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1931-1945年东北抗日文学大系(第4卷报告文学共3册)
分类
作者 赵伟
出版社 黑龙江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赵伟主编的《1931-1945年东北抗日文学大系(第4卷报告文学共3册)》为2015年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1931—1945东北抗日文学大系》的报告文学部分,本卷共分三册,收入多位作家抗战时期(1931—1945)的报告文学作品,是中国东北抗战文学报告文学的集中展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意义。
目录
第四卷
报告文学
总序
导言
王研石
被日寇囚系半载记
白朗
我们十四个(日记)
西行散记(节选)
狱外集
立川
血战归采
朱铁雄
东北抗日联军
刘白羽
一个俘虏来的东北人
孙陵
初夏的山谷
突围记
李辉英
军民之间
夜袭
山谷野店
北运河上
济南一齐河一官庄
你记得沈阳?
杨朔
雪花飘在满洲
潼关之夜
张志渊
东北抗日联军中的女儿们
范士白
日本的间谍
松五等
东北抗日联军游击实录
第四卷
报告文学
罗荪
街景——一个记者的半日记事
轰炸
骆宾基
大上海的一日
东战场别动队
夏忙
顾青海
劫后东北的一斑
萧军
侧面
一九三七年八月十四日
大连丸上
舒群
西线随征记
西北特区抗战动员记
归来之前
雷加
国际友人白求恩
端木蕻良
青岛之夜
《反攻》作品
全面抗战中的东北抗日联军
——其发展、组织与活动区域
东北在动荡中
《抗战丛刊》作品
访一位东北籍军官
抗日英雄赵尚志
东北人民的英勇奋斗
伪满逗留记
《黑白半月刊》作品
不堪回首话故乡
三日从军记
颤抖着的沈阳
攻城
一个国立中学素描——国立东北中山中学
故乡心影录
奴隶地带的基督徒
一个无名义军的自述
《新华日报》作品
李延禄军长会见记
唐聚五将军与东北抗日联军
报告文学存目
编后记
敬告
序言
20世纪的中国抗日战争,最早在东北打响,最后
在东北胜利结束,东北在抗日战争中具有不容忽略的
独特地位。文学作为时代的镜子映射出东北抗日的悲
壮历史,无论是抗战文学史,还是整部中国抗日战争
史,东北抗日文学都是不可或缺的篇章。为了纪念以
鲜血与生命书写抗日文学的英烈先贤,为了牢记血火
交进的历史、走向和平发展的未来,我们编辑出版了
《1931—1945年东北抗日文学大系》。
这套丛书以体裁分编,以新文学为主,兼收旧体
诗词与文言作品。作品浩如烟海,篇幅所限只能收入
代表性较强的作品,其余以存目方式呈现。
丛书所收作品的作者多出生于东北,或虽非东北
籍,但在东北生活、学习、工作过,这些作者表现关
内抗战的作品也适量收入;关内作者表现东北抗日的
作品也在选编范畴之内,以此说明东北是中国之东北
,呈现举国上下对东北命运的热切关注。在当时复杂
敏感的政治环境下,迫于压力,一些作品中的个别表
述未必符合当今的导向,但其抗日的主题思想是积极
进步的,因此本丛书也予以收录。此外,随着政治环
境的变化,个别作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等其他
的时期政治思想出现摇摆,甚至错误。鉴于此,本丛
书只选取其有关抗战的政治取向积极的作品,对于其
他时期该作家的不当言论,本丛书不予认同。
作品编排以作者姓氏笔画为序。作品绝大部分写
于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至1945年抗战胜利,个别作
品的完成时间略有延伸。大部分作品结尾标注了写作
时间,有一部分写作时间不详者标注了报刊初次发表
或结集出版时间。
这套丛书有幸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与专家学者
的支持,章海宁先生参与前期工作,在此一并表示由
衷感谢!
丛书编辑过程中参照了此前出版的多种文集,感
激自在不言之中!有些则从原刊辑录,首次收入文集
。除对明显的误植予以订正之外,一般保留原本面貌

《1931—1945年东北抗日文学大系》编委会
2016年10月20日
导语
20世纪的中国抗日战争,最早在东北打响,最后在东北胜利结束,东北在抗日战争中具有不容忽略的独特地位。文学作为时代的镜子映射出东北抗日的悲壮历史,无论是抗战文学史,还是整部中国抗日战争史,东北抗日文学都是不可或缺的篇章。为了纪念以鲜血与生命书写抗日文学的英烈先贤,为了牢记血火交进的历史、走向和平发展的未来,我们编辑出版了《1931—1945年东北抗日文学大系》。本册为赵伟主编的《1931-1945年东北抗日文学大系(第4卷报告文学共3册)》。
后记
2015年恰逢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国内各项
纪念活动有序展开。在宣传鼓动方面,文艺界历来不
甘人后,荧屏上抗日题材的影视剧与纪录片竞相展演
,其中亦有涉及东北之作,诸如“抗联”“731”等
话题再次回归。创作圈也一派繁荣,学术界有关研讨
同样如火如荼,研究成果层出不穷,逝去的岁月被重
新召唤到台前。或许,中日间的纠葛从未随战争远去
,由于民族情感、国际政治等因素的牵扯,它似乎成
为常话常新的议题,是警钟长鸣抑或是借古论今,各
方阐释不一而足。
《1931—1945年东北抗日文学大系》的编辑出版
,属于抗战及抗战文学的历史还原,东北人民的苦难
与抗争之文学表现借此得到全面的梳理,其中也寄托
着对先辈的怀念,对历史的总结,对未来的期许。此
项工作自有价值,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如何界定抗
战文学?如何划定东北作家?相关疑问一时或无定论,
琢磨、思索不断,路尚在脚下。
本书编选之际,不止经历纪念抗战胜利70年大阅
兵,纪念“九一八”的警报亦响彻石头城。时光呜咽
,那些颤巍巍的老兵可曾再度想起血洒疆场的同袍?
松花江上的歌谣如今是否还有人哼唱?中日前世今生
的争论何日完全回归理性?倘无今日喧嚣,抗战相关
研究又将呈何种面目?回顾往昔,是牢记仇恨永不原
谅,还是克服伤痛奋发图强?一时千头万绪,几度搁
笔徘徊。
卷终默思,临表致谢。在导师张中良先生的推荐
下,我有幸参与本书的编选工作,本书从编目到导言
都有赖老师的指导,也得到刘剑刚总编、章海宁先生
、洪亮先生等热心帮助,在此一并表达谢意。最后,
感谢家人的理解、支持,也感谢学界之宽容,使我有
前行的勇气。
精彩页
一个俘虏来的东北人
走进杜戌高高的堡垒,已经是黄昏。饭后,在东岳庙的左廊里,大家忙乱地往木板上铺着稻草。一只玻璃灯罩哗——啦……打碎了,灯头上吐着长长的黑焰,暗下来。屋子里微微飘着稻草里散发出来的大地的干香味,刺激着鼻孔。跑了一天路,有的同伴就疲倦地倒在稻草堆里去歇息了。我捧了一瓷缸的热茶,坐到炭火堆旁边的短脚凳上,瞧着一星星火在那儿吱吱地爆炸。
像露天守夜的牧人,——望着火堆,在对面凳上坐着的一个瘦小的同志也有点沉默了。他本来很爱讲话,刚才还谈了些在平型关作战的情形。……他矮矮的,一顶军帽好像压到了眉间,在那帽檐下,突露着两只圆圆的小眼睛,闪着含笑的光芒。
突然——他一只手摸了摸挂在皮带上的一只手枪,朝我欣快地说着:
“有一个俘虏来的东北老乡……”
“在哪里?”
我迫不及待地抢着问。不错,在上海作战的当中,就听见过那样的一个故事:阵地上冷清清的夜里,我们这边的弟兄突然听到。在日本人阵地上嘁嘁喳喳的有中国人说话的声音,后来就搭起话来,才知道原来就是被迫着来叫“中国人残杀中国人”的东北同胞——他后来一边哭着告诉了这边弟兄,他们六年水火中煎熬的惨痛,……
“就在这里!可以同他谈谈!”
“好!”
我非常欣快。我虽然不是东北人,然而,就在五个月前,我的家乡,也沦亡了。我愿意听到那边的消息——哪怕是一点呢!那是刀尖下惨烈的呼唤啊!
门,有谁踢开了。黑暗中,一个矮矮的粗粗的勤务员抱了一篓木炭走进来。那面,那位瘦小的同志,吩咐他:
“喂——你去马夫房,把那个东北人找来,……你说我请他到这里来!”
勤务员答应着,跑出去,匆迭的脚步声,很快地消逝在那黑夜里。
我兴奋地,立刻把这个消息传播开去。我跑到每一个屋子里去,翻腾着床板上的稻草,喊叫:
“喂——喂!爬起来!”
“哎!不要吵吧!”同伴不耐烦地,把脑袋更往枕头上挨紧了些,好像唯恐谁会抢去他的睡眠似的。
“好意地叫你呀!一个东北老乡——俘虏来的,你不愿意听听他的谈话,你不想知道一点失去的土地上的消息吗?……”
我劝说着。这“俘虏来的”四个字,却重重地敲醒了他们。一个个揉着眼睛爬起来,惊讶地问:
“哪里呢?”
我笑了。我没有言语,只淡淡地指了指那在昏暗中闪发着金红色光芒的木炭堆,示意叫他们烘烘火,等一等。
工夫不大,我们听到院中的脚步声响——啊!他来了!谁低低这样自语着。果然,一个粗壮、结实的人出现在我们面前了。他个子相当高——脸是方形的,黧黑的,带着那朴质的关外大草原上的风味。他老实地点着头,瞪着我们这一堆。他也许会惊讶吧!哪儿来的?这一帮年纪轻轻的孩子,……
“同志——你请坐下吧!”
我们热情地拥着他。把正面的一把有靠背的木椅让给他。
他平静地坐下去了。在这时,我的心情是说不上来的那么一种激动。我像遇着了故乡熟识的一个朋友——他是从变乱中,刀尖下,血泊里,刚刚走出来的。这时,我的嘴唇有点抖动。费力地朝他说:
“我们听说你是最近从东北出来的,我们想知道一点关外的情形!……”
“啊——关外?我们东三省丢掉六年了,我们东三省是富足的地方!可以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可是这几年,……”
他沉吟地低下头去,接着说:
“给日本糟蹋透了,小孩子都要念日文,他们想把我们灭子绝孙,两三代后,就不知道还有过中华民国了!”
“我们的义勇军怎么样?”一个同伴热心地插上这么句问话。
“义勇军?这几年就是这么闹着,反正也剿不净,谁甘心当亡国奴啊!你想想……前几个月听说吉林、黑龙江挺吃紧,这几个月就不知道了!”P545-547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2:3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