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贞观政要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作者 (唐)吴兢
出版社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贞观政要》是唐代史学家吴兢著的一部政论性史书。全书十卷四十篇,分类编辑了唐太宗在位的二十三年中,与魏徵、房玄龄等大臣在治政时的问题,大臣们的诤议等,以规范君臣思想道德和治同军政思想,此外也记载了一些政治、经济上的重大措施。
作者简介
吴兢(公元670—749年),汴州浚仪(今河南开封)人,唐朝著名史学家,武周时入史馆,修国史。一生经历了唐高宗、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五朝。他因“励志勤学,博通经史”而受到器重。吴兢一生著述丰富,据《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有《唐书》100卷、《唐春秋》30卷等,还参与《则天皇后实录》20卷的修订和《唐书》130卷的集体撰述工作。吴兢的史学风格为叙事简洁、秉笔直书。他因叙事简明、准确,被人称为“良史”。
目录
卷一 为君之道
君道第一
政体第二
卷二 任贤纳谏
任贤第三
求谏第四
纳谏第五
直谏(附)
卷三 君臣鉴戒
君臣鉴戒第六
择官第七
封建第八
卷四 教诫太子
太子诸王定分第九
尊敬师傅第十
教诫太子诸王第十一
规谏太子第十二
卷五 道德伦理
仁义第十三
忠义第十四
孝友第十五
公平第十六
诚信第十七
卷六 正身修德
俭约第十八
谦让第十九
仁恻第二十
慎所好第二十一
慎言语第二十二
杜谗邪第二十三
悔过第二十四
奢纵第二十五
贪鄙第二十六
卷七 崇尚儒术
崇儒学第二十七
文史第二十八
礼乐第二十九
卷八 固本宽刑
务农第三十
刑法第三十一
赦令第三十二
贡赋第三十三
辨兴亡第三十四
卷九 征伐安边
征伐第三十五
安边第三十六
卷十 善始慎终
行幸第三十七
畋猎第三十八
灾祥第三十九
慎终第四十
序言
唐代可谓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而开创
唐代辉煌历史的无疑是被历代所称颂的“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的缔造者是一批有着远见卓识与
开山破土之功的非凡人物,他们就是贞观年间的政
要们。《贞观政要》这部书便记载了这些非凡人物
的非凡举动。
《贞观政要》是一部政论性史书,其作者为吴
兢。吴兢生于唐高宗总章三年(公元670年),卒于
唐玄宗天宝八年(公元749年),一生经历了唐高宗
、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五朝。他因“
励志勤学,博通经史”而受到器重。吴兢一生著述
丰富,据《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有《唐书》100
卷、《唐春秋》30卷、《唐史备阙记》10卷、《太
宗勋史》1卷、《贞观政要》10卷、《中宗实录》20
卷、《睿宗实录》5卷、《唐名臣奏》10卷;此外,
他还参与《则天皇后实录》20卷的修订和《唐书》
130卷的集体撰述工作。吴兢的史学风格为叙事简洁
、秉笔直书。他因叙事简明、准确,被人称为“良
史”。
《贞观政要》写作于开元、天宝之际,当时的
社会仍呈现出兴旺的景象,但社会危机已露端倪。
政治上颇为敏感的吴兢已感受到衰颓的趋势,他深
感有必要总结唐太宗君臣相得、励精图治的成功经
验,为当时的帝王树立起施政的楷模。《贞观政要
》正是出于这种目的而作的,全书10卷40篇,分类
编辑了唐太宗在位的23年中,与魏徵、房玄龄、杜
如晦等大臣在治政时所讨论的问题,大臣们的诤议
、劝谏、奏议等,以规范君臣道德和治国思想;此
外,书中也记载了一些政治、经济上的重大措施。
作为史书,《贞观政要》有其独到之处,它不
以时间顺序组织全书,而是从总结唐太宗的治国施
政经验、告诫当今皇上的意图出发,将君臣问答、
奏疏、方略等材料,按照为君之道、任贤纳谏、君
臣鉴戒、教诫太子、道德伦理、正身修德、崇尚儒
术、固本宽刑、征伐安边、善始慎终等一系列专题
内容归类排列,使这部著作既有史实,又有很强的
政论色彩;既是唐太宗贞观之治的历史记录,又蕴
含着丰富的治国安民的政治观点和成功的施政经验
。这部书是通过对中国史学史上古老的记言体裁加
以改造更新而创作出来的,是一部独具特色、对人
富有启发的历史著作。
《贞观政要》以历史经验、历史智慧“再现”
了“贞观之治”的面貌和唐太宗君臣论政的风采。
《贞观政要》全书强调臣僚谏劝帝王的作用,设置
以谏诤为内容的专篇,不仅要谏诤帝王,而且也要
谏劝教导太子及诸王。从这个角度来说,《贞观政
要》一书就是吴兢通过树立唐太宗及其“贞观之治
”的榜样,用以开导和谏劝唐中宗、唐玄宗及其后
的继承者。正是因为此书具有治国安民的重大参考
价值,所以书稿完成之后便受到唐、宋、元、明、
清历代帝王的推崇。历代帝王都从中吸取经验,以
期长治久安。
吴兢一生著述良多,流传至今的却只有一部《
贞观政要》。这部书之所以能够经历1200多年流传
下来,不仅是因为其带有传奇的色彩,而且是由于
在千百年岁月的砥砺中,越发显示出它经久不衰的
魅力。作为一种精神产品,此书在漫长的历史中受
到上自皇帝、下至普通人的推崇、重视乃至效法,
可见它的历史分量是很重的。
虽然现在时代不同了,但人们从认识“贞观之
治”与《贞观政要》的关系中,仍然可以获得许多
启示,这正是其至今依然受到人们重视的原因所在
。本书将这部伟大的历史著作用现代的语言加以翻
译,并在每篇结尾用解读的方式配以简短说明,便
于读者理解。
导语
吴兢著的《贞观政要》按照为君之道、任贤纳谏、君臣鉴戒、教诫太子、道德伦理、正身修德、善始慎终等一系列专题内容归类排列,使这部著作既有史实,又有很强的政论色彩;既是唐太宗贞观之治的历史记录,又蕴含着丰富的治国安民的政治观点和成功的施政经验。是一部独具特色、对人富有启发的历史著作。
精彩页
※原文
贞观十一年,特进魏徵上疏日:
臣观自古受图膺运,继体守文,控御英雄,南面临下,皆欲配厚德于天地,齐高明于日月,本支百世,传祚无穷。然而克终者鲜,败亡相继,其故何哉?所以求之,失其道也。殷鉴不远,可得而言。
昔在有隋,统一寰宇,甲兵强锐,三十余年,风行万里,威动殊俗,一旦举而弃之,尽为他人之有。彼炀帝岂恶天下之治安,不欲社稷之长久,故行桀虐,以就灭亡哉?恃其富强,不虞后患。驱天下以从欲,罄万物而自奉,采域中之子女,求远方之奇异。宫苑是饰,台榭是崇,徭役无时,干戈不戢。外示严重,内多险忌,谗邪者必受其福,忠正者莫保其生。上下相蒙,君臣道隔,民不堪命,率土分崩。遂以四海之尊,殒于匹夫之手,子孙殄绝,为天下笑,可不痛哉!
圣哲乘机,拯其危溺,八柱倾而复正,四维弛而更张。远肃迩安,不逾于期月;胜残去杀,无待于百年。今宫观台榭尽居之矣;奇珍异物尽收之矣;姬姜淑媛尽侍于侧矣;四海九州尽为臣妾矣。若能鉴彼之所以失,念我之所以得,日慎一日,虽休勿休,焚鹿台之宝衣,毁阿房之广殿,惧危亡于峻宇,思安处于卑宫,则神化潜通,无为而治,德之上也。若成功不毁,即仍其旧,除其不急,损之又损,杂茅茨于桂栋,参玉砌以土阶,悦以使人,不竭其力,常念居之者逸,作之者劳,亿兆悦以子来,群生仰而遂性,德之次也。若惟圣罔念,不慎厥终,忘缔构之艰难,谓天命之可恃,忽采椽之恭俭,追雕墙之靡丽,因其基以广之,增其旧而饰之,触类而长,不知止足,人不见德,而劳役是闻,斯为下矣。譬之负薪救火,扬汤止沸,以暴易乱,与乱同道,莫可测也,后嗣何观!夫事无可观则人怨,人怨则神怒,神怒则灾害必生,灾害既生,则祸乱必作,祸乱既作,而能以身名全者鲜矣。顺天革命之后,将隆七百之祚,贻厥子孙,传之万叶,难得易失,可不念哉!
※译文
贞观十一年,特进魏徵上奏疏说:
我观察各个朝代盛衰的变化,发现自古以来,每个帝王都是承受天命创下基业,都是用武功与谋略使各路英雄归顺,然后用文治教化天下百姓。谁都希望创下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名垂青史,使自己的王朝流传百世,绵延不绝。但是能够传承下去而且最后有一个好结局的朝代几乎没有,各个朝代都相继衰败灭亡,这是什么原因呢?究其根本,在于帝王失去了为君之道。殷商灭亡的教训犹在眼前,可以此为鉴。
过去隋朝统一天下的时候兵力是多么强大啊!三十多年来,大国的威仪不可一世。谁知道后来竟毁于一旦,叛乱一起,国家政权就拱手让人了。难道是隋炀帝厌恶国家安定。不希望社稷长治久安,所以就采取桀、纣那样的残暴统治,自取灭亡吗?肯定不是这样的。我看这是因为他依仗国家富强,为所欲为,不考虑自己行为的后果所造成的。他在位的时候,役使天下所有人来满足他一个人的私欲,收集天下所有的宝物供他一个人玩赏,挑选各地美女供他一个人淫乐,寻找异域的奇珍供他一个人消遣。他居住的宫殿极其乍丽奢侈,修筑的台榭无比瑰丽雄奇,这就必然造成徭役繁重,战争不断。再加上朝廷外部列强虎视眈眈,朝廷内部大臣险恶奸诈,这样,谄媚阴险的人必然青云得志,忠诚正直的人必然性命难保。整个朝廷上下,君臣之间都互相蒙蔽欺骗,心怀二志。民不聊生是大势所趋,国家四分五裂在所难免。就这样,至高无上的君王——隋炀帝,到头来为叛贼所杀,死于非命,他的子孙也遭此横祸,最终落得被天下人耻笑的下场,这难道不叫人痛惜吗?
可是,贤明的君主却能抓住每一个机会,挽救危难,让濒临灭亡的国家重新恢复正常,让废弛的礼仪法度重新发扬光大。但是,光靠一时的边境安定、国家安宁去维持统治,这绝不是长久之计;停止战争,无所作为地维持现状,也难以统治百年。陛下,你现在住着豪华的宫殿,收藏着天下的奇珍异宝,举国美女在身边侍候,四海九州的人民尽听你的调遣。如果你能从历朝的灭亡之中吸取教训,总结我们夺取天下的经验,每日谨慎处理政务,不要懈怠,去掉商纣王的奢靡,抛却秦始皇的残暴,从富丽堂皇的亭台楼阁中看出危亡的祸因,居安思危,像禹那样克己勤民,那么治国之理自然融会贯通。这样,即使表面什么也不做,整个国家却仍井井有条,这是为君之道的最好方法。一般说来,如果要保住基业,不让它毁亡,就应该在兴国之后克己私欲,居住于旧时的宫殿,即使再想修建其他的宫殿,也要免去那些不必要的东西,将需求减至最低。华丽的建筑夹杂着粗糙的茅屋,玉石雕成的阶梯中有着土做的台阶,一心一意地让自己的俭朴使天下人心悦诚服。同时,必须时刻思量着为君为官者的安逸,百姓劳作者的苦累。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千千万万的人一定会为他的出现而感到高兴,万民景仰、听从他,这是为君之道的中等。如果作为君主不认真思考,不慎重考虑他的所作所为的后果,忘记了创业的艰难,夜郎自大,一味迷信依赖天命,忽略古代圣王恭谨俭朴的美德,大兴土木,一味追求靡丽的雕梁画栋,宫殿在原先的基础上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4:1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