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切脉是中医学四诊(望、闻、问、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已成为中医辨证论治不可缺少的客观依据,在临床诊断上具有其独到的特点和作用,因此为历代医家所重视。 刘冠军著的《中华脉诊(脉诊修订版)》不仅阐古扬今,同时还纳入前人运用脉诊之精华,也展示作者之心得体会,既可供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者参考,又可供教学师生研读。 作者简介 刘冠军 教授(1930--),吉林辉南人,是国家名医,终身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曾任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院长、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理事、中国针灸学会理事、吉林省中医学会理事长、吉林省科委委员、国际针灸考评委员会委员等职。从医50载,擅长针灸,兼精内科,尤对脉诊、经络、流注医学之研究成绩卓越。他主张“继药物之妙,取针灸之巧,综百家之长,走创新之路”,对心、脑、神志、脾胃病的治疗有独到之处,疗效显著,深受患者好评。他曾研制出五种中成药,均已转让,投入生产,特别是他研制的“麝香抗栓丸”,治疗中风、偏瘫疗效确切,获吉林省级科技进步奖。他研制的“人体智能模型”,获卫生部、国家科委重大科技成果奖,曾被选送到日本筑波国际博览会上展出,受到各国人士的欢迎。刘冠军教授著有《脉诊》《子午流注》等20余部著作,《脉诊》一书还被日本、韩国译成日文、韩文,作为教材应用。他曾出国多次,访问日本、美国、韩国,交流中医学术,促进中医学的发展,近年仍竭尽全力,为培养跨世纪中医人才不懈努力。 目录 上篇 脉诊概要 第一章 脉诊的意义 第二章 脉诊的起源与发展 第三章 怎样学习脉学 第四章 怎样进行诊脉 第五章 诊脉注意事项 第六章 脉诊与辨证 中篇 脉诊详解 第一章 脉位的浅深 第一节 浮脉 第二节 沉脉 第二章 脉数的多寡 第一节 迟脉 第二节 数脉 第三章 脉搏的强弱 第一节 虚脉 第二节 实脉 第四章 脉幅的大小 第一节 大脉 第二节 小脉 第五章 脉体的长短 第一节 长脉 第二节 短脉 第六章 脉形的变化 第一节 滑脉 第二节 涩脉 第三节 弦脉 第七章 脉律的变化 第一节 促脉 第二节 结脉 第三节 代脉 第八章 合并脉象 第一节 缓脉 第二节 洪脉 第三节 微脉 第四节 紧脉 第五节 濡脉 第六节 弱脉 第七节 革脉 第八节 牢脉 第九节 动脉 第十节 伏脉 第十一节 散脉 第十二节 芤脉 下篇 现代脉理初探 第一章 脉搏的形成与脉图各波的命名 第一节 脉搏的形成 第二节 脉图各波的命名 第三节 脉图的波形与临床意义 第二章 影响脉搏的因素及其诊断意义 第一节 钾钠钙离子对脉搏的影响 第二节 心脏生理特性对脉搏的影响 第三节 血液动力学对脉搏的影响 第四节 心血管机能的调节与脉搏的关系 第三章 脉象图解 第一节 平脉 第二节 病脉 附篇 古代脉学文献选 《景岳全书》诊脉须知胃气论 《医原》五脏四时平病死脉(以胃气为本)论 《四诊抉微》论四时五脏之脉 《重订诊家直诀》指法总义论 《诊家枢要》诊脉须注意上下来去至止论 《通俗伤寒论》论外感内伤脉诊 《通俗伤寒论》论感证脉诊论 《景岳全书》脉证顺逆论 《医碥》舍脉从证或舍证从脉论 《诊家正眼》二十八脉歌诀 《四言举要》 《医宗金鉴》病脉顺逆歌 《医宗金鉴》败脉歌 《时方妙用》八脉总括歌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