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李兰英、高扬捷等著的《知识产权刑法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系厦门大学经济犯罪研究中心和泉州市人民检察院专门就知识产权的刑法保护问题开展合作研究的重要成果。本书总共九章内容,既阐述了知识产权刑事法保护的现状困境、立场限度、发展构想、“两法衔接”、财产执行等基本问题,又分析了涉及各个具体知识产权犯罪的典型疑难问题;既对传统的侵犯商标权犯罪、侵犯专利权犯罪、侵犯著作权犯罪、侵犯商业秘密犯罪有较为深入的理论研究,又结合现实的新型知识产权犯罪具体形态,如互联网领域的知识产权犯罪进行前瞻性的思考。本书中援引的案例主要是以“品牌之都”泉州市发生的真实典型案例为代表,基本涵盖了知识产权犯罪各种典型的疑难问题,对于知识产权犯罪的实务探讨和理论研究都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目录 第一章 知识产权刑事法保护的检视与建构 第一节 知识产权刑事法保护的现状分析 一、我国当前知识产权犯罪的类型及数据情况 二、当前我国知识产权犯罪呈现出的特征 第二节 知识产权刑事法保护的立场及限度 一、知识产权刑法保护的价值取向 二、知识产权刑法保护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知识产权刑事法保护的发展构想 一、知识产权刑事实体法的保护 二、知识产权刑事程序法的保护 三、加强知识产权犯罪的电子证据的取证与运用 四、知识产权犯罪中刑事和解的运用 第四节 知识产权刑事案件涉财产部分的执行问题 一、知识产权刑事案件涉财产执行的实践情况分析 二、知识产权犯罪涉财产部分执行路径探索 三、检察机关对知识产权刑事案件涉财产部分执行的监督与作为 第二章 知识产权行政与刑法的双重保护衔接问题 第一节 知识产权保护的“双轨模式”带来的弊端 一、知识产权双重保护的现状阐释 二、近五年知识产权案件移送的数据统计:以商标案件为例 第二节 知识产权刑事司法保护与行政保护的边界 一、知识产权刑事司法保护与行政保护的理论根基 二、知识产权刑事司法保护与行政保护的原则 三、知识产权刑事司法保护与行政保护的界分标准 第三节 我国知识产权行刑保护相互衔接的基本思路 一、内部规则的科学化 二、政府职能的重新定位 第四节 我国知识产权“两法衔接”的检察监督权的外在保障 一、检察机关在“两法衔接”中的功能定位 二、检察职能在“两法衔接”监督中的实践难题 三、知识产权保护“两法衔接”有效监督的构建 第三章 双螺旋模式下商标权刑事法保护研究 第一节 商标权刑事司法保护的现实图景 一、现实图景一:大数据流变下的商标权犯罪 二、现实图景二:典型案例下的商标权犯罪 第二节 侵犯商标权的犯罪动因研究 一、原因探析之一:制度架构之阻却 二、原因探析之二:心理曲断之思考 第三节 商标权刑事司法保护不力之对策 一、消除各利益方不良心理的制度建构 二、发挥检察机关的特殊作用 第四章 假冒注册商标罪专题研究 第五章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专题研究 第六章 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专题研究 第七章 假冒专利罪专题研究 第八章 侵犯著作权罪专题研究 第九章 侵犯商业秘密罪专题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