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刘燕,江西高安人,文学博士,现任北京第二外国浯学院跨文化研究院教授,主要从事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女性文学、国际汉学研究,获中一爱互换奖学金、国家留学基金委项目资助,在爱尔兰都柏林大学(uCD)、美国密歇根大学(UM)做访问学者。著有“艾略特”(2001)、“现代批评之始:T·S·艾略特诗学研究”(2005)、“(尤利西斯):叙述中的时空形式”(2010)等。 目录 序 乔伊斯与东方:全球化视野中的他者想象与世界主义 第一部分:乔伊斯与世界主义 1.谁读乔伊斯 2.德里达与乔伊斯 3.“直到汉与匈奴的消亡”——乔伊斯,中国和种族化的世界史 4.现代主义书页:乔伊斯与汉字书写的图形设计 5.“我琢磨在中国那边人们现在正起床”:乔伊斯、城市和全球化 6.亚洲、老子与普鲁拉贝尔:透过乔伊斯的“裂镜”反观中国和日本 第二部分:乔伊斯式的东方主义 7.“一瞥之透视”:重温乔伊斯的东方主义 8.帝国知识体系中的他者——论《都柏林人》中的阿拉伯及其他 9.“名为阿拉比的东西”:乔伊斯和爱尔兰集市 10.《尤利西斯》中的东方想象与身份建构 11.轮回:《芬尼根的守灵夜》中的孔子与爱尔兰 第三部分:比较视野中的乔伊斯 12.论《悲痛的事件》中的“忠恕”主题 13.《尤利西斯》的“天书”与禅意 14.乔伊斯与鲁迅:致力于民族精神的治愈 15.《一九四七高砂百合》与《尤利西斯》族群神话建/解构的雷同 16.乔伊斯与中国:一种跨文本模式,阅读与翻译乔伊斯的合理性 后记
内容推荐 刘燕主编的《詹姆斯·乔伊斯与东方--批评读本(中英论文集)》一书,正是围绕着以上令人困惑的问题,在跨文化的思考中孕育而出。本书汇集了众多来自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乔学批评家、学者之多向度、跨学科的研究论文,为读者理解乔伊斯式的东方主义迷宫提供一条可供参考的“阿里阿德涅之线”。本书围绕着“乔伊斯与东方”,根据主题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乔伊斯与世界主义”,第二部分是“乔伊斯式的东方主义”,第三部分是“比较视野中的乔伊斯”,收录了来自中国(包括大陆、香港、台湾)、日本、韩国、爱尔兰、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共16篇论文(包括中文、中译文及英文),大致可以以点带面,展示东西方学者在这一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