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叶嘉莹--爱上古诗词的九堂课(精)
分类
作者 叶嘉莹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作者简介
叶嘉莹,号迦陵。1924年出生于北京,毕业于辅仁大学国文系。1950年代任台湾大学教授,并在淡江大学与辅仁大学任兼职教授。1960年代应邀担任美国哈佛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客座教授。后定居加拿大,任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并曾于1980年代至1990年代再度赴美,在耶鲁大学、印地安那大学讲学,1991年当选为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自1970年代末返大陆讲学,先后任南开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校客座教授,1996年在南开大学创办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设立“驼庵”奖学金。2008年,荣获中华诗词学会颁发的首届“中华诗词终身成就奖”。2012年6月获聘中央文史馆馆员,2013年荣获由中央电视台、文化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共同主办的“中华之光”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奖。
叶嘉莹一直从事中国古典诗词的教研,擅长以深入浅出的文字,把当代西方文学概念融会、应用于中国古典诗词的探讨和诠释中。她天资敏慧,才思出众,加上典雅细腻的文笔,以及浮世坎坷的忧患经历,使她在谈诗论词之际,以直悟配合精析,见解独到,卓然成家。
书评(媒体评论)
当时的我,只觉得台上的叶老师是一个发光体,
好像她的人和她的话语都已经合而为一。不过,我也
知道,叶老师在台上的光辉,并不是讲堂里的灯光可
以营造出来的,而是她顾盼之间那种自在与从容,仿
佛整个生命都在诗词之中涵泳。
席慕蓉
目录
第一讲 说诗忆往
一家学渊源
二东西之别
三言传身教
第二讲 《诗经》四言体
一《关雎》
二《硕鼠》
三《将仲子》
四吟诵不是表演
第三讲 《楚辞》与楚歌体
一《离骚》
二楚歌体
第四讲 乐府诗
一《佳人歌》
二《上邪》
三《古诗十九首》
四唐代五言古诗
第五讲 五言绝句
一《辛夷坞》
二《江雪》
三《登鹳雀楼》
四《独坐敬亭山》
第六讲 五言律诗
一四声:平上去入
二李白和《夜泊牛渚怀古》
三杜甫和《喜达行在所》《秋兴
八首》
第七讲 五言古诗和五言排律
一陶渊明和《饮酒》
二李商隐和《西溪》
第八讲 令词
李清照和《南歌子》
第九讲 长调
一《兰陵王》
二诗词,读的是意境
附录 现场答疑
精彩页
我在班上问我的学生,辛弃疾有一首写元宵节的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青玉案·元夕》)这首词说的是什么?学生说,辛稼轩一定是和他所爱的女子定了一个约会,在大庭广众的灯会之中找不到,突然间在灯火阑珊的时候找到他所爱的那个女子。
但是大家真的是误会了。教小孩子读诗,先要把真正的诗的兴发感动的作用在哪里找出来。要知道,辛弃疾在二十岁左右的时候从沦陷区起义,来到了自己国家所在的南方,他本来以为凭他英雄豪杰般的气魄和才力、才识,很快就可以收复失地,很快就可以回到山东的老家,谁知道他流落在南宋数十年之久,一直到临死也没有达成回到家乡的愿望。那么就要注意,辛弃疾写这首词,是在什么时候写的?要知道宋高宗刚刚逃到南宋时,兵荒马乱,当时都没有安定下来,一直到南宋建都临安时,才有这种正月元宵繁华热闹的景象。岳飞遇害后,南宋政府完全不反攻了,就偏安在这里。古人说的“直把杭州做汴州”,说的是一个元宵佳节,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他说的是他自己。他到南方来,为的是反攻回去,现在反攻的愿望完全落空了,岳飞也已经被害,那些偏安的君臣就“暖风吹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做汴州”了。当众人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宝马雕车香满路的时候,有一个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在灯火阑珊处的是谁?就是辛弃疾他自己呀。
所以教小朋友,不管是读诗还是读词,第一是兴。你要让小朋友先有一种真的感动。感动什么?不能乱感动一气,比如说辛稼轩跟他女朋友约会了。所以这时老师要“导”,要把这个正确的诗歌的兴发感动,那个真正的内容主旨告诉学生。兴,然后就导。
兴、导以后怎么样呢?就“讽”,什么叫作讽?什么叫作诵?什么叫作言?什么叫作语?古人有注解,说讽是“不开读之”,什么叫不开读之?就是不打开书本,也就是背诵的意思。所以“讽”这个字,按照《十三经注疏》的解释,你要让他背下来。所以第一要指导他,告诉他这首词是在什么时代、什么节日、什么心情下作出来的,作者为什么写下这首词,然后让他背下来。
我们也可以读杜甫的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你也要告诉他,杜甫写这首诗,是在什么心情、什么环境之下写的,杜甫写“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什么样的环境下写的。不是说我把这首诗念得很好听,我的嗓子很好,我有高音,我有低音就行,这不是歌唱,不是表现你自己的歌唱艺术,而是要把这个诗真正的感发的力量表达出来。
P18-19
导语
叶嘉莹著的《叶嘉莹--爱上古诗词的九堂课(精)》为叶先生的现场讲座整理稿,充分保留了叶先生的语言特点。本书是叶先生九堂关于古诗词的讲座整理稿,书中保留了叶先生的语言特点,让人深刻感受到叶先生的深厚学养与温柔敦厚。这是一场中国古典诗词史的知性之旅,在叶先生讲授时的自在与从容中,读者能够感受到整个生命都在古典词之中涵泳。
序言
我生长在北京一个古老的旧家。我们家庭的传统
非常重视小孩子的教育,特别是古典诗歌的教育。
我小的时候,就吟诗来说,家里并没有给我特别
开过什么课。我的父亲、伯父和我的母亲、伯母,他
们都喜欢吟诗。男士们,像我父亲和伯父,就大声地
吟唱;我母亲和伯母,就拿着一本诗集,小声地吟诵
。所以我从小就是在这样一个吟诵的环境之中长大,
并没有人特别教给我怎么样去吟诵,但是我听到他们
吟诵,就知道诗是可以拖长声音,这样大声地来唱诵
的。
而且吟诵的时候我发现,我父亲跟我伯父吟诵的
声调不相同,我母亲跟我伯母吟诵的声音就更不一样
。没有人说你一定要跟着我这个调子念才是对的。但
是,你要体会,就在你非常小的时候,没有任何理性
思辨的时候,已经被他的声音带进去了。
所以我对古典诗歌的热爱是在吟诵中自然而然形
成的,我理解的吟诵的目的不是为了给别人听,而是
为了使自己的心灵与作品中诗人的心灵能借着吟诵的
声音达到一种更为深微密切的交流和感应。因为,中
国古典诗歌之生命,原是伴随着吟诵之传统而成长起
来的。古典诗歌中的兴发感动之特质,也是与吟诵之
传统密切结合在一起的。所以我说读古诗一定要吟诵
,你如果真的要学古典文学,就一定要对吟诵有一点
儿体会。
目前中国正在提倡吟诵,这是非常好的事情。不
过有些年轻人没听过古人吟诵的调子,常把吟诵与朗
诵或歌唱混为一谈。虽然唱歌很好听,有节拍、韵律
,学起来也更加容易,但那并非传统的吟诵。
我很高兴能看到有不少年轻人正在做推动吟诵的
事情,尤其是首都师范大学的徐健顺先生与“亲近母
语”的徐冬梅女士,他们付出了很大努力,积极推动
出版了国内第一套儿童吟诵教材《我爱吟诵》,我当
时还为这套书写了序言。我真心地希望能让现在的小
朋友听到吟诵,喜欢吟诵。
2010年,徐冬梅女士邀请我到扬州为六百名小学
语文老师做讲座,那是我第一次和这么多小学老师们
在一起。我推掉了北京大学和南开大学的学术研讨活
动,专程赶到扬州,因为我一直有一个理想:我希望
在幼儿园开设“古诗唱游”科目,用简单、小孩子容
易学的,也是合乎中国传统的吟诵方法教他们吟诵。
因为学习古典诗词开始得越早越好。现在,距离吟诵
的传统相当遥远了,等到孩子们长大了,听惯了流行
歌曲,你再让他吟诵,他会感觉这真是稀奇古怪;这
是什么声音,难听死了,远不如我们流行歌曲、热门
音乐好听,就不容易接受古诗词了。小孩子很纯真,
而且记忆力强,通过吟诵,可以长久记忆,所以我才
有这样一个提议。但是我年纪大了,我的理想已经很
难有机会实现了,我很希望“亲近母语”能做这样的
事情。
对小朋友来说,学习吟诵是他们体会中国诗歌最
好的办法。甚至不要多讲,就让他背,而且最好是有
一个声调来背。只有中国诗才有吟诵,外国的诗没有
吟诵,只有朗诵。我们中国的诗有格律,或五言,或
七言,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为什么有格律?就
是为了吟诵。我们中国的诗,从周朝开始,最早的《
周礼·春官·大司乐》记载“以乐语教国子”,即用
带着音乐性的语言教小孩子读诵,读的课本是《诗经
》,用什么方法教呢?“兴道讽诵言语。”“兴”,
名词读作“xing”,动词读作“xing”,就是兴发兴
起。读诗是让读者先兴发一种内心的感动,不是像小
和尚念经那样有口无心,而是要从诗里感到真正的感
发兴起。“道”通“尊”(导),是要引导,要告诉小
朋友这首诗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内涵。这个“道”不
应仅停留于《诗经》里的诗,还要联想到很多诗里诗
外的其他事情。所以,孔子说“兴于诗”,能从诗里
得到兴发感动的才是会读诗的人。
现在已经有一些小学和幼儿园开始了吟诵的教学
,我的理想也部分成为了现实。但是我也有一些担心
。因为我发现有一些老师只专注于传授调子,而没有
让儿童有内在的兴发感动。儿童没有理解诗歌的内在
含义,只学会了一个调子,这不是吟诵。
中国的吟诗,一定不能谱成一个调子,一定不能
有死板的音节,一定要有内心的体验和自由。为什么
不能谱成一个调子呢?因为你每次读一首诗都可以有
不同的感受,而且不同的人读这首诗感受也不同,吟
诵的时候一定要把对这首作品的体会和情意用自己的
声音表现出来。
可是.徐健顺老师和徐冬梅老师对我说,对于一
线的语文老师来说,要进行诗歌的欣赏、体会太难了
。他们邀请我专门给这些正在学校里从事吟诵教学的
小学语文老师讲一讲中国古典诗歌的吟诵,于是,2
叭3年的正月初十,在南开大学,我为全国各地的小
学老师们做了这场特殊的讲座。
三天的时间,原本我是要从《诗经》、楚辞、乐
府诗、绝句、律诗、排律、令词、长调中,选一些有
代表性的篇目来赏析吟诵.可是因为时间关系,很多
内容无法展开,也只能让老师们对中国古典诗歌的脉
络和各种诗歌体裁吟诵方法有个大致的了解。
我要和老师们说明的是,你要对作者以及他写作
的背景、环境都能够了解,才能够把这首诗体会得深
入j另外现在还有这样一个误区,大家说平声才可以
拖长,仄声不能够拖长。这不是必然的。因为诗歌的
感情不同,仄声有时也可以拖长,甚至于入声,你把
它收住以后,调子也一样可以拖长。中国的吟诵没有
必然地说哪个字长,哪个字短;哪个字高,哪个字低
。因为作者的背景不同,写作诗歌的感情也不同,它
是变化万端,但节奏一定是一样的,在常态的规律之
中有抑扬高低的变化。而且它不是在大庭广众下表演
给大家看,“你们都唱我这个调子就对了”。不一定
是如此,你有你的体会,他有他的体会,只要是真实
的体会,把自己的体会按照节奏吟唱出来,就是好的
。如果自己什么体会都没有,就算学了一个好听的调
子,也仍然是不会吟诵的。
因为是现场讲座,我有很多口语的表达和即兴的
发挥,不能如我平常在写作时的表述那样严谨、有条
理,但是对于吟诵的系统表述,这次讲座也算是相对
完整。我是真诚地希望我们的语文老师能把这么美的
吟诵带给小朋友,中国有这么多美丽的诗歌,如果我
们不能欣赏,不能传达,那我们真是辜负了古人。
感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全程摄录,感谢徐健顺
老师、徐冬梅老师、张静老师热心地筹办这次活动。
讲座中未及充分展开的部分,“亲近母语”的朋友们
也根据相应内容做了补充,在这里我一并致谢。未来
的中国需要更多的年轻人来做这些有意义的事,祝福
他们。
内容推荐
叶嘉莹著的《叶嘉莹--爱上古诗词的九堂课(精)》为中国古典诗词研究专家叶嘉莹先生关于“中国古典诗词赏析及吟诵”系列讲座的纪录稿,囊括古典诗词的重要类型和重要作品,主要包括“说诗忆往、《诗经》四言体、《楚辞》与楚歌体、乐府诗、五言绝句、五言律诗、五言古诗和五言排律、令词、长调”等九个内容。脉络清晰,内容充实,文字典雅动人,讲述深入浅出,对古典诗词的赏析和诠释见解独到,更有对诗歌吟诵的亲切讲解,是一部极佳的、关于中国古典诗歌史的通识读本。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2:5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