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培根随笔(全新修订版)/中小学生阅读文库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外国儿童文学 |
作者 | (英)培根 |
出版社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培根随笔》是弗兰西斯·培根的随笔集。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宗教、爱情、婚姻、友谊、艺术、教育和伦理等等,几乎触及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一名学识渊博且通晓人情世故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培根对他谈及的问题均有发人深省的独到之见。从《培根随笔》的“论真理”、“论死亡”、“论人的天性”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热爱哲学的培根。从“论高官”、“论王权”、“论野心”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热衷于政治,深谙官场运作的培根。从“论爱情”、“论友情”、“论婚姻与独身”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富有生活情趣的培根。《培根随笔》是世界最经典的三部散文作品之一。 作者简介 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英国著名唯物主义哲学家、思想家和科学家。他出身贵族家庭,剑桥大学毕业后,又接受律师训练,成了律师,之后进入政界,1618年任大法官,获封男爵,1621年罢官乡居,5年后去世。 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巨人中,培根被视作哲学史和科学史上划时代的人物。他崇尚科学与知识,同时,在逻辑学、美学、教育学等领域也颇有建树。他以哲学家的眼光,思考广泛的人生问题,并以诗人的语言,写了诸多形式短小、风格活泼的随笔小品。 《真理是一颗日光下的珍珠》是一本谈论政治、经济、宗教、爱情、婚姻、友谊、教育、伦理的随笔集。培根作为英国随笔文学的鼻祖,其随笔行文紧凑,文字隽永,警句迭出,兼具哲思与诗意,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至今畅销不衰。1985年被美国《生活》杂志评选为“人类有史以来的20种最佳书”之一。 目录 论真理 论死亡 论宗教 论报复 论逆境 论掩饰 论亲情 论婚姻 论嫉妒 论爱情 论高位 论勇敢 论善良 论贵族 论反叛 论无神 论迷信 论旅行 论君主 论进言 论时机 论狡猾 论自私 论革新 论迅速 论聪明 论友谊 论消费 论强大 论养生 论猜疑 论谈吐 论殖民 论财富 论预言 论野心 论舞剧 论天性 论习惯 论幸运 论借贷 论经验 论美丽 论残疾 论建筑 论园艺 论谈判 论随从 论请托 论学习 论党派 论礼节 论赞扬 论虚荣 论荣誉 论司法 论愤怒 论变迁 序言 弗兰西斯·培根,是英国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 家和科学家。他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中被尊称为 哲学史和科学史上划时代的人物。马克思称他为“ 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提到他,人们就会立刻想到他的那句名言:知识就 是力量。 弗兰西斯·培根是近代哲学史上最早提出经验 论原则的哲学家。他重视感觉经验和归纳逻辑在认 识过程中的作用,开创了以经验为手段,研究感性 自然的经验哲学的新时代,对近代科学的建立起了 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人类哲学史、科学史都做出了 重大的历史贡献。因此,罗素尊称培根为“给科学 研究程序进行逻辑组织化的先驱”。 培根的著作涉猎至多方面。但在他的所有著作 中,最为广大读者所欢迎的就是他的随笔集。诗人 雪莱曾经赞扬培根的这部文集:“他的文字有一种 优美而庄严的韵律,给感情以动人的美感,他的论 述中有超人的智慧和哲学,给理智以深刻的启迪。 ” 从这部《培根随笔》所体现的思想来看培根, 我们可以这样评价他:培根是一个乐观的、进步的 人文主义者,是一位政治思想十分开明的君主立宪 论者;是对人类进步和社会正义充满信心的一个理 想主义者;在宗教上是一个自然神论者和理性主义 者。 在翻译本书的过程中,本人以意译为主,直译 为辅,并根据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对部分内容进行 了增删。但鉴于能力有限,本人同时参阅了水天同 、张毅、曹明伦等人的译著,在此,向他们表示衷 心的感谢。由于时间仓促,如在翻译中出现了一些 不当之处,请读者见谅,并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导语 《培根随笔》是英国哲学家、文学家弗朗西斯·培根创作的随笔集。随笔主要是收录了一些议论性质的短文,涉及到政治、经济、宗教、爱情、婚姻、友谊、艺术、教育、伦理等方方面面,其中的《论读书》、 《论真理》、《论嫉妒》、 《论死亡》写得语言简洁文笔优美,说理透彻,警句迭出,蕴含着培根的思想精华,是培根文学方面的代表作。 书评(媒体评论) 培根勋爵是一位诗人。他的文章调子,波澜壮 阔,冲击心灵的局限。 ——英国诗人雪莱 培根对每个题目都有独到之见、诛心之论,而 文笔紧凑、老练、锐利,说理透彻,警句迭出。 ——文学翻译家王佐良 精彩页 通过比较我们很容易发现,舞台比人生更多地受惠于爱情。因为在舞台上,爱情总是喜剧的素材,偶尔还是悲剧的素材,而在生活中,爱情却总是招惹是非,有时简直就像一个妖妇,有时则像一位复仇女神。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从古至今,所有伟大的和尊贵的人物,只要是我们知道的,还没有一个是因为受到爱情的诱惑而变得昏庸的,由此可以看出,伟大的人物和伟大的事业的确可以和这种孱弱的感情毫不沾边。然而,有两个必须被视为例外的事,一个是曾经作为罗马帝国两个统治者之一的马库斯·安东尼奥斯,还有就是作为十大执政官之一并曾拟订法典的阿皮尔斯·克劳迪亚斯。前者的确是一个好色之徒,放纵无度,但后者却是一个庄重而明智的人。所以,虽然不多见,但看起来,爱情不但可以对不设防的心长驱直入,即使是严阵以待的心,如果把守稍有松弛的话,也照样会随进随驻。 哲人伊壁鸠鲁说过一句听起来难免有些蹩脚的话: “人可以在邻居那儿发现一个足够大的舞台。” 人好像一生下来就应该注视着天空和一切高尚的东西,并且开始进入沉思,然而人们往往只会跪在一个小小的偶像面前,使自己成为一个懦弱的臣服者,尽管不是受制于嘴,却也是受制于眼睛的,而之所以给他眼睛,本来是为了更为高贵的目的。 一个值得注意的奇怪的事情就是,这种激情是过分的,它向事物的性质和价值发起挑战,而这又是因为,总是以夸张的口气来说话,只有在爱情中才是最适当的。它的适当不仅仅是在语言的运用上,这是因为,正像古代的人所说的那样:最开始的阿谀奉承者——所有后来的阿谀奉承者都与那个最开始的阿谀奉承者互通信息——这就是人自己。但是不可否认,情人是更大的阿谀奉承者。因为再骄傲的人,也不会像情人对所爱的人那样,那么看好自己,甚至到了滑稽可笑的程度,因而古代的贤人说得好:“既想恋爱又想明智是不可能的。”这个弱点也并非仅仅是别人看得出来而被爱的人看不出来的,除非那个爱是相互的,否则被爱的人尤其应该看得出来。 有这样一条铁的规律,爱情所能够得到的回报,从来都是要么得到爱,要么得到对方在内心深处暗暗地蔑视。因此,人们更应该小心对待这种情欲,它不但会使人失去其他的东西,就是连爱情自己也保不住。至于其他方面的损失,诗人的史诗刻画得好极了,就像那个喜欢海伦的人放弃了朱诺和帕拉斯的礼物。凡是沉迷于爱情之中的人就会因此而失去财富和智慧这两样东西。 人的心灵在最软弱的时候,爱情是最容易入侵的,那就是当人们在春风得意、忘乎所以和处境窘困、孤苦凄零的时候,虽然在后一种情境中不容易得到爱情,但是,人在这样的时候却是最急于跳入爱情的火焰中的。由此可见,“爱情”确实是“愚蠢”的儿子。但有一些人即使心中有了爱,却仍能够约束它,使它不妨碍重大的事业。因为爱情一旦干扰了事业的发展,它就会阻碍人坚定地奔向既定的目标。 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许多军人很容易就坠入情网,也许这正像他们嗜爱饮酒一样,是因为危险的生活需要快乐来作为补偿。 人的心中可能潜伏着一种博爱的倾向,如果不集中于某个专一的对象,那么就必然会让更广泛的大众受益,使他成为一个慈祥善良的人,就像僧侣那样。 夫妻的恩爱,使人类得以繁衍。朋友的友爱,使人得以完善。但那些荒淫纵欲的爱,却只会使人走向堕落毁灭! P42-44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