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海边的卡夫卡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日)村上春树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海边的卡夫卡》是村上春树仅次于《挪威的森林》的重要长篇小说,以其独特风格的两条平行线展开。一条平行线是少年“田村卡夫卡”,为了挣脱“你要亲手杀死父亲,与母亲乱伦”的诅咒,离开家乡投入成人世界。此后父亲在家被杀,他却疑心自己是在睡梦中杀父。他在一座旧图书馆遇到一位50岁的优雅女性,梦中却与这位女性的少女形象交合,而这位女性又可能是他的生母。一条平行线是一名失忆老人中田,因为一桩离奇的杀人事件走上逃亡之路,在汽车司机星野的帮助下恢复了遥远的战争记忆。书中对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表达了忧虑,对日本的文化传统作出了反思。
作者简介
村上春树,日本作家。生于1949年。29岁开始写作,处女作《且听风吟》获日本群像新人奖。1987年出版《挪威的森林》。2009年出版《1Q84》,被誉为“新千年日本文学的里程碑”,获每日出版文化奖、新风奖。写作之余,热衷翻译英语文学、跑步、爵士乐等。
目录
正文
序言
这部作品于二零零一年春动笔,二零零二年秋在
日本刊行。
《海边的卡夫卡》这部长篇小说的基本构思浮现
出来的时候,我脑袋里的念头最先是写一个以十五岁
少年为主人公的故事。至于故事如何发展则完全心中
无数(我总是在不预想故事发展的情况下动笔写小说
),总之就是要把一个少年设定为主人公。这是之于
我这部小说的最根本性的主题。我笔下的主人公迄今
大多数是二十几岁至三十几岁的男性,他们住在东京
等大城市,从事专业性工作或者失业,从社会角度看
来,决不是评价高的人,或者莫如说是在游离于社会
主流之外的地方生活的人们。可是他们自成一统,有
不同于他人的个人价值观。在这个意义上,他们保有
一贯性,也能根据情况让自己成为强者。以前我所描
写的大体是这样的生活方式、这样的价值观,以及他
们在人生旅途中个人经历过的人与事、他们视野中的
这个世界的形态。
但在这部作品中我想写一个少年的故事。之所以
想写少年,是因为他们还是“可变”的存在,他们的
灵魂仍处于绵软状态而未固定于一个方向,他们身上
类似价值观和生活方式那样的因素尚未牢固确立。然
而他们的身体正以迅猛的速度趋向成熟,他们的精神
在无边的荒野中摸索自由、困惑和犹豫。我想把如此
摇摆、蜕变的灵魂细致入微地描绘在fiction(小说
)这一容器之中,藉此展现一个人的精神究竟将在怎
样的故事性中聚敛成形、由怎样的波涛将其冲往怎样
的地带。这是我想写的一点。
当然您一读即可知晓,主人公田村卡夫卡君不是
随处可见的普通的十五岁少年。他幼年时被母亲抛弃
,又被父亲诅咒,他决心“成为世界上最顽强的十五
岁少年”。他沉浸在深深的孤独中,默默锻炼身体,
辍学离家,一个人奔赴陌生的远方。无论怎么看——
在日本也好,或许在中国也好——都很难说是平均线
上的十五岁少年形象。尽管如此,我还是认为田村卡
夫卡君的许多部分是我、又同时是你。年龄在十五岁
,意味着心在希望与绝望之间碰撞,意味着世界在现
实性与虚拟性之间游移,意味着身体在跳跃与沉实之
间徘徊。我们既接受热切的祝福,又接受凶狠的诅咒
。田村卡夫卡君不过是以极端的形式将我们十五岁时
实际体验和经历过的事情作为故事承揽下来。
田村卡夫卡君以孤立无援的状态离开家门,投入
到波涛汹涌的成年人世界之中。那里有企图伤害他的
力量。那种力量有的时候就在现实之中,有的时候则
来自现实之外。而与此同时,又有许多人愿意拯救或
结果上拯救了他的灵魂。他被冲往世界的尽头,又以
自身力量返回。返回之际他已不再是他,他已进入下
一阶段。
于是我们领教了世界是何等凶顽(tough),同
时又得知世界也可以变得温存和美好。《海边的卡夫
卡》力图通过十五岁少年的眼睛来描绘这样一个世界
。恕我重复,田村卡夫卡君是我自身也是您自身。阅
读这个故事的时间里,倘若您也能以这样的眼睛观看
世界,作为作者将感到无比欣喜。
二〇〇三年初春
导语
村上春树著的《海边的卡夫卡》主人公田村卡夫卡君不是随处可见的普通的十五岁少年。他幼年时被母亲抛弃,又被父亲诅咒,他决心“成为世界上最顽强的十五岁少年”。他沉浸在深深的孤独中,默默锻炼身体,辍学离家,一个人奔赴陌生的远方。无论怎么看——在日本也好,或许在中国也好——都很难说是平均线上的十五岁少年形象。
书中背负命运诅咒的少年远走异乡,心在希望与绝望之间碰撞,世界在现实性与虚拟性之间游移。小说力图通过十五岁少年的眼睛来描绘这样一个世界。
精彩页
第1章
离家时从父亲书房里悄悄带走的不仅是现金,还有一个旧的金制小打火机(款式和重量正合我意),一把尖头锋利的折叠刀。刀是用来剥鹿皮的,往手心里一放沉甸甸的,刀身有十二厘米长,大概是在外国旅行时买的纪念品。另外还拿了桌子抽屉里一个袖珍强光手电筒。太阳镜也是需要的,深天蓝色的,要用来遮掩年龄。
父亲珍爱的罗莱克斯手表也打算带走,犹豫片刻,还是作罢。它的作为机械的精美固然强烈吸引着我,但我不愿意带价值过高的东西惹人注意。从实用性考虑,我平时用的秒表和带报时铃的卡西欧塑料表已足够了,或者不如说这两样好用得多。我转念把罗菜克斯放回书桌抽屉。
此外拿了小时候姐姐和我的合影。相片同样藏在书桌抽屉深处。我和姐姐坐在哪里的海岸上,两个人开心地笑着。姐姐往旁边看,脸有一半阴影,以致看上去笑脸从正中间切开了,就像在课本照片上见到的希腊剧面具一样含有双重意味。光与影。希望和绝望。欢笑与哀伤。信赖和孤独。我则毫不羞涩地直盯盯对着镜头。海岸上除了我俩别无人影。我和姐姐都身穿游泳衣。姐姐穿的是红花连衣裙式,我穿一条松松垮垮不成样子的蓝色短裤。我手里拿着什么,似乎是根塑料棍。已成白沫的浪花冲刷着脚前的沙滩。
是谁在哪里什么时候照的这张照片呢?我为什么做出那般开心的表情呢?父亲为什么只把这张相片留在手头呢?一切都是谜。我大约三岁,姐姐可能九岁。我和姐姐果真那么要好不成?记忆中我根本不曾同家人去看过大海。全然没有去过哪里的记忆。总之作为我不愿意这相片留在父亲手里。我将相片塞进钱夹。没有母亲的相片,父亲好像把母亲的相片烧得一张不剩了。
想了想,我决定带走手机。发现手机没了,父亲有可能同电话公司联系取消合同,那一来就毫无用处了,但我还是把它放进背囊。充电用的变压器也放了进去。反正东西轻,知道没用处时扔掉即可。
背囊里我决定装无论如何也少不得的东西。衣服最不好挑选。内衣要几套吧?毛衣要几件吧?衬衫呢长裤呢手套围巾短裤大衣呢?考虑起来多得很。不过有一点是明明白白的——我可不想扛着大行李以一副十足出走少年的形象在陌生的地方游来逛去,那样很快就会引起别人的注意,或者转眼之间就被警察领走,遣送回家,或者同当地的地痞无赖同流合污。
不去寒冷地方即可。我得出这样的结论。这很容易,找暖和地方就是。这样就用不着什么大衣了。手套也不用。不考虑防寒,必需衣物足可减去一半。我挑选容易洗容易干又不占地方的薄衣服,叠成一小团塞入背囊。除了衣服,还装了这样几件东西:可以排除空气小小叠起的四季通用睡袋、简易洗漱用具、防雨斗篷、笔记本和圆珠笔、能录音的索尼MD随身听、十多张唱片(音乐无论如何缺不得)、备用充电式电池。大致就这么多了。野营用,的炊具大可不必,太重太占地方。吃的东西可以在小超市里买。如此花了很长时间,终于将必需用品一览表缩短了许多。这个那个写上去不少,随即勾掉。又加进不少,又勾掉。
我觉得十五岁生日是最适合离家出走的时间。这以前过早,以后又太晚。
为了这一天,上初中后两年时间里我一直努力锻炼身体。从小学低年级开始我就去学柔道,成了初中生后也大体坚持下来了。但在学校里没参加体育俱乐部,一有时间就一个人跑马拉松,在游泳池游泳,去区立体育馆用器械锻炼肌肉,那里有年轻教练员免费教给我正确的伸展运动方式和器械使用方法——如怎样做才能使全身肌肉快速强劲,哪块肌肉日常生活中使用哪块肌肉只能通过器械强化等等。他们教我卧举杠铃的准确动作。幸运的是我原本长得高,每天的运动又使肩部变宽,胸脯变厚。在不相识的人眼里,我应该足有十七岁。如果我十五岁而看上去又只有十五岁,那么所到之处势必麻烦缠身。
除去同体育馆教练员的交谈,除去跟隔一天上门一次的家政阿姨之间的三言两语以及学校必不可少的几句话,我差不多不向任何人开口。同父亲很早以前就回避见面了。一来虽然同在一个家,但活动时间段截然不同,二来父亲一天之中几乎所有时间都闷在位于别处的工作室里。何况,不用说我总是刻意避免同父亲见面。
我上的是一所私立中学,里面几乎全是上流家庭或有钱人家的子女。只要不出大格,就能直接升人高中。他们个个牙齿整齐、衣着干净、说话无聊。在班里我当然不受任何人喜欢。我在自己周围筑起高墙,没有哪个人能够人内,也尽量不放自己出去。这样的人不可能讨人喜欢,他们对我敬而远之,并怀有戒心。或者感到不快、时而感到惧怕也未可知。然而,不为他人理睬这点莫如说正中我下怀,因为我必须独自处理的事堆积如山。休息时间我总去学校图书室,贪婪地阅读不止。
不过学校的课我还是听得相当专心。这是叫乌鸦的少年再三劝我做的。
P6-8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3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