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作家水手士兵间谍(欧内斯特·海明威的秘密历险记1935-1961)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美)尼古拉斯·雷诺兹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尼古拉斯·雷诺兹著的《作家水手士兵间谍(欧内斯特·海明威的秘密历险记1935-1961)》是一部有关著名作家海明威的传记作品。
欧内斯特·海明威,诺贝尔文学奖与普利策奖得主,20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同时也是美国和苏联的“双重间谍”。他在加勒比海驾驶自己的游艇“皮拉尔号”侦察纳粹潜水艇;在古巴指挥名为“骗子工厂”的线人网络为美国搜集情报;与美国陆军并肩作战,并在欧洲的地面战斗中为战情局获得了解放巴黎的关键情报;同时他还是代号“阿尔戈”的苏联特工……
冒险经历给海明威带来创作灵感,让他写出了《丧钟为谁而鸣》和《老人与海》,但也给这位作家带来巨大的心理负担。他患上了精神疾病(妄想症),并最终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目录
人物介绍
引言
第一章 觉醒:当海水把陆地搅得天翻地覆
第二章 作家与政委:在西班牙参战
第三章 重返西班牙:坚持到底
第四章 丧钟为共和国而鸣:海明威见证了历史
第五章 秘密档案:内务部在行动
第六章 探还是不探:中国和战争的压力
第七章 骗子工厂:一场秘密的陆战
第八章 “皮拉尔”号与海战:我国政府的一名秘密特工
第九章 挺进巴黎:勇猛如野牛
第十章 在前线:伟大的反法西斯战争进入最后几个月
第十一章 “心里发毛”:既非战争,也非和平
第十二章 冷战:不再豪言壮语
第十三章 没有操纵空间:成熟的反法西斯主义者在古巴和凯彻姆
尾声 计算隐秘的代价
参考文献
致谢
注释
索引
序言
2010年我在所谓的“前所未见的最佳博物馆”
——中央情报局(CIA,以下简称“中情局”)博物
馆——担负历史学研究工作。弗吉尼亚州北部一个
安全园区内矗立着一座幽僻的艾森豪威尔时代建筑
,中情局博物馆就在建筑内那条弯弯曲曲的走廊尽
头。当时我们正准备搭建一个关于战略情报局(OSS
,以下简称“战情局”)的新展厅,战情局是美国
首个中央情报机构,成立于1942年。我的任务是尽
一切可能收集关于该实验性机构的信息,包括调查
该组织的花名册。
为与轴心国作战而仓促组建的战情局是个古怪
的产物——既集合了来自美国东海岸上流社会的男
男女女,又吸引了社会各个阶层的鬼才和创意人士
,从华尔街律师到好莱坞电影导演,再到发战争财
的海盗和雇佣兵,甚至包括未来的名厨朱莉亚·查
尔德。在战情局,人们几乎能够从头到尾自行设计
冒险计划。他们中很少有人对正规陆军和海军中那
种包容性较差的文化感兴趣。
如此整日沉浸在调查研究中,没想到有一天,
我的胡思乱想竟然领我来到了一片无人涉足的陌生
领域。我记得曾经读到过欧内斯特·海明威和战情
局戴维·K.E.布鲁斯上校的故事,1944年8月,他们
从德国人手里“解放”了巴黎丽兹酒店的酒吧。于
是我想,那个故事说不定还有后续。海明威不会和
战情局格格不入。他热爱秘密,也热爱它们带给他
的优越感。他渴望战斗,只是不适合常规的军旅生
活。他游走于各个社会和经济阶层之间——还常常
越界。我暗想他的确跟我遇到或读到过的很多从事
谍报事业之人有不少共同之处。那么,他是否曾以
某种形式担任过战情局的间谍?海明威与二战情报
界的真相内幕到底是什么?
我开始查阅能找到的每一份资料。中情局的一
份参考资料指向一份已经解密的战情局档案,目前
存档于首都华盛顿以外、马里兰州科利奇帕克市的
国家档案馆。档案馆的人从未找到过那份档案,这
起初倒是让一切显得更神秘了,但也让我做了很长
时间的无用功,在一间密室里跟那种老式三孔活页
夹的检索工具纠缠不休。有几份资料甚至还用那种3
×5英寸卡片编写索引呢,除我之外根本没人想看。
最后,一位好心的海明威学者跟我分享了他在1983
年找到的战情局档案的一个副本。在此过程中,我
在那些曾经保密的战情局、联邦调查局(FBI,以下
简称“调查局”)和国务院档案中发现了其他一些
诱人的线索。
短短几个月的工作后,我的脑海中呈现出一个
海明威肖像的轮廓,跟我以往知道的形象截然不同
。1937年以后,无论二战前还是战争中,这位作家
曾在两个大陆上从事过各种形式的间谍和战斗行动
,我觉得他近乎痴迷于此。行动站点各不相同,通
常是在海外:西班牙的战场、哈瓦那的小街,或是
漂流在中国北江上的帆船。他似乎很倾慕那些在阴
影中自主行事的男男女女。他的第三任妻子玛莎曾
经秘密游说战情局将他纳入麾下。副局长和处长们
考虑了她的请求,评估了他的潜力,在送文件的空
白处坦率地写下了评估记录。
随后的发现让我大吃一惊:他还曾与另一个情
报机构签约,这个机构可一点儿也不符合关于海明
威生平的传统叙事。那就是苏联的内务人民委员部
(NKVD,以下简称“内务部”),它在冷战期间纵
横海内外,是更有名的克格勃(KGB)的前身。
在核实自己的调查是否漏掉了任何证据时,我
偶然发现了内务部的那条线索。我往往会到一些非
同寻常的地方去寻找关于海明威和情报界的一切资
料。在那改变命运的一天,我从书架上取下了一本
2009年的书籍,作者之一是脱离了克格勃的前特工
亚历山大·瓦西里耶夫。那本书中有一个分章,逐
字记录了瓦西里耶夫偷运出俄罗斯的欧内斯特·海
明威的官方苏联档案摘要。瓦西里耶夫的证据确凿
可靠。海明威与内务部的关系记录表明,一名苏联
特工曾在1940年12月前后“基于意识形态理由”,
招募海明威“加入我们的事业”,那时斯大林正以
铁腕统治苏联,以《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跟希特勒
结盟——更不要说始于1934年,仍在继续而看不到
尽头的血腥清洗了。
作为海明威的终生崇拜者,当我读到他曾与内
务部签约时,仿佛挨了当头一棒。这怎么可能呢?
他的确有过很多左派的朋友,但他从来没有赞成过
共产主义(或任何其他意识形态)啊。他创造的文
学人物体现了那么多直到今天仍为我们所珍视的美
国价值观:求真、英勇、独立、重压之下保持风度
、维护弱者不受欺凌。他的声音是美国独有的——
也是革命性的。他曾改变了1920年代美国文学的走
向。就在1940年末跟内务部开启这段关系之前几周
,他刚刚出版了20世纪最伟大的政治小说之一——
《丧钟为谁而鸣》。这样的人为什么会和斯大林的
爪牙签约呢?又为什么这一切都是秘密进行,也就
意味着对朋友、家人和读者全都隐瞒了真相?要知
道他最伟大的事业可是公开,而非隐瞒自己的人生
经历啊。
我彻底被迷住了。完成了战情局布展的工作之
后,我开始为那些困扰我的问题寻找答案。是不是
什么地方出错了——或许是翻译或誊写错误?要不
,这怎么可能呢?这次招募的大背景是什么?它对
海明威留给我们的遗产又意味着什么?
负责人都去世了——海明威的苏联招募者于
1943年感恩节当天死于格林威治村(跟不少资产阶
级敌人一样,他也在一顿大餐之后死于心脏病发作
);海明威本人1961年自杀了。他最亲密的朋友们
几乎都已离开人世。我意识到自己的大部分研究得
依赖类似那份从未正式解密的苏联记录那样的印刷
品,以及当初只写给某一个人看的私人文件和信件
。我希望能在档案馆和图书馆中找到足够的资料,
帮助我了解事情的真相。
于是我开始日复一日地只身在全国各地的阅览
室里发掘资料,从圣迭戈到西雅图,从华盛顿到波
士顿。起初我埋头研读肯尼迪总统图书馆的海明威
资料。我在那里翻阅他的通信——他的信写得跟小
说一样精彩——那个房间俯瞰波士顿港冰冷的海水
,陈设却很像他在热带古巴那个住所的起居室,也
有不少兽皮装饰,沙发旁的一张桌子上也有个大水
瓶,用它倒水时,还真像海明威用的台克利酒瓶。
我一生热衷于揭秘幕后故事,在中情局工作之
前就是这样。调查总是让我着迷。每去一次档案馆
,必然会毫无悬念地再去一次,我对此感觉良好。
那些关于西班牙内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冷战的鲜
为人知的文字艰涩的书籍,我读起来永远没够。因
此在其后三年里,我就依靠非同寻常的资料来源,
为那幅海明威新肖像的轮廓补足了血肉,现在这些
资料来源还包括美国国家档案馆内一位内务部将军
的私密文件、保存在华盛顿另一个档案馆内的他的
调查局经手人员的秘密文件,以及他和律师之间的
一次争吵的记录,乍看像是在争论版权问题,等等
。我在普林斯顿大学图书馆内约翰·福斯特·杜勒
斯的严厉目光下读完了一叠鲜为人知的海明威信件
,一旦套入相关语境,它们竟有着惊人的启发性。
最终我得出结论,海明威与内务部的短暂关系
,以及这背后的政治态度,对他的人生和艺术都产
生了重大影响,而这些在此前都被人们忽略了。它
们左右了他在生命的最后15年里所做的许多决定:
在哪里生活,在哪里写作,以及如何行事。这一连
串事件甚至间接导致了他在1961年自杀。很多戏剧
化情节都是在他的头脑中上演的,因而难免被他夸
大了。冷战的章节——赤色恐慌、古巴革命,以及
他死前两个月发生的猪湾惨败事件——让他更不堪
忍受。他并不像自己以为的那样精通政治权谋,在
很长一段时间里,他过高地估计了他掌控自己和他
人,乃至改变历史的能力。最后他开始认识到自己
的局限,终于得出了那个悲壮的结论:唯一能够重
新掌控局面的方法,是杀死自己。
这就是我在本书中所讲的故事。
尼古拉斯·雷诺兹
于美国首都华盛顿
导语
海明威是享誉世界的知名作家,其作品为世界各国众多读者所喜爱,同时海明威的一生又极具色彩,其丰富的感情生活、对政治的热心、在诸多事关当时世界发展的重大问题上的态度等,均为人们所关注。尼古拉斯·雷诺兹著的《作家水手士兵间谍(欧内斯特·海明威的秘密历险记1935-1961)》即是对海明威极具特色的一生的探询,不单纯是将其作为一位著名作家来看,更是探询其不为人所知的多个面向,回应了人们对海明威一生多个隐秘“角色”的猜测。
书评(媒体评论)
权威著作……中情局博物馆前馆长雷诺兹用史
料证明,海明威害怕联邦调查局会发现他隐瞒了20
多年的一个龌龊的小秘密:1940年,他曾答应帮助
苏联的外国情报机关——内务部。
——《华尔街邮报》
引人入胜……关于美国重要的作家之一,这本
书为他的经典文库增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雷诺兹
的传记读来像一部侦探小说,充满悬疑。
——《密苏里人报》
尼古拉斯·雷诺兹在《作家、水手、士兵、间
谍》中所做的精彩迷人的新研究表明,(海明威)
事实上曾经为苏联人和美国人两方供职。
——《纽约书评》
雷诺兹在历史的暗影中发现了一个人们从未见
过的海明威。
——《伦敦书评》
精彩页
海明威可不光是去看的。1935年9月4日,他驾驶着自己新买的舱式游艇“皮拉尔”号,从基韦斯特向东北航行75英里,前往上礁岛加入救援行动。这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几次飓风之一,行前,他决心尽一切努力帮助幸存者,在“皮拉尔”号上装载了足够的食物、水和各种供给物,希望能为那些无家可归者一解燃眉之急。然而他竟然找不到多少需要帮助的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意大利前线服役以来,他还没有见过这样的惨状。劳动节那天,风暴呼啸着穿过一连串地势低洼的狭窄岛屿,造成的破坏不亚于接连几天的炮击。很多最大的树木,像牙买加梾木和红木,都被连根拔起,侧卧在地。只有几幢最坚固的建筑物仍然挺立着,其他的房屋此时都变成了一堆劈柴。在伊斯拉莫拉达(Islamorada)的小邮局附近,被派来撤离救援工作人员的火车被飓风吹得脱了轨,车厢四仰八叉地散落各处。最可怕的是看到死人,在这一年的最后一个夏日,他们的尸体在80度的高温下膨胀着。很多尸体漂浮在水面上,而海水仍在经受着15英尺高的风暴浪的冲击,浑浊不清。常常能看到死去的人仍然死死攥住木码头,以防止被冲走,他们的身体在木桩子上被反复抽打。两个女人在一棵红树的枝杈上摇晃着,那棵树倒是没被狂风大浪击倒——死者试图爬上树自救么?还是海浪把她们抛进了那可怕的桠巢?这些都已经无关紧要了。这位伟大的作家唯一能帮助死者的,就是写下他们的故事,让全世界知道这里发生了什么,谁又该为悲剧负责。他决定为他们作证的方式,将彻底改变他的人生。
到1935年,也就是大飓风发生的那一年,海明威已经爬到了他写作事业的顶端。这位生于19世纪的最后一年,从伊利诺伊州奥克帕克(Oak Park)走出来的雄心勃勃的年轻人,二十多岁便掀起了一场文学革命。他的两本畅销书,《太阳照常升起》和《永别了,武器》,反映了他曾如何活过人生的前30年:19岁便因伤退伍,之后为《多伦多每日星报》(Toronto Daily Star)做海外记者,成为“迷惘的一代”传奇天才作家群巴黎分支的一员。
海明威后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词精妙地解释了他作品的魅力:他的作品以他标志性的简洁和精准“忠实而勇敢地”再现了“时代的艰难风貌”。在写作时,他就是简洁的代表,要言不烦地向万千读者讲述扣人心弦的故事。海明威最重要的主题是个人的勇气:显现出他“天生崇拜每一个在暴力和死亡笼罩……的世界上孤军奋战的人”。
海明威的成功让他日益成为每一个美国作家的试金石,也成为不少美国个人主义者的行为楷模。他们阅读海明威,引用他的言论,模仿他的行为,寻求他的建议。虽然他的声音是美国独有的,但他也是公认的全世界最优秀的小说家之一。能与他比肩的人寥寥无几。他的名声甚至传到了文学生来要为政治服务的苏联。苏联作家越来越无法自由地道出他们所见的真相,而不得不迎合政府。这对不怎么关心政治的海明威倒没有多大影响,但他的确很享受越来越多的苏联人阅读他的作品这一事实。
1935年8月19日,当美国评论界令海明威觉得他在国内没有受到足够重视时,他收到了一个来自莫斯科的包裹,里面是一本翻译成俄文的他的短篇小说集。寄送包裹的是著名的青年翻译家和文学人物伊凡·卡什金,他为在苏联推广海明威作品所做的贡献无人可比,起初只是在作家同行之间传看,后来也把它们推荐给其他读者,包括少数统治精英。海明威看到俄文版非常开心,包裹中还附有一篇卡什金赞誉这位美国作家的文章,因为“对同理心和共情的渴望”,他迫不及待地打开那篇文章阅读起来。在(致“尊敬的先生,或海明威先生抑或亲爱的同志”的)附函中,卡什金告诉海明威,苏联读者几乎不加批判地欣然接受他的作品:“在我们国家,没有人不被您天才而轰动的成就所震惊,没有人会对您的缺点和局限冷嘲热讽。”海明威立即致信感谢卡什金,信中说“让人了解你在写些什么是(多么)开心的一件事”——完全不像对待他素日打交道的那些纽约评论家。这是两人通信的开始,他后来很长时间都很重视这位评论家和翻译家,给他写了很多毫无城府的长信。
P3-6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6 22:5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