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旭仲主编的《周易》是我国最古老、最有权威、最著名的一部经典,被称为“六经之首”,是先人智慧的结晶,也称《易经》。相传孔子为《易经》作《易传》,包括《彖》《象》《系辞》《文言》《说卦》《序卦》《杂卦》七篇,古人把前三篇各分为“上”与“下”两篇,共成十篇,也称作“十翼”。后来《易传》被编入《易经》,就成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周易》。
《周易》作为中国早期形成的思想体系,以仁义为价值观念,如“天地之大德日生”“生生之谓易”。它用六十四卦抽象概括了万物,研究的对象为天地人三才,其中人是根本。它包含着中国最早的唯物辩证法,《易·系辞上》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认为世界是有规律的,万物由宇宙原始能量太极化生而来,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包含着阴和阳,以及表与里的两面,它们之间既互相对立斗争又相互滋生依存。可以说《周易》是一部以人为本,充满了仁爱和辩证思维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