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宽容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哲学总论 |
作者 | (美)房龙 |
出版社 |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
下载 | ![]() |
简介 | 作者简介 房龙(Van Loon.H.W.,1882-1944),杰出的美国通俗历史作家,出生于荷兰。他1931年开始写书,直到1921年写出《人类的故事》,一举成名,饮誉世界。房龙一生著述颇丰,写了30多部涉及历史、文化、文明以及科学等方面的书籍,主要包括《房龙地理》《文明的开端》《太平洋的故事》《人类的艺术》《圣经的故事》《宽容》《美国的故事》《与伟人谈心》以及此书《人类的故事》等。房龙的著作文笔优美、知识广博、轻松风趣,真知灼见发人深省,贯穿着理性、宽容和进步的人文主义思想,具有经久不衰的魅力,在世界各地广受读者喜爱。房龙是出色的通俗作家,伟大的文化普及者,他的目标是向人类的无知和偏执挑战。他采取的方式是普及知识与真理,使他们成为尽人皆知的常识。 后记 但是这个世界并不幸福 出版商给我写信说:“《宽容》一书出版于 1925年。现在已经快成古典作品了,我们想搞一个 普及本的永久性版本,重新定一个‘大众化的价格 一’。如果他们要对原作作必要的安排,我还愿意 写最后一章吗?也许我可以试着尽力说明,宽容的 理想在近十年内为什么这样惨淡地破灭,我们如今 的时代为什么还没有超脱仇恨、残忍和偏执!这一 切肯定有原因,如果确实有,而且我也知道的话, 那我可以讲出来吗? 我回答说,解剖美丽的宽容女神的尸体不是一 件令人高兴的事,却是应该做的。我觉得这是我的 责任。 下一个问题是,我应该在哪一页与十五年前写 的这本书告别,开始写后记呢? 出版商建议我删去最后一章,因为结尾部分是 崇高的希望和欢呼。关于这一点他们无疑是对的。 的确没什么可高兴的,用《英雄》中的葬礼进行曲 伴随我的结束语,比用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充满希望 的大合唱更合适。 不过细想之后,我觉得这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好 方法。 我和出版商一样,对前景都很悲观。但是这本 书还要留在世上许多年,我想唯一公正的方法还是 让下一代知道,1925年怎样激起了我们对更幸福更 高尚前程的憧憬,而1940年又是怎样彻底打破了这 些光辉的梦想。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情,我们犯了 什么错误才导致这场可怕的灾难。 经过几次通信后,我说服了出版商,使他相信 我还是通情达理的,下面便是我给出版商写的内容 ,作为《宽容》的最新、也是最后一版的补充。 最近这七年可以说是个不折不扣的“丑巫婆的 大锅”,人类所有的邪恶弊端全部汇集在里面,成 了大杂烩,它会毒死我们所有的人(除非我们发明 一种又快又灵的解药)。我仔细研究了倒入这个令 人作呕的容器中的各种成分,也不厌其烦地观察了 对这个可恶的大杂烩负主要责任的那些人。那个大 杂烩臭气冲天,正在我们整个星球上蔓延,我和其 他住在剩下的为数不多的民主国家中的人一样,看 到下等的厨房仆人居然被那么多人拥戴,真是大惑 不解。这些下等的仆人不但因为这令人作呕的大杂 烩而欣喜若狂,而且还用全部时间把它强灌进对他 们毫无妨害的旁观者的喉咙。这些旁观者显然更喜 欢祖传的善意和宽容的浓汤,可他们要是不对大杂 烩表示出高兴的样子,不吃下这堆翻肠倒胃的东西 ,立即就会被杀死。我尽力了解了这种事情是怎么 发生的,以满足我的好奇心。现在让我告诉你,经 过我耐心细致观察后发现的结果。 为了弄清这个问题的起因,我建议大家效仿精 明可敬的政治家艾尔弗雷德·E·史密斯先生,他原 住在纽约州的阿尔巴尼,现在住在帝国大厦。我们 首先看一下记录,看能找到什么。 我这里提一个问题,它似乎有点儿离题,但是 (过一会儿你就会看到)和我们要解决的难题却有 着密切关系。你养过狗、猫或其他家禽动物吗?你 研究过这些卑贱的动物对豢养它的家庭以及主人的 花园和后院的态度吗?你一定注意到,这些不能说 话的动物出于天性、本能或训练,或是三种因素兼 而有之,都荒唐地珍视着它们自认为的“权利和特 权”。同一条警犬,它可以让主人的孩子拉着它的 尾巴在屋里转圈,也可以让孩子从身上揪下一撮毛 ,但另一个和蔼可亲的小孩子刚刚踏上属于“它” 家的草坪时,它立即就会狂吠不止。德国种的最小 的猎狗一定注意到了邻居家北欧种粗毛大猎狗能把 它撕成碎片,可是只要那猎狗敢于跨越它认为是区 分自家领地和邻居地盘的界限一步,它便会扑向那 头凶猛的大兽。甚至,那些慵懒的、自顾舒适的猫 ,当另一只猫胆敢闯入自己的炉边时,也会勃然大 怒。 捕捉大型猎物的猎人都熟悉森林居住者的习惯 。他们告诉我说,野兽具有集群本能,外面的野兽 休想加入它们的部落,不管加入者增添的力量对于 它们迅速削弱的实力来说是多么有利。那些假装懂 得不会说话的鱼的心理的人对我讲,甚至在这些冷 血动物当中,当一个陌生的鱼出现时,也有一种固 定的行为准则,在河流岩石之间固定的场所栖息的 鱼,从来也不会让一条外来的鱼加入自己的行列。 我不是很精通动物学,但我学到了一点关于人 类的知识。当我研究人类在所谓历史时期(在这段 短暂的时间里人类记录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行 为记载时,我发现了什么呢?我发现从开始到现在 ,人类从来就是“群居动物”。只有当一个人感到 自己属于由志同道合的人结成的某种排他性集团, 这个集团的成员都苟和于自己继承的信仰、偏见、 偏爱、恐惧、希望和理想时,这个人才真正感到幸 福。 当然,经济上的需要偶尔可能迫使某些人群, 包括互相对抗的部落,按照某种政治方式行事。然 而这种安排总不能持久。真正使许多人不顾艰难险 阻和危险聚集在一起的原因,是因为他们有许多泾 渭分明的共同信仰、共同偏见、共同偏爱、共同恐 惧、共同希望和理想。 …… 不!就我所理解的当前形势,进行直截了当的 反攻已经太晚了。是我们鼓励了敌人进来。我们给 予他们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无知的暴政 第二章 希腊人 第三章 禁锢的开始 第四章 上帝的晨光 第五章 囚禁 第六章 生活之纯 第七章 宗教裁判所 第八章 艰难的求知 第九章 向印刷文字开战 第十章 历史写作的普遍性与本书的特殊性 第十一章 文艺复兴 第十二章 宗教改革 第十三章 伊拉斯谟 第十四章 拉伯雷 第十五章 旧世界的新招牌 第十六章 再洗礼教徒 第十七章 索兹尼家族 第十八章 蒙田 第十九章 阿米尼乌斯 第二十章 布鲁诺 第二十一章 斯宾诺莎 第二十二章 新的天国 第二十三章 太阳王 第二十四章 腓特烈大帝 第二十五章 伏尔泰 第二十六章 百科全书 第二十七章 革命的不宽容 第二十八章 莱辛 第二十九章 汤姆·佩恩 第三十章 最后一百年 后记 但是这个世界并不幸福 精彩页 今天,至少在这个特定的考察领域里,我们知道的更多了。 要研究原始人,我们可以研究被高度驯化的动物,其实二者并无太大的区别。 多数情况下,我们付出的辛劳总能带给我们丰厚的回报。野蛮人实际上正是我们自己在恶劣环境中的自我体现,区别只不过是他们还没有得到上帝的恩典而已。通过对野蛮人的仔细研究,我们就能开始理解了尼罗河谷和美索不达米亚半岛上的早期原始社会;对野蛮人研究得越透彻,我们就越能了解人类很多怪异的本性;而如今这些本性却深深地隐藏在最近五千年内形成的礼仪和习惯所构建的一层薄薄的外壳之下。 这些发现虽不能让我们足够自豪,但我们了解了我们好不容易摆脱了的恶劣环境,欣赏了我们已经完成的许多业绩,这足够使我们以新的勇气来对待手中的工作,除此之外如果还有别的收获,那就是对落伍的异族兄弟们要采取更宽容的态度。 这本书不是一本人类学手册。 这是一本探讨“宽容”的书。 不过,宽容是个很宽泛的命题。 信马由缰、天马行空的思维和行文,实在是具有很大的诱惑力,一旦跑题,天知道会在哪里停下来。 因此,还是让我用半页的篇幅,来诠释我所理解的宽容吧。 语言是人类最具欺骗性的发明之一,一切的定义都难免武断。既然如此,不妨借助于权威典籍,因为其权威性已被大多数说这种语言的人接受了,而且这本权威典籍也是用这种语言写就的。 我说的就是《大英百科全书》。 该书第二十六卷1052页这样写道:“宽容(来源于拉丁字tolerare——忍受):容许别人有行动和判断的自由。对不同于自己或传统观点的见解能够容忍和接受。” 对宽容一词也可能还有其他的诠释,不过就本书而言,将以《大英百科全书》的定义为准。 给自己定下了一个明确的准则之后,我还是回到野蛮人这个话题上来,让我告诉你,我从已有记载的最早期的社会形态中发现了什么样的宽容吧。 人们通常以为,原始社会非常简单,原始语言不过是几声简单的嘟囔。一开始,原始人拥有一定的自由,只是在社会变得“复杂”以后,这种自由才丧失了。 近50年来,探险家、传教士和医生,他们在中非、北极地区以及波利尼西亚,对当地的土著居民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得出的结论却和人们以前的认识截然相反。原始社会非常复杂,原始语言的词形、时态和变格比俄语和阿拉伯语还要多。原始人不仅是现实的奴隶,也是过去和未来的奴隶。简而言之,他们是凄凉悲惨的生灵,在恐惧中求生,在战栗中死去。 这似乎与大多数人心目中原始人的形象相差甚远。人们通常把原始人想象成一群红肤色的人,悠闲自得地在大草原上漫步,寻找野牛和战利品。而我所讲的这些显然更加接近事实真相。 事情怎么可能是别的样子呢? 我读过许多关于奇迹的书。 但是唯独缺少一个奇迹——人类能够活下来的奇迹。 人类,这个在所有哺乳动物中防御能力最弱的种群,为什么能够在小至微生物细菌,大至乳齿象等众多生物中存活下来?又为什么能够抵御冰雪严寒和灼热酷夏的侵袭,最后成为万物的主宰?他们到底是通过什么方式和方法做到这些的呢?诸如此类的问题,在这里我就不再赘述。 不过,有一点是确凿无疑的,所有这一切不是一个人所能单独完成的。 P4-5 导语 美国公民“人生必读的100本书”之一。 《宽容》叙述了人类的不宽容,从人文主义立场出发,探寻了千百年来人类精神上不宽容的根由! 《宽容》序言入选中学语文课本,为学生们所喜爱。 多年以来在世界各地一直是畅销书,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历久弥新,长盛不衰! 房龙在书中通过一系列影响世界两千多年的著名历史人物的悲惨遭遇,讲述了人类为了获得进步与解放而艰苦奋斗。作品以睿智和包含哲理的笔触,为我们勾勒出一幅波澜壮阔的人类思想解放史。读者可以借助房龙的文字,审视几千年来政治、文化、社会的曲折发展历史和人类寻求自身解放的漫长历程。 序言 在安宁寂静的无知山谷里,人们过着幸福的生 活。 永恒的山脉向东西南北各个方向绵延横亘。 一条知识的小溪沿着幽深荒凉的山谷缓缓地流 淌着。 它发源于昔日的荒山。 消失在未来的沼泽中。 小溪潺潺,不像江河那样水势浩大,波涛滚滚 ,但对于需求微小的村民来说,已经绰绰有余了。 晚上,牲畜饮完水后,村民们把自家的木桶注 满,然后便心满意足地坐下来,尽情地享受生活。 长老们被搀扶出来,他们在荫凉角落里度过了 整个白天。对着一本神秘莫测的古书苦思冥想。 他们向儿孙们叨唠着古怪的字眼,可是孩子们 却总是惦记着去玩耍那些从远方捎来的漂亮的石子 。 这些古怪字眼的含意往往模糊不清。 然而,它们是一千年前由一个已不为人所知的 部族写下的,因此神圣而不可亵渎。 在无知山谷里,只要是古老的东西都会受到尊 重。谁要是胆敢否认祖先的智慧,谁就会遭到那些 体面人的冷落和疏远。 所以,大家都和睦相处,山谷里一直保持着惯 有的和平。 恐惧总是陪伴着人们——要是分享不到园子里 收获的果实,又该怎么办呢? 深夜,在小镇的狭窄街巷里,人们低声讲述着 含混模糊的往事,讲述那些敢于提出问题的男男女 女。 这些人后来走了,再也没有回来。 另一些人曾试图攀登挡住太阳的峻岩峭壁。 但他们最后都陈尸石崖脚下,白骨累累。 岁月流逝,年复一年。 在安宁寂静的无知山谷里,人们过着幸福的生 活。 空旷的原野一片漆黑,一个人正在缓缓爬行。 他手上的指甲已经磨破。 脚上缠着破布,布上浸染着长途跋涉留下的血 渍。 他跌跌撞撞来到附近一间草房,敲了敲门。 然后他就昏迷了过去。在摇曳的烛光里,他被 抬上一张吊床。 天一亮,全村的人都已知道:“他回来了。” 邻居们站在他的周围,摇着头叹息。因为他们 早就清楚,结局肯定会是这样的。 对于敢于离开山脚的人,等待他的只有屈服和 失败。 在村子的一个角落里,长老们摇着头,低声嘟 囔着愤怒的词句。 他们并不是天性残忍,但律法毕竟是律法。他 违背了长老的意愿,犯了弥天大罪。 他的伤一旦治愈,就必须接受审判。 长老们也想对他仁慈,对他宽厚。 他们没有忘记他母亲的那双奇异闪亮的眸子, 也回忆起他父亲三十年前在沙漠里失踪的悲剧。 不过,律法毕竟是律法,律法必须要遵守。 长老们将保证律法的执行。 他们把他带到集市场,人们默默无声地站在周 围,心里满怀着敬畏。 由于饥饿和干渴,他的身体还很虚弱,长老们 让他坐下。 他拒绝了。 他们不准他讲话。 但他偏要说话。 他转过身,背对着长老。她的眼睛在围观的人 群中寻找着。寻找那些不久以前还与他志同道合的 人。 “听我说,”他恳求道,“听我说吧,欢呼吧 !我刚从山的那一边回来,我的脚踏上了新鲜的土 地,我的手感觉到了异族的抚摸,我的眼睛看到了 奇妙的景象。 “当我还是孩子的时候,父亲的花园就是我的 整个世界。 “创世伊始,花园东面、南面、西面和北面的 疆界就定下来了。 “只要我问疆界那边还有什么,大家就不住地 摇头,默不作声。可我偏要刨根问底,寻个究竟。 于是他们就把我带到那块岩石下,让我看那些敢于 违抗神灵旨意的人留下的嶙嶙白骨。 “当我高喊‘一派谎言!神喜欢勇敢的人!’ 于是长老就过来了,向我宣读他们手中的圣书。他 们说,神的旨意已经决定了天上和人间所有万物的 命运。山谷是我们的,需要由我们掌管和固守;走 兽飞禽、花朵和果实以及水中的鱼虾,都归我们所 有,依照我们的意志进行支配。但是大山是神的, 对山那边的事物我们应该一无所知,这种神秘感要 一直保持,直到世界的末日。 “他们在撒谎。他们欺骗了我,就像欺骗了你 们一样。 “山的那边有宽广无垠的牧场,有一望无际的 青草,还有和我们一样有血有肉的男人和女人;那 里有经过干百年的建设而成就的美轮美奂、光彩夺 目的城市文明。 “我已经找到一条通往更美好的家园的道路, 我已经看到更加幸福的生活就在我们的前头。跟我 来吧,我带领你们奔向那里。神祗的笑容不只是在 这儿,也在其他地方。” 他停了下来。人群里发出恐怖的叫声。 “亵渎,这是对神的亵渎。”守旧老人叫喊着 。“亵渎神灵,罪不可恕。给他的罪行以应有的惩 罚吧!他已经丧失理智,居然敢嘲弄一千年前定下 的律法。他该被处死!” 于是人们举起了沉重的石块。 于是人们砸死了他。 他的尸体被扔到山崖脚下,杀一儆百,以此来 警告那些胆敢质疑祖先智慧的大胆狂徒们。 没过多久,一场特大的旱灾降临到这个山谷。 知识的小溪干涸了,牲畜因干渴而死去,庄稼在田 野里枯萎。于是无知的山谷里饥声遍野。 然而,全知的长老们却不为所动。他们预言说 ,一切问题都会化解,一切都会转危为安,因为那 些圣典里就是这样写的。 况且,长老们已经垂垂暮年,只要一点食物就 足够了。 冬天来临了。 村庄里空荡荡的,人烟稀少。 半数以上的人由于饥寒交迫离开了人世。 对于活着的人来说,山的那一边是他们唯一的 希望。 但是律法却说,“不行!” 律法必须要遵守。 一天晚上,村子里爆发了叛乱。 因为看不到希望,那些由于恐惧而逆来顺受的 人们终于鼓足了勇气。 全知的长老们发出自己的抗议。 他们被推到一旁,无人理睬。他们一肚子牢骚 ,嘴里不停地抱怨自己的命运不济,对小辈们的忘 恩负义心怀怨愤。可是,当最后一辆马车驶出村子 时,他们拦住了车夫,好歹让他把他们带走。 就这样,迈向未知世界的旅程开始了。 这时,距离那个漫游者回来的事情已经过去很 多年了,所以要找到他当年走过的路并不是一件容 易的事。 成千上万的人死了,人们踏着他们的尸骨,才 找到第一座用石子堆起的路标。 此后,旅程中的磨难少了一些。 那个细心的先驱者已经在丛林和无际的荒野中 用火烧出了一条路径。 沿着这条小路,人们找到了新的绿色牧场。 大家相视无言。 “原来他说的是对的,”人们说道,“他对了 ,长老们错了。” “他讲的是真话,长老们在撒谎…… “他的尸首还在山崖下腐烂,长老们却坐在我 们的车里,唱那些老掉牙的歌。 “他救了我们,我们反倒杀死了他。” “对这件事我们的确感到愧疚,不过,假如当 时我们知道真相的话,当然就……” 他们解下马和牛的套具,把奶牛和山羊赶进草 原放牧;他们为自己建造起房屋,开垦了耕地。从 次以后,人们又过着快乐幸福的生活。 几年后,人们为智慧老人建起了一座崭新的纪 念馆,并决定把那位勇敢先驱者的遗骨移葬在里面 。 大队人马满怀庄严肃穆的情感,浩浩荡荡回到 了早已荒无人烟的山谷。但是。当他们来到先驱者 原先留下尸骨的山脚下时,这里却是空空如也。先 驱者的尸骨踪迹皆无。 饥饿的豺狗早已把尸骨拖入自己的洞穴。 于是,人们把一块石头放在先驱者踏出的小径 的尽头(现在已经成了一条宽广的大道),石头上 刻着这个首先向未知世界的黑暗和恐怖挑战的先驱 者的名字。是他把人们引向了新的自由的生活。 石上还写明,它是由前来感恩朝礼的后代所建 。 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过去,也发生在现在,希望 将来不再发生。 内容推荐 《宽容》是一部人类“不宽容”史,也是一部人类沉痛史,更是一部人类的抗争史。房龙在书中通过一系列影响世界两千多年的著名历史人物的悲惨遭遇,剖析了人类为追求思想的权利所走过的悲剧性历程,揭示出一条无数人付出血与泪的代价才换来的真理——只有宽容不同的思想,人类才可能获得进步与解放。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