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茶家的女儿们》为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曾维惠的一部长篇小说,由引子、尾声以及六个章节组成。
本书以一个古镇上的少女茶茶的视角来描述当地的风俗民情,重点讲述了当地的娃娃亲风俗、茶茶姐姐鹰儿悲苦的婚姻生活和少女茶茶的成长变化,表达了茶茶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老茶家的女儿们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曾维惠 |
出版社 |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老茶家的女儿们》为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曾维惠的一部长篇小说,由引子、尾声以及六个章节组成。 本书以一个古镇上的少女茶茶的视角来描述当地的风俗民情,重点讲述了当地的娃娃亲风俗、茶茶姐姐鹰儿悲苦的婚姻生活和少女茶茶的成长变化,表达了茶茶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作者简介 曾维惠,笔名雯君、紫藤萝瀑布,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十九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重庆市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江津区作家协会副主席。出版著作100余本,发表作品2000余篇(首),先后在20余家报刊开设过作品专栏。作品曾获冰心儿童图书奖、重庆市第三届巴蜀青年文学奖、第四届和第五届重庆文学奖、台湾“中小学生优良课外读物”推荐奖、台湾“好书大家读”推荐奖等奖项。个人曾获“教育部关工委优秀辅导员”、“江津十大杰出青年”、“江津十佳育人女园丁”、“江津十佳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称号。 目录 引子 第一章 说媒 第二章 做相 第三章 开庚 第四章 接妆 第五章 迎娶 第六章 苦嫁 尾声 导语 曾维惠著的《老茶家的女儿们》内容贴近儿童生活,传达了一种积极乐观、温暖向上的情感。作者曾维惠以温暖灵动的语言给孩子们营造了一个美好的世界,即便是大人也能在这里看到一个个色彩斑斓的世界。 本书涉及民俗、饮食、建筑等多种文化,且多用唱词来推动情节、营造氛围,人物形象个性鲜明、情节设计较为合理,语言通畅质朴。该书能够引起人们对结娃娃亲这一陈旧习俗的思考,值得阅读。 精彩页 引子 “走,去讨个喜。” “哪里有喜?” “老茶家嫁外孙女。” “赶紧的,去赶个吉利。” “生得好端正的外孙女,哪家有这样的好福气?” “王幺嫂家。” “就那个王富根?” “嗯。” “真的是那个王富根?” “嗯。” “王富根那个憨样,真是憨人有憨福。” …… 是的,老茶家的外孙女,今天出嫁,嫁给河对面的王富根。听,新娘的闺中好友们,正在骂媒: 背时媒人没良心, 牵起姑娘跳火坑, 背时媒人坏透顶, 牵起姑娘嫁憨人。 听,老茶家的外孙女,正在哭嫁: 我的爹呀我的娘, 辛辛苦苦把女养, 如今女儿嫁出门, 爹娘白白疼一场。 新娘哭了爹娘,又开始哭姊妹: 一个橘子十二瓣, 你我姊妹是同伴, 同一屋檐朝夕处, 如今姊妹要分开。 “花轿到——” 新娘把该哭的都一一哭过,听到“花轿到”,又对着墙壁哭了一回: 北风寒,冰雪天, 鹰儿嫁到河对岸。 从此幸福擦肩过, 眼中便无好生活。 这一哭,新娘是哭给自己的。 这一哭,让旁人都忍不住掩面,落泪。 “新姑娘出阁——先踩斗——娘家的好运别带走——” 堂屋香火旁的斗里,装着秤、剪刀、尺子、扣子、谷子,新娘出阁时,踩斗而出,表明不把娘家的好运带走。 “丢筷——十二双筷子丢在屋——衣食饭碗留娘家——” 新娘把十二双筷子扔在身后的屋内,表明把衣食饭碗丢给娘家。 新娘爸爸压轿后,一个声音高喊着:“上轿——哥哥背妹妹,好活一辈辈——” 这时候,一个黑黑的壮年男子,走到新娘跟前,背起新娘,一步一步地朝堂屋外走……每一步,都走得那样稳,每一步,都走得那样慢,仿佛要把这短短的距离,走出一个世纪来。 背着新娘的,是她的哥哥,但不是她的亲哥哥,而是她爸爸妈妈收的干儿子。 “呜呜呜——”新娘哭得无比伤心。 来到轿前,新娘紧紧地抓住哥哥的肩膀,不愿意从他的背上下来。 “鹰儿,好好过去,好好生活……”哥哥说话的声音很轻,新娘却听见了,她虽然很不舍,但还是放开了手。 新娘一上轿,刚刚背妹妹的哥哥,几步就钻进了隔壁的“张打铁”铁匠铺。 “哟哟哟,哥哥是要送亲的哟,今天不用打铁,不会扣你的工资,赶紧去送吧。”铁匠铺的老板娘尖着嗓门儿喊着,“你俩成不了一家人,也总要好好地送人家过门吧!送过去好好地告诉那个王憨……呃,那个王富根,对你家妹子好点儿,可别让这朵花儿蔫儿了……” 哥哥假装没有听见,拿起铁锤,使劲儿地捶着一块铁…… “嘻嘻嘻,吃,吃,吃……” “哎哎哎,不要抢我的喜糖,不要抢我的喜糖……” 着新郎装的那个人,竟然从一个五岁的小男孩手中抢过一大把喜糖,也没有剥一下,便一股脑儿朝嘴里塞。 “王富根,自个儿的喜糖也好吃啊?哈哈哈!” “哟,你要是不叫他王富根,我都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了,那个王憨包……” “小声点儿,莫叫王憨包,莫让老茶公老茶婆听见了,老茶一家对人不错,给人留点儿脸面吧。” “唉,真是鲜花插在牛粪上……” …… “扑通——”王富根在轿前摔了个狗啃泥,又引来一阵笑声。 “王大公子,娶到这么一个大美人,你就欢喜得晕头转向了,哈哈哈!”一个轿夫说。 “起轿——打锣开道——车马行人,一律让轿——” 起轿了。轿里的新娘,哭成了一个泪人儿。一帘相隔,隔断了多少情与怨,外面迎亲和送亲的人,哪里知道新娘的悲愁与苦闷…… 锣鼓唢呐,响声震天,长长的迎亲和送亲队伍,欢天喜地,这便是塘河古镇的婚嫁。花轿沿着老街石级,出了东水门,到了东码头,上了披红挂彩的渡船,朝南码头驶去…… 渡船已驶到河心。一个身穿红色对襟缎面棉袄的小姑娘,从家里冲出来,冲到石板街上,冲出东水门,冲到东码头,望着那艘朝南码头驶去的渡船,高喊:“姐姐——姐姐——” 五年前的那个冬天,那个叫冯鹰的姑娘,出嫁了。嫁给了一个比她大十几岁的叫王富根的智障男子,大家都叫他王憨包。那年,冯鹰二十五岁。 那个背新娘上轿的男子,叫袁佳辉,是冯鹰爸爸妈妈认的干儿子,那年,他三十岁。 那个在东码头大喊“姐姐”的女孩,是冯鹰的妹妹,名叫冯小茶,大家都叫她茶茶或小茶。按古镇婚嫁风俗,妹妹不能跟着送亲的队伍送姐姐到姐夫家。那年,冯小茶八岁。 还有那个被王富根抢糖吃的小男孩,叫陈大壮,虽然叫大壮,却是一个瘦小的男孩。那年,陈大壮五岁。 P1-6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