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对话金宇中(一位通晓全球化经营的企业家)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作者 (韩)申长燮
出版社 辽宁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对话金宇中:一位通晓全球化经营的企业家》由韩国经济学家申长燮和韩国大宇集团创始人金宇中的对话整理而成,针对大宇兴衰史和韩国现代经济史进行“历史性的纠正”,对韩国社会面临的各个课题进行了认真探讨。
本书基本保留了对谈原貌,对创业者、经营者来说,是一本可以反复揣摩学习的好书。
目录
序言 全球化经营的民族主义者
第一章 出口闯将和扭亏为盈的奇才
1.舍爱取义的命运
2.创设大宇实业和韩国最早的综合商社
3.放弃金融集团的梦想,成为重化产业亏损企业拯救者
4.调整重化产业投资和抛弃韩国重工
第二章 攻克非洲,国际调停人及“全球化经营
1.非洲的“全球化经营”前哨战——进入苏丹及第一次与社会主义阵营建交
2.在利比亚创造成功神话和充当“卡扎菲一美国”的调停人
3.南北调停和对朝特使——流产的“卢泰愚一金日成”首脑会谈
4.大宇造船经营正常化——考验与努力
5.面向“全球化经营”——应对集团化和全球化,以及大宇汽车
第三章 亚洲金融危机和大宇集团解体(一)
1.金融负责论
2.金宇中与金大中
3.克服金融危机战略差异及与“新兴官僚”的分歧
4.大宇的资金流通恶化——是政府的“紧缩”,还是大宇的经营失败
5.与通用汽车的合作谈判
6.与三星的汽车“行业交换
7.结构整改和资产清查,围绕出国的疑问
第四章 亚洲金融危机和大宇集团解体(二)
1.克服韩国金融危机理念和对世界经济状况判断上的差异
2.金大中和美国、朝鲜的政治经济学
3.大宇解体的损益报表
4.IMF结构调整的损益报表
5.判决和赦免以及历史评价
第五章 “全球化经营”的经验和领导力
1.“全球化经营”的战略和组织
2.50:50原则——成长与风险管理的理念
3.建立国际人脉及获取信息
4.创新和挑战
5.“抓住人心
第六章 企业发展和协作共赢,以及国家发展
1.企业发展和国家发展
2.“像杰克·韦尔奇(Jack Welch)那样裁员
并非结构调整
3.“不能只考虑股价上涨来经营企业
4.“制造业是出路
5.大企业一中小企业协作共赢的经营
6.南北关系与进军中国东北三省
第七章 天地广阔,大有作为
1.“GYBM百万养兵论”——白花钱教育和实际性教育
2.要有长远目光
3.维护名誉
后记 回归“正史”
参考文献
推荐语
序言
全球化经营的民族主义者
1999年和2009年,我们来看看10年问的韩国和美国。
大宇集团出身于新兴国家,成长为世界上最大的跨国
企业之一,没落于1997年开始的亚洲金融危机漩涡中。当
时,韩国政府认定大宇在新兴市场上积极进行的汽车投资
是“不良经营”,不仅没有在资金上予以支持,反而选择
了将大宇集团解体的做法。1999年,大宇解体,创造了“
世界史上最大规模企业破产”的纪录。
相反,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公司通用汽车公司(GM)在
2008年开始的世界金融危机中虽然遭遇了濒临倒闭的危机
,但是,美国政府在2009年出面收购_后,在资金流通上予
以无限支持。通用汽车尽管在这个过程里获得了“国有汽
车公司”(Government Motors)的不良名声,但是,仅
用4年时间就得以复苏,政府也回收了80%左右的投资。
认定大宇是不良企业的那些人,是不会把这两个案例
联系起来的。他们一定会反驳说:“大宇是不良企业,当
然要被解体。通用汽车是世界性企业,美国政府才会动用
税金予以拯救。两者之间有什么特别的关联呢?”这就是
亚洲金融危机时韩国政府当局和国内外媒体的一般思维。
为此,政府不但要求大宇进行资产出售,还在大宇集团解
体以后出面把大宇汽车廉价转让给了通用汽车。
不过,从下面几个事实中,可以来重新审视两个案例
之间的关系。
①20世纪90年代后期,通用汽车的生产规模虽然位于
世界第一,但依然没能避免苦苦挣扎的局面,在丰田、本
田等日本汽车的挑战下,正在不断丧失美国国内市场,其
生产效率在主要汽车公司中也沦为最低。在进军中国等新
兴市场方面也大大落后于其他竞争者。
②通用汽车在1997年提出与大宇汽车合作的动议。因
为,通用汽车打算尽快打入新兴市场,却苦于自己没有能
在新兴市场上销售的小型汽车。于是,通用汽车才做出了
利用大宇开发的努比亚、拉诺斯、乐驰等小型汽车,与大
宇一起尽快打入新兴市场的战略性正确判断。
通用汽车的经营团队可以被认为是最了解世界汽车市
场的。他们并不认为大宇是不良企业,反而认为是在克服
自身面临的危机时最为需要的战略伙伴。为此,尽管在
1992年曾断绝了与大宇的合作关系,1995年在收购波兰汽
车公司FSO的竞争中惨败于大宇,通用汽车还是提出与大宇
进行合作。
然而,对此事实,在韩国国内或国际社会里一直是完
全相反的认识。人们所知道的并非是通用汽车提出要与大
宇合作,而是正处于资金流通危机的大宇为了引进资金才
率先向通用汽车提出合作的。迄今所能见到的许多文件或
政府有关人士的证言,都一再确认了这样的一般认识。比
如,被认为是比较详细地叙述了韩国金融危机处理过程的
著作《金库空了》得出了这样的结论:“……(19)98年
年初,乌云已经开始笼罩大宇。其祸根就是作为大宇标志
的‘全球化经营’。……(由于海外金融机构要求偿还贷
款,因而资金陷入了困境。)于是,大宇打出了与昔日事
业伙伴通用汽车进行战略性合作的牌。其布局是掌握出售
大宇汽车50%以上的股份给通用汽车后的经营权,继续保
持全球化经营的主导地位并引进大规模外资,从而能够抵
御政府要求结构调整的压力。”
作为这种认识的延伸,一般都认为是因为大宇自身存
在的诸多问题才造成了与通用汽车的合作谈判破裂。时任
金融监督委员长的李宪宰在其回忆录中这样写道:“回过
头来看,大宇金宇中会长似乎把一切都押在与通用汽车
(GM)的战略合作上了。他把大宇汽车所持股份的一半出
售给通用汽车,打算引进70亿美元的外资。他认为,这样
就能避开政府结构调整的压力。然而,这样的谈判从一开
始就是不可能实现的。通用汽车是与大字长期协作的公司
,对大宇情况的了解,一点儿也不亚于金宇中会长。而且
,他们也深知时间是站在自己一边的。因此,他们不断变
换条件,一拖再拖,最终在1998年7月导致谈判破裂。”
将这样的一般认识与事实①、②进行比较,一定会产
生“有什么不对劲”的感觉。下面再补充一个事实。
③大宇方面称,从来没有打破过与通用汽车的合作谈
判。通用汽车在1998年2月与大宇签订谅解备忘录(MOIj)
后,一直关注着大宇汽车。于是,通用汽车在1999年12月
向时任金融监督委员长的李宪宰秘密提交了收购大宇汽车
的意向书。
看了这个事实以后,“有什么不对劲”的感觉一定会
发展为“谁在说谎”的想法,从而还会产生“怎么会发生
这种事”的疑惑。下面再加上两个事实的话,会在一定程
度上消除这样的疑惑。
④2002年10月,通用汽车几乎是没花什么钱接手了大
宇汽车。即使再往高里说,也不足通用汽车在1999年12月
向李宪宰委员长秘密提交的收购意向书中提价的四分之一
,而仅为与大宇合作谈判时提出价格的二十分之一。
⑤通用凭借大宇汽车在中国市场上取得了巨大成功。
作为后起之秀的上海通用汽车(通用汽车在中国的合资公
司)成为了中国市场上排行第一的汽车公司,仅2010年在
中国就销售230万辆汽车,超过了通用汽车在美国的汽车销
售量。其中,最成功的车型是“别克凯越”(Buick
Excelle),是占据2000年以来上海通用汽车销售量70%
的最畅销汽车。可是,那只是把大宇开发的“努比亚”(
通用汽车收购大宇汽车后改称为“拉塞梯”)原封不动地
拿去后改换了车名而已。大宇开发的乐驰也被改名为“雪
佛兰斯帕克”(chevroler Spark),为上海通用汽车的
成功做出了贡献。通用汽车依照1997年制定的战略,利用
大宇开发的小型汽车在中国这个巨大的新兴市场上创造了
成功的神话。
……
这种一刀切的判断控制了我们社会,成为了对企业和
企业家们缺乏具体关心和研究的原因之一。不是打算对他
们具体在想什么、做了什么予以理解,而是想根据标准化
的框架来做出判断。但是,世界上既有成功的企业,也有
失败的企业;既有好的企业,也有不好的企业。把所有的
企业捆绑起来加以评头论足的话,无疑是违背事实的做法
。但是,如果分别对待的话,很多情况就不一样了。我曾
经对认为只有韩国牛肉才好吃的人这样说:“韩国有好人
也有坏人,美国也有好人和坏人。韩国牛肉有好吃的也有
不好吃的,美国牛肉同样也有好吃的和不好吃的。不管是
哪个国家的,都应该允许挑选好吃的牛肉。”
本书中介绍的金宇中,人们对财阀企业家的刻板印象
有许多不同之处。在谈话中,他一开始就说,不仅是为了
钱才经营事业;还说,之所以与政府保持良好关系,不是
通过贿赂,而是因为帮助政府处理了困难的事情;还以专
业企业家自居而行事;他说,带头与中小企业进行协作共
赢,帮助中小企业发展;还说,在海外制定“50:50原则
”,与当地国家进行协作来发展事业。读者们在阅读本书
时,也可以带着“真的是事实吗”的疑问进行验证。那无
疑是正确的做法。希望通过验证的过程,打破人们对企业
家们一成不变的看法。我所理解的企业或企业家们都被置
于各种各样的光谱之上。即使都是成功的企业家,对于经
营企业的目的、建立与政治圈的关系、劳资问题、中小企
业问题等,都会有极为不同的想法。希望通过对企业和企
业家们具体的确认过程,能使韩国社会对企业活动有更加
丰富的理解。
苹果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去世时,韩国国内有许多
哀悼乔布斯的人,甚至还掀起了一股“培养乔布斯那样人
才”的热潮。还有许多人非常崇拜“投资怪才”沃伦·巴
菲特。形成了纷纷打算向外国成功企业家学习企业经营或
创新性的氛围。经历了IMF机制后,这样的倾向似乎更加强
烈了。然而,我却认为,从像金宇中会长那样在韩国的国
情下出发最终获得世界性成功的企业家那里,能够学到更
多的东西。
金会长在1978年接受政府要求参与汽车产业时,并没
看出有什么获利的前程,但还是抱着学习汽车产业的心情
,开始了与通用汽车的合作。然而,与通用汽车接触的过
程中,金会长发现了通用汽车内部实际上存在着许多低效
率的运作,于是并将此作为经营大宇集团时的反面教材。
大约20年过后的1998年,通用汽车经营团队访问大宇汽车
工厂后,第一次知道能如此廉价制造出优质汽车,甚至认
为大宇的实力在有的方面还超过了通用汽车。在“发展”
中取得成功的企业或企业家们的故事,有着更多能作为津
津有味的实际教训的内容。
导语
金宇中,30岁创立大宇,依靠出口发展公司,在创造“大字神话”的同时,20世纪70年代成为工薪阶层的偶像。他光复后(1945年)接受韩文教育,在大学里接受高等教育,以第一代企业家自居,一再强调“为下一代而牺牲”,对年轻人倾注特别的关心。
申长燮著的《对话金宇中:一位通晓全球化经营的企业家》以与一位学者对话的形式整理了关于大宇集团解体前后的“痛史”,能让“金宇中”这个人的成长和热情以及他带来的韩国人之梦,永远在读者心里引起共鸣。
后记
回归“正史”
金会长与我一起通过本书进行重新解释大宇兴衰史和
韩国现代经济史的工作,现在只不过是刚起步阶段。本书
中所涉及的许多话题都是争议问题。因为,有许多人对此
持有与金会长不同的想法。比如,对20世纪70年代韩国重
化产业化和20世纪80年代稳定化政策的历史评价,依然是
“阵营”对垒分明的议案。由于大宇集团与现代集团有许
多产业种类重叠,很多情况下都存在着竞争关系。因此,
现代集团对于重化投资调整的看法与金会长大相径庭。对
于韩国金融危机和大宇解体过程,结构调整当局与金会长
的解释也存在极大差异。对于汽车“行业交换”过程,大
宇集团方面与三星集团方面的观点也存在分歧。若要做出
真正验证,就应该在充分了解反对方的观点后再做出判断

然而,我在本书中选择了全面发表金会长言论,并与
以往文献中发表的反对方言论进行对比的方式。另外,本
书中把记述焦点集中在金会长言论有多么的一致,以证据
和情形作为依托看它达到了什么程度。因为我认为,现阶
段以这样的方式来出书,完全是一件富有价值的事情。这
段时间以来,通过各种途径,与金会长有不同看法的人正
在不断陈述自己的主张。很多情况下,相同言论不断反复
,就能达到洗脑的程度。相反,在过去15年里,金会长本
人从来没有亲自发表过什么言论。虽然以“大宇有关人员
”的发言在媒体或著述中介绍过,但是,其中既有与事实
不同的内容,也有并非是对大宇集团或金会长发生的事情
进行全面了解后所表达的内容。一直以来,无论是专家还
是普通人,对金会长的观点了解得实在是太少和太不确切
了。
特别是对待大宇集团解体过程,太过一般的看法似乎
一直左右着我们的社会。都说历史是“胜者的历史”,而
对败者来说,不论对错,都会轻易被别人落井下石。本书
可以说是尝试着尽可能明确、全面地传达金会长想法,尽
量改变不均衡局面。为了方便读者们,把关于大宇解体的
争论点整理成表。大宇解体不只是单纯与大宇经营有关,
还与对IMF机制下如何克服韩国金融危机的意见分歧有着密
切关联,因此,还对IMF机制的争论点加以一并整理(表)
。真心希望能以这些争论点为中心,真正开展对大宇兴衰
史、韩国现代经济史的探讨。
在序言中,我曾说自己成为1997年韩国金融危机以后
撰写“野史”的人。金融危机之前,与金会长或我具有同
样想法的人,至少在韩国国内是一直在维护韩国经济的“
正史”地位。然而,IMF事件后,“正史”与“野史”交换
了地位。因为,过去对产业化过程抱有否定认识的企业集
团执行了“结构调整”政策,并以该成果为中心形成了经
济政策或社会变化的论述。但是,用长远观点来看韩国现
代经济史的话,可以认为现在的“正史”占有主流地位的
时期反而很短。希望有更多人来完成金会长与我对话中暂
时松散而看上去像“野史”的拼图,使之成为共同参与将
此回归“正史”工作的契机。
撰写关于人的著述是很难的事情。亲身经历漫长人生
的人自己想的生活,与旁观者临时看一会儿用文字写出来
的生活,肯定存在着差异。因此,这经常会成为矛盾的要
因。沃尔特·艾萨克森最初提出给亨利·基辛格写传记时
,据说基辛格持否定态度。不过,他很快改变了想法,不
仅大谈自己的事情,而且还让周边的人事实求是地都告诉
艾萨克森。然而,当他得知书中写了许多批评自己的内容
,而且还有对自己想法进行不同解释的内容,毅然与艾萨
克森断绝联系。于是,该书成了“未经授权的传
记”(unauthorized biography)。过了一段时期以后,
艾萨克森邀请基辛格出席自己公司里举行的聚会。基辛格
感叹道:“30年的战争也会有结束的时候。”他不仅出席
了聚会,还恢复了两人之间的关系。
本书不得不比一般传记经历了更为艰难的过程,因为
是由“对话”形式写成的。经过150小时左右对各种各样话
题进行的对话,不可能全被写进书里。对内容取舍选择,
再以读者们能够理解的手法进行撰写,这些都是笔者应负
的责任。尽管如此,笔者也不能擅自决定金会长亲口谈论
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哪些内容应该写进去、应该去掉,应
该以什么样的形式来表现等,肯定都会存在矛盾。就连出
书的时间,也经历了各种波折。因为金会长与我的自尊心
发生冲突,甚至想各走各的路。经历了这样的过程,书在
两年后终于问世了,就像卸下了沉重负担一样。
金会长经常使用“痕迹”这样的说法。对于大宇解体
后心情如何的问题,他是这样回答的:“我只想说声谢谢
。别人什么都没留下,而我至少留下了痕迹。”与金日成
会面劝说南北和解时,他是这样说的:“为什么不在历史
上留下曾经尽过力的痕迹呢!”对于培养GYBM学员的事情
,他也说希望能成为“最后的痕迹”。这本经过长时间对
话写成的书,要是能为在历史上真正留下金会长的痕迹有
些许帮助的话,作为著者再没有比这更高兴的了。
书评(媒体评论)
我知道他不仅是个才华横溢的企业家,还是个热
心大度的人。这本书以与一位学者对话的形式整理了
关于大宇集团解体前后的“痛史”,在其中能见其一
斑。我希望能让“金宇中”这个人的成长和热情以及
他带来的韩国人之梦,永远在读者心里引起共鸣。
——白洛清 首尔大学名誉教授、文学评论家
20世纪80年代,金宇中会长在《天地广阔,大有
作为》中传递的信息,大大激励了蜷缩在艰苦年代里
的韩国年轻人,给他们带来了勇敢挑战更大的世界的
勇气。冲破成功与考验的巨大风浪成长起来的世界级
企业家所发出的铮铮告白,将会给2l世纪的韩国经济
带来什么样的启迪呢?
——郑甲永 延世大学校长
1995年实施革新政策时,金宇中会长是最先到越
南来的企业家。现在,金宇中会长依然在帮助韩国年
轻人在越南开拓未来。由于我对他十分了解,因此希
望能把他追求相互发展的诚意真正传达给读者们。
——杜梅 原越南共产党总书记
金宇中会长是先于别人看清东欧新兴市场中的机
会,并通过投资加以具体化的企业家。这本出色的著
作表现了他对全球化经营无限的创意、不错过任何机
会的深刻洞察力和把风险降低到最小化的才能。
——亚历山大·克瓦西涅夫斯基 原波兰总统
金宇中会长不仅在商务方面,而且在文化交流、
经营以及国际关系方面,都会领先去做谁都没想到的
事情。期待着有更多的读者通过本书能够获得了解其
昔日的人生、思想、内心的机会。
——安德烈·阿祖莱 摩洛哥国王穆罕默德六世
顾问
祝贺出版!相信本书将引发与韩国读者们的梦相
同的思维。
——赵南起 原中国全国政协副主席
精彩页
4.调整重化产业投资和抛弃韩国重工
申长燮在评价韩国经济发展过程时,对20世纪70年代重化产业化的重视达到了极点。20世纪70年代,无论是发起重化产业化的官员们,还是对产业政策颇为赞赏的学者们,都认为重化产业化是韩国经济奇迹的原动力。反之,20世纪80年代,负责此经济政策的新官僚集团,以及支持他们的学者们,却认为20世纪70年代韩国进行了过度重复投资,由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很好地实施了安定化政策,韩国经济才得以成功。1997年韩国遭遇金融危机时,也重复出现了相似的争论。20世纪90年代,韩国企业中,认为应该积极进行国际化投资的一方,与将此规定为“过度投资”,认为应该进行“结构调整”的一方,存在着很大的分歧。
1978年发生第二次石油风波时,韩国政府的经济政策极大地转换了方向。那是因为出口环境恶化,制造业的设备开工率大幅降低,通货膨胀导致利率上升等原因。海外财务状况也日趋艰难。1975年5月,政府发布了第1次调整重化工业投资的措施。同年10月,朴正熙总统去世,新军部当政,加速了重化工业投资的调整。全斗焕总统领导的第五共和国提出以“经济安定化”为核心政策,紧接着出台了调整重化工业投资的对策。于是,大宇集团刚刚接手韩国机械、新韩汽车及玉浦造船,就被送上了投资调整的案板。
金宇中 1997年韩国遭遇金融危机时,我们已经进行了大量的设备投资,而且该设备全面(full)开动才躲过一劫。否则的话,怎么可能恢复得如此迅速呢?由于官员和学者们只看到迫于眼前的事情,才会认为重化工业投资是错误的。倘若能再往前多看2~3年,也许看法还会发生变化。20世纪70年代,投资昌原工厂、投资发电设备……都是这样,只要稍微看远一些就行了……要是我能与那些否定(重化产业化)的人坐下来好好谈谈,听听他们的意见,也说说我的所闻所见和感受,那该有多好。那样的话,那些人一定会清醒一百次的。
申长燮然而,20世纪80年代出炉的政府报告书及政策资料中,都否定了重化产业化,并被一直对韩国重化产业化持否定态度的国际机构、外国学者们所利用,以使他们自己的观点逐渐合理化。比如,在讨论东亚经济奇迹时被最多引用的世界银行(World Bank)报告书《东亚奇迹》(The East Asian Miracle),就把20世纪70年代韩国重化产业化评价为失败之举。
可是,报告书是1993年出版的,却并没有分析20世纪90年代初期,韩国重化产业化在生产和出口方面是如何进展的。书中提到的失败根据,只是那些由韩国开发研究院(KDI)和世界银行针对20世纪80年代中叶为止的情况所发表的资料。那是重化产业初期以大规模投资进行艰苦奋斗的时候,也是1987年起“三低好况”到来之前。然而,世界银行报告书却如此肯定韩国的重化产业化是失败的。国内外那些经常对韩国经济发表评论的学者,接连引用该书的观点,自认为韩国的重化产业化是失败的。
金宇中 所以说,学者们应该进行认真研究之后再发表言论,不应该不了解世界在发生变化,只是照搬书上的观点讲些不负责任的话。
申长燮 咱们把重化工业投资过程与大宇联系起来观察。政府在推进经济安定化措施的同时,主要进行了重化工业的结构调整。在这个过程中,特别是大宇集团和现代集团之间展开了激烈的竞争,还发生了已经协商好的事项被推翻的事情……
金宇中 核心是发电设备和汽车产业。发电设备方面的最大问题,是处理现代集团郑周永会长大弟弟郑仁永曾经经营的现代洋行。因为在昌原建设大规模工厂,没等完工就陷入了资金困难。随着竞争体制的形成,发生了设备全面过剩的问题。汽车方面也需要进行大量投资,但是各家公司在狭窄的市场内进行竞争,根本赚不到钱……政府制定了一元化方针,还要确定发电设备和汽车交由现代集团还是大宇集团来做。当时政府的想法是两家好好商量后进行调整。于是,我表明了立场:“我还年轻,郑会长是老前辈,请先选择吧,剩下的我来做。”我心想,现代一定会选择发电设备的。作为建设企业非常明白,发电设备一元化的话,将是最最理想的,能够赚到很多钱……不料,郑会长竟然出乎意外地选择了汽车行业。于是,我接手了现代洋行。
发电设备方面,1977年现代洋行引进了IBRD(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的贷款。虽说事实上已经形成了一元化体制,但是,政府很快就允许其他集团参与。1978年,现代重工、大宇重工、三星重工参与其中,变成了四元化的体制。后来,1979年5月,现代重工与现代洋行结合,大宇重工与三星重工结合,变成二元化体制。政府在接下来的6月通报了“现代重工通过增资。对现代洋行进行吸收和合并,郑周永会长负责现代洋行昌原工厂的建设和运营”的方针。9月,郑仁永会长和郑周永会长在根据“先合并后核算”的原则签订的转让协议书上签了字。另一方面,汽车部门则由现代汽车、新韩(大宇)汽车、起亚汽车等进行竞争。1980年8月,国家保卫紧急对策委员会(国保委)制定了发电设备和汽车产业一元化方针,并出台了汽车交由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2:2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