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绪论
第二部分 国家公园与保护地国际案例
第1章 美国国家公园体制研究
1.1 国家公园和保护地体系的背景
1.1.1 美国“保护地”的历史和基本背景
1.1.2 美国保护地的定义、分类及相互关系
1.1.3 美国公共土地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保护地管理分类体系的比较
1.1.4 美国国家公园体系和国家公园管理局的历史与管理理念
1.2 国家公园的法律依据和背景
1.2.1 愿景和理念
1.2.2 国家公园体系的法律依据
1.2.3 保障决策统一的政策和指导方针
1.2.4 国家公园体系的分类与命名
1.2.5 保护地的建立和除名
1.3 管理机构设置
1.3.1 国家公园的管理架构
1.3.2 与其他政府机构的联系
1.3.3 利益相关者和社会组织的参与
1.4 国家公园体系的规划
1.4.1 国家公园体系的战略与规划
1.4.2 保护框架
1.4.3 管理政策
1.5 单个国家公园的管理
1.5.1 总体管理规划(含分区)
1.5.2 访客服务
1.5.3 守法、执法和报告
1.5.4 职业发展与培训
1.5.5 公众与社区参与
1.6 国家公园体系和单个国家公园的资金机制
1.6.1 运营成本
1.6.2 政府拨款
1.6.3 自创收入(含收费)
1.6.4 捐赠和慈善捐资
1.6.5 其他资金来源,特别是环境补偿/缓解
1.7 其他重要问题
1.7.1 国家公园建立和管理的趋势
1.7.2 未来的国家公园管理面临的挑战
1.7.3 权属信息不完整的应对和土地权属裁决
第2章 新西兰国家公园体制研究
2.1 新西兰“保护地”的历史沿革
2.1.1 背景
2.1.2 “前沿”社会、土地权属和保护地的发展
2.1.3 20世纪80年代的环境管理改革及对保护地、国家公园和管理的影响
2.1.4 新西兰的国家公园与保护地现状
2.1.5 土地购买及鼓励保护私有土地的经济措施
2.1.6 对比新西兰保护地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自然保护地分类
2.2 新西兰国家公园的管理
2.2.1 新西兰环境事务中央主管部门
2.2.2 国家公园的管理
2.2.3 保护委员会及新西兰保护局成员
2.2.4 国家公园的建立和除名
2.3 新西兰国家公园管理的法律和政策背景
2.3.1 愿景和理念
2.3.2 适用于国家公园的一般性政策和指南
2.4 新西兰保护地体系和单个保护地的规划
2.4.1 法定战略和规划
2.4.2 公众与社区参与
2.4.3 毛利人的参与
2.5 国家公园的管理、保护部及其优先工作领域和主要项目
2.5.1 保护部的职能
2.5.2 保护部是综合性的自然保护管理部门
2.5.3 保护部的组织结构
2.5.4 地方办公室组织结构
2.5.5 分权式管理机构:组织架构、政策、计划和标准
2.5.6 保护与保护部的经费和资金机制
2.5.7 主要项目
2.5.8 权衡保护与“合理利用”及“商业特许经营”所存争议
2.5.9 合规与执法
2.5.10 科研能力
2.5.11 能力发展
2.5.12 汇报与合规
2.5.13 将国家公园纳入保护地综合管理体系
2.5.14 保护部携手其他管理部门管理国家公园内的文化遗产
2.6 关键问题
2.7 新西兰国家公园和保护地的经验
2.7.1 新西兰经验的优点
2.7.2 缺陷和风险
第3章 南非国家公园体制研究
3.1 国家公园与保护地体系简介
3.1.1 保护地的历史与概况
3.1.2 保护地和国家公园的定义
3.1.3 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保护地管理类别的比较
3.1.4 国家公园的管理理念
3.2 国家公园立园之本及法律保障
3.2.1 愿景和理念
3.2.2 法律基础:法律、法规和政策
3.2.3 保护地和国家公园的适用政策与指导原则
3.2.4 保护地分类
3.2.5 保护地的建立与除名
3.2.6 国家、社区集体及私有土地权属的处理
3.3 国家公园体系的规划
3.3.1 战略/规划
3.3.2 保护框架
3.3.3 景观与区域概念
3.3.4 管理政策
3.4 国家公园的管理
3.4.1 单个国家公园的总体管理规划
3.4.2 游客服务
3.4.3 守法、执法和报告体系
3.4.4 职业发展/培训
3.4.5 公众和社区参与
3.5 国家公园体系和单个保护地的资金机制
3.5.1 国家公园的支出
3.5.2 政府拨款
3.5.3 国家公园自营收入
3.5.4 捐赠和慈善捐款
3.5.5 其他资金来源
3.5.6 财务管理系统
3.6 政府和其他组织的特征
3.6.1 保护地管理架构
3.6.2 南非国家公园管理局组织架构
3.6.3 管理原则
3.6.4 社区参与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