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2006年,“穷人的银行家”、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穆罕默德·尤努斯创立了乡村银行,打破了近百年的金融业运行“铁律”,使得金融真正发挥对无信用、无担保、低收入人群“雪中送炭”的效应,使弱势群体真正享受到“普惠金融”服务。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成功模式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的农村金融事业的发展,也证明了农村金融支农效果研究的前瞻性与可行性。牛晓冬、罗剑朝著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农--信贷可得性满意度与福利效应/中国三农问题前沿丛书》基于农户微观调研数据,以陕西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分析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农效果。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四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五 研究内容和方法 六 本书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农效果理论基础 一 概念界定 二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主要经济功能 三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农效果理论框架 四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西部地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历程、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历程 二 西部地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现状 三 西部地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存在的问题 四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对农户信贷可得性影响实证分析 一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对农户信贷可得性影响理论分析 二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对农户信贷可得性影响模型构建 三 数据来源、变量选择及样本描述 四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对农户信贷可得性影响估计结果分析 五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农户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信贷满意度实证分析 一 农户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信贷意愿及满意度理论分析 二 样本描述与变量选择 三 农户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信贷意愿及满意度计量模型 四 农户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信贷满意度模型估计与分析 五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对农户福利影响实证分析 一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对农户福利影响理论分析 二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对农户福利影响模型设定 三 变量选择及样本描述 四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对农户福利影响结果分析 五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提升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农效果的政策建议及对策 一 调整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宏观政策 二 推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 三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相关配套制度改革 四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