情况,我们那份深厚的父母之爱就被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取而代之的是无奈、烦躁甚至愤怒。我们要么惩罚孩子,要么唠唠叨叨,要么就说:“好吧,你就自己待在房间里吧!”我们之所以会冲孩子吼叫,是因为无计可施,或者这已经变成了一种习惯。我们感到山穷水尽,很难再获得孩子的信任,因此实际上,我们心中是深深的孤独。我们很想重新联结起亲子感情(其实孩子又何尝不抱有同样的愿望呢),但我们就是不知道该怎么开始做。我们仍然爱着孩子,但那曾经清澈纯真、饱含信任的凝视,却渐渐退出了我们的记忆。如果还记得什么,那可能只有甘苦参半的回忆,而那种亲密之情似乎再也找不回来了。 几经探索之后,我们终于发现:游戏力——基于玩耍式游戏的养育方式——可能是重建亲子间深情联结的桥梁。游戏当中所激发的活力、所产生的亲密感,可以缓解父母的压力。游戏不仅能帮助我们进入孩子的世界,而且帮助我们以孩子的方式重新建立自信和亲情。如果孩子在游戏中玩得开心尽兴,那么他们的合作精神与创造力也往往会表现得淋漓尽致。游戏既能帮助孩子探索世界,又能帮助他们理解每天所接收到的信息,还能帮助他们从生活的挫折中重新振作起来。 不过,游戏对于成人而言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我们早已失去了游戏的能力。孩子和大人,即使同在一个房间里,电还是彼此陌生,就像来自两个不同的星球。我们都觉得对方热衷的事物太无聊、太奇怪:她怎么可以为芭比娃娃穿一整个下午的衣服?而他们又怎么能整个晚上都坐在那儿一动不动地聊天? 养育与游戏,似乎是两个不相干的概念,然而只需借助一点点外力,两者就可以联系起来。有一次,我带着9岁的女儿参加露天舞会,碰上了一对母子。这位妈妈想跟大家一起跳舞,但儿子(大概六七岁)却把双手抱在胸前,怎么也不肯跳。妈妈被孩子搞得很恼火,不停地数落:“是你把我拉到这里来的,你自己现在怎么又打退堂鼓了!”这些话使得男孩的双手抱得更紧,甚至连脚后跟都紧紧并拢了。假如情况发展下去,结果可想而知。于是我在一旁插嘴说:“咦,他发明了新式舞步吧?”我模仿着男孩的样子,抱起双手,并冲他灿烂一笑。他也回我一笑,手放松了一点,换了个姿势。我也认真学着他改变了姿势。那位妈妈的反应也相当快,马上如法炮制,学起了儿子的样子。我们都笑了。男孩开始随着音乐摆动起双肩,他妈妈喊道:“嘿,这舞步还真有创意!”男孩开始跳舞了,而且越跳越开心,在场的其他人也很高兴,包括我女儿在内。我的一句玩笑话使情况发生了逆转。 我想通过这个小事例说明:“游戏力”的方式并不只限于传统的游戏时间。实际上,它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游戏力”源于游戏,但其内涵要比游戏更为丰富:从枕头大战,到一起逛商场;从安慰哭泣的孩子,到一起修理自行车;从讨论规则,到准备上学;从运动受伤时帮他克服沮丧,到在床前聆听孩子讲述他的恐惧和梦想,都可以进行“游戏力”。 P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