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陈后宋著的《设备维修经济学原理与方法--设备维修的黄金原则/经济管理学术文库》是作者从事设备管理40余年来对设备维修经济性研究所取得的各项学术成果的总汇,是作者集技术、经济、管理和实践经验于一身的结晶。 我们都知道,工厂企业里的固定资产总额约2/3是各类机器设备。但我们也必须承认“机器设备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这一基本原理,由此原理出发,我们必须要研究如何确定设备合理的更新周期和合理的修理间隔期,使设备用得合理,修得其所。本书的全部内容都是围绕这些基本问题展开的。 本书主要有三大亮点:一是“设备维修经济学原理”;二是“设备维修的黄金原则”;三是“设备量化维修管理模式”。它们都将设备管理的理论提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各类设备管理人员,尤其是企事业管理部门的设备管理人员值得一读;对于其他企业管理人员来说,也是一本值得研究的参考读物。 作者简介 陈后宋,男,汉族,浙江黄岩人,退休工程师,1960年毕业于杭州工学院机械制造专业.原任职于浙江省设备管理协会。 主要著作:《现代工业设备管理》,1986年由浙江科技出版社出版(初版10000册),1991年再版(5000册,全书110万字);1989年参与由中国设备管理协会组织编写的《设备技术经济学》(由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出版)。 主要论文:《加速设备更新,提高生产资料消费水平》刊登在由财政部主办的《信访摘报》1981年第11期;《让重工业为主的整个工业充满活力》发表在1982年2月8日《世界经济导报》上;《必须改造落后的折旧观》发表在1984年《财会通讯》杂志上;《可靠性工程与设备动态管理》《试谈我国设备管理现代化的理论基础》《设备资产评估的理论与实践》《设备维修经济学初探》《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设备管理》等文章发表在《中国设备工程》杂志上。截至2014年共有20余篇论文发表在全国性报纸、杂志上。 目录 第一篇 设备维修经济学原理 第一章 设备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 一、设备自身的两重性原理 二、设备都有最佳使用周期 三、设备的两种磨损的补偿方法 本章思考题 第二章 中国化的“机器的中年期 一、理解马克思的“机器的中年期 二、确定设备最佳折旧年限 三、“机器的中年期”的估算方法 四、设备寿命周期费用的简算法 本章思考题 第三章 设备维修的黄金原则 一、设备维修黄金原则的含义与来历 二、黄金原则是“陈氏理论”的灵魂 三、黄金原则关乎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的发展 四、大力宣传黄金原则的现实意义 本章思考题 第四章 零部件寿命残存率是TYZ的根 一、零部件的寿命残存率概述 二、零部件寿命残存率与可靠性成正比 三、零部件寿命残存率与经济性成反比 四、设备成新率取决于零部件的残存率 本章思考题 第五章 设备无形磨损的普遍性与两面性 一、设备无形磨损的普遍性 二、设备无形磨损的两面性 三、设备无形磨损的应对策略 本章思考题 第六章 设备修理间隔期的客观性与相对性 一、设备修理间隔期的含义 二、修理间隔期的客观性与相对性 三、确定修理间隔期的方法与依据 四、按零部件失效规律确定修理间隔期 五、设备过多修理的负面影响 本章思考题 第七章 设备技术与经济的统一性原理 一、设备既是生产工具又是物化了的资金 二、设备实物运动形态的管理 三、设备价值运动形态的管理 第二篇 设备维修的经济性研究 第三篇 设备量化维修管理模式(TYZ) 第四篇 论文集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