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魏晋风度”“名士风流”“竹林七贤”“广陵绝响”……当你碰触到这些词汇的时候,心灵是否为之一颤?是真名士自风流,嵇康一派烟云水气而又风流自赏的气度,几追仙姿,高山仰止。 陈书良著的《竹林悲风(嵇康传)/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从嵇康所处的时代背景、身世考证、魏晋清谈、河洛往事、交游种种、艺文考槃、遇害等方面论述,在朝代更迭、儒道互补的广阔背景下,提要钩玄,勾勒出铿锵温润、磊落光明的嵇康遗风,剖析嵇康的独立人格。叙述激情满怀,论说信而有征。作者在全书的不同部分,都体现出对嵇康其人其作的独到理解与精妙认知,从而使这部传记在具有文学品位的同时,深富相当的学术含量。 作者简介 陈书良,湖南长沙人,1947年出生于湖湘书香世家,原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文学所所长、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为湖南省文史馆馆员、湖南商学院中文系主任、教授、院学术带头人;醉心六朝文化,独立特行,著作甚丰,人称“六朝人物”。 目录 第一章/凶险时世 第二章/身世飘零 第三章/名士清谈 第四章/迁居山阳 第五章/挥麈河洛 第六章/交游种种 第七章/玄海探骊 第八章/艺文考槃 第九章/避难河东 第十章/广陵散尽 第十一章/余音袅袅 附录一/《晋书·嵇康传》 附录二/嵇康年表 附录三/参考文献 后记
导语 陈书良著的《竹林悲风(嵇康传)/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共分十一章,从嵇康所处的时代背景、身世考证、魏晋清谈、河洛往事、交游种种、艺文考槃、遇害等方面论述,在朝代更迭、儒道互补的广阔背景下,提要钩玄,为你展示嵇康的名士风范,为你剖析嵇康的独立人格。文不艰深,言不浅俗,可以让你有所知,有所思,有所悟。 后记 二〇一七年六月,我荣幸地受命撰写《嵇康传 》。这是国家重点文化工程“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 ”丛书的一本。 之所以愿意受命,主因是我对于崎嵚磊落的魏 晋六朝人物是颇感兴趣的。在武汉大学读硕士时, 随朴学家吴林伯先生攻读魏晋旧籍。以后笃守师训 ,无论是做研究,抑或教学,抑或是在域外讲学, 从来没有离开过魏晋六朝的范围。三十余年来,陆 续出版过《六朝烟水》《陈书良说六朝》《听涛馆 〈文心雕龙〉释名》《世说新语全译》《六朝十大 诗人集》等关于魏晋六朝的书籍。然而,如果要写 一个人的传记,仅仅这些是不够的。吴师是马一浮 先生高足,故我忝列马氏再传,马大师高橥朴学治 学,要研究一个人,首先是要读他的全部著作。 于是,我认真通读了戴明扬《嵇康集校注》( 中华书局2014年版),又校读了一九五六年文学古 籍刊行社影印鲁迅钞校之《嵇康集》。我以为,认 识嵇康很容易,也很困难。 说很容易,是因为通读了他的诗文集,其言也 铿锵温润,其行也磊落光明,而“认不认识一个人 不在于和他同一年代,这是共鸣了解的问题”(林 语堂《苏东坡传》第一章),较之周围那些用虚伪 和谎言层层包裹的人,一千七百多年前的嵇康还容 易了解得多。 说很困难,是因为嵇康天纵英才,多方面造诣 精深。他是竹林七贤之首、曹操的孙女婿,玄学家 、古琴国手、一个兼服五石散的酒徒,魏晋第一流 的作曲家、诗人、音乐理论家、养生学家,“草书 天下第二”、画家、恋竹者、散文家,一个老庄信 徒,一个与当局不合作的狂人。嵇康像以后的苏东 坡、郑板桥一样,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多面性 天才的人物。无疑,这样的灵魂永远魅力四射,是 我们民族文化史上值得自豪的至宝!要认识这样的 一个人,只恨自己腹笥太浅,窥豹一斑,当然很困 难。 家乡湖南的清代政治家郭嵩焘写给左宗棠的一 副挽联上联云:世须才才亦须世。的确,一个人的 成就和时代之间,有着谜一样的关系。郭嵩焘的口 气很自负,用在左宗棠身上也很相副,唯其才,不 负其世。然而,如果世不须其才,或不容其才呢? 尤其是碰上乱世,黎元扰扰,一些英雄豪杰当然以 整顿乾坤为能事,“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看试手,补天裂”;而还有为数不少热爱生活、 醉心学术、追求艺术的顶尖人才,“吾侪所学关天 意”,往往他们身系文明之承续,他们怎样才能做 到心无旁骛而遗落世事呢? 我以为,真正的知识分子(封建时代叫士)是 中国奇特的群体。在“得士者强,失士者亡”的战 国时代,他们举足轻重,确实风光过一段时期。谓 予言谬,择三例以说明。其一,四公子之一的平原 君赵胜,就因为要争取门下士的拥护,仅以一位跛 子的无理要求而杀了后宫的美人(见《史记·平原 君虞卿列传》)。这是本国统治者对士的优礼。其 二,魏国的贤士段干木隐居不仕,魏文侯尊他为师 。当时秦国要攻魏,司马唐谏秦王说:“段干木, 贤者也,而魏礼之,天下莫不闻。无乃不可加兵乎 !”魏国因此免于兵祸(见《吕氏春秋·期贤篇》 )。这说明了敌国对士的尊重。其三,齐宣王召见 颜斶,王说:“斶,前来!”颜斶却说:“王,前 来!”齐宣王愤然作色说:“王者贵乎?士贵乎? ”对曰:“士贵耳,王者不贵!”(见《战国策· 齐策四》)。这表现了士的自尊与自傲。以上三例 虽然激起了一代又一代士人的追慕与感叹,但毕竟 只是久远得近乎梦境的光荣历史了。自从秦一统天 下后,多元政治的社会格局结束,士大夫便在长期 的历史反思中,痛苦而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有限的地 位,并形成了士人独特的人格。不同的时代有不同 的士人人格。而两汉以来,儒家以牺牲个人利益为 前提,给社会带来秩序,维系着“君君臣臣父父子 子”的伦理。而魏晋六朝由于玄学的“灵光”普照 ,则焕发了人性中潜藏着的智慧和追求,撕裂着儒 家灰色的秩序的罗网。士人之卓越者沉浮于时代的 潮汐和政治的清浊、世局的治乱,具不赘述;但有 一种专属于他们的风骨、姿态与精神,保持并贯通 始终。陈寅恪将其浓缩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 想。嵇康面对山涛的荐举,把禄位看作腐臭的死鼠 ,以放任自然的情调,数举“七不堪”“二不可” ;阮籍凭吊广武山刘项对语处,喟然长叹:“时无 英雄,使竖子成名!”均属此类。细细想来,又何 独魏晋六朝为然呢?只是魏晋六朝时表现得格外激 荡奔跃、声色纷呈罢了。这是足以让人千古为之动 容的。俗语云:丹青难画是精神。本书企图捃摭文 史,爬梳旧籍,写出较接近历史的嵇康,并借以勾 勒出一代士人的痛苦、欢乐、追求和他们心灵的轨 迹。这是作者的追求。 基于以上考虑,基于我对嵇康的崇敬,在师友 们的勉励下,我不自量力地开始了《嵇康传》的撰 写。在撰写方法上,我把对嵇康行踪,经历的叙述 、考证、探讨和对其论著、诗歌、音乐活动的分析 研究结合起来,从对他的行踪描写中探索其艺文作 品的寓意,同时又通过对其艺文作品的剖析钩稽他 的行止。对于嵇康而 书评(媒体评论) 嵇康传的写作具有相当大的难度,原因有二: 一者足资利用的文献资料相当有限,二是虽然有《 嵇康集》行世,但是对这些作品的解读需要有非凡 的学术功力。因此,真正进入传主嵇康精神世界的 深处,并且能刻形绘神地将之呈现于文本,殊为不 易。本传根据所能爬梳到的有限的文献资料,细加 甄别,尽*努力还原了嵇康的生平事迹、思想轨迹、 文学活动、文化贡献,并且真实而可信。作者陈书 良先生是研究魏晋南北朝文化、文学的知名专家, 在六朝思想文化、文学研究方面学术积累丰富,对 六朝玄学的理解和阐释在行,这便使他所撰写的这 部《嵇康传》在适当地体现文学性的同时,更注意 思想文化解析,没有过于虚构想象,不以编故事、 讲逸闻趣事取胜,从而增加了该著的学术、思想含 量,体现出学者书写传记的特色。 “虽有好音,谁与清歌。”这部《嵇康传》正 是展现嵇康“清峻”一生的一曲“清歌”! ——文史专家 党圣元 作者在充分占有史料、细切研读作品的基础上 ,以激情满怀的叙述、信而有征的论说,真实地还 原了嵇康的生平经历和文学活动,深刻地阐释了嵇 康的文学贡献与文化思想。由于作者在全书的不同 部分,都体现出对嵇康其人其作的独到理解与精到 认知,从而使这部传记在具有文学品位的同时,深 富相当的学术含量。 ——文学专家 白烨
精彩页 第一章 凶险时世 一、曹丕之死 魏文帝黄初七年(226),魏都洛阳。 沿洛水两岸而分布的洛阳城,时称“普天之下无二置,四海之内无并雄”,真是实打实的“帝王州”。洛阳又名斟、西亳、洛邑,帝喾都西亳,夏太康迁都斟,商汤定都西亳;武王伐纣,八百诸侯会孟津;周公辅政,迁九鼎于洛邑。光武中兴后,定都洛阳,逐渐成为国际大都市。及至董卓乱政,一把火将洛阳的数代繁华烧得一干二净。曹操挟天子曾定都许昌,到曹丕称帝,又将国都迁回洛阳。经过数年的营建,到黄初七年,洛阳城又是宫殿巍峨,甲第连云,巷坊纵横,宝马香车如织,恢复了大都市的气派。 眼下正是仲夏五月,正是洛邑如花似锦的繁华岁月,从洛阳城到龙门山的官道两旁,绿野如烟,百卉竞开,简直成了一条锦绣大道。至于鳞次栉比的官民住宅,不管是园林花苑还是小小楼阁,都喜欢栽种牡丹,土植、盆栽,挑窗、傍墙,有大红的,有紫色的,有的如白玉,有的如牙黄,热热闹闹地竞相怒放。惹得蜂蝶纷至,满城飞舞。在阳光的照耀下,全城都笼罩着氤氲香雾。 洛京皇宫内又是另一番景象,除各处皆可见到的艳丽牡丹外,永宁宫、德阳宫等处的兰沼已成了一顷顷芙蓉国。池塘湖泊用精致的太湖石圈边,丛丛兰花错落地点缀其间,水面上荷花齐刷刷的有一人高,绿叶亭亭如盖,花朵映日吐艳,香远益清。往年的这个时候,宫女、太监们总是划着独木兰舟,穿行在荷塘泽国,他们的笑闹声、歌唱声,惊飞了花间的水鸟。而现在,黄初七年(226)五月,池边竟然寂静无人,让一池荷花,徒然红艳艳、闹哄哄,承受着难堪的寂寞。 这一切,都是因为一个不祥的消息不胫而走:“皇帝病笃,危在旦夕!” “多么仁慈的皇帝啊!半个月前他就将后宫淑媛、昭仪以下的嫔妃遣回到各自的家里,宫女也送出了大半!” “几个大将军都奉诏赶回,天天从早到晚候在永宁宫外,这恐怕大事不好,是要拜受顾命了。” 永宁宫寝宫,帷幕低垂,烛光摇曳,四十岁的魏主曹丕病体沉重,一连几天都不时陷入了昏迷状态。 曹丕骨瘦如柴,躺在龙床上,一动也不能动。远处几个太监,蹑手蹑脚,小心翼翼地侍立着。龙床前设一软榻,太子曹叡垂首靠坐着,他已经一连陪伴父亲几个日夜了。 曹丕醒了过来,刚才他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还是五官中郎将、副丞相,雄姿英发,披坚执锐,跟随父亲征战。那时自己是多么强壮干练啊,父亲麾下的大将曹洪、夏侯惇、曹真、张郃等,一个个俯首听命,效死奔驰。敌人像潮水般败退,我方左、中、右三军一齐压上,自己手挥佩剑,紧紧护卫着父亲,呼喊着,旋风般地奔向太阳……他突然感到一阵昏厥,无力地闭上了眼睛。 自己才四十岁,东吴、西蜀强敌未灭,六合未能一统,父亲的遗愿未能实现,难道就要死去吗?曹丕想起了正月间遭遇的一件蹊跷事。其时他巡视河内,准备亲临许昌。许昌对自己的功业,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公元二二〇年,曹操在洛阳病逝,曹丕就开始了夺取天下的行动,他命令曹洪、曹休带剑闯进内宫,把汉献帝挟出殿来,逼他让位。又命大臣华歆劝献帝筑坛禅让。汉献帝无奈只得将帝位禅让给曹丕。那一天是多么的隆重啊!受禅坛下有文武百官四百多个,御林军三十万分列前后,京城百姓无数。仪式上,汉献帝在礼炮和钟磬声中捧着代表皇权的玉玺,亲手交给了曹丕,然后司礼监宣读禅让的诏书。读完诏书,曹丕行八拜之礼,双手接过诏书和国玺,登上帝位,百姓臣民立即山呼万岁,地动天摇。曹丕传旨,改元黄初元年,国号大魏,追封父亲为太祖武皇帝,封汉献帝为山阳公,马上起行赴任。不久,曹丕宣布迁都洛阳,将许县改名许昌,以表示曹魏基业繁荣昌盛之意。他还下令将《劝进表》和《受禅表》刻石树碑,以传后世。然而,正月的巡视,正当銮驾准备进入许昌时,许昌城南门竟然无缘无故自然崩塌。曹丕又害怕又狐疑,于是不进入许昌,折返洛阳。许昌塌门是上天示警吗?难道这是自己离世的凶兆?巨大的悲哀和恐惧攫住了他,他又一次昏死过去。 P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