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第一辑 读书随笔 翁氏家族廉政文化的启示 仲雍与吴文化 言偃在儒学文化史上的地位 苏州藏书的核心精神是仁人爱物 祁承爜的《澹生堂藏书约》 孙从添的《藏书纪要》 叶昌炽的《藏书纪事诗》 先秦至明代的苏州私人藏书 明末清初以来的苏州私人藏书 张元济与瞿启甲的交往 第二辑 书评书话 读《李长之书评》 读《汲古阁毛氏世系》 读《江苏地方文献书目》 读《钱谦益年谱》 读《钱谦益藏书研究》 读中西书局新版《翁同龢日记》 读《江苏省常熟县农村实态调查报告书》 读《长河碎影》 读《古典诗歌的鉴赏和教学》 徐雁教授的新书话体 第三辑 书前书后 《文学书香录》后记 《常熟藏书史》绪论、余论、后记 《常熟图书馆史》前言、导论、后记 《苏州传统藏书文化研究》前言 《江苏出版史·清代卷》序、跋
精彩页 第一辑 读书随笔 翁氏家族廉政文化的启示 常熟翁同龢及其家族成员的爱国思想和廉政行为,颇为后人称道,这是翁氏世家在文化思想领域留给后人的精神遗产,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 环境保廉 几千年来,中国文化火种的传播,正是由千千万万个如翁氏家族这样的血脉延续而承载着的。翁氏爱国廉洁世家的形成,既得益于传统的外部大环境的熏陶,又是家族内部小环境营造的结果。 《常熟璇洲里翁氏族谱》载:“富贵不足保,惟诗书忠厚之泽可及于无穷。”这些就是翁氏世代相传的祖训。翁氏家训“福禄贵知足,位高贵知止”,强调“知足”“知止”。翁氏祖训追求高尚的精神情趣,勉励后人为善绵世、读书振家、知足知止。 翁家十分重视家庭教育,并发挥家族人员的言传身教作用。翁氏八世祖母王氏教育子孙:“读书当务其大者远者,得一科名不足为重也。”“读书为善士,吾子孙也。有不肖,吾死鬼宁绥不来食矣。”王氏首先强调子孙自身的素养和为人,其次才是争取功名。翁同稣姑母许太孺人教育后人:“知读书当求在我者,失一科名不足为累也。”翁同龢母亲许氏临终遗言,劝导子孙贤孝,读好书,为善人,做清官。翁同龢1868年4月6日致函兄长翁同爵,互相勉励要“为政廉静”。翁同龢1856年9月18日致函父母表达自己决心:“保啬精神为守身之一本,敦崇品学为报国之原。”他回忆:妻子汤松病逝前“垂绝握手,有‘为臣当忠,为子当孝’之语”。1871年12月,他致函同辈翁同祐:“望诸子、侄,皆读正书,作好人,无坠门户而已。”在1871年11月11日致翁同书孙斌孙的函中写道:“第一去一矜字,其次守一静字,敦品力行之,方是吾家好子弟,敬之哉!”1877年1月29日,他又写信要求翁斌孙:“著不得半分虚假,此第一等事,科名不足道也。”翁同稣希望后辈翁之缮、翁之循、翁之廉“自立”,“厉志进德修业”。长辈们就是这样教育翁氏后人守道自立,固志励学。翁氏家训代代相传,对家族成员的影响很大。 读书倡廉 读书明理,读书对陶冶情操,提升个人修养和能力素质大有益处。 翁氏为明末以来常熟八大家族之一,翁氏家族耕读而仕,以文人世、经世,成为世家望族。勤奋读书成为翁家世代恪守的祖训,所谓“富贵不足保,惟诗书忠厚之泽可及于无穷”。读书有赖藏书,常熟又是明清以来私家藏书中心地,翁氏受熏陶,逐步建立起家族藏书。 翁氏藏书始于常熟翁氏七世祖翁蕙祥、宪祥、懋祥、应祥、愈祥兄弟,历时400多年10多代,是罕见的藏书世家,有祖孙藏书家、夫妇藏书家、兄弟藏书家。 翁氏继承了虞山派藏书家的藏书开放思想,强调藏书开放、读书用书、读书做人。翁同龢购得书后并非束之高阁、秘不示人,而总是要找合适的机会介绍给朋友,让同好一起鉴赏,共同享受,现存翁氏珍贵的古籍上留有的题记文字便是明证。不仅如此,翁同稣还主动将私人藏书刊刻印刷,使更多的人能够看到。翁氏后人在新中国成立后毅然将珍藏捐赠给国家,为此受到中央人民政府和文化部的奖励。翁氏为读书而藏书,藏书为读书、用书。(P1-3) 导语 曹培根著的《书海人影/全民阅读书香文丛》以书为中心话题,以一点思想、一点史料和艺文情趣来介绍书的知识,品评书的得失,表现对书的钟爱,内容包罗万象,写法随物赋形,形成独特的文体风格。全书展示作者开卷读书之余的感怀和内心的书香世界,文字富有人性的同情和人文的关怀。 序言 本书是我继《文献史料论丛》(中国文联出版社 1999年12月版)、《书乡漫录》(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4年12月版)、《文学书香录》(江苏教育出版社 2014年11月版)之后的专集,选录没收入上述专集的 部分近年撰写的文章。 第一辑“读书随笔”中,《仲雍与吴文化》是 2015年11月18日我在常熟市政协和岐山县政协举办 的仲雍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稿。《言偃在儒学文化 史上的地位》是我任常熟市政协特邀委员、《南方 夫子言偃》(古吴轩出版社2015年11月版)编写组长 时所写的介绍。《翁氏家族廉政文化的启示》发表 在《光明日报》2015年8月19日“文化遗产”上。《 苏州藏书的核心精神是仁人爱物》是苏周刊记者陶 冠群访谈文,刊《苏州日报》2014年1月17日B1~B2 版。《祁承燧的(澹生堂藏书约)》《孙从添的(藏书 纪要)》《叶昌炽的(藏书纪事诗)》《先秦至明代的 苏州私人藏书》《明末清初以来的苏州私人藏书》 是“苏州传统藏书文化研究”的部分论文。《张元 济与瞿启甲的交往》是2017年10月30日上海图书馆 、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商务印书馆为纪念张元济先 生诞辰150周年与“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十周年” 主办“张元济与中华古籍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 收入上海图书馆编《上海图书馆藏张元济文献及研 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10月版)。 第二辑“书评书话”,选录10篇书评文章。 第三辑“书前书后”,选录近年部分著作的前 言、后记等。《文学书香录》收录《书乡漫录》之 后内容涉及常熟文学与文献主题的论文。我与李向 东主编的《常熟藏书史》由江苏教育出版社于2015 年8月出版,为我结项的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 助项目《常熟藏书文化研究》(10LSC010)成果之一 。《常熟图书馆史》由江苏教育出版社于2015年8月 出版,我与李向东合著完成。《苏州传统藏书文化 研究》是我2015年结项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12BTQ028),列为2016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2017年3月由广陵书社出版。《江苏出版史。清代 卷》2016年11月24日列为2016年江苏省社科基金后 期资助立项项目(16HQ028),2017年3月1日列为 2017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这辑文章大致反 映了我近年的研究情况。 本书结集感谢南京大学徐雁教授的关心和帮助 ,感谢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领导的帮助,第二 编辑部王倍倍编辑精心编校书稿,使本书得以顺利 出版。书中存在差错之处,恳请读者不吝教正。 曹培根 戊戌春于常熟
内容推荐 曹培根著的《书海人影/全民阅读书香文丛》是一部读书随笔集,分为三辑——“读书随笔”“书评书话”“书前书后”,囊括了作者多年来的阅读心得、对多种好书的点评和推荐、为书所作的前言后续等。作者涉猎广博,文采斐然。本书可以为读者带来丰富的阅读体验以及多彩的阅读视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