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是课程改革的一大难题。学业标准的开发能够更好地促进课程标准在教学实践中的理解与应用,在课程标准与教学实践中架起一座桥梁,实现理念与行为的对接。为此,赵玲主编的《义务教育小学美术学业质量评价标准(2016年版)》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使学生学有所获,具备扎实的学力基础为目的,旨在进一步深化小学美术课程学生学业评价改革。 目录 第一部分 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二、分目标 第二部分 评价内容和标准 一、“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一)第一学段(1—2年级) (二)第二学段(3—4年级) (三)第三学段(5—6年级) 二、“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一)第一学段(1—2年级) (二)第二学段(3—4年级) (三)第三学段(5—6年级) 三、“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一)第一学段(1—2年级) (二)第二学段(3—4年级) (三)第三学段(5—6年级) 四、“综合·探索”学习领域 (一)第一学段(1—2年级) (二)第二学段(3—4年级) (三)第三学段(5—6年级) 第三部分 评价方式与案例 一、过程性评价 二、美术素养纸笔测试 (一)第一学段(1—2年级)达标测试 (二)第二学段(3—4年级)达标测试 (三)第三学段(5—6年级)达标测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