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谁也不知道的小小国系列”是日本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佐藤晓的代表作,也是日本幻想小说的开山之作。曾获国际安徒生奖日本国内奖、日本每日出版文化奖等诸多奖项。 在故事中,作者创造了克洛勃克尔小小国这个神奇的国度,塑造了小而可爱、行动敏捷、充满智慧与勇气的小矮人形象,讲述了小矮人和人类之间奇妙的缘分以及他们寻找豆犬、保护小山、营救同伴等传奇故事。作者以开创性的笔法。在严密逻辑性的基础上,细腻地描写幻想故事,使其具有真实的质感。同时,作者以深切的现实关怀,将反对战争、保护环境等重大议题融入其中。赋予幻想儿童文学以高度与深度。 《豆粒大的小不点狗》为系列之一。 小矮人风之子是制多迦先生和小小国之间的联络员,他从制多迦先生那里得知,克洛勃克尔的祖先曾经饲养过豆粒大的小不点狗(豆犬)。风之子联合朋友们,想要找到豆犬,他们把蜗牛壳做成陷阱,并涂上鱼肝油,还准备在第一期《小小国通讯》上刊登发现豆犬的文章,他们能成功吗? 目录 栗之彦的问候 第一章 小小国通讯社 第二章 开始行动 第三章 事务所 第四章 新发现 第五章 通讯社的春天 制多迦先生的问候 后记
序言 “克洛勃克尔”是数量很稀少的小人儿一族,残存于 日本。 这些小人儿并不害怕人类。但是若被人类抓住,当作 稀罕品来展示,对他们而言是比死还讨厌的事。除非必要 ,否则他们绝对不会在人类面前出现。所以,大概没有人 类见过这种小人儿吧。 然而,我知道有关这种小人儿的所有事情。比如,克 洛勃克尔在很长一段时间中,一直在寻找可以成为他们朋 友的人类,以及他们为此究竟付出多少努力。再有,后来 他们终于选择了一个人类成为他们的朋友,那个人被他们 称为“制多迦先生”,这位“制多迦先生”为克洛勃克尔 买下了他们很久以前就居住的小山。托他的福,在这座小 山上,新的“谁也不知道的小小国”得以建立。这些事我 都十分清楚。如果你想知道的话,可以读一读《谁也不知 道的小小国》这本书。 在那之后,这些克洛勃克尔究竟又做了些什么事呢? 就让他们尽量将详细的情况讲述给我们听吧。 这个克洛勃克尔的名字叫栗之彦,我们可以听他慢慢 道来。 佐藤晓
导语 佐藤晓著、村上勉绘的《豆粒大的小不点狗》是以小矮人风之子的口吻讲述的故事。 风之子是制多迦先生和小小国之间的联络员。制多迦先生想把小小国的事情写下来,这样,小小国的下一任人类伙伴就能通过制多迦的文字了解小小国。一天,制多迦先生与小小国的主管聊天,得知克洛勃克尔曾经养过豆犬,但现在却找不到豆犬的踪迹了。风之子知道了这个消息,就联合自己的克洛勃克尔朋友笛手、小不点,想要找到豆犬,为此他们还成立了通讯社,准备出版《小小国通讯》的报纸,报纸的第一期就想刊登发现豆犬的文章。最终,他们成功地找到了豆犬的巢穴,豆犬重新出现在小小国。 后记 这本《豆粒大的小不点狗》是《谁也不知道的小小国 》的续篇,写于昭和三十七年(1962年),并于同年8月28 日出版。 当初打算写小人儿们的故事时,我心中描绘的世界与 这本书里的相像。当时的想法很单纯,就是要把幼年时一 直怀抱着的无聊幻想整理起来,以它们为蓝本来写一篇故 事。 但是真开始写起来才发现:在瞬息万变的当今世界, 如果让没有任何历史,不知来历的小人儿突然就登场了, 就算这是个“编出来的故事”,也有种不自然的感觉,我 无法忽视这个问题。 想把小矮人塞入现代就得先思考:一直生存至今的是 什么样的小人儿,他们为什么可以生存至今,是如何生存 下来的;还有,知道小人儿的事的是哪里的人,是怎样的 人。这就相当于必须先讲述小人儿的生存背景,以及他们 被发现的经过。 碰上这个意料之外的命题后,我很长一段时间都在持 续地摸索,连我自己都想不到我居然会如此投入。几年后 ,《谁也不知道的小小国》就这样诞生了,而这本书离完 美当然还很远。即使如此,我当时还是有种近乎自负的想 法,觉得自己已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到了最好,再多 花时间也没什么意义,于是下决心自费出版。 这个工作结束的时候,我的心中有种空空荡荡的感觉 ,根本没想过要写什么续篇。但是,三年过去了,第一次 写作时的那种心情又再度复苏,我想把麻烦的道理先抛到 一边,单纯地写一个有关小人儿的有趣故事,几乎是一口 气就完成了这本书。 第一版的插图是找了画第一册插图的若菜硅先生来画 。但在昭和四十四年(1969年)改版的时候,是由村上勉 先生画的插图,后来,我悄悄地看了读者的反应,发现从 第二册开始看起的人比预想中要多。看来不只我自认为有 趣,大家似乎也从这本书中得到了乐趣,真是件值得庆幸 的事。 还有,书中出现了使用真空管等零件组装收音机的情 景,最近的读者对此可能不太熟悉。在不知不觉间,这些 事物似乎就变成了书中年代背景的证明,而我写书时其实 并没有这方面的考虑。 1984年 佐藤晓
书评(媒体评论) 佐藤晓的“谁也不知道的小小国系列”既是战后 日本的幻想小说的发轫之作,也是里程碑之作。佐藤 晓透过那些小人儿的“小小国”的命运,表现出的却 是现代人类社会发展的大问题。翻译《谁也不知道的 小小国》,我常常搁笔徘徊,沉思良久…… ——著名学者、作家、翻译家 朱自强
精彩页 一 “栗助,栗吉,栗太郎。”制多迦先生平时老是喜欢给我乱取名。 话又说回来,克洛勃克尔的男性名字中都带有一个“彦”字,因此不太容易区分。女性则都带有“姬”字。虽然在前面会加上草木的名字,但重复的还是很多,所以起不到太大的区分作用。因此,朋友之间为了方便称呼,通常都会给对方取个外号。 我也有个朋友们取的外号,叫“风之子”。说起来或许有些自命不凡,这个名字暗含“像风一样迅捷”的意思。不仅如此,我小时候曾有一次被大风卷走,下落不明,“风之子”也含了这层意思。 “喂,风之子,栗小子不在吗?栗子头出门了吧?” 我慌忙从书架上跳到了制多迦先生的肩上。 “明明是叫同一个人,怎么叫出了那么多种称呼?就像有十个联络员在这里一样。” “什么有十个?”制多迦先生问道。 我刚才的语速非常快,他好像没听明白。每次被人突然叫到的时候我都会这样。 小矮人平常说话的速度是人类的三倍。用这种语速说话,制多迦先生只能听到类似噜噜噜噜的声音。我要是想慢也能慢下来。但是,自从制多迦先生习惯了之后,我用快语速说话他基本都能听懂。由于不用再刻意控制,我一不留神就说得太快了。 “我刚才是说,你叫出了那么多称呼,就像是有十个联络员在这里一样。” “你啊。”制多迦先生笑了。 “你经常神出鬼没,我才会想是不是有十个你在里面。” 说着,他把我捧到了手上。制多迦先生似乎正在调查什么,桌子上摊开了好几本书和笔记。 “虽然有点晚了,但还是要辛苦你一下。等会儿可以去一趟柊之彦那里,把这封信交给他吗?我想他应该还没睡吧。” 说完,他把折成条状又系成一个小结扣(对我来说其实大到要用双手来抱)的信递给了我。 “知道了。” 我打算马上出门,制多迦先生却竖起手指挡住了我。 “我在信上写了希望他明天早上能来这里。不过,如果他不方便的话,可以改成其他任意时间,并不是什么着急的事。需要你问他要个回信的就只有这件事。” 我点点头。制多迦先生把我放到了桌上。我跳起来,从窗户蹿了出去。来到外面后,只见天空中已经挂上了一轮明月。 制多迦先生的家就建在我们克洛勃克尔小小国里面。房子很小,但是盖得不错。中间设有一个夹层,只有这层是削掉对面的岩壁后搭上去的。夹层上面是制多迦先生的卧室;夹层本身是一间稍大的房间,用作厨房兼茶室;夹层下面狭窄的空间,或者更应该说成是凹陷处,就是制多迦先生的书房。 制多迦先生和妈妈老师(当时还是小不点老师)结婚的时候,我们曾建议他在小山环绕的那块三角形平地上盖房子居住。 不过,三年前,制多迦先生终于还是在这里盖起了这座小房子。然后我就成了联络员。从那时起,制多迦先生的家除了联络员之外,不允许其他小矮人擅自出入。 制多迦先生很多年前曾在小山上建过一栋小屋。小屋建成后一直勤加修缮,所以到现在也没什么问题。如今是我们在使用,我们将它命名为克洛勃克尔城堡。 那栋小屋和制多迦先生家的外观十分相像。制多迦先生的家只比它大上两圈,两栋建筑给人的感觉就像兄弟一样。 我从较大这栋的窗户中出来,穿过在月光照射下如同白昼一般的小山,目标是较小那栋建筑的窗户。我仅花了不到三秒的时间就到了。 窗户下面另有一扇往外凸出的小飘窗,这是制多迦先生设计的,现在被我们当成通道来使用,而上面那扇窗则是我们的嘹望台。我从外面推开窗户走了进去,里面空荡荡的,头顶上方传来了看守人的声音。 “是风之子啊。这么晚了,要做什么?” “送信给主管。” 我仰起头说。这个看守人是我的好朋友,名字叫作杉之彦,在我们几个朋友中的外号叫“笛手”,因为他很擅长吹笛子。当然,他也是小小国通讯社的一员。 “笛手,有没有什么有趣的事?” “没什么值得一提的,你呢?” “没有。” “好吧,那稍等一下,我去开灯。” 我打开通往小屋的圆形窗户,等着他开灯。没过多久,小灯泡一下子亮了起来。看样子笛手刚按下了那个和自己的头差不多大的开关。 P12-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