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深潜译海探骊珠(郝运)/海上谈艺录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管志华 |
出版社 | 上海文化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内容推荐 郝运,原名郝连栋,著名法语文学翻译家。曾任上海平明出版社、上海新文艺出版社编辑,上海译文出版社翻译,全国法国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代表性译作有司汤达小说《红与黑》《帕尔马修道院》等。2015年4月20日在京接受了中国翻译协会颁发的“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管志华著的《深潜译海探骊珠(郝运)/海上谈艺录》通过“艺术评传”和“艺术访谈”,对这位翻译家的生平和成就等进行了全景式地描述,从中感受其大家风范。 目录 艺术评传 序章 隐身译林 第一章 渔家祖辈 大清河边的小渔村 父亲从小爱读书 父亲兄长都是军医 第二章 动荡岁月 脾性迥异的兄弟俩 少年的启蒙教育 抗战中迁家重庆 交识志同道合者 第三章 负笈昆明 考取三所大学不知如何选择 中法大学的前世后生 大学生活艰苦却受益终生 难忘的大学生涯 第四章 求职谋生 三次面试 成家立业,当上法语编辑 天有不测风云 第五章 乍暖乍寒 在上海编译所的日子里 两本译作被斥为“爱情至上 “文革”爆发,雪上加霜 十年磨一剑,编纂《法汉词典》 第六章 春天来了 翻译界的“黄金期 深挖井方能饮甘泉 文学翻译要耐得住寂寞 遇到了这样的好社长 虔诚仁爱的“苦行僧 第七章 交上好运 多思深想不草率落笔 “我是‘三烤’出身 乔迁新居译书更安心 再启“莫氏翻译工程 第八章 翻译艺术 心灵的“深度阅读 翻译风格与风格翻译 《红与黑》大讨论 第九章 众望所归 最高奖赏是“读者喜欢 游历加、美,心生遗憾 对名“隐身” 对利“躲身 第十章 晚霞映天 为了翻译要有健康 对翻译界现状的喜忧 憧憬文学翻译的未来 尾章生命之光 艺术访谈 兴旺文学翻译多与世界交流 附录 从艺大事记 参考文献 后记 序言 隐身译林 我没有生活上的奢求向往;从事文学翻译我是幸运的 。 ——郝运 这是一位九十多岁的老人,若从1948年出版首译本算 起,至2018年,他的翻译生涯已经整整70年。在这条漫长 的翻译之路上,他踩着实实的脚印,留下深深的足痕。 黎明晨曦,红霞盈天。2016年,阳光灿烂的暮春。 在上海西北部一个普通而平凡的居民社区,笔者按响 著名法国文学翻译家、“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得主郝运( 本名郝连栋)家的门铃,一位满头华发、慈眉善目、瘦高个 头、弯腰屈背的老人步履蹒跚地从房间走出。他秀外慧中 、仁慈和蔼的同岁老伴一面扶携一面笑称:已经年过九十 ,腿脚不便,所以动作慢吞吞,上海人叫“木笃笃”。 笔者赶紧帮衬,老人婉言道:不用,不用!他的脾性 似乎有点倔,但话语不多,颇有绅士风度,看上去精神矍 铄,气色亦不错,富有读书人气质。 笔者想象这位老人年轻时一定仪表堂堂、举止优雅。 他的学识、修养、才华、人格赢得译界同道的尊敬。七八 年前,笔者曾访问郝运,但未能深交。而今,在多次采访 相互熟悉后,才知他自小身体赢弱、不喜张扬,且历尽艰 难、久经风霜,由于各种历史原因,他翻译才华的“爆发 力”“黄金期”是在中年时才显现出来的。他是老者,是 译者,是智者,更是隐者。中国不少读者读过《红与黑》 、《巴马修道院》(现改译名为《帕尔马修道院》)、《黑 郁金香》、《三个火枪手》、《企鹅岛》、《磨坊书简》 、《羊脂球》、《为了一夜的爱》等一批19至20世纪法国 文学名著,知道司汤达、大仲马、都德、莫泊桑、左拉等 法国著名作家,但鲜有人特别注意“郝运译”这三个字。 郝运对此只是淡淡地笑笑,他不介意、不在乎、不计较, 他知道,读者的满意,才是自己的幸福。 译家正是“大隐隐于书”的译苑耕耘者,他们用心血 灌浇世界名著的奇葩,在译作中再现各色人物的命运,在 译苑里点亮生命的霞光。郝运喜欢海德格尔说过的这么一 句话:“思,就是使你自己沉浸于专一的思想,它将一朝 飞升,犹如孤星宁静地在世界的天空闪耀。”译者,不是 简单的两种文字符号的变更、替换,而是人物的再现、生 命的再造。译者,思者也。翻译要以“行文流畅,用词多 变,色彩丰富”相要求,三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这也是 郝运用心、用力的地方。郝运曾这样告诉笔者,照字直译 ,也可以视为一种翻译技巧,或翻译窍门,但妙悟原文, 由形似得神似,技巧上的要求就更高。 译书天下事,得失寸心知。也许只有长期从事文学翻 译工作的,才有切身体会。枯灯一盏,清茶一杯,在世界 名著里徜徉,深潜译海,甜酸苦辣,滋味自知。高洁的情 操、深邃的思想、丰富的情感、美妙的艺术、冷静的思考 、优美的文字,都融于法国名著中,且让自己的体察、感 悟、情感用汉语精准、忠实、原汁原味地传达到中国读者 中,知易行难。一旦译出,看到读者钟情喜爱、专心阅读 ,他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从这个意义来说,译者须有不同于一般人的情感和智慧。 文化化人,艺术养心。从事文学翻译,既需要火花和 激情,更需要积累和沉淀。郝运深知,大师的作品好比“ 冰山”,露出的八分之一是冷静、凝炼的文字,水下的八 分之七则蕴藏了作者丰富的情感和思想,需要译者去参悟 和挖掘。他深谙并汲取翻译大家傅雷的翻译经验:译一部 作品要读到四遍五遍,才能把情节记得烂熟,分析彻底, 人物历历如在目前,隐藏在字里行间的微言大义也能慢慢 咂摸出来。但做了这些功夫,是不是翻译的条件就具备了 呢?不。因为翻译作品不仅仅在于了解与体会,还需要译 者进一步把所了解的、体会的,既忠实又惟妙惟肖地表达 出来。两个性格相反的人成为知己的例子并不少,古语所 谓刚柔相济,相反相成;喜爱一部与自己气质迥异的作品 也很有可能,但要表达这样的作品等于译者脱胎换骨,变 成与自己性情脾气差别很大,或竟相反的另一个人。这个 经验之谈,犹如生活中的演员扮演舞台上不同性格的人物 一般。 笔者感受到郝运一种特有的胸怀。他温润如玉,淡泊 一生,不是通过文字去猎取名利,而是通过文字呼吸,用 自己的文学思想滋养读者的心灵,启迪后人的心智。他知 道,知识分子要保持人格的尊严、灵魂的纯洁,千万不能 让人格、灵魂“待价而沽”。他说他从事文学翻译算是幸 运的,在那动荡的岁月里,自由翻译这个职业让他“躲避 ”了一场场“运动”,他觉得在这个“避风港湾”,自己 是最幸福的,同时又是最痛苦的。因为身体不好,家庭出 身亦不好,所以他很知趣,不主动去交朋友,即使交友, 他的原则是“朋而不心,面朋也;友而不心,面友也”。 这是他的幸运。 对郝运长达70年的翻译生涯,笔者甚感可用这样的文 字表述:他没有种种光彩照人的头衔来自我炫耀,有的却 是多年的书斋寂寞和持久的翻译追求;他没有生活上的奢 求向往,有的是对译作的匠心独运和精益求精;他没有过 多的翻译理论,有的却是笔耕不辍的翻译实践,为我们留 下了许多法国名著的中译精品;他没有多少及门弟子继承 其衣钵,却把一片热忱倾注到了法国文学爱好者身上,开 一代风气而不自封为师。 隐者大智,智者身全——这是笔者对这位翻译名家的 开场白。 导语 郝运,原名郝连栋,法国文学翻译家。1925年生于江西南昌,祖籍河北省大成县(现为天津市静海区)。民进会员,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作家协会、上海翻译家协会会员。 青少年时代在国难当头、战乱频仍中度过,先后在南京、重庆、昆明求学。1946年毕业于昆明中法大学法国文学系,1947年任职于南京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红十字月刊》。 新中国成立后,分别在平明出版社、上海新文艺出版社任编辑,1958年春因肺病复发,向出版社提请辞职获准,病愈后专职从事法国文学翻译,翻译生涯达七十年。译出《红与黑》《巴马修道院》《黑郁金香》《都德小说选》及合译《三个火枪手》《莫泊桑中短篇小说全集》等六十多种法国文学名著。2002年获上海翻译家协会颁发的“中国资深翻译家”荣誉称号;2015年获中国翻译协会授予的“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2016年获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重大文艺创作领导小组颁发的“2015年度上海文艺家荣誉奖”。管志华著的《深潜译海探骊珠(郝运)/海上谈艺录》讲述了郝运长达70年的翻译生涯。 后记 经过近两年的采写,在本书写完最后一字时,我心头 如释重负,变得轻松愉快。现在回想下,往日情景依然历 历在目。 2016年暮春,我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是上海市文联文 学艺术院打来的。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与上海市文联 交往比较多,常会在文艺会堂遇到不少文化艺术界名人, 他们的学识修养、气质风度,尤其待人谦和、没有架子, 言谈举止又幽默风趣,让我们这些跑新闻的记者极为钦佩 ,每每随机采访,总有意外收获。 至90年代中期,与我熟识的北大中文系毕业的褚水敖 同志从上海市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调任市文联秘书长,其 间我跑得更勤;后来他调任市作协党组副书记兼秘书长, 我渐渐与市文联联络少了。 接到电话,我很纳闷:“失联”近二十年怎么会主动 来找?一问才知,原来市文联在编写一套“海上谈艺录” 艺术传记丛书,将老一辈卓有成就的艺术大家的人生经历 、艺术成就真实地记录下来,他们想请我担当采写著名法 国文学翻译家郝连栋(笔名郝运)先生的任务。2010年左右 ,我采访过郝运先生,丛书组织者便寻到我。我爽快地应 承了下来。郝先生一辈子踏踏实实、兢兢业业、一丝不苟 、精益求精,他完成许多法国文学名著的翻译工作,所承 担的工作量和压力多不为外人所知。当下出现的物欲横流 、金钱至上、诚信丢失、道德滑坡等不良现象,与郝先生 的执着专注、诚实做人的品行形成鲜明的对比。 郝先生业务水平一流,而且人品非常好,话语不多, 谦和低调,从不摆谱,做事细心,为人真诚,七八年前的 采访中我便深有体会。让我感动的是,他八十多岁因身体 原因才正式停笔翻译,后来严重的颈椎病、腰椎病痛让他 备受折磨,加上患有其他严重的老年疾病以及大脑萎缩症 ,他原本想婉拒写他,现任市文联专职副主席兼秘书长沈 文忠多次做工作,结果他同意了,最终选定我作为撰写人 。很感谢郝先生的信任,我亦不知天高地厚地爽快答应, 以为凭借自己多年的采访经验,能轻松胜任郝先生的传记 书写任务。 不料事情的推进比预料的艰难很多。在2010年代访问 郝先生时,他行将进入“米字寿”,虽然身体欠佳,但还 能谈及往事;虽然话语不多,却能说清楚,还跟我聊及养 生的“秘诀”。但这次写传记时问起一些人和事,尽管他 思维还算清晰,但总叹息想不起来,毕竟他已九十有三。 至2017年12月,郝先生身体每况愈下,定居加拿大多年的 长子郝珉赶紧回国,带父亲住进上海仁济医院西院(山东路 )检查、治疗。我曾多次探望想再进一步“挖掘”,但郝先 生身体状况更不如前,要想从他口里“掏”出更多史料, 几乎不可能,即便讲,也是重复他曾经给我讲过的往事。 我只能进行艰苦的外围采访。但问题又出现了,他的 同辈、同学、同事,包括他的二哥——我国著名肝脏传染 病学家郝连杰,他大嫂的弟弟——著名法语翻译家、上海 译文出版社编审傅欣等,都一个个不幸谢世,要对亲属以 及外围同辈、至交好友的采访完全到了“山穷水尽”的地 步。好在郝先生的夫人童秀玉、童秀玉妹妹童秀峰、长子郝珉、侄子郝陵生、侄媳严厚琪等,包括毕业于北大西语 系、参与《法汉词典》编写、审读的上海外国语大学王美 华老师,都给予积极的帮助与回忆,提供不少有用素材。 郝先生亦善解人意,尽管记忆力越来越差,但他很配合, 常会翻出些资料,每每到郝先生家探望,也会有些斩获。 再有就是一些仰慕郝先生的年轻读者,尤其那些阅读过郝 先生的《红与黑》《巴马修道院》和大仲马、法朗士、左 拉、都德、莫泊桑等法国文学名家名著译作的,他们用现 代通信手段给我传递一些有关信息,从而丰富了本书的资 料。没有他们的帮助,要写这样的书是不可能的。这里, 我一并感谢。 “给人一碗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这是对教师知 识拥有量的一个比喻。同样,写传记也是如此,遇到什么 问题就“啃”什么材料,想方设法搜集、甄别、对比、阅 读大量材料,在采访难度极大的情况下,要善于挖掘、利 用、阅读相关书籍、史料以及互联网搜索的资料,加以考 证、筛选、确认,这方面,上海图书馆刁富锦先生及有关 人员、上海科技大学图书馆张晖老师也给予积极、主动的 帮助,在此深表谢意。 在成书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图片,包括老照片、老书 籍,这有助于郝先生的回忆,也可增强本书的纪实性、可 读性,为此,上海报业集团摄影记者陈焕联先生不辞辛劳 、无私奉献,进行旧照翻拍、现场摄影和图片剪裁工作, 为真实、直观地记录郝先生的人生经历有汗马之功,在此 亦表谢忱。 写作过程中,我力求真实准确、行文有据,虽然进度 很慢,但求真务实是符合郝先生的本意与性格的。初稿成 型后给郝先生审阅,虽然他身体每况愈下,但他还是竭尽 所能,亲手在主要事实方面,或画线,或标记,或设问, 或改字,特别是翻译书目表,校正五遍之多。值得一提的 是,在住院期间,经医生的积极治疗和有效调理,郝先生 身体状况大有改善,他细看了书稿,专门叫我到医院,讲 解 精彩页 父亲从小爱读书 江河纵横奔驰,河道犬牙交错,郝增华望着河水在阳光下闪着粼粼的波光,心头泛起层层涟漪,他想象着,想象着与他的玩伴一起捧着书卷朗声诵读,闭目浮现私塾先生拿出戒尺,却对他笑盈盈地娓娓道来……正在他浮想联翩之际,鱼叉、网兜突然袭来,但见父亲在船头脸色铁青,他惊骇了,赶紧默默地拉起渔网。 夜里,他在床上辗转反侧,突然有了妙计。不让读书,书是死的,人是活的,村里不是有位识字的近亲长辈,何不向他讨教?过了几天,趁父亲不备,郝增华溜到了这位近亲长辈家,缠着要跟他学识字。这位近亲长辈被他的好学精神打动,于是给他找了一本破旧的《三字经》。郝增华的启蒙由此开始,再也不像祖父辈那样当“睁眼瞎”了。 当然,一本《三字经》满足不了郝增华迫切的求学愿望,他羡慕有钱人家的孩子能读私塾,于是常找借口或者趁父亲不备之时溜到私塾偷听老师讲课,于是出现两个后果:父亲常发现郝增华不在打渔现场,便大发雷霆,大声呵斥,郝增华默不作声;而私塾先生发现了他的偷听行为,却大为感动,准许他免费读书,父亲这才得知郝增华不去打渔的原由,便也眼开眼闭地松了口。 郝增华勤学好问,热情不减。有一次他听说有位在天津当账房先生的老人回乡养老,便主动上门学打算盘。这位老长辈早已听得老家有这么一位勤学好问的孩子,就与他约法三章:要学可以,但不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能偷懒,不许半途而废。郝增华连连点头答应,于是他苦练勤习,学会了加减乘除的算法。这位老长辈看到这么勤快的孩子,很动情地对郝增华说:我年迈多病,在世时间不会太长了,我要抓紧把我在算盘上的本事教给你。后来这位老人躺在病床上还坚持教他,直至咽气。郝增华心灵备受震撼,跪在这位老长辈的坟头大哭一场,这事让他铭记终生。 虽然他没去当账房先生,也没去经商谋生,但知识的力量推动着他去拓展视野、改变人生。 台头镇距天津约四十里,每天会有人划船去卖鱼,郝增华从中打探到城里一些消息。有次他听说水产学校招生,不收学费,管吃管住,心里既喜又忧。喜的是家穷无钱让他读书,现在有如此良好机缘,自当珍惜;忧的是家里反对他读书,尤其父亲最不赞成,肯定没戏。突然,他灵机一动想出个办法,找一个比他父亲还长一辈的、能力又很强、众人最佩服的族人去“游说”,如此这般,终于说服了脾性憨厚却又倔强的郝增华父亲。郝增华顺利地考取水产学校。没料到,他只读了一年书,就硬被父亲叫回家了。 那年代父命不可违,此后,郝增华每天天不亮就跟父亲去打渔,但性格变了,一直闷闷不乐,整天不吭声。渐渐地,他饭吃得少了,人也变瘦了,成天夹着书到村外去读。家里人这时也害怕了,真怕他犯了傻病变疯,为了拴住郝增华的心,家里人便给他娶了一个邻村的姑娘,叫刘敬华,也就是郝运的母亲。 这对新郎新娘年仅15岁,掐指算来,此年正是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也是“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登基前两年,中国社会正处在动荡不安、黑暗专制、皇权崩溃的岁月。新思潮、新变法、新革命冲击着顽固的旧制度,但丝毫没有波及台头村这个小渔村,在森严的等级制度和封建礼教影响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制度依然占据统治地位。刘敬华不识字,品行极老实,总是逆来顺受,孝敬双亲,勤俭持家。对郝增华来说,虽然结婚成家,他心里想的还是要去读书。有次他读书读得很晚,便伏在桌上睡着了。第二天天还未亮,父亲叫他去打渔,郝增华迷迷糊糊地顺手把桌上的书夹在胳膊里上了船。一撑船,夹着的书掉到河里去了。这时,他才清醒过来,急忙跳到河里去捞书。在他眼里书比命贵,何况书是借来的,丢了怎么还人家。 这件事当天就在村里传开了,有人说这个孩子是“书痴”,有人说这个父亲是“犟驴”,也有人说,有这样的好儿子,为何非要他守着渔船过苦日子。这些“风言风语”传到了郝增华父母的耳朵里,母亲是明白人,赞成郝增华去读书;郝增华为实现读书心愿,设法请母亲和大哥(郝增华伯父长子)去劝说。说实话,家里人都惧怕郝增华父亲,在他面前不敢多言。那天吃了晚饭,郝增华壮起胆子,开始了一场特别的父子对白: 子问:为什么村里有人富,有人穷? 父说:这是命! 子说:不是什么命,您看看…… 父瞪圆眼睛:哼! 儿子只能轻声轻气地说:您看看那些富裕人家,都是读过书的、有能耐的人,他们在外面,要么做买卖,要么有差事,每年挣的钱比我们打渔可多得多。爹,我一定能读好书,将来也一定能在外面找份好差事,让你们过上好日子。我和大哥说了,家里的活就请大哥多担待些,我绝对忘不了大哥。 不知为什么,郝增华的话越说越溜,顺得自己都不敢相信。可能目标明、底气足,虽然不敢抗命,但他想用发自肺腑的大实话打动父亲的心。他欲说还休,这个15岁的少年,不,这个15岁的小郎官哀苦而迷茫地望着自己的父亲。 父沉下脸,训斥道:你要走就走,我不拦你! 一片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