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吹号手的诺言/国际大奖儿童文学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外国儿童文学 |
作者 | (美)埃里克·凯利 |
出版社 |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埃里克·凯利著的《吹号手的诺言》讲述的是一个关于珍宝、忠心和诺言的传奇故事,也是两个生活在不同世纪的吹号手的动人故事。在波兰的克拉科夫城,有一位忠诚的吹号手在13世纪被敌人射死。两个世纪之后,男孩约瑟一家来到了这座城市,寄居在一位炼金术士的楼下,约瑟的父亲获得了吹号手的职位。约瑟深深地爱上了这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他并不知道自己一家由于一件不断引起纷争的珍宝——塔尔努夫大水晶球,而被卷进了一场邪恶的阴谋里,陷入与凶残的鞑靼大盗、炼金术士、催眠术士以及魔鬼的黑暗使者的争斗中。一旦水晶球被抢走,灾难必会再次降临。千钧一发之际,约瑟吹响的号声将会由谁来响应?这个藏有邪恶力量的水晶球最终又将何去何从?勇敢的小约瑟遵照自己对古老誓言的承诺,决定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都要保护这件稀世珍宝!这个饱含正能量的故事具有极大的感染力。 作者简介 埃里克·凯利(1884—1960年),美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1884年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埃里克被派去救援驻扎在法国的波兰军队,他对波兰的爱也是源于这一时期的经历。1929年,埃里克凭借《吹号手传奇》摘取纽伯瑞儿童文学金奖桂冠,成为同一时期美国最受欢迎的儿童文学作家之一。 埃里克曾担任美国达特茅斯学院英语系教授,晚年隐居于美国缅因州海岸附近的一个小岛上,直至1960年,他在那里与世长辞。 目录 引子 休止符 第一章 不肯卖南瓜的人 第二章 克拉科夫 第三章 炼金术士 第四章 大好人杨·甘地 第五章 鸽子巷 第六章 吹号手的高塔 第七章 炼金师的阁楼 第八章 纽扣脸彼得 第九章 纽扣脸彼得来袭 第十章 独战“恶魔” 第十一章 袭击教堂 第十二章 机智的爱尔兹碧嘉 第十三章 神奇的塔尔努夫水晶球 第十四章 火烧克拉科夫 第十五章 国王的召见 第十六章 水晶球的结局 后记 序言 文学是人类感情的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是人类历史 的最形象的诠释。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着人类的憧憬和 理想,凝聚着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 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尤其是对儿童而 言,不仅能增长孩子的知识,还能丰富孩子的情感。亲近 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人增长见识、提高修 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这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共 识。 《国际大奖儿童文学〉系列丛书汇集了我们精心挑选 的纽伯瑞儿童文学奖、诺贝尔文学奖、卡内基文学奖等多 项文学奖获得者的经典佳作。这些赫赫有名的儿童文学作 品,如一颗颗璀璨的宝石装点着整个书系,给予孩子们开 阔的思想、宽广的想象、丰富的文化体验、深厚的语言和 情感力量,是呈现给少年儿童最好的精神食粮。长期以来 ,这些至美的名作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广为流 传,深受孩子们的欢迎和喜爱。 为了能让孩子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经典名着的独特魅 力,在对原着的翻译过程中,我们尽可能地为孩子们保留 那份来自原作的经典感,并在文中配以生动的插图,给孩 子们带来视觉上的惊喜和快乐。这是一种对经典的继承, 也是一种对经典的再造。 导语 这是一个有关塔尔诺夫水晶球的传奇故事……它是具有魔力的水晶石,居心叵测的人为了得到它,不惜以命相搏。如今,一个鞑靼大盗决心占有它。然而,年轻的吹号手约瑟夫勇敢地响应了一个古老的誓约,他能战胜邪恶的鞑靼大盗,炼金术士、魔鬼的黑暗使者,保护伟大的塔尔诺夫水晶吗? 1929年,埃里克·凯利凭《吹号手的诺言》摘取纽伯瑞儿童文学金奖的桂冠。 后记 时间穿梭到1926年的春天。瓦韦尔山已经不再被维斯 图拉河环绕,维斯图拉河也不再是克兹米尔城和克拉科夫 之间的界河,它包围着整个平原,因此这里发展成了今天 的新兴城市。曾经庄严肃穆的城堡、塔楼和瓦韦尔大教堂 依旧耸立在山头。八个世纪的春秋过去了,圣安德鲁教堂 的两座塔楼虽然经历了火灾、战争等多次重大灾难,但是 依然风姿绰约地俯视着格罗兹卡街;繁华的布匹交易中心 仍然在莱尼克街的中心位置上矗立着。 那段光辉灿烂的岁月已经成为往事,此刻的瓦韦尔山 上也没有了国王,十四世纪遗留下来的大学、艺术、音乐 和商贸仍然不断延续着自己的光彩,繁荣的文化让这座城 市绽放出新的光辉。 从波兰各地来的学生到这座历史悠远的古城探索学问 ,求学者都拜倒在城中无处不在的哥特式建筑和山墙,以 及那些历经磨难却仍然保存完好的罗马式围墙和拱门下。 所有的建筑中,圣母玛利亚教堂是最为宏伟绚丽的。 尽管它被周围的新建筑所遮挡,没有以前那么引人注目, 但当人们走近它、看清它的轮廓时,它的雄伟让所有的参 观者为之震撼。 参观者的脚底下踩的是古老的墓园,城墙边上有石碑 和陵墓。南门旁边仍然放置着铁圈,它们是用来放在那些 临行前做祈祷的人的脖子上的。进入教堂,里面仍然美得 让人窒息。唱诗班席位上方被染成蓝色,还有用星星做装 饰的屋顶和精美细致的木雕。哥特式的石雕精美得无与伦 比,同样让人叹为观止的还有教堂里的旗帜、桌子、餐台 和陵墓等。 又到了一个整点时刻,听,那是号角声吗?这乐曲是来 自天堂吗?一位吹号手正在塔楼上开着的窗户前吹奏。 这是什么乐曲?是《海那圣歌》!这就是数百年前鞑靼 人进攻这里的时候,年轻的吹号手所吹奏的乐曲。一首乐 曲还没有结束,可能那位吹号手就倒下了……但不管是男 是女是老是幼,只要听到这首乐曲就会想起,在很多年以 前,一位年轻的吹号手为履行神圣的职责、忠于祖国而献 出了年轻的生命……从那个时候开始,波兰陷入了混战之 中,遭受了长达几个世纪的战火摧残。但是无论什么时候 ,每隔一个小时,《海那圣歌》都会准时吹响,每年都会 有吹号手为这项神圣的职责献身,他们立誓会将这首乐曲 吹奏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听,号声又被吹响了。但愿这号声能够带领全人类步 入和平! 精彩页 为了防止一些无谓的牺牲,城外没有进行任何的布防。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那些难民和城中未逃离的居民便都要在这个城中度过了。在圣安德鲁教堂的对面是海威堡旧城门,不过现在已经被封锁。民兵们为了保卫城市、守护亲人早已屹立在城墙之上,因为,在那之前他们早早就做好了随时牺牲的准备。 在某天夜里,鞑靼人在烧毁克拉科夫外围的村庄后,相继又洗劫了圣罗里安、圣约翰以及圣十字等教区,紧接着就直接攻向了克拉科夫城。在这个非比寻常的夜里,让人愤怒又恐惧的声音一阵接着一阵,人们的怒骂声、大火燃烧的噼啪声,以及那些强盗找到财宝后的欢呼声,充满了各处的大街小巷。清晨,当瓦韦尔城堡上的民兵到达遥望市区后发现,城中早已变得一片狼藉,陷入了火海之中,如今仅剩下三座教堂幸免于难。这三座教堂分别是圣母玛利亚教堂、圣安德鲁教堂和圣艾德伯特教堂,而且都紧挨着贸易市场。这一夜,死死坚守的犹太人全部遇害,还没来得及进入教堂的难民也全部遭到屠杀。 在那些不幸的人们当中,活下来的只有圣母玛利亚教堂的吹号手。曾经,他立下过誓言,无论白天黑夜,无论发生任何事情,每隔一小时他都会在教堂的小阳台上吹响小号。当清晨的第一束阳光照射在维斯图拉河的河面上,那黑黢黢的河面开始金光闪闪,就像镀上了一层层的金子时,他便登上阳台准备吹奏《海那圣歌》——这是一首向圣母玛利亚表示敬意的曲子。其实以前的每一个吹号手都会遵守一个约定,那就是每隔一个小时就要吹奏一次《海那圣歌》这首曲子,直到死神来将他们带走。当前夜的黑暗过去,阳光再次降临,一种油然而生的喜悦就像生命重新降临。 在这个年轻的吹号手的脚下,一群体形矮小的鞑靼人正用凶巴巴的眼神注视着他。眼前的形势不忍直视,城中的火势到现在都还没有平息,滚滚浓烟伴随着猛蹿的火焰正在不断喷出,许多民宅也在大火中被烧得如黑炭一般。而现在,这支残暴的强盗军团正无比凶恶地对峙着勇敢且孤立无援的吹号手。本来在鞑靼人还没有到来的几天前,这个年轻的吹号手是有足够的机会可以逃离这里,到修道院寻求庇护的,然而,为了曾经立下的誓言,直到鞑靼人攻人城门,他仍然没有离开。现在,就算是他想逃走也来不及了。 这个吹号手的年纪很小,只有十九岁左右。他上半身穿着长款的深色布衣,下身穿着刚到膝盖的深色厚袜,外面套着齐腰的短外套,短外套上面还系着一条皮带,他的头上裹着一块皮质头巾,将他的头全部包住了,些许头巾垂在肩膀上,只有脸和几缕头发是露在外面的。 此刻,他的内心是平静的。他想:我最亲爱的母亲和妹妹已经离开十多天了,她们现在一定是和摩拉维亚的亲戚们在一起,想必应该是安全的。 在这一刻,这个年轻的吹号手瞬间感到生命是那么地美好。而此时,修士们都已经做完了祷告。卫兵站满了整个城门。那吊在城门上空带有白鹰图案的旗帜在风中随风摇摆。 在吹号手的心中油然升起一股坚定的信念——波兰不会灭亡。波兰人一向无所畏惧。在此之前,他也只是听说过战争是多么地残酷,但是并没有像现在这样亲眼目睹过,亲身经历过。如今,为了信守曾经许下的承诺,为了不负教堂和祖国,他必须得勇敢地直面死亡。 他在心里对自己说:“我必须遵守我立下的誓言,因为对于我来说没有什么比它更重要,哪怕是为此付出我的生命,付出一切代价,我也在所不惜。”他的神情异常平静,没有害怕,没有犹豫,也没有痛苦。 恰逢此时,沙漏里的沙子示意,吹号的时间到了。在将小号举到嘴边的同时,他郑重有声地宣告:“这一刻,我将为波兰,为圣母玛利亚吹响这首曲子——《海那圣歌》。” 圣歌起初非常柔和动听,之后变得高亢激昂,就好像是专门为了庆祝胜利的到来。吹号手此时的内心几近狂喜,他知道,就算自己会孤独地死去,就算他的牺牲会被后人讥笑为死板和愚昧,他也要将这种精神传下去,让它成为后世每一个吹号手的精神支柱和勇气源泉。 就在这时,一名鞑靼人突然拉开了弓,伴随着弓弦的响声,箭嗖地飞向了年轻的吹号手,没有丝毫差错地射中了他的胸口,当他的身体颤抖时,音乐也紧跟着停止了。吹号手始终都没有放下自己手中的小号,在倒下的耶一刻,他用尽全力吹出了最后一个音符,洪亮而又夹杂颤抖的音符伴随着他的生命一同终止了。与此同时,鞑靼人点燃了木头教堂。伴随着火焰的熊熊燃烧,这首圣歌的休止符连同年轻的吹号手的灵魂一起升入了天堂。P2-3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