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醉醒石》 第一回 救穷途名显当官 申冤狱庆流奕世 第二回 恃孤忠乘危血战 仗侠孝结友除凶 第三回 假淑女忆夫失节 兽同袍冒姓诓妻 第四回 秉松筠烈女流芳 图丽质痴儿受祸 第五回 矢热血世勋报国 全孤祀烈妇捐躯 第六回 高才生傲世失原形 义气友念孤分半俸 第七回 失燕翼作法于贪 堕箕裘不肖惟后 第八回 假虎威古玩流殃 奋鹰击书生仗义 第九回 逞小忿毒谋双命 思淫占祸起一时 第十回 济穷途侠士捐金 重报施贤绅取义 第十一回 惟内惟货两存私 削禄削年双结证 第十二回 狂和尚妄思大宝 愚术士空设逆谋 第十三回 穆琼姐错认有情郎 董文甫枉做负恩鬼 第十四回 等不得重新羞墓 穷不了连掇巍科 第十五回 王锦衣衅起园亭 谢夫人智屈贵 《八洞天》 序 卷一 补南陔 收父骨千里遇生父 裹儿尸七年逢活儿 卷二 反芦花 幻作合前妻为后妻 巧相逢继母是亲母 卷三 培连理 断冥狱推添耳书生 代贺章登换眼秀士 卷四 续在原 男分娩恶骗收生妇 鬼产儿幻继本家宗 卷五 正交情 假掘藏变成真掘藏 攘银人代作偿银人 卷六 明豕训 匿新丧逆子生逆儿 惩失配贤舅择贤婿 卷七 劝匪月弓 忠格天幻出男人乳 义感神梦赐内官须 卷八 醒败类 两决疑假儿再反真 三灭相真金亦是假
精彩页 第一回 救穷途名显当官 申冤狱庆流奕世 《画堂春》: 从来惟善感天知,况是理枉扶危。人神相敬依,逸豫无期。积书未必能读,积金未必能肥;不如积德与孙枝,富贵何疑。 《易传》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此言祸福惟人自召,非天之有私厚薄也。然积善莫大于阴,积不善亦莫大于阴。故阴骘之庆最长,阴毒之报最酷。至于刑狱一事,关系尤重。存心平恕,则死者可生;用意刻深,则生者立死。况受赇?法,故意陷人;人命至重,何可以供我喜怒,恣我鱼肉也!古语有云:当若不行方便,如人宝山空手回。士大夫事在握,而不辨雪冤狱,矜恤无辜,不深负上天好生之心乎? 汉之时,有于公者,为狱吏,持法公平,能明孝妇之冤。尝白高大其门道:“吾子孙必有显者。”后子定国,果为廷尉,如其言。唐之时,有何比干者,与徐有功、来俊臣、侯思止同为刑官。比干宽恕,多所平反。时人为之语道:“遇来、侯必死,过徐、何必生。”一日,有老妪过其门,持筹九十余枚,与比干道:“君有阴德,子孙为公卿郡守,佩印绶者,当如此筹。”后果累世通显。宋之时,有张庆者,为狱官,扫除狱舍,必使洁净;饮食狱囚,不至饥寒;有病者,医药之无少缺。虽未能申冤理枉,而子孙亦登科第之报。至若周兴、吉顼之徒,钳网为号,罗织成经,倾陷平民’流毒缙绅,终至身首异处,妻子宗族并受斩戮,其视善人之报为何如哉!因缀俚言,聊以志感: 丹笔无轻下,苍黔系死生。 稍忘矜恤意,便就鼎铛烹。 所贵宽仁吏,奉法持公平。 不望桃生?,奚堪鬼泣庭。 皇帝犹清问,廷评可恣情? 扫墓近屠伯,索瓮请周兴。 何如于定国,高门世所荣。 报施应不爽,敢用告司刑。 已前所说,还是事在己,出入由心,即能雪冤申枉,犹非难事。今且说一个官卑职小,既无事,又不爱钱沽誉,乃能明冤枉,出系囚,岂不是个极难的事么? 嘉靖年间,有一人姓姚名一祥,乃松江上海县人。少而无父,家事亦饶裕,为人倜傥不羁,轻财尚义。曾习举子业,能诗文,考几次童生,时数不遇,不得人学,乡里之间,未免有诮笑他的光景,他亦怡然受之,不在心上。但其母守寡育孤,一心指望他以功名显。乃收拾家中积蓄的东西,约有四五百金,教他往南京纳监。 一祥奉母之命,别了妻子,带了两个仆人,即便起程。南京古称金陵,又号秣陵,龙蟠虎踞,帝王一大都会。自东晋渡江以来,宋、齐、梁、陈,皆建都于此。其后又有南唐李?、李煜建都,故其壮丽繁华,为东南之冠。王介甫《金陵怀古》词可证: 《桂枝香》: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潇洒澄江如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露起,画图难足。 念自昔豪华竞逐,恨门外楼头,悲欢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尚唱,《后庭》遗曲。 及至明朝太祖皇帝,更恢拓区宇,建立宫殿,百府千衙,三衢九陌。奇技淫巧之物,衣冠礼乐之流,艳妓娈童,九流术士,无不云屯鳞集。真是说不尽的繁华,享不穷的快乐。虽迁都北京,未免宫殿倾颓,然而山川如故,景物犹昨,自与别省郡邑不同。一祥行至城中,悦目赏心。心下自忖道:“起文纳监,便要坐监,不得快意游玩,不如寻个下处游玩几日,再作区处。”遂同二仆到秦淮河桃叶渡口,寻了一所河房住下。南京下处,河房最贵,亦最精。西首便是贡院,对河便是?子。故此风流伉爽之士,情愿多出银子租他。 一祥歇息了一日,次日便出游玩,一连耍子了两三日,忽然过了武功坊,踱过了桥,步到?子里去,但见: 红楼疑岫,翠馆凌云。曲槛雕栏,植无数奇花异卉;幽房邃室,列几般宝瑟瑶笙。呕哑之声绕梁,氤氲之气扑鼻。玉姿花貌,人人是洞府仙姝;书案诗筒,个个像文林学士。不愁明月尽,原名不夜之天;剩有粉香来,夙号迷魂之地。做不尽风流榜样,赚多少年少英才。 P5-7 导语 五色石主人著、东鲁古狂生编的《醉醒石八洞天/中国古典小说丛书》作为明末清初白话短篇小说林中一部代表作品,不仅因为它具有一定的规模,作品题材涉及比较广泛的社会内容,而且在写作艺术上,也有胜处。 语言简洁明畅,较少同类作品中那种文人掉书袋的现象,也是本书的一个特色。 序言 《八洞天》之作也,盖亦补《五色石》之所未 备也。《五色石》以补天之阙,而阙不胜阙,则补 亦不胜补也。夫天之不克如人愿者何限?今试举其 大者言之。苟欲其悉如人愿焉,将必使夏禹不丧父 ,宣尼不幼孤,皋鱼不悲风树,王裒不泣蓼莪,虞 舜之亲母重生,闵损之先慈再世,汉昭侍奉钩弋, 宋仁终养宸妃,如是者方称快。又必使新城之雉勿 经,二子之舟竟返,思子之宫不作,黄台之瓜不稀 ,伯奇孝已俱得还魂,卜商邓攸不致乏嗣,如是者 方称快。又必使石娘之夫婿忽归,荀令之佳人复得 ,买臣不被弃于糟糠之妇,小玉不见负于薄幸之郎 ,文姬之节幸全,淑真之配弗误,刘家之伎不夺于 权贵,章台之柳不折于他人,如是者方称快。又必 使左丘不失明,张籍不病目,孙子不膑脚,史迁不 腐刑,种芀之歌不见怒于汉帝,斗鸡之檄不见恶于 唐宗,孟浩之诗不放还,刘贲之策不下笫,如是者 方称快。至于箕裘堂构之间,兄弟叔侄朋友主臣之 际,务令贤父勿生不肖之子,佳胤勿产败德之门, 蔡仲不必居盖愆之名,石衜不必有灭亲之举,伯牛 无向之兄,展禽无盗跖之弟,白公继楚而太子建之 祀得延,季札受吴而公子光之衅不起,如意获全, 德昭无死,快人心者当如是。又务令谷风不嗟弃予 ,行野不伤异旧,笃友之羊角不亡,负交之暴公被 斥,任窻之儿不衣葛,叔敖之子不负薪,爱君之屈 原不沉渊,存孤之杆臼不断领,卖主之长脚受极刑 ,易储之新恩蒙显戮,快人心者,当如是而未已也 。以天之力,奚求弗获,而男定是男,女定是女, 虚定是虚,实定是实,犹未见天道之神奇而莫测也 。必也阴可变而为阳,阳可变而为阴,无可变而为 有,有可变而为无。夫乃叹造物之灵,而识化工之 幻。然如是以求天,而天几穷矣。 有疑予言者曰:“以若所云,或天之外另有一 天,然后可。”而予曰:“不然。倘谓天之外另有 一天,是非复人间世之天,而别一洞天者也。而彼 别一洞天者,以为不在人间世之中,而又未始出人 间世之外。试思宇宙之大,何所不有。人特囿于成 见,拘于旧闻,有不及知耳。假如女娲补天之说, 古未尝传,而吾今日始创言之,未有不指为荒诞不 经者。推此而论,又安知别一洞天之天,非即此人 间世之天也哉!况自有天以来,所不必然之事,实 为自有天以来,所必当然之理。诚知其理之必当然 ,更何得以其事之不必然而疑之也。”予故广搜幽 览,取柱史之阙于纪、野乘之阙于载者,集其克如 人愿之逸事,凡八则,而名之曰《八洞天》云。 五色石主人题于笔炼阁
内容推荐 五色石主人著、东鲁古狂生编的《醉醒石八洞天/中国古典小说丛书》包含东鲁古狂生的拟话本小说《醉醒石》和笔练阁主人的《八洞天》。 《八洞天》清代话本小说集,八卷,题“笔炼阁编述”。存清初原刊本,藏日本内阁文库。上海古籍出版社据以影印,收入《古本小说集成》。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有钞本,大连图书馆藏有钞本残本,仅存第一卷,另有满文译本,藏故宫博物院。首序,署“五色石主人题于笔炼阁”,疑作者即《五色石》小说作者。 《醉醒石》作为明末清初白话短篇小说林中一部代表作品,不仅因为它具有一定的规模,作品题材涉及比较广泛的社会内容,而且在写作艺术上,也有胜处。如上举述,《醉醒石》是一部瑕瑜并见的作品,在白话短篇小说创作目前自有一席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