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黄河边墙/晋军新方阵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岳占东 |
出版社 | 北岳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岳占东著的《黄河边墙》以山西省偏关县老牛湾到河曲县石梯子全长140华里的黄河边墙为线索,对明朝276年修筑长城的历史和由此形成的边塞文化进行了详细描写,是一部由长城营堡反映长城原貌,由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凸显历史背景,由作者感受抒写边塞文化的宏达叙事作品。描绘了明长城五百多年来波澜壮阔的历史情境。 作者简介 岳占东,1973年9月出生于山西五寨。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西文学院签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2014年定点深入生活作家、鲁迅文学院第22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学员。作品散见《文艺报》《黄河》《山西文学》等报刊,著有中短篇小说集《躁动岁月》《今夜谁陪你度过》,长篇小说《厚土在上》,长篇纪实《西口纪事》《黄河边墙》,长篇日记体纪实《鲁院时光》。现为河曲县文联主席,忻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走西口研究会副秘书长。 目录 第一章 触摸边墙 第二章 边墙之道 第三章 万家寨春秋 第四章 关河上下 第五章 桦林堡的落叶 第六章 石城口的梵音 第七章 飞来的兵营 第八章 罗圈堡的守候 第九章 焦尾城的义气 第十章 河保营的流莺啭 第十一章 古堡的荣耀 第十二章 消失的山寨 第十三章 屯田的营城 第十四章 潞泽军的营盘 第十五章 得马水关上的巡检司 第十六章 边墙冲口上的楼寨 第十七章 阳沔堡的溢水 第十八章 石梯隘口的终结 序言 《晋军新方阵·第五辑》要出版了。这是山西中 青年作家作品的又一次集中展示,无论是新方阵的阵 容以及题材、体裁,还是作家年龄的层次结构,都充 分体现了山西作家绵延不绝的创造力和几乎在各种文 学体裁方面的开拓力。 这套丛书已经出版了四辑,这是第五辑。每一次 从征稿到按照程序评审遴选,我们都是怀着既兴奋又 担忧的复杂心情。兴奋的是,我们又要出版一套丛书 ,并集中检验作家们近年来辛勤劳作的成果,对将要 出版的作品充满了期待。但也有一定的担忧,那就是 ,已经编选了几辑之后,是不是已经难以为继?还能 不能选出质量上乘的优秀之作?我们的作家是否还有 足够的潜能和上升的空间?事实上,从每年的编选情 况看来,这一担忧似乎是多余的,作家们源源不绝的 创作,不断为我们带来意外惊喜。 就本辑丛书而言,既有我们熟悉的、已经具有一 定知名度的作家,也出现了许多新面孔。说明我们的 事业薪火相传,新秀迭出,佳作泉涌。尤其是在创作 形式上,出现了几个明显的特点:先锋性与传统性创 作并驾齐驱,各种文学门类花枝繁盛。山西是一个具 有深厚文化土壤的省域,不仅在历史上产生了众多风 格各异的文学家,也在现当代文学史上产生了具有重 要影响的作家,尤其是以赵树理为代表的“山药蛋派 ”,开创了独特的、可读性极强、传播力极大的以农 村小说为主的现实主义流派,继之,20世纪80年代的 “晋军崛起”,又一次成为全国文坛的强光点。值得 欣慰的是,今天的山西文学创作,已经呈现出多元并 起的文学景观——小说、报告文学、散文和诗歌,以 及其他文学体裁的创作,多边突进,打破了小说创作 一枝独秀的格局,形成了门类齐备、梯队合理、结构 完整、协调有序、面向未来的新局面。其中,一些具 有先锋倾向的探索性作品登场亮相,反映了部分作家 具有理想主义色彩的新追求、新探索,为现实主义主 流创作添写了变奏曲。 俄罗斯作家茨维塔耶娃在一篇文章中谈道:“普 希金是黑人”。这不仅是因为普希金有着黑人的血统 ,有着“比钢琴还黑”的眼睛,更重要的是,茨维塔 耶娃眼中纪念碑上的普希金发黑的青铜塑像,是“各 种血液汇合的纪念像”,“最遥远的而且似乎是最不 能汇合的灵魂的交融的活生生的纪念像”,“站立在 锁链中间的普希金,他的基座被石墩子和锁链环绕… …是为挣脱锁链站立起来的普希金树立的纪念像”, 其有着非凡的象征意义。我们感到,眼前的这套晋军 新方阵丛书,同样是一个汇合了各种血液和不同灵魂 的纪念像,对于山西文学创作来说,同样具有不同寻 常的象征意义。它意味着历史传统与现实境遇、才华 与潜质、生活积累量与个体创造力,也意味着山西文 学氛围的浓郁、创作活跃度的提升和创造力的不断增 强,同时也寄寓了文学的无限希望。我们相信,山西 文坛将更加兴盛,山西文学创作必将用事实说明,它 不仅有光辉的过去,也会有光辉的未来! 2017年12月25日 导语 《晋军新方阵·第五辑》要出版了。这是山西中 青年作家作品的又一次集中展示,无论是新方阵的阵 容以及题材、体裁,还是作家年龄的层次结构,都充 分体现了山西作家绵延不绝的创造力和几乎在各种文 学体裁方面的开拓力。 本册为岳占东著的《黄河边墙/晋军新方阵》。 精彩页 第一章 触摸边墙 崇祯皇帝手中上吊的绳索可谓长矣,从朱元璋定都南京时开始编织,历经16代帝王更迭,最后完结在一座废弃的煤山之上。 大明帝国在不断地修筑自己边界上的高墙,大明皇帝也不断地在自己心中修筑自己的高墙,一道有形的边墙和一道无形的边墙在近300年的春秋岁月中无时无刻不在搅扰着一个帝国的安宁。 朱元璋内心的那道高墙应该是从他与丞相胡惟庸心生芥蒂时就开始修筑了,内心修筑的那道高墙与北部边疆的边墙一样同样是因为权力与利益之争。筑墙的结果是朱元璋开始猎杀他认为威胁大明帝国皇权的所有人。从胡惟庸案开始,几乎所有的开国功臣都难逃厄运,丞相胡惟庸被杀,户部侍郎郭桓被杀,就连在账簿上早盖了一个印章的掌管钱粮的官员数以万计地被杀,最后连儿女亲家蓝玉都被剥皮。“明初四大案”中,胡惟庸案和蓝玉案被定为谋反,郭桓案和空印案则被定为贪腐案,四个案子两个是为了权力,两个是为了钱粮,被杀害和流放的开国功臣和各级官员不下十万之众。皇帝内心修筑的那道高墙之下,远比北部边疆的那道边墙之下还血雨腥风白骨累累。 猎杀的结果是皇帝终于集大权于一身,宰相制度被废除,所有的官员战战兢兢地为官尽职。但再大的权力总需有官员执行,皇帝身边没有丞相具体分担政务,所有的政务便直接落在了六部官员身上。六部官员所拥有的权力,虽然没有一个丞相权力大,但总归需要有人监督。皇帝身边唯一信赖的人就只剩下太监和宫娥了。宫娥自不可用,倚重太监在以往历朝历代并不鲜见,于是太监在明代破天荒地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用。皇帝用太监监视大臣,大臣唯一的办法只能从精神层面上加以对皇帝进行教化和控制。皇帝在内心筑起了一道高墙,文武百官和来自大内的太监却形成了水火不容的对峙。皇帝的权力从表面上看没有谁能与之抗衡,但当时以内阁大臣为代表的整个文官集团和以皇帝为代表的大内太监集团相互牵制阳奉阴违,让皇帝的权力在无形的对峙中弱化了。 我一直在疑惑大明帝国的皇帝为什么在历史上留下那么多骂名,他们有的被丑化为杀人魔王,有的被贬斥为变态的病人,有的被传为贪财的小人,甚至有的被现代史学家研究认为是大烟鬼。反正明代的皇帝在史学家眼里都颇有争议。现在,当重新触摸家乡那道黄河边墙时,我仿佛一下子揭开了那道尘封600多年的伤疤,朱元璋在内心世界里筑起的那道高墙像一道无法逾越的篱笆,死死地扎住了子孙们向往飞跃的心灵。那些以内阁为首的文官们拿着圣人治国安邦的经典思想,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对皇帝指手画脚。皇帝让大内的太监随时监视收集所有文武大臣越轨的言行。他们一个用嘴巴、一个用廷杖或者更为残酷的刑罚,在近300年的历史长河里较量,全然不顾北边虎视眈眈的敌人随时准备越过边墙逐鹿中原。 那一场被史学家们称为“靖难”的发起人朱棣也许就是吞下此恶果的第一位皇帝。 “靖难”虽然成就了朱棣一代帝王大业,但对于大明帝国而言,从此却将一个王朝放在了火上,任其慢慢地承受炙烤。一场自朱元璋开国以来最大的国内战争,虽然持续时间很短,却让一道高高筑起的边墙形同虚设。戍边几万的士卒都随着朱棣南下去争夺皇位去了,留下来的老弱病残士卒手里除了比普通百姓多了一根烧火棍似的武器外,丝毫不会再有任何抵抗的能力。在1399年以后的三年中,整个中原大地在哭泣,边墙在哭泣,它们在为朱元璋内心筑起的那道高墙而哭泣,在为那些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的所谓圣人的思想而哭泣!哈哈大笑的声音却来自另一个圆月弯刀心胸坦荡的民族,他们的祖先曾经攻克世界上近三分之一的土地,他们丢弃了祖宗创建下的基业,但他们仍旧大碗吃肉,大碗喝酒。在他们的人生哲学里,也许只有一个命题:吃饱了不饿!所以他们纵横驰骋却从不心猿意马,他们守护自己所有的财产包括父辈留下的妻妾却从不轻易许人,他们的铁蹄踏破边墙所有的隘口却从不滞留坚守,他们成了名副其实的草原狼,一群跃马飞奔的流浪者。 大明帝国的皇帝岂是这些人的对手,自正统以后当蒙古铁骑真正卷土重来之时,一代一代大明君主龟缩在紫禁城富丽堂皇的空壳里束手无策。正统皇帝朱祁镇被瓦剌部落俘虏;景泰皇帝朱祁钰弟夺兄位最终天不庇佑;成化皇帝幼年遭受人生的重大变故,自知人心险恶,一心迷恋比自己大十几岁的万贵妃,几乎断了香火;弘治皇帝朱佑樘和正德皇帝朱厚照,一对父子两样人生,他们一个最符合圣人的道德标准和治国理念,一个嬉戏人生游走偏锋,让一个时代冰火两重天;嘉靖皇帝朱厚熄自称道君,却宫闱混乱,险些让几个宫女勒死。这六位皇帝尽管执政的时间不到百年,但边墙上的战事被记录到正史中的就不下二百余次。尤其是在嘉靖年间,边墙之上噩耗连连。在嘉靖二十一年蒙古部落大肆入侵,抢掠十个卫所三十八个州城,杀死边民十万之众,其惨状可想而知。只有到“隆庆议和”以后,边墙内外互通马市才让蒙古铁蹄稍稍放缓了一点。但大明帝国的江山不会因边墙的安宁而蒸蒸日上,因为皇帝内心的那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