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老子新绎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作者 | 吴宏一 |
出版社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下载 | |
简介 | 作者简介 吴宏一,高雄人,一九四三年生。大学中文研究所博士班毕业,文学博士。曾任大学中文系所教授、“研究院”文哲所筹备处主任、中正大学筹备处顾问、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讲座教授等。已出版《清代诗学初探》《清代词学四论》《清代文学批评论集》《诗经与楚辞》《白话诗经》《先秦文学导读》《仪礼乡饮酒礼仪节简释》《中国文学鉴赏(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品)》《温庭筠菩萨蛮词研究》等专著三四十种,学术论文约百篇。 目录 “人生三书”总序 《老子新绎》序论 道经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四章 第三十五章 第三十六章 第三十七章 德经 第三十八章 第三十九章 第四十章 第四十一章 第四十二章 第四十三章 第四十四章 第四十五章 第四十六章 第四十七章 第四十八章 第四十九章 第五十章 第五十一章 第五十二章 第五十三章 第五十四章 第五十五章 第五十六章 第五十七章 第五十八章 第五十九章 第六十章 第六十一章 第六十二章 第六十三章 第六十四章 第六十五章 第六十六章 第六十七章 第六十八章 第六十九章 第七十章 第七十一章 第七十二章 第七十三章 第七十四章 第七十五章 第七十六章 第七十七章 第七十八章 第七十九章 第八十章 第八十一章 参考书目举要 精彩页 【新绎】 此章是全书或者说是“道经”中的开宗明义第一章,说明“道”是天地万物的创始者,难以指称,却具有永恒的本质和玄妙的变化。要了解它永恒的本质和玄妙的变化,必须先从“有”“无”二者的概念及其作用说起。 全章可以分为三段: “道可道”的上个“道”字,是名词,在《老子》一书中,它指的是一种至高无上的生命状态。它是宇宙间天地万物的主宰。天地的形成,万物的诞生,都与它有关。大自然界的寒暑阴阳、因革变化,人类历史的古往今来、兴亡成败,仿佛也因它的存在,而具有一定可以遵循的法则。它有如古人之看鸡蛋,虽然孕育着新生命,却浑沌一片,令人看不清、摸不着,可是它却又真真实实的“其中有象”“其中有物”,存在着一种生命状态。它可以有形状和颜色,却没有固定的形状和颜色;它可以有声音和气味,却没有固定的声音和气味。以此类推,总之,它恍兮惚兮,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当任何人要称呼它时,它可以有名义,却没有固定的名义。就像《庄子·知北游篇》所说的:“道不可闻”“道不可见”“道不可言”“道不当名”。它是不可有固定名义的。当它化为无形时,可称之为道气;有迹可循时,可称之为道路;于事称为道理;于人称为道士或道人。总之,它是不固定的。 就因为它不固定,所以不可言说。“道可道”的第二个“道”,就是动词的“说”。不可道,就是不可言说,不可用言语道尽,无法用语言文字来完全充分地说明形容。“名”就是言说时所使用的语言文字。就因为不可用言语道尽,无法用语言文字来完整说明形容,所以它虽然一直存在着,却没有固定的形相、声气和名义。无以名之,只好一仍旧名,称之为“道”。第二十五章就这样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它“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所谓“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是说它使天地万物有一定可以遵循的法则,从不断的变动中,找到了一个不变的规律。在无常之中,找到了一个统摄天地万物的道理。可是它有万千端绪,千变万化,令人不知从何说起,又令人不知其极。《管子·心术上篇》也这样说:“道也者,动不见其形,施不见其德,万物皆以德,然莫知其极。故曰:可以安而不可说也。”《韩非子·解老篇》说得更好:“夫物之一存一亡,乍死乍生,初盛而后衰者,不可谓常。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而常者,无攸易,无定理;无定理非在于常,是以不可道也。圣人观其玄虚,用其周行,强字之曰道。” 也因此,不能不令人感悟:能用语言文字来说明解析的道理,都只是“道”的一端,而不是“常道”,不是恒常不变的“道”的全部。 “道”既不可道,能道者又非“常道”,因此,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然而为了向世人说法,为了“传道、授业、解惑”,又不能不道,因而只好借“名”来论“道”。更何况“道”本来的另一意义,就是“说”。 “名”和“道”是对待的词语,虽然相对待,但却不是相对立而是相因依的。“道”常常恍兮惚兮,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而“名”却是具体的存在。譬如说,人都有父母和亲人,我们一谈到父母和亲人的名号,他们的形貌、声音等等,就会自然具体地呈现在眼前。一谈到天地,就可以马上想到天空和土地的实体;一谈到古琴和钢琴、西装和旗袍等,我们也都可以马上从它们的名义上知道它们种种的不同。总而言之,谈到任何人或事物,我们都可以从其不同的名字、名分、名号或统称为名义之中,去辨认其实体存在的意义。即使是抽象的东西,也通常可以从大家为它所取的名称中,得到若干共识。例如天空、天然、天神的天,有其不同的意义,大家即使不能客观分析,却仍然可以感受。 古人说,“名”是圣人为万物所取的名称,用来表达万物不同的概念。这万物不同的概念,统摄起来,固然有一个无以名之的道,寓乎其间,但它往往是形而上的,如何孕育,如何长成,都恍兮惚兮,难以理解。可是分别来看,万物仍然各自有其不同的名义可以指称,而不同的名义,往往又代表了不同的固定的形状、颜色、声音、气味等等特质。因而相对于形而上的“道”,这些可以指认称呼的天地间的一切万物,古人认为它们是形而下的东西,就称为“器物”或“器”。 器或器物,究竟与“道”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一器物有一器物之用,因而各有其特定的名称。每一个器物的名称,常常因时间空间的不同、语言文字的不同、观念的不同、种族的不同等等因素,而有所改变;不可能一成不变,也不可能永恒不改,甚至在同一时空、同一种族、同一语文、同一观念的环境之中,都又有了不同的名义。相传古代仓颉造文字时,“天雨粟,鬼夜哭”,可见创造文字,为宇宙天地万物命名定义,是多么不容易之事,足以惊鬼神而动天地。《管子·心术上篇》说:“物固有形,形固有名。名当,谓之圣人。”可见圣人即是为宇宙万物取名得当的人。圣,本意是耳聪目明,所以能为万物命名者,必定聪明而 导语 《老子》又名《道德经》,是认识老子思想及道家思想源流的必读书目。其短短五千言中不但包含着玄之又玄的智慧,也因历代版本差异引起古今学者的无限探讨。吴宏一著的《老子新绎》以传世较早且完整的王弼注本为底本,参考历代其他各种传本及马王堆帛书本、郭店楚简本等出土文献,参酌古今学者之见解,重新加以整理阐释,传达独到精辟之论。本书用“新绎”的方式对《老子》进行了别具新意的解读,融学术阐释与个人感悟于一体,从文本本身的解读到作者对先圣思想的理解,全新的解读方式让读者耳目一新。 序言 年纪逐渐老大,回首向来萧瑟处,觉得人生虽 然风雨载途,但毕竟时有阳光普照。有些人,值得 纪念;有些事,值得回忆;有些书,值得推荐。 人生的道路有很多很多条,所谓“世路多歧” 。有人生来浑浑噩噩,白白走了一遭;有人不知方 向,犹如暗夜到了十字路口,待徨而无依;有人则 始终认定一个方向,勇往而直前。哪一条路适合你 呢?完全在乎你自己的选择。 书有很多很多种,但就一般人而言,“书到用 时方恨少”。少的不是书,是你所需要的知识。知 识,包括智慧和见识。对于人生的道路,很多书都 曾谈到,但值得推荐的,不会多;可以真正给你智 慧和见识的,当然更少。 我年纪逐渐老大以后,觉得有三本书真的值得 推荐:《论语》、《老子》和《六祖坛经》,恰好 是儒、道、释三教的必读经典。这三本书代表人生 三条道路的大方向,可以给大家智慧和见识。它们 都言简而意赅,句子简短,容易记诵,可是仔细体 会,却意义深远。 《论语》《老子》《六祖坛经》代表儒、道、 释三家不同的思想,也分别代表追求人生、完成理 想的三个指标,为我们揭示安身立命之方、为人处 世之道,是现代人不能不读的三本“圣经”。《论 语》教读书人如何进德修业,以期成为国家有用的 人才;《老子》教统治者如何清静无为,以期作为 治国安民的指标;《六祖坛经》则教万方俗众如何 明心见性,以期达到开悟解脱的境地。因此为“人 生三书”做白话注译、阐释评述的工作,让读者借 此亲近经典智慧,省思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是我长 久以来的心愿。 如今“人生三书”终于完成,令我有如释重负 的感觉。人生的路该怎么走?如何安顿身心,活出积 极、清静、圆融的人生?答案就在书罩面。 内容推荐 两千余年前礼崩乐坏,百家争鸣,儒、道作为其中佼佼,其思想对立而又互补。绎儒岂可无道,《论语新绎》之后,吴宏一先生又撰《老子新绎》,以飨有志研读《老子》的读者。《老子》又名《道德经》,道家经典之一,今《老子》全书共五千余言,故而又称《老子五千文》。传本既多,不免脱讹,不利研读。《老子新绎》校勘各本异同,取长舍短,译文力求谐和,“新绎”部分则从整体梳理解释,通俗易懂,便于解悟。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