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破译金庸密码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刘国重 |
出版社 | 安徽教育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破译金庸密码》由《金庸密码》和《我看金庸》两部分构成,前有两篇引言。作者刘国重运用历史和比较的分析法论证金庸作品人物故事的来龙去脉。观点精辟,见解独到。故事跌宕多姿,情节扣人心弦。将人物与事例相结合,归纳演绎。语言时而如祥云在天,时而如霹雳雷惊;对偶引用手法,如神来之笔;用典频出,字字珠玑。实在是金学领域难得一见的好书! 作者简介 刘国重,男,山东烟台人,生于夏历庚戌年十二月。五行缺金,故多读金庸小说,以为弥补。谈说金庸,完全出于兴趣。成文百万字,涉及金庸其人其文的方方面面。尤其关注《笑傲江湖》一书,认为“刻画中国三千年政治生活中的若干普遍现象”一语,看似狂妄,实不夸诞,是可以落到实处的。 《羊城晚报》《Vista看天下》《今古传奇》专栏作者,《看金庸》编委。 目录 桃谷六仙与苏东坡——“破译密码”示例 “误读”金庸?——对《金庸密码》的自辩 辑一 金庸密码 《神雕》《射雕》之释名 郭靖之“忍”与“仁” 白玉堂与黄蓉 丐帮·《江湖奇侠传》·叫花鸡 略谈“左手画方右手画圆” 谈新版《射雕》欧阳修与甥女事 恋爱中的黄药师 黄药师夫人记忆力如扫描仪 欧阳锋:挑战自我的影子武士 郑板桥与洪七公,食指大动! 徐志摩是杨过吗? 《倚天屠龙记》之释名 七伤拳·怨毒·毗陀罗咒(外二章) 外甥见舅如见娘 《天龙八部》之释名 金庸仰望古希腊的天空——谈乔峰 乔峰与金庸的恩师 《雪山飞狐》《飞狐外传》之释名 胡侃“胡一刀” 苗人凤与蓝凤凰之湘西情缘 《碧血》《连城》《侠客行》之释名 也谈《碧血剑》书名与回目 《连城诀》:黑暗之书 略谈《侠客行》之赏善罚恶 《笑傲江湖》之释名 给《笑傲江湖》找病 卿本佳人,奈何做贼?——给向问天卸妆 黑木崖上,十二年前……——日月神教近世史新探 《书剑》《鹿鼎》之释名 梦想照进现实——谈红花会与天地会 陈家洛:从“私生子”到“世家子” 《书剑恩仇》与黄埔军校 乾隆饿了 敬谈康熙朝第一伟人韦公小宝 刘邦转世?——第三只眼观《鹿鼎》 康熙·路易十三·明仁 后先辉映,鲍超与韦小宝——浅谈清代两大书法家 祖先名讳后人编 根本未“自宫”,如何便入宫?——谈金庸小说“掩眼法”之妙用 太监公公,宁有种乎? 大地恩情,绵绵无尽——谈韦母春芳 吴六奇泛舟放歌 金庸“释名”录 辑二 我看金庸 也谈《金庸作品集》最新修订版 简论金庸十五部小说(兼排位次) 金庸小说前、后期的分野 金庸已经被读者抛弃? 金庸,色情作家? 给《金庸作品集》找病! 谈金庸小说中的成语运用 天涯何处寻兄弟 欲采苹花不自由 俗耶雅耶?——审视金庸小说 我对金庸文学成就的怀疑与确信(外一篇) 学者小说 给金庸、古龙、梁羽生打分? 序言 桃谷六仙与苏东坡 ——“破译密码”示例 《笑傲》书中,黄保坪上,众人同声颂赞桃谷六仙之 俊美、潇洒: 桃谷六仙不知众人取笑自己,还道是真心称赞,更加 笑得合不拢嘴。桃枝仙道:“我妈当年说咱六个是丑八怪 ,原来说得不对。”有人笑道:“当然不对了,你们只有 六个人,怎能成为丑八怪?”有人轻道:“加上他们爹娘 ……”(《笑傲江湖·二六围寺》) 这个“有人”,不知是谁? 听这声口,倒像是东坡居士。 东坡闻荆公《字说》成……举“坡”字问荆公日:“ 何义?”荆公日:“‘坡’者土之皮。”东坡日:“然则 ‘滑’亦水之骨乎?”荆公默然。荆公又问日:“鸠’字 从‘九’‘鸟’,亦有证乎?”东坡日:“《诗》云:‘ 鸬鸠在桑,其子七兮’,和爷和娘,恰是九个。”荆公欣 然而听,久之,始悟其谑也。(《调谑编》) 从金庸的多处文字,很能看出他对苏轼,真正佩服到 五体投地。 金庸“丑八怪”,有无受到苏轼“鸠九鸟”影响?我 不敢断定,只是说大有可能。 苏轼:7+2=9(九鸟) 金庸:6+2=8(八怪) 二啊!“和爷和娘”,道理一样。 网友Freedom在这篇短文后留言:“小说里的每句话 ,楼主似乎都能找到出处或与之关联的地方。不过,小说 就是小说,金庸写的时候不见得想那么多吧?BUT,看楼主 的‘牵强附会’,总是很有意思,也受教了。” 以下,是当时的答复: 平常我也喜欢开玩笑,多数并不好笑。有限几次,感 觉自己讲的笑话大有意思,过几日再想,还是有意思的, 值得回味。但我终于不能确定自己居然也能说出这么有意 思的话是自出机杼还是受了以前看过听过笑话故事的影响 ——即使我当时根本记不起自己曾接触过相似的笑料。 推己及人。我是觉得这“丑八怪”情节的由来,不外 三种可能。一、金庸灵机一动,自出机杼。二、受到苏轼 “鸠九鸟”故事影响。三、还是受人影响,却非东坡居士 ,有其他来源。 第三种可能性最大。毕竟我读书有限,与查先生是不 能比的。 因此,对自己的猜测,向来不敢自以为是。2006年, 我在网上发的第二张帖子《破译金庸密码》,即已申明: “猜中了,是运气。猜错了,是丧气。如此而已。知我罪 我,我还是我。” 回到第二种可能性。假如金庸“丑八怪”故事确实受 到苏轼“鸠九鸟”玩笑的影响。此时,又出现两种可能性 :一、金庸自知自觉;二、金庸不知不觉。 我们读过的书,一段时间后,似乎已经被我们遗忘。 真的完全忘了?我觉得不是。有些东西,已经沉淀在我们 记忆的深层,当情境适合时,就有所触发,恍惚间记起了 一些,但要挨个追究到底是从哪本书上读到的,终于不能 像中药铺那样分辨得清楚。 三千年的文化积淀,太深厚,后世作者要想完全不受 前人他人影响,煞是为难!这一影响,甚至作者本人也未 必明确意识到,不知不觉间已然“中毒”,一如金庸所言 :“许多文学作品往往受到民间传说的滋养而作者不一定 自知。” 张爱玲晚年,想起她从未见过的祖父母(张佩纶夫妇 ):“他们只静静地躺在我的血液里,等我死的时候再死 一次。我爱他们。”(张爱玲《对照记》) 坦白说,我也感觉“金庸写的时候不需要想那么多” ,有些事,根本不需要刻意去想,它们“只静静地躺在我 的血液里”。 金庸晚年也说过一段话,可与晚年张爱玲《对照记》 作对照:“中国文化是我生命的一部分,有如血管中流着 的血,永远分不开的。” 2010年1月 导语 刘再复、严家炎、胡文辉、潘耀明、查良楠和《看金庸》杂志联袂郑重推荐! 刘国重说:“读金庸小说,垂三十载,略有所得。‘破译’云云,戏言耳。关于金庸小说中人物与名物的一点领悟、一点猜测而已。猜对了,是运气;猜错了,更寻常。知我罪我,我还是我。” 在《破译金庸密码》中,作者运用历史和比较的分析法论证金庸作品人物故事的来龙去脉。 书评(媒体评论) 近年来,网上流传:“平生不识刘国重,便称金 迷也枉然。”这种话,总不兔几分夸大,而细读刘著 ,乃知此语并非虚誉。 ——《看金庸》杂志郑重推荐 精彩页 郭靖之“忍”与“仁” 世界上的大罪恶,大残忍——没有比残忍更大的罪恶了——大多是真有道德理想的人干的。没有道德的人犯罪,自己明白是罪;真有道德的人害了人,他还觉得是道德应有的代价。 ——钱锺书《谈教训》 郭靖,是“仁者”,亦“忍人”也。 仁者,爱人。 忍人心硬,甚且残忍。 有“仁”无“忍”,或者只“忍”不“仁”,都不是一个完整的郭靖。 当“南阳大火”之时,“郭大侠不问战果,先问将士安危”,即是“厩焚,子退朝日:‘伤人乎?’不问马”的翻版,体现着同样的仁者襟怀。 郭靖割腕灌血救周伯通出险这一情节,我每次重读仍然感动。金庸对池田大作说起他写小说,希望“使读者油然而起敬仰之心,若能引起‘心向往之,的意念,那也是达到目的了”,至少在我身上,没有完全落空。 对于郭靖“仁”的描写,在两《雕》书中铺天盖地,至若其人之“忍”,只能寻出一些蛛丝马迹。 “东邪”黄药师喜欢割人舌头,他家大小姐黄蓉,就精擅割人的耳朵,也算家学渊源。黄家幺女割人耳朵,被割的地主婆除了坐轿,再就是长得胖点,没做过什么啊,值得受此酷刑?多年以后,金庸讲道:“在道德上,武林中人很看重的是,滥杀无辜不对,对不会武功的人动手也不对。”《射雕》中这位痴肥的很富的妇人,从已知的情节看,也就是小奸小坏,怎么也算不上大奸巨恶,不值得搭上她一只耳朵——尽管此耳很肥。 把文字转化成画面,那景象够可怖。一个中年妇人,耳朵被割,满头满身鲜血淋漓,免不了要撕心裂肺鬼哭狼嚎。对于牛羊,仁者之心且“不忍其觳觫”,那位后来口口声声“为国为民侠之大者”的郭靖,目睹了全过程,不仅不加制止,且从旁呐喊喝彩。 这里的郭靖,只见其“忍”,不见其“仁”。 国人的血,洒在这片土地上,流的够多了。不要再流,至少少流,无论是流自贫苦者,或是富人。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而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如郭靖的五位师父确是死在黄药师手上,他与黄蓉的仳离也就无可避免,没什么好说的。只是,其时的郭靖,对他明知无辜的黄蓉,总嫌太过翻脸无情。眼看要分开,也用不着这么生硬嘛! 郭靖对富婆,对黄蓉,心都够硬。连自己他也不肯放过,对自己都那么心硬。当靖、蓉终于重会于华山之巅,为了求谅、取信于蓉,“郭靖胸中热血上涌,一点头,转过身子,大踏步就往崖边走去。这正是华山极险处之一,叫做‘舍身崖’,这一跃下去自是粉身碎骨。黄蓉知他性子戆直,只怕说干就干……” 这个人,仔细想想,其实可怕! 假如郭靖真如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不会遭遇那场“是非善恶”的精神危机,也就不会顺着欧阳锋的路子,忽然自言自语:“‘我?我是谁?” 郭靖,性格单纯,人格复杂。 郭靖,并不是完全的“政治人物”,也并非完全不是“政治人物”。金庸认为: 中国成功的政治领袖,第一个条件是“忍”,包括克制自己之忍、容人之忍、以及对付政敌的残忍。第二个条件是“决断明快”。第三是极强的权力欲。 郭靖不完全具备这三要件,却也不像《倚天》中的张无忌那样,“半个条件也没有”。 郭靖从来就不是简单的草莽豪杰。率领蒙古大军西征时,他是军事统帅;据守襄阳独抗蒙古大军时,他还是军事统帅,又是一方政治领袖。 金庸曾言: 实际上我写的很多正面人物可以说是儒家,但是他们不是读书人,好像郭靖……他知道守寰阳是守不住的……儒家的教训说就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这是儒家的精神。 一个人,要建大功,成大名,有“仁”无“忍”是不行的,即便他是儒家人物。 古人云:“慈不掌兵。” 功、名皆在郭靖之上的另一儒家人物曾文正公国藩也说:“大抵任事之人,断不能有誉而无毁,有恩而无怨。” 郭襄道:“……嗯,有一个军士在城头守夜睡着了,爹爹叫人绑了,说要斩首示众。我见他可怜,半夜里悄悄将他放了,叫他快快逃走。爹爹很是生气……”(《神雕侠侣·三三风陵夜话》) 金庸诛杀这名(煞是“可怜”、其实无辜的)军士,不会有太多的良心不安——他早先已经克服了生平中最大的精神危机。 P31-33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