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思潮,即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具有共同倾向和广泛影响的思想和观念。思潮所包含的思想和观念提供了一副关于世界是怎样和应该怎样的图景。 刘伟伟编著的《当代西方政治思潮讲义》介绍、比较和评价了20世纪西方政治思潮的背景、源流、内涵和特征。一是传统思潮,如自由主义、保守主义等;二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兴盛的思潮,如环保主义、女权主义等;三是学科交汇形成的思潮,如政治经济学等。以各种“主义”为脉络,对代表性思想家的思想进行解读。 作者简介 刘伟伟,男,1983年生,上海政法学院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南开大学政治学博士、硕士、学士,复旦大学公共管理博士后,曾挂职担任上海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助理,主要研究公共政策,在《公共管理学报》《台湾研究集刊》《青年研究》等发表论文多篇。 目录 导论 第一讲 从自由主义到新自由主义 一、古典自由主义 二、近代自由主义 三、新自由主义 第二讲 公平正义论 一、哲学的正义论 二、从哲学正义转向政治正义 第三讲 保守主义(上) 一、柏克的保守主义思想 二、新保守主义的兴起 三、诺齐克:无政府、国家和乌托邦 四、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 第四讲 保守主义(下) 一、弗里德曼:自由选择 二、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 三、麦金泰尔:追寻美德 四、桑德尔:自由主义与正义的局限 第五讲 民族主义 一、盖尔纳:民族与民族主义 二、霍布斯鲍姆:民族与民族主义 三、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 第六讲 环保主义 一、环保主义与其他意识形态 二、安东尼·吉登斯:气候变化的政治 三、气候变化与国际谈判 第七讲 女权主义 一、自由女权主义 二、沃斯通克拉夫特:女权辩护 三、女权主义和弗洛伊德学说 四、女性主义和存在主义 五、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 六、女性同性恋分离主义 第八讲 后行为主义 一、芝加哥学派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战后的行为主义革命 三、“政治学有用吗?”——美国政治学当前面临的学科危机 四、戴维·伊斯顿:从行为主义到后行为主义 五、从社会中心理论到重新对国家产生兴趣 第九讲 后现代主义 一、丹尼尔·贝尔:意识形态的终结 二、后工业社会的来临 三、利奥塔:后现代知识 四、福柯:权力与知识 五、哈贝马斯:交往政治与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 第十讲 政治经济学 一、经济学重新关注国家问题 二、诺斯:西方世界的兴起 三、凯恩斯主义及其批判 四、公共选择 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 六、产权与制度 七、权力与繁荣
导语 刘伟伟编著的《当代西方政治思潮讲义》借鉴了本领域前辈学者的研究成果。 思潮,即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具有共同倾向和广泛影响的思想和观念。本书介绍、比较和评价20世纪西方政治思潮的背景、源流、内涵和特征。大体上分三个方面:一是传统思潮,如自由主义、保守主义等;二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兴盛的思潮,如绿色和平主义、女权主义等;三是学科交汇形成的思潮,如新政治经济学、政治社会学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