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得车楼谭艺
分类
作者 左立诗
出版社 中国书籍出版社
下载
简介
作者简介
左立诗,湖南双峰县人,大学文化。对文学艺术特别对书画艺术尤其喜爱学习和研究,曾进修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和中国书协培训中心张继导师工作室。书法作品和文章散见于各级报杂。曾受湖南省书协邀请赴韩国进行书法文化交流活动。
后记
六十岁了。
我把从前散落在报刊、相册、博客、微信、书屉、墙
角而幸存下来的,一些只言片语的小文章,一鳞半爪的书
画小品,泛黄斑驳的小照片,搜罗出来集为一册,作为人
生的一个小结,献给关注我的人和我关注的人。
因为这些人和事不断浮现在我的脑海,是我生命中最
重要的一部分,生怕他们丢失,我以这种方式把他们珍藏
起来,作为永久的记忆。
这些小东西,记录着我人生艺术追求的足迹和理想,
主张和收获,交往和友情。想了解我的人,这也是一个窗
口。我以这种姿态向世人绽放,诠释着小生命的意义——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写我的几位作者的照片和我写的几篇评论文章的主人
的作品照片插图排在文章之首,本书其他插图都是我的一
些书、画、印的旧作和艺术生活照片,则根据版面需要随
意安排,和文章一样,不分先后,一任自然。
人生渐老,幸有艺谭常新。
二○一八年正月于得车楼
目录
“真知大源”与“必传千古”
——曾国藩与何绍基的书法情缘
再读王憨山
——憨山逝世六周年祭并谈“憨体”书法
字乐?自乐!
试谈“毛体”话“风流”
士子归来天下归心
——试说邓小平与曾国藩做的同一件事
曾国藩的书论、书法及其他
出色的家庭团队——曾国藩兄弟
一联吐衷心,二字须分明
——读左宗棠挽曾国藩联
从获侍砚席到撰书墓志
——记曾昭熵与胡小石的师生情谊
山高人仰止
——参观张继老师《中国书画千字文》诗书画印展有感
传统书法的一面旗帜
——贺曾老彩初先生九十华诞
曾老叫我讲真话
——我和彩初先生的最后一次笔谈献作七七祭
希特剪纸艺术之“特”说
佳人兮,不能忘
——缅怀李继泉先生其人其画
藏着神秘留着期待
——黄定初先生山水画初识
哲人的诗、书
——李让成先生印象
增损古法裁成今体
——走近王雪樵的书法艺术
乡情·神韵·怀斯
——参观李再喜先生广州水彩画展有感
读他的联乃人生一大快事
请到双峰看雪松
闲来写字最可人
选帖如同找伴侣
怎样与古人进行书法对话
我也玩字号
学书随记
北京找“北”
——中国书法院学习感怀
书法之旅散记
侃山
羊祜今何在且看大风来
从阿大夫的下场所想到的……
“宰相故里”绽放的民主之花
诗歌选粹
对联选粹
古雅温润话“左书”/贺戡黎
禅心入字墨趣天成/谢琰谭剑翔
国藩故里左“隶书”/凌军
治教如立诗
汜双峰县井字镇学区主任左立诗
无愧于人民
伯父左福祺赠联
网友赵贵生赠联
左立诗年表
自然的韵味(跋)/阳剑
后记
精彩页
教纪泽:“随尔选择一家,但不可见异思迁。”并用比喻说:
用功譬若掘井,与其多掘数井,而皆不及泉,何若老守一井,力求及泉而用之不竭乎? 并进一步发挥说: 不特习字,凡事皆有极困极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
曾氏还认为“有恒”必须是痛苦并快乐着。他分析须有一种趣味和生机在其中,“恒”乃可历久不衰。于是,他告诫儿子们:
望尔等于少壮时,即从有恒二字痛下功夫,然须有情韵趣味,养得生机盎然,乃可历久不衰。若拘苦被困,则不能真有恒也。
曾氏对写字的要求是“既要求好,又要求快”。若写得又好又快:
将来以之为学则手钞群书,以之为政则案无留牍,无穷受用,……。 二、书法鉴赏与书法追求 1。貌异神异乃为大家 我们如何去鉴赏书法呢? 曾国藩告诉我们:“先认其貌,后观其神,久之自能分别蹊径”,此其一。
其二,字的点画体势不能不察。“点如珠,画如玉,体如鹰,势如龙,四者缺一不可,体者一字之结构也;势者数字数行之机势也”。
其三,阳刚、阴柔二美不能不辨。字“亦分阳刚之美,阴柔之美两端,偏于阳者取势宜峻迈,偏于阴者下笔宜和缓”。
其四,“险”“和”二字缺一不可。“作字之法,险字和字二者缺一不可”,“有着力而取险劲之势,有不着力而得自然之味”。
其五,鉴赏不能道听途说,随口附和:
“今人动指,某人学某家,大抵都道听途说、扣榘扪烛之类,不足信也”,“君子贵乎自知,不必随众口附和也”,“凡言兼众长者,皆一无所长者也”。
总之,他认为:
凡大家名作,必有一种面貌,一种神态,与他人迥不相同。譬之书家,羲、献、欧、虞、褚、李、颜、柳,一点一画,其面貌既截然不同,其神气亦全无似处。本朝张得天、何义门虽称书家,而未能尽变古人之貌,故必不如刘石庵之貌异神异,乃可推为大家。
曾国藩与大书家何绍基纵论书法乾坤的故事更是把书法鉴赏提到了一个新高度,道光二十二年九月十八日,曾氏给四位老弟的信中,有如此记载:
何子贞与予讲字极相合,谓我“真知大源,断不可暴弃”。予尝谓天下万事万理,皆出于乾坤二卦。即以作字论之:能以神行,大气鼓荡,脉络周通,潜心内转,此乾道也;结构精巧,向背有法,修短合度,此坤道也。凡乾以神气言,凡坤以形质言。
礼乐不可斯须去身,即此道也。乐本于乾,礼本于坤。作字而优游自得真力弥满者,即乐之意也;丝丝入扣,转折合法,即礼之意也。偶与子贞言及此,子贞深以为然,谓渠生平得力尽于此矣。
若曾氏对书法没有大彻大悟,绝不会有如此绝论,也不会得到被曾氏预言“必传千古”的大书家何绍基的如此肯定。
2.将柳、赵合为一炉。吾之夙愿
曾氏回忆说:
吾自三十岁时,已解古人用笔之意……,
四十八岁以后,习李北海《麓山寺碑》,略有进境。
生平欲将柳诚悬、赵子昂两家合为一炉……,有志莫遂。
他谦虚地认为他的书法还没有达到应该达到的高度。
虽然,他不能和朋友何绍基一样以“书法”留名于世,做到“人以书传”,但是,他的事功的显赫却远在何氏书名之上,同时,也冲淡了他自己的书名。最终,曾氏以他的事功留名于世,他的治学、治军、治家,包括他的诗、文、书法也随之留于后人,所以只能“书以人传”。
晚年,他对自己的书法也颇为自负:“作字……,而近年亦略有入处”,他说:
余早年于作字一道,亦尝苦思力索,终无所成,近日朝朝摹写,久不间断,遂觉月异而岁不同。可见年无分老少,事无分难易,但行之有恒,自如种树养畜,日见其大而不觉耳。
他的书法确实具有了自己的风格。
三、书法特色及成就
曾氏书法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伴随他的一生,经过曲折的人生历练。
我们从《曾文正公手写曰记》影印本看到他早年的日记,时而行书,时而楷书,时而笔法苍劲有力,时而信笔挥毫,不甚着意,说明这时期的曾氏年事尚轻,性情未稳,生活心境难免随外界际遇而升沉。48岁时再写日记,至死未断,此时才维持行书字体,而且大小规整,格式一致,这也象征他的思想和性格的成熟,受外界的干扰和动摇较少了,他此后的小字行书日记真是精美绝伦,神采飞扬,点画姿态呈千种气象,结构错落具万种风情,如行云流水,潇洒自然,令人百看不厌,达到了人书俱老的境界。
曾氏的字有几个显著特色:一是字的笔画转折处,促膝曲肘,棱角分明,森然有峥嵘气象,凛然不可侵犯。二是他写的撇,如长枪大戟,铁骨铮铮,正气恢宏,势走千里。三是他的行书小字大都用露锋,风神潇洒,英姿飒爽,美轮美奂;而大字题赠大都用藏锋,沉着狠辣,浑厚昂藏,镇之若鼎。
曾氏的字,有一股倔强气充盈其间,厚重沉雄,不威自威。这与他鲜明的个性是分不开的。曾氏曾说:
至于倔强二字却不可少。功业文章,皆须有此二字贯注其中,否则柔靡不能成一事。P40-43
导语
《乡情·神韵·怀斯——参观李再喜先生广州水彩画展有感》、《读他的联乃人生一大快事》、《请到双峰看雪松》、《闲来写字最可人》、《选帖如同找伴侣》、《怎样与古人进行书法对话》、《我也玩字号》、《学书随记》、《北京找“北”——中国书法院学习感怀》……左立诗著的《得车楼谭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且图文并茂,但都是从艺术这一点说开去,并由此进入一个大千世界,直达读者的心灵,像一股暖流……
序言
左立诗的这本艺文集,名叫《得车楼谭艺》。所谓“
谭艺”就是讲述他对艺术的追求和感悟。他的这些艺文来
源于他成长的环境和经历,文字朴实,清新自然,立论有
据,阐微发幽。读他的文章,让人感觉文风严谨,自然亲
切,如春风拂面。
左立诗是一位书法家,他写的文章大多与书画有关。
有学习书法的体会,有与书画家交往的记录,还有一些目
光独到的书评画评。这些文章给我一个总的印象,全是植
根于艺术沃土的真实表达。
左立诗生于双峰,说起来也是我的小老乡。双峰、涟
源在新中国成立前同属于湘乡县。近代湘乡,由于湘军崛
起,以曾国藩为代表的“湘乡文派”在晚清举足轻重。文
风绵绵,而今不衰。今曰双峰成了全省的书画之县。
左立诗在这样的环境中耳濡目染,从小爱好艺术,参
加工作后,一直以笔耕为乐。他植根于这一方艺术沃土,
所以,他的书论、散记,无不与这块土地上的艺术人物紧
紧相扣。
左立诗老家蒋市镇,是蜀相蒋琬出生之地,与曾国藩
老家荷叶地界接壤。这里民风淳朴,文化发达。成长于斯
的他对先贤前辈心往神驰。在这本谭艺录中,有的记叙曾
国藩重文兴学的故事;有的记叙曾国藩与同时代大书法家
何绍基的书法情谊;还有自己对曾国藩书法特色及成就的
独特体会和评价。
左立诗生活在当代,他从往哲先贤的艺术中汲取精髓
,更不忘宣传本地当代艺术家。他所推介的双峰艺术家,
我大都认识,比如王憨山、曾彩初、黄定初……记叙与这
些艺术家的交往,肯定了他们的艺术成就,篇篇生动传神
,当然,他也从中受益。足见他有着深刻的艺术敏锐力和
艺术鉴赏力,以及见贤思齐的精神。
左立诗生活在这种艺术气氛之中,在自己的艺术道路
上更是一丝不苟,勤勉好学,努力向善求真,已有成就。
工作之余,神交古人,习帖练字,又多次外出学习,到中
国书法院进修,转益多师,不断提升自己。所以,他的文
章中,有赴京学习的心得、赴韩交流的感受,无一不发诸
真情,出自肺腑。
左立诗在艺术探求的路上孜孜不倦,不唯写字,而且
从前贤今人身上体会德与艺的关系,体味艺术的魅力,体
验艺术的艰辛,并行诸文字,不只是他书法学习的艺术总
结,更是他对艺术与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左立诗的文章自然简朴,天然去雕饰,在清新流畅的
文字里,倾注着他对书法的热爱,对美的追求。他是个善
读书的人,所以字脱俗气,文有真情,自然生辉。他还习
画,祝左立诗的书画与文章并美,更上层楼。
是为序。
内容推荐
左立诗著的《得车楼谭艺》既有对历史人物的解读,也有对当今艺术家的推介;既有对神圣事业的歌颂,也有对平凡生活的叙述;既有作者自修的感悟,也有别人对作者的评说;既有论文散记,也有对联诗歌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且图文并茂,但都是从艺术这一点说开去,并由此进入一个大千世界,直达读者的心灵,像一股暖流……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3:0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