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乔治·博克斯(George E.P.Box,1919.10.18-2013.03.28),出生于英格兰格雷夫森德,后移居美国,逝世前是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统计系以及工业和系统工程系荣退教授。他于1960年在麦迪逊分校创立统计系,并使之成为统计学的重镇之一,后又在1985年联合创立质量和生产率改进中心(CQPI),在美国积极推动质量运动。他曾担任美国统计协会主席和国际数理统计学会主席,并当选英国皇家学会会士。 他单独或合作写作了超过两百篇论文,著有多部涉及实验设计、时间序列分析、统计控制和贝叶斯推断等领域的著作,其中与J.斯图尔特·亨特和威廉·戈登·亨特合著的《实验员的统计学》现在仍是一部经典之作。他最早提出“稳健性”的说法,其名字也见于多个重要的统计概念,比如博克斯-詹金斯模型、博克斯-考克斯变换、博克斯-本肯设计、博克斯-马勒变换、扬-博克斯检验,以及博克斯-皮尔斯检验等。 他也培育了一大批统计人才,包括刁锦寰、威廉·戈登·亨特、杜安·梅特、保罗·纽博尔德、约翰·麦格雷戈、约翰内斯·勒多尔特、侯文璋等,并经由他们将影响广泛传播到了学术界、教育界和产业界。 作为一名自学成才的统计学家,他独特的成长经历让他尤为注重应用统计学与理论统计学之间的平衡。他在自家地下室长期举办“周一晚啤酒讨论会”,鼓励应用统计学解决各种实际问题。他也积极为各机构提供统计咨询,致力于在各处传播质量改进理念。 他为人幽默,富有魅力,常常诗句歌词信手拈来,妙语频出。“所有模型都是错误的,但有些是有用的”便出自他的笔下。他有过三次婚姻,其中第二任妻子是R.A.费希尔的女儿。 书评(媒体评论) 二十世纪下半叶最具影响力和最常被引用的科学 家之一。 ——丹尼尔·培尼亚(马德里卡洛斯三世大学校 长、统计学教授) 乔治·博克斯是统计实验设计的一位先驱。他引 入了许多新的策略和概念,比如响应面法、序贯实验 、旋转性、投影性质和稳健性。……他提出的实验优 化范式以及他发展出的应用工具在科学和技术的各领 域得到了广泛使用。 ——戴维·斯坦伯格(特拉维夫大学统计与运筹 学系教授) 应用于实际问题是其贝叶斯方法研究的关注点, 尤其是基于抽样理论的经典方法不容易处理的那些问 题。……他与一系列合作者进行的研究为贝叶斯方法 的广泛应用(得益于后来计算能力的进步)奠定了基 础。 ——R.丹尼尔·迈耶(辉瑞公司临床统计学家) 乔治·博克斯的工作对时间序列分析的理论和实 践产生了巨大影响。这种影响在商业和经济学领域尤 为显著,因为那里的数据经常是以时间序列的形式出 现的。……但使他在该领域的工作显得尤其令人惊叹 的还在于,这只是乔治-博克斯的诸多研究兴趣之一 。 ——格蕾塔·扬(独立统计咨询师) 约翰内斯 ·勒多尔特(爱荷华大学蒂皮商学院教授) 博瓦斯 ·亚伯拉罕(滑铁卢大学统计与精算学系荣退教授)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质量运动就仿佛是为乔治 ·博克斯量身打造的。改进概念的核心是统计学,而 对于质量的关注为整合他先前开辟的一系列领域(包 括工业实验设计、时间序列分析和稳健性)提出了新 的需求。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起,博克斯开始关 注质量,并写作了超过一百篇始终富有新意的出版物 ,其中一篇还让他在九十岁高龄获得了布伦博奖。 ——康拉德·冯(独立统计咨询师)
目录 序一 序二 前言 致谢 出版者的话 第一章 早年生活 第二章 陆军生涯 第三章 ICI与统计学方法小组 第四章 乔治·巴纳德 第五章 来自美国的邀请 第六章 普林斯顿 第七章 在麦迪逊的新生活 第八章 时间序列 第九章 刁锦寰与贝叶斯理论图书 第十章 成长(海伦和哈里) 第十一章 费希尔——父与子 第十二章 比尔·亨特和实验设计的一些想法 第十三章 质量运动 第十四章 与克莱尔一起的冒险 第十五章 马克与我 第十六章 在英国的日子 第十七章 斯堪的纳维亚之旅 第十八章 在西班牙的第二家乡 第十九章 英国皇家学会 第二十章 结语 第二十一章 琐忆 乔治·博克斯生平年表 人名索引
精彩页 第一章 早年生活 我出生的格雷夫森德(Gravesend)位于伦敦以东大约四十公里的泰晤士河畔。河面在那里大约宽一两公里,当时来自世界各地的船只经过那里溯流而上,前往伦敦的码头。每当有船只要沿河而上时,便会有三艘拖船匆忙靠上,陪同它一起上行。从第一艘拖船上,你可以看到领航员登上船只;然后,从第二艘拖船上看到卫生检疫人员;最后是海关人员。偶尔会有来自远东、澳大利亚、新西兰或印度的大型船只无法继续上行,所以它们就被困在了河中央。因此,格雷夫森德是一个基本上靠海为生的地方,聚集着大量领航员、驳船夫,以及卫生检疫和海关人员等(图1.1)。 我的祖父(他也叫乔治)是一位杂货商和一位“油彩”商——也就是说,售卖颜料的人。我的父亲哈里是最小的儿子。我父亲的大哥(我们称呼他“伯蒂大伯”)上了私立学校,后在牛津大学获得了神学和闪米特语族学位。他后来成为了一位教区长,写作了众多深奥的学术著作,再然后就很少听说他的消息了。 在1892年,第二个儿子佩勒姆受到诱惑,打算前往美国发财。当不到二十岁的他在内布拉斯加走下火车时,他眼前只是一片荒芜,满耳只有风声呼啸。但他后来再次回到美国,并定居下来,获得公民权,最终在芝加哥的铁路部门工作。当他退休时,他搬到了佛罗里达,置办了一个小的柑橘园。 后来家里的日子越来越艰难。我的父亲一直想上工程学校,但等到他长大时,家里生计窘迫,他已经没有什么职业选择。两个儿子已经离家,所以我的父亲留在了家里,找到了一份“裁缝助理”的工作。他的生活很艰辛。当我长大时,他仍然在一家裁缝店工作,那是在河对岸的蒂尔伯里码头。为了从我们在科伯姆街的家里出发去上班,他必须步行一公里多,来到主街尽头的市镇码头,然后乘坐渡船过河,上岸后再乘坐火车到达蒂尔伯里码头,最后步行抵达裁缝店。到了晚上,他需要逆向重复一遍这条线路,有时是在瓢泼大雨中。他的薪酬很微薄——两镑十先令的周薪仅够糊口。 由于当时人们需要烧煤取暖和做饭,雾霾有时会浓到一米开外的东西就根本看不见。这时我的父亲只能乘坐小船过河。在浓雾的日子里,驳船夫(他们在货船和码头之问转运货物)会通过带人过河赚些外快。 在大约九岁时,我学会了踩高跷。于是我常常踩着它们,在路口迎接父亲回家。有时他会带回来一小纸包的炒栗子,跟我一起吃。 从大约五岁起,我有时会跟着他去蒂尔伯里。我喜欢趴在渡船的船头,看着它分开水面。我的父亲有一位朋友,朗德先生,他在蒂尔伯里码头开了一家香烟和理发店。朗德夫妇膝下无子,所以很欢喜我的到来和拜访。我给在理发店里等待的客人背诵诗歌。我还记得有一首诗,它的开头是“世界啊,你伟大、广阔、美丽、奇妙”,其中还有一行我很喜欢的诗句,“世界啊,你穿着美丽的衣裳”。我喜欢诗歌,还试着自己写了一些。 尽管生活艰辛,我的父亲仍然乐观快乐。在我的姐姐乔伊丝的协助下,他会常常组织野餐和派对。我们的派对不像现在的派对,里面滴酒未有。(不是说我们忌酒,只是我们没有钱。)我们会围拢在钢琴旁,唱着感伤的维多利亚时期歌曲,尽管大多数这些歌曲在现在听来已经很蠢。我们还会玩各种派对游戏:抢椅子、找拖鞋、“杀人”游戏,等等。此外,我们会表演自己创作的演出。而当我的父亲展示魔棒的法力时,我们都会惊讶不已。 当我们想要外出野餐时,我们步行前往。汽车在当时是有钱人的专属。尽管我们没有汽车,但我们确实有一辆“板车”。这是我父亲的发明。它由两根绳子牵引,后部则放着物资:板球拍和野餐用品。我们会推着板车前往某个风景优美的地方,有时是在五六公里外。(P1-3) 导语 弗吉尼亚·伍尔夫曾写过这样一个角色,她的头脑“从深处不断喷吐出各种场景、名字、说法、记忆和想法,就仿佛一座喷泉”。乔治·博克斯就是这样一种活跃思维的化身。与乔治一起吃晚饭,也是见证各种有关他的工作和朋友的故事、诗歌、歌曲和轶事的喷涌而出。《统计学大师之路(乔治·博克斯回忆录)》就将带你跃入那座思想喷泉。它读来非常有趣,哪怕关于统计学和科学的书通常并不在你的阅读范围之内。 序言 有个故事说,一个个子很高的人和他的四岁儿子 去门口捡当天的报纸。父亲突然意识到儿子难以跟上 自己的步伐。他说:“抱歉,汤米,是不是我走得太 快了?”小男孩则说:“不,爸爸,是我走得太快了 。” 这个内容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作为一个有趣的 故事或笑话,或者作为对于科学发现本质的很好揭示 。小男孩对于当时情况的判断是正确的,但不是显见 的。父亲的判断是显见的,却是错误的。 所以科学洞见和幽默在这里不谋而合或许不是巧 合。好的科学是一种机智,是认出了大自然在我们身 上所开的玩笑。 在我九十三岁时,我还是能从过去举出不少这样 的例子的。
内容推荐 乔治·博克斯(1919-2013)是二十世纪下半叶的统计学大师之一,在实验设计、时间序列分析、统计控制和贝叶斯推断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深刻影响了统计学、工程学、化学、经济学和环境科学等领域的理论和实践。《统计学大师之路(乔治·博克斯回忆录)》是他在晚年所写的回忆录,其中回想了他的成长经历以及偶然踏上统计学家生涯并从产业界走向学术界的过程,追忆了他与二十世纪的一些重要统计学家的交往和合作,并分享了他对于统计学、创新等话题的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