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时间与空间互动研究(以汉语复现结构为例)/文澜外国语言文学研究文库
分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作者 马书东
出版社 武汉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以往的研究主张,空间比时间基本,空间用作描述或组构时间。马书东著的这本《时间与空间互动研究(以汉语复现结构为例)》发现,在汉语复现结构中时间与空间的地位可相互转化,空间或时间均可规约为彼此的前景或背景,并呈现出相互组构的格局。对复现结构使用频率的考察表明,时间与空间相互组构伴随着间距效应,即不同类型的时空互动在共现搭配时的不同间距上呈现出差别化的分布趋势。该发现为系统考察时间与空间互动的形式规约提供新路径。
作者简介
马书东,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教授,浙江大学博士,美国凯斯西储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认知语言学,专注于研究时间、空间、力动态等概念的语言规约。近年在《外语教学与研究》《现代外语》《外国语》《外语教学》《外语研究》等杂志发表论文多篇。
目录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
1.2 理论背景
1.3 研究对象
1.4 问题的提出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意义
1.7 结构安排
2 时空互动与复现结构
2.1 空间域
2.1.1 空间域的范围
2.1.2 空间参照框架
2.2 时间域
2.2.1 时间域的范围
2.2.2 时间参照框架
2.3 时空相关
2.4 时空类比
2.5 时空依存
2.6 时空转喻
2.7 时空隐喻
2.7.1 时空隐喻的基本内容
2.7.2 从“时间是面向”到“过程是方位”
2.7.3 时空隐喻的限制和扩展
2.7.4 作为时空隐喻之基的处理时间
2.8 时空整合
2.9 小结
3 语言中时空互动的研究方法
3.1 以往的研究方法
3.2 内省与语料结合的方法
3.3 语料提取对象的特征
3.4 语料提取范围和步骤
3.5 小结
4 空间作为时间的框架
4.1 “C前上/左-C后/下/右”与时空互动
4.1.1 空间性“C-C”与时空互动:实体、部分
4.1.2 时间性C-C与时空互动:运动、行为、指向、时间
4.1.3 时空性“C-C”与时空互动:人物、事件、表达、国家
4.1.4 类比C-C与时空互动:量级、否定
4.1.5 “C前/上/左-C后/下/右”中时间与空间的频率互动
4.2 “C来cC去”与时空互动
4.2.1 运动“来-去”与时空互动
4.2.2 面向“来-去”与时空互动
4.2.3 “来-去”共现中时间与空间的频率互动
4.3 “边A边B”与时空互动
4.3.1 “边-边”的空间方位和同时框架
4.3.2 “边-边”共现中时间与空间的频率互动
4.4 小结
5 时间作为空间的框架
5.1 “又A又B”中的时空互动
5.1.1 “又-又”的组构倾向
5.1.2 “又-又”共现中时间与空间的频率互动
5.2 “时A时B”中的时空互动
5.2.1 两类时间与时空互动
5.2.2 “时A时B”中时间与空间的频率互动
5.3 “忽A忽B”中的时空互动
5.3.1 “忽-忽”的组构倾向
5.3.2 “忽A忽B”中时间与空间的频率互动
5.4 小结
6 时间与空间的类比框架
6.1 “一A—B”中的时间与空间
6.1.1 “一A—B”与时空互动
6.1.2 “一-一”中时间与空间的频率互动
6.2 “或A或B”中的时间与空间
6.2.1 “或A或B”与时空互动
6.2.2 “或A或B”中时间与空间的频率互动
6.3 “有A有B”中的时间与空间
6.3.1 “有A有B”与时空互动
6.3.2 “有A有B”中时间与空间的频率互动
6.4 “没A没B”和“不A不B”中的时间与空间
6.4.1 “没A没B”和“不A不B”在时空互动上的对比
6.4.2 “没A没B”和“不A不B”中时空互动的频率表现
6.5 小结
7 结论
7.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7.2 本研究对认知语言学研究的启示
7.3 尚存的不足和下一步研究前景
参考文献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2:5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