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月亮照常升起/宁波青年作家创作文库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姚丽 |
出版社 | 宁波出版社有限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姚丽著的《月亮照常升起》为《宁波市青年作家文库(第5辑)》中的一部短篇小说集,收入作者具有代表性的10个小说。短篇小说集《月亮照常升起》是基于日常视野下的文学书写,从生活的夹缝里审视人心的隐秘与复杂。现实与想象结合,真实与虚幻交织,并由此探讨人性深处的幽暗和光亮。小说集涵盖了作者不同时期的语言风格和叙述手法,能窥见作者为小说写作做出的尝试和努力。 作者简介 姚丽,1990年生,笔名姚十一。2015年毕业于天津医科大学,同年开始小说写作。作品见于《山花》《青年文学》《西湖》《文艺报》《长江文艺‘好小说》《思南文学选刊》等。现为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鄞州区首届十大文学新锐,鄞州区第二届青年文艺之星。 目录 五十而立 带刀刺猬 钓鱼 变脸 月亮照常升起 大象夜奔 尾骨 审判 失心 海红的年 序言 无为而治和野心勃勃的小说 徐海蛟 有一百种可能,姚丽将成为另一个姚丽。我说的另一 个,不指别的,仅仅指与写作和文学无关的姚丽。有时, 我们习惯以极简单的方式划分人,例如钢琴家会将人分为 会弹钢琴的和不会弹钢琴的,僧人会将人分成皈依的和未 皈依的,屠夫会将人分成杀猪的与不杀猪的。而我,成天 与文字为伍,就有了自己对人的奇怪分法:写作的与不写 作的。按照我的分法,写作的人和不写作的人有天壤之别 ,不管你们愿不愿意相信,这意味着一个人仰仗精神的方 式存活还是以非精神的方式存活。 一个人的走向不可预计。姚丽高中念理科班,大学五 年学医,毕业后又考入甬城一家医院,当时即将成为正式 的医务人员。这样一条路径,她往前走去,似乎与文学相 去甚远。作为老师,我一度为她离文字越来越远而感到遗 憾。其实遗憾似乎不必,天下老师都会遇见许多有天赋的 孩子,有人听力惊人,能分辨出一串音符里的一个;有人 打小手巧,摆弄各样精密器具皆有如神助,一经他手,器 物仿佛附着了光亮;也有孩子,学语文、数学、音乐、美 术悉数垫底,但手一沾到佛经竟过目能诵,谈及佛理要义 头头是道……但世俗生活并不会轻易眷顾一个人的天赋, 大多数人会成为芸芸众生,成为存活差异性越来越小的人 。可我还是遗憾,姚丽是独一个的,我对她的写作有着很 高的期待。 有一种必然,姚丽还是要成为现在的姚丽,她可以远 离文学两千公里,可以走进世俗的城池住上三年六个月。 但她无法摆脱汉语的蛊惑,无法摆脱少女时代落到心田的 一颗关于诗的种子,无法摆脱故事,也无法摆脱汉字落向 纸面的那一声令人心颤的回响。很多事有如宿命,草蛇灰 线,伏脉千里之外。十三岁,她沉醉于《安娜·卡列尼娜 》的时候,十四岁,她领取“春天送你一首诗”大奖的时 候,文学早以命运的形式降临她的心头。姚丽必须成为那 个被文学照耀的姚丽,必须成为从不停歇地讲述故事的姚 丽。只有这一部分的天赋,赋予她的生命以格外的灵动, 让她于众人里显现出自身的不同来,仿佛釉彩赋予瓷器以 光泽,羽翼赋予飞鸟以轻逸。 因了深藏久远的天赋,姚丽这几年开始写小说,一出 手就高出了大部分勤奋、平庸、整天鼓捣文字的人,她仿 佛就是为了写小说来的。这句话也可以讲成:仿佛有一些 小说就那么找上了她,它们需要被一个合适的人,被一双 合适的手写出来。 关于小说,姚丽诚然有着极好的嗅觉与天赋,但一个 作家若只仰仗这些是绝对不够的。姚丽的小说以丰盈的文 学观念打底,她写小说伊始,就有强烈的文学自觉与文本 意识,她很少盲目与轻率,很少满足于那些现实场域里掉 落的故事。她对自己的小说认知清醒,换句话说,在姚丽 看来,小说应该成为一种有难度的特别高级的东西,绝不 是编一个故事那么简单。为此,她给写作设置了许多障碍 ,她一直认为没有障碍的小说不值得写。有了这份心气, 姚丽的写作变得极其缓慢,往往一天下来,只能写六七百字,有时甚至只有两三百字。在这个网络作家动辄一天写 一两万字的时代,姚丽始终保持着自己“两句三年得”的 古典节奏,这种节奏是中国古代诗人贾岛的节奏,也是古 罗马诗人维吉尔的节奏,据说维吉尔一天只写两行诗。 缓慢的写作进程让姚丽的小说显得紧致,这份紧致首 先是由语言透出来的。语言是作家手里握住的唯一一件与 上帝对话的魔杖,亦是作家格调与水准所现。见多了那些 拖沓、浮夸、面目狰狞的语言,读姚丽的句子,你会真正 品咂出汉语的质地。她的语言鲜活、跳脱,有钟磬之声, 如此语言打底,文本就出落得分外好看,你能见到一个人 的智慧与意趣在字里行间闪现。 她是将小说当成纯粹的小说写的,它既不是敲门砖, 也不是某种沽名钓誉的工具。她的写作,全凭文字与内心 召唤,好比一个纯粹的画家被色彩召唤,一个孩童被心头 无穷的幻想召唤,她被灵魂深处隐秘的故事召唤。因了这 份无为而治,因了对小说纯粹出于艺术形态的认知和探求 ,姚丽便可在写小说这件事上遵从内心。不难看出,《月 亮照常升起》这本集子里的十篇小说,呈现出十种别样的 形态,姚丽在不断实验与尝试中完成了一次次自我抵达。 《月亮照常升起》是多面的,亦是多变的。一个年轻 而富有才情的小说家似乎有能力尝试各样的飞翔姿势,也 有自信驾驭各样风格。你会在她的小说里读到现代主义的 影子,也会读到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子,你会遇见余华、苏 童,遇见毕飞宇,还会有马尔克斯和布鲁诺·舒尔茨出没 其中,这是一个年轻而未被某种老派观念损害的小说家的 气象,这种气象预示着更多可能。 姚丽的小说带着普遍的寓言气质。她笔下那些小人物 ,诸如老马哥、罗顺利、李海红、老杨之类皆是自“寓言 ”里来的人,他们身上蓬勃着热烈的生气,展现小人物独 有的一份活法,又揭示人所面临的共同困境,他们自生活 的土壤里长出来,又按照小说的模样成为另外一些带有巫 气的人。姚丽笔下的罗家庄很世俗,可显现的方式却很先 锋。她执着于探究底层人物在为生计挣扎之余,企望找到 一点关于精神和灵魂层面出路的问题。地球上小到不能再 小的罗家庄,却是她人性的戏台,人的爱与欲,善与恶, 明亮与阴暗,都在罗家庄生长起来。天地广阔,生命小如 虫蚁,即便如此,每个人又展现着无限的复杂性,像一个 幽深的宇宙。姚丽沉迷于追寻人的无限性,她不断向着人 性深处勘探,她要在罗家庄给一些无人问津的小人物找到 安居之所,并以罗家庄作为人性和命运永恒的据点。她的 罗家庄就是她的文学地理,她的写作在小说艺术本质的追 求上显得野心勃勃。 一个真正的小说家,一定不屑纠缠于琐碎的风月故事 ,她只对人的不可捉摸感兴趣,她企图解析的是生而为人 的那些不近人情和出入意料。这样的追求,才真正呈现出 小说的难度和光泽,这也是我欣赏姚丽小说的原因。她的 作品总有办法带领读者踏上一段始料未及的旅程,总让读 者在打开后,无法一眼穷尽往后的内在,你仿佛站在一个 深邃的湖前,水面平阔,波光盈盈可掬,但无法得知它有 多深,边界在哪儿。读这样的小说,你会获得心智与情感体认上的双重快乐。 《月亮照常升起》才是开始,升起的仅是一弯新月, 尽管这本集子已初露清辉,彰显了令人瞩目的才情。文字 的旅行还将继续,姚丽的罗家庄还会在汉语里持续拔节生 长,拓展边界。这一切仍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写小说的 人,讲述故事的人,她的心会因了孜孜不倦的磨砺而更澄 澈,而她将借用这样的澄澈获得一种可以逾越沉重的轻逸 之力。 假以时日,姚丽和她的小说会令更多人瞩目。 是为序。 2018年9月10日 导语 《月亮照常升起》融入宁波地方风俗,植入宁波的诸多元素,让甬城成为小说创作的地理背景。一个年轻而富有才情的小说家似乎有能力尝试各样的飞翔姿势,也有自信驾驭各样风格。你会在姚丽的小说里读到现代主义的影子,也会读到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子,你会遇见余华、苏童,遇见毕飞宇,还会有马尔克斯和布鲁诺·舒尔茨出没其中,这是一个年轻而未被某种老派观念损害的小说家的气象,这种气象预示着更多可能。 姚丽的小说带着普遍的寓言气质。她笔下那些小人物,诸如老马哥、罗顺利、李海红、老杨之类皆是自“寓言”里来的人,他们身上蓬勃着热烈的生气,展现小人物独有的一份活法,又揭示人所面临的共同困境,他们自生活的土壤里长出来,又按照小说的模样成为另外一些带有巫气的人。姚丽笔下的罗家庄很世俗,可显现的方式却很先锋。她执着于探究底层人物在为生计挣扎之余,企望找到一点关于精神和灵魂层面出路的问题。地球上小到不能再小的罗家庄,却是她人性的戏台,人的爱与欲,善与恶,明亮与阴暗,都在罗家庄生长起来。 精彩页 五十而立 老马哥从小区出来,正是日头瘪下去的时候。他端起手,隔着四十厘米的距离,在无光的老式表上有模有样地打量着,七点十分二十五秒。这会儿,往常和他一道散步的伙伴该回来了。 每天这个时候,大学周围一公里内的老娘们、小媳妇都奔到这里来,纳凉的纳凉,荡马路的荡马路,开大会的开大会,还有领着两三个孩子练轮滑的,推着婴儿车挎着奶瓶的。惹得有课或自习的学生们只能眼巴巴看着学校被这些闲人霸占。 老马哥和小区几个老阿叔是其中一支分队。天凉时晨练,天暖时只趁着晚饭后的光景稍走几圈。虽说老马哥是里头最年轻的,但厮混久了,小马也变成老马了。 昨日,老马哥错过了散步分队,自个儿在校园里晃荡。那会儿,天色还早,路灯刚刚亮起,白日的燥热散尽,风不急不缓地走过。老马哥放慢了步子,踩着音乐的节拍,心里的慵懒统统逃了出来。他看看操场上闲逛的男女,穿着短裤慢跑的学生,还有一拨黑人,打着一种他叫不出名的小球。那帮黑家伙还会冲他露出一口大白牙。 老马哥散步到操场入口,恰迎一位女生从铁门槛里送出一条腿,风吹得急了,掀起裙摆,现出一抹晃眼的白光。风没有吹得更高。老马哥好像看到了什么,又不知那是什么,当然,他是知道的。不过他早就忘记,这世上还有能叫他心里打鼓的事儿。他在原处定了两秒,待女孩的裙摆重新贴到腿上,面无喜色地进去,支撑脑袋的是一截燃尽的木头。裙摆、衬裙、大腿、晚风,在老马哥的脑中沉了下来。 这对五十几岁的男人来说不算什么,他们赏过美女,看过毛片,褪过裤子,顶着各种疯狂被生活奚落。有那么些个片当儿,人会对平凡的美重新生出无限的遐想,尤其在生活连繁复庸常也不剩多少时,被完全沥干水分后。老马哥有所遐想,换作老王、老陈、老李,也会想。 老马哥一遍遍翻找傍晚的记忆,试图找到新的线索,如果幸运,他或许能想起裙子的花纹以及橘色衬裙的材质是轻薄还是厚重。经过数十遍考证,老马哥有了第一条线索,裸露的腿,纤细白净,看不到毛发的痕迹;接着又有了第二条,裙子是清新明丽的绿色,应该很轻,不然怎么会被风掀起来呢?值得高兴的是,他将看到的统统回忆起来了,其余的,在裙摆飞扬的片刻,他的脑子就处于停顿状态了。 如果有人觉得老马哥被裙裾翩翩的姑娘勾了神,这理解有失偏颇。 他迈着松快的步子,哼着低低的曲儿,紧压着心底忽明忽暗的盼头。 在离操场两米远的地方,老马哥停下了,昨天,那穿裙子的姑娘正从里头走出来哩。老马哥估摸着天色,又探着脑袋瞄一眼门里头,才犹犹豫豫地抬起腿,前脚刚落地,又假装想起什么,立马收回来。谢谢你给我的爱,今生今世我不忘怀……老马哥希望这是真的。他捏着拳头,像一头丧气的牛,带着义无反顾的神情,合上眼,迈过那扇新刷过红漆的铁门。老马哥不好意思再把腿收回来,不过谁会在意一个小老头儿呢?谁猜得到他的心思呢?这么一想,老马哥故作轻快地收回了老腿。 这次他走得远一些才往回走。当老马哥第三次抬脚时,便背着手悻悻地回去了。 当老马还是小马的时候,他喜欢做一件事。 二十出头的小马是个木匠,有几分英气,着一身邋遢皱巴的衬衣工装裤,老练地拿着刨子在木头上自如来去,嘴里叼着一根廉价的烟,耳朵上还别着一根。同他一起的几位老木工也是这副行头和架势,歇工时点根烟消遣,上工时抽着烟提神。小马喜欢抽烟,更确切的是喜欢干活时抽烟的架势,仿佛不是在劳动,而是在艺术地享受劳动。但比起抽烟,他更喜欢和烟一块儿放在衬衫口袋里的打火机。 小马点着他嘴里的第一根烟时,用的是枚红色塑料打火机,打火机的一面印着个女人,一袭紧身的黑色吊带短裙,腰很细,胸部的弧线像他刨出来的圆;眼也是细细紧紧的,眉毛十分挑衅地吊起来。小马瞬间被打火机上的女人迷住了,他迫不及待地翻到背面,又一个性感的女人,打扮十分相似。这是小马第一次那么近距离地观望女人,并且毫无顾忌地欣赏和想象。往后那些对女人的遐想和青春梦想也是从这一枚打火机开始的。在做了番羞涩的想象后,小马把打火机藏进衬衣口袋里,贴着自己的胸膛,忍不住脸红心跳。 P1-3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