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贾康,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导,中国财政学会顾问。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和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北京市等多家人民政府咨询委员,北京大学等多家高校特聘教授。1995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被评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高层次学术带头人。多次受朱镕基、温家宝、胡锦涛和李克强等中央领导同志之邀座谈经济工作(被媒体称之为“中南海问策”)。孙冶方经济学奖、黄达一蒙代尔经济学奖和中国软科学火奖获得者。主编或合作主编有《新供给:经济学理论的中国创新》《中国财税改革三十年:亲历与回顾》《中国财政通史》《现代经济学大典(财政学分册)》等,出版有《财政本质与财政调控》《新供给经济学》《供给侧改革十讲》等多部书籍。 和苏京春合作《中国的坎: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获评2016年度“中国好书”。 目录 第一篇 配套改革 将中国改革开放的现代化伟业进行到底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 市场取向的改革与改革的配套 关于我国宏观经济不稳定的制度性原因 “法治化”取向下的历史潮流与经济社会转轨 ——学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感悟 第二篇 新供给经济学创新 中国需要以改革为核心的新供给经济学 改善供给侧环境与机制,激发微观主体活力,创构发展新动力 ——“十三五”时期创新发展思路与建议 以增加有效供给的“聪明投资”促进稳增长、促改革、优结构、护生态、惠民生的建议 论供给侧改革 新供给:经济学理论的中国创新 ——在现代化新阶段历史性的考验中,从供给端发力破解中国中长期经济增长、结构调整瓶颈 论制度供给的滞后性与能动性 经济学的“新框架”与“新供给”:创新中的重要联通和“集大成”境界追求 “三驾马车”认知框架需对接供给侧的结构性动力机制构建 ——关于宏观经济学的深化探讨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制度创新实践 ——国企改革与“混合所有制 关于创新发展的基本认识 第三篇 发展战略与宏观调控、经济管理 胡焕庸线:从我国基本国情看“半壁压强型”环境压力与针对性能源、环境战略策略 ——供给管理的重大课题 抽紧银根与压缩规模 ——论我国需求控制的着力点及转换条件 积极运用财政政策加强供给管理 ——论财政政策促进供求关系中长期均衡和国民经济 跨世纪发展的思路 联通“中国梦”的真问题——跨越“上中等收入陷阱 何谓?何从? 论国有资产的分类与分层管理 “混合所有制”辨析:改革中影响深远的创新突破 治理雾霾、促进环保需充分运用经济手段,破解“两大悖反 本轮股市大震荡的透视与反思 辖区顶层设计优化是政府最好的理性供给 国债适度规模与我国国债的现实规模 从治标到治本:房地产业政策调控与房产税制度创新 第四篇 财政基础理论创新 从“国家分配论”到“社会集中分配论 我国财政平衡政策的历史考察 财政职能及平衡原理的再认识 “民生财政”论析 权益—伦理型公共产品:关于扩展的公共产品定义及其阐释 从替代走向合作:论公共产品提供中政府、市场、志愿部门之间的新型关系 第五篇 财政改革研究 深入进行财政体制改革的设想 近中期财政体制改革思路的探讨 分税制改革与中央、地方政府间关系 美国财政体系的特点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县乡财政解困与财政体制创新 财政的扁平化改革和政府间事权划分 ——改革的反思与路径探讨 正确把握大思路配套推进分税制 ——兼与“纵向分两段,横向分两块”的主张商榷 中央地方财力分配关系的体制逻辑与表象辨析 ——客观存在的地区间“横向不均衡”,需要合理的中央、地方 间“纵向不均衡”机制加以调节 第六篇 收入分配与税制改革 论居民收入分配中政府维护公正、兼顾均平的分类调节 从国家最高利益出发考虑社保管理体系框架选择 以“一元化”公共财政支持“市民化”为核心的我国新型城镇化 我国地方税体系完善构想 中国房地产税改革的方向、要领与路径选择 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问题研究 ——兼论“起征点”问题合理解决的思路 “土地财政”论析 ——在深化财税改革中构建合理、规范、可持续的地方“土地生财”机制
内容推荐 贾康著的《改革时代创新研讨集萃(精)》系列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十三五”规划“历史的足音——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图书中的一本,分为配套改革,新供给经济学创新,发展战略与宏观调控、经济管理,财政基础理论,财政改革研究,收入分配与税制改革等六个方面,这些文章真实、全面、客观地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历程,具有理论性、实践性、史料性等特点,对于我们解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指导作用和参考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