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侯婧,青岛理工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社会工作系讲师,2001~2011年在中国农业大学社会学系和发展管理系先后接受本科、硕士和博士教育,2011年获中国农业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2009~2010年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本那一香槟分校做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社区发展,曾在《西北民族研究》《青海民族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目录 第一章 研究进入 一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二 研究中的核心概念界定 三 研究框架 四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理论准备:对已有研究的梳理 一 关于生计的研究 二 关于社会行动的研究 三 关于农户行为的研究 四 已有研究总结 第三章 调查地点介绍 一 县域、乡域概况 二 村庄自然资源状况 三 村庄中的大事件 四 融入社区 第四章 个体意愿、家庭行动与群体影响 一 模糊的个体行为、具体的家庭行为 二 家庭生计行动达成的可能途径 三 村头效应——农民行动的重要参考 第五章 适应与调整的逻辑——面对自然的农民行动 一 人与自然 二 水资源——影响当地农民生计的首要因素 三 适应自然——农民调整生计的准则 四 生产链的延续——农民的基本考量 五 祈雨:望天乞水的仪式 第六章 作为“社会人”:农民行动与社会资源 一 外出打工过程中资源的充分利用 二 不出村的收入:村内资源的利用 三 差序格局的理性化:生产互助过程中的资源对等 四 合作的可能性——几个典型事件 第七章 市场影响下的农民行动 一 日益增长的现金需要——农民生计行动的根本“动力” 二 追求市场利润过程中的农民付出 三 市场因素渗入后农民种植结构发生变化 四 从被动到主动——农民对政府介入的反应 第八章 个体特殊性——村民行动的差异 一 农民行动的阶段、阶层论 二 个体农民的行动逻辑——几个案例 第九章 结论和讨论 一 研究结论 二 讨论 三 研究的优势与局限 参考文献
导语 在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农村社会,以及在具体场域中所呈现的生计方式中,农民社会的变与不变又体现在哪里呢?在农民生计变迁的过程中,整个社区农民的行动逻辑是什么?单个农民的生计在整个变迁过程中又有着怎样的逻辑? 侯婧著的《生计过程中的农民行动逻辑》试图通过深入农民的“生活世界”,研究他们在生计变迁以及生计决策过程中的行为特征、思维方式以及决策的过程等,探索出他们行动的逻辑。 内容推荐 农民作为农村发展的主体,是实现农村和农业发展以及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农民生计是农民生活诸多面向的重要体现,在面对和适应不断开放的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农民生计也体现出了很多的共性和个性特征。侯婧著的《生计过程中的农民行动逻辑》以河北省的两个村为个案,采用访谈、参与式观察等方法,以农民的生计过程为分析对象,对农民在日常生活中的行动特征、逻辑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本书通过窥视社区中农民的生计社会,说明中国农民生计过程中的行动特征和逻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