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文化名宿访谈录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曹正文 |
出版社 | 上海书店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曹正文在独立执编“读书乐”时,正处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当时一些活跃在三四十年代的文化名人,如施蛰存、夏衍、冰心、章克标、赵家璧、徐铸成、王元化、罗竹风、徐中玉、秦牧、蒋星煜先生……都还健在,曹正文亲自上门,请这些文化名宿谈自己读书经验与当年从事文化活动的经历,我看,米舒编报,他很注意文化传承,他尊老敬老,在编版之余,常常去这些文化老人家中聆听教诲,日积月累,获得了不少文化名宿的口述历史。今天,曹正文将这些回忆,用文字记录下来,整理成一本访谈录,对读者了解当年历史,学习这些文化名宿读书、写作与独立思考的精神,对广大读者是有启发的。《文化名宿访谈录》这本访谈录只是曹正文当年编“读书乐”的副产品,但它带给读者同样有益智与启迪作用。 作者简介 曹正文,笔名米舒,《新民晚报》高级编辑。江苏苏州人,上世纪50年代生于上海。先后当过工人、教师,经自学考试毕业于华东师大中文系。上世纪80年代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现为中国武侠文学学会副会长、上海作家协会理事。曾任上海九三学社第13届、第14届、第15届常委,上海市政协第9届、第10届、第11届委员,上海大学文学院与同济大学对外交流学院兼职教授。推理小说《紫色的诱惑》获中国侦探小说(1950—1992)优秀小说奖。1993年获上海市首届韬奋新闻奖,1995年被评为“上海十大藏书家”。1997年11月应瑞典外交部邀请出席第91届诺贝尔奖颁奖仪式。2004年担任央视《笑傲江湖》电视剧的文学顾问。2006年、2008年两次被聘为《新民晚报》资深编辑。 曹正文于1993年至今的20年中先后以学者兼记者的身份访问美国、俄罗斯、瑞典、加拿大、澳大利亚、南非、埃及、法国、英国、巴西、克罗地亚、波兰、以色列、不丹、突尼斯等68个国家,并在马来亚大学、墨尔本大学、大田大学、多伦多大学、斯德哥尔摩大学讲课。共出版作品集185部,其中个人专著65部,主编丛书120部,代表作为《古龙小说艺术谈》《珍藏的签名本》《米舒书话》《紫色的诱惑》《唐伯虎落第》《中国侠文化史》《我说风月无边》《我走过88个城市》《我读过的99本书》《米舒其人其书》《壶中书影》。《女性文学与文学女性》于1999年出版韩文版。苏州图书馆“曹正文收藏签名本陈列室”为国内第一个签名本陈列室。 目录 序言 赵启正 “补白大王”郑逸梅谈民国掌故 与章克标交往二三事 冰心谈文学创作与她的“小读者” 夏衍谈《武训传》事件 唐圭璋说《全宋词》 向施蛰存约稿琐记 徐铸成谈“报海旧闻” 赵家璧谈主编《新文学大系》 秦瘦鸥说《秋海棠》 罗竹风讲:编辑应是杂家 书痴冯亦代印象记 徐中玉谈中国文论研究 冯英老教我当报人 金性尧说《唐诗三百首新注》 认识民国作家无名氏 徐兴业谈“宝庆路3号” 秦牧谈“文人贵正直” 曾彦修讲“移山风波” 王元化谈读书与独立思考 柏杨谈“以史为鉴” 蒋星煜的文史癖与历史小说成就 魏绍昌讲“鸳鸯蝴蝶派” 红学家冯其庸说“金学” 秦孝仪谈中国故宫文物收藏 范伯群致力填平雅俗鸿沟 章培恒评点《李自成》 附录:为我写序的文化人 后记 序言 屈指数来,我认识米舒(曹正文)同志已33年了。 1985年我在一个上海青年作家的座谈会上,认识了他 。后来我邀请米舒来上海市委组织部坐坐,他参加了 几次上海市委组织部组织的活动,如知识分子接待日 活动。他还跟随我一天的工作,翌日写出了一篇《我 在上海市委组织部的一天》的长篇通讯,由此我们结 下了友谊。这33年来,我读到他写的不少文章,前年 他赠送我一套八卷本的《米舒文存》。在米舒创办的 “读书乐”举行50期、100期、200期与1000期的座谈 会,我都应邀参加了书香弥漫的书友活动。去年上海 儿童博物馆又设立了“读书乐”陈列室,鼓励更多的 人热爱读书,并让我们的下一代,我们的孩子们从小 播下读书的种子,米舒与他的“读书乐”陈列室对促 进上海读书活动,是有助益的。 近日,米舒把他在执编“读书乐”期间,访问二 十余位文化老人的笔记加以整理,推出了一本《文化 名宿访谈录》的新书,请我先睹为快,我看了书的目 录与部分章节,很有感触。 应该说,米舒从小“迷书”,热爱读书,他在读 初中二年级时,已把报上读到的好文章剪贴成册,加 以学习。在他31岁报考《新民晚报》时,他取出一本 从14岁开始剪贴《新民晚报》好文章的剪报册给众多 考官过目,使他获得了一个好的印象分。 米舒在独立执编“读书乐”时,正处于20世纪80 年代中期,当时一些活跃在三四十年代的文化名家, 如施蛰存、夏衍、冰心、章克标、赵家璧、徐铸成、 王元化、罗竹风、徐中玉、秦牧、蒋星煜先生……都 还健在,米舒亲自上门,请这些文化名宿谈自己的读 书经验与当年从事文化活动的经历,现在将这些文化 名人的访谈录整理出来,供年轻的同志们阅读,那是 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冰心怎么会写《寄小读者》,25岁的施蛰存在执 编《现代》时如何组稿,郑逸梅何故称“补白大王” ,冯英子谈自己当战地记者,30未到的赵家璧编起了 “新文学大系”,秦瘦鸥怎么会写《秋海棠》,徐铸 成怎样采访到被软禁的冯玉祥将军……凡此种种,都 由当事人回忆自述,读来倍感亲切。在这些文化名人 中,我比较熟悉王元化、罗竹风、冯英子几位。在“ 读书乐”举办的书友座谈会上,听赵家璧、徐中玉先 生作过读书的发言。我在正文生日的聚会上,见到了 罗竹风与冯英子先生,我们作过亲切的交谈。罗老是 个老资格的革命干部,学识又渊博,但他为人很谦逊 ,他那天问我资产阶级物质文明包含哪些内容,和无 产阶级物质文明有什么区别。我知道我的回答并不准 确,但他却有较深刻的许肯与评议,我对他的学识和 谦虚很是钦佩。王元化先生与我同住一个小区,在夏 日的晚上,我们会在散步中相遇,于是便海阔天空地 聊起来,元化先生是个很有正义感、学识渊博的儒雅 学者,他或谈历史,或谈读书,在褒贬时事中,敢于 直言又蕴含哲理。我手头还保存着一张珍贵的合影: 2008年4月30曰我从北京抵沪,获悉王元化先生正住 院,我便赶到瑞金医院去看望病中的元化先生,他在 病床上问我北京的近况,但未及我回答,他就半睡着 了。半晌,他又睁眼问我:“你怎么样?”我正待回 答,他又沉睡了。我只能用双手紧紧握着元化先生的 手,以体温作感情的交流。这也许是王元化先生最后 的留影,九天后,元化先生就与世长辞了。我想,今 天重读这些文化名宿的经历与他们对现代中国文化的 贡献,对我们新中国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是个继承传 统文化的很好教育,而对广大读者而言,也是一种文 化熏陶。 我看米舒编报,他很注意文化传承,他尊老敬老 ,在编版之余,常常去这些文化老人家中聆听教诲, 日积月累,为此,他便获得不少文化名宿的口述历史 。今天,他将这些回忆,用文字记录下来,整理成一 本访谈录,对读者了解当年历史,学习这些文化名宿 读书、写作与独立思考的精神,是有启发的。 “读书乐”已走完了22年历程,但我以为,读书 给人的快乐是永恒的,书比人长寿。这本访谈录只是 米舒当年编“读书乐”的副产品,但它带给读者同样 有益智与启迪作用。 导语 “补白大王”郑逸梅谈民国掌故、与章克标交往二三事、冰心谈文学创作与她的“小读者”、夏衍谈《武训传》事件、唐圭璋说《全宋词》、向施蛰存约稿琐记、徐铸成谈“报海旧闻”、赵家璧谈主编《新文学大系》……曹正文著的《文化名宿访谈录》是当年采访胡道静、郑逸梅、徐铸成、赵超构等几十位现当代大文人的珍品啊。 后记 日月如梭,转眼又是一年,自去岁暮春动笔,忙 到今年樱花盛开,一本《文化名宿访谈录》终于完稿 。 余生尚晚,欣遇晚报复刊,于20世纪80年代初进 入沪上新闻界,1986年起独立执编“读书乐”,从此 陶醉于书香世界,悠然自乐,不知不觉在光阴恍惚中 度过了22年。想当年,编稿之余,去寻访曾活跃于民 国文坛而劫后余生的文化老人,上门一一聆听受教。 如郑逸梅、章克标、夏衍、冰心、秦瘦鸥、徐铸成、 金性尧……其中施蛰存、冯英子、赵家璧、徐中玉、 罗竹风、王元化的寓所,我是常客。面对这些文化长 者,听其说昔日文坛,话报坛风云,讲沧桑沉浮,我 突然发现自己变得矮小了,无知了,浅薄了。想当年 25岁的施蛰存独立执编《现代》杂志,其作者队伍何 等辉煌:鲁迅、周作人、茅盾、巴金、戴望舒、沈从 文等;27岁的赵家璧主编了一套十二卷的“新文学大 系”,请出蔡元培写总序,各分册主编是胡适、鲁迅 、茅盾、周作人、朱自清、阿英等,如此阵容岂不令 人羡哉!作家无名氏小学五年级发表作文,中学时以 稿酬卖文度日,23岁时写的文章在全国广播,又被蔡 元培选人当时高中语文教材;而20出头的徐铸成刚担 任《大公报》记者,就暗中潜入晋祠,采访到了被软 禁的冯玉祥将军,这一独家新闻顿时震动报坛……尤 其让我面红耳赤的是,年纪轻轻、三十未到的施蛰存 、冰心、秦瘦鸥、无名氏、章克标已精通二三国语言 ,施蛰存的古文根底尤为深厚,冰心、秦瘦鸥、无名 氏、章克标在风华正茂时已有卓著成绩显露于文坛, 三十五六岁的我,回顾逝去的岁月,真是令人愧煞! 于是,我听92岁的郑逸梅谈编副刊、写掌故、说 旧闻;听81岁的施蛰存谈《现代》杂志如何请名家、 扶新人、容纳不同见解的稿子;听78岁的赵家璧谈主 编“新文学大系”全过程;听79岁的徐铸成回忆主政 《文汇报》20年,遭遇政治风云之变幻;听75岁的秦 瘦鸥谈《秋海棠》问世一波三折;听71岁的冯英子谈 在三四十年代如何辗转二十家报社当记者……我又走 出上海,在北京听94岁的夏衍讲《武训传》事件的发 生内幕;听87岁的冰心回忆当年在旅途中构思《寄小 读者》;听68岁的曾彦修讲“移山风波”的惊涛骇浪 ;在南京,听86岁的唐圭璋谈一个人如何千辛万苦编 《全宋词》;在广州,听65岁的秦牧谈“文人贵在正 直”;在台北,听81岁的柏杨谈在狱中立志要把400 万字的《资治通鉴》改写成白话版……这样的访谈前 后持续十年多时间,当时只是为了勉励自己不辜负等 闲岁月的流逝,今天笔者根据回忆与当年笔记,整理 出这本小书,以文化老人当年的经历、遭遇与感悟, 让更多的读者为之共享,并引起沉思与启迪。 这本访谈录,我原计划写30篇,其中赵清阁、陈 学昭、余光中与周劭四篇,未能完稿。按年龄计算, 从郑逸梅至蒋星煜,他们都称得上是民国时代的文人 ,郑逸梅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是报坛的“补白大王” ,而生于1920年的蒋星煜先生,也早在40年代出版了 《中国隐士与中国文化》小册子,在文坛已初露头角 ;只有范伯群与章培恒老师成名于20世纪50年代。本 书附录有一篇《为我写序的文化人》,为笔者小书作 序者也大都是文学前辈。我谨以此书纪念曾经在三四 十年代为中国文学与中国新闻做出杰出贡献的文化名 宿。 民国文坛,是个大师携手、名家辈出的时代,教 育(蔡元培、蒋梦麟、梁漱溟、陈鹤琴等),绘画(吴 昌硕、徐悲鸿、黄宾虹、吴湖帆等),书法(李叔同、 于右任、白蕉、沈尹默等),戏曲(梅兰芳、周信芳、 马连良、蒋月泉等),同样,新闻、出版与文学的历 史地位更不可低估,其余韵留香至今,这些大师在中 国文化史上曾写下光辉灿烂的一页。笔者以此小书纪 念这段绚丽多彩的历史,并请诸位方家指教。 这本小书写成后,请启正同志指教,承他在百忙 中浏览此稿,赐一序言,十分感激。谢谢他第二次为 拙著写序,并给予我鼓励。 在此书写作过程中,曾获徐铸成公子徐复仑、蒋 星煜公子蒋金戈、施蛰存公子施莲及其长孙施守珪、 金性尧女儿金文男、郑逸梅孙女郑有慧提供资料,并 感谢陶文瑜、潘良蕾、蒋楚婷、刘巽达、吴元浩、曹 剑龙、常文驹、孙中旺、蔡剑明、姚伟勇等友人的帮 助。此书是杨柏伟兄为我责编的第10本书,在此深表 诚挚感激! 精彩页 “补白大王”郑逸梅谈民国掌故 一、“旧闻记者”的报坛之路 对于民国报人与刊物的兴趣,始于我读初中二年级时去卢湾区图书馆(原名中国科学社明复图书馆,现名黄浦区明复图书馆)劳动,当时在书库内擦灰尘与拖地板。我因自幼迷恋读书,劳动间意外发现几十个大书架上竟然放着泛黄的上千册民国书刊,顿时如获至宝,兴奋无比。我在休息时便偷偷翻阅,浏览了民国时期的不少杂志,如《良友》《万象》《新月》《紫罗兰》《侦探世界》……后来卢湾区图书馆组织书评小组,我被推选为负责人,再次有机会进入书库而流连忘返,得以阅读大量民国时期的书刊,从中知道了张恨水、邵飘萍、包天笑、严独鹤、陆澹安、秦瘦鸥、顾明道、范烟桥、郑逸梅等人的大名。 1986年,《新民晚报》扩版,我开始单独执编“读书乐”专刊,便仿效邹韬奋先生办报风格,设一“名家谈读书”栏目,自己则以“米舒”为笔名开设“书友茶座”,在报上每周答读者问。请名家谈读书经验,我决定先从年龄大的名家开始,我选的第一个约稿对象,便是当时已91岁的上海文史馆馆员郑逸梅先生。 郑逸梅先生的寓所在普陀区长寿路的一条旧式里弄内,我叩开门后,见老人站在书斋前表示欢迎。郑逸梅的书斋名“纸帐铜瓶室”,其斋名与其名字暗合,因为古人咏梅诗中颇多涉及“铜瓶”、“纸帐”二字。一间朝北的亭子间,约有12个平方米,四壁都是书橱,橱中还放了不少线装书。郑老请我坐下后,他的家人又送上了茶。我仔细端详郑老,他脸形稍长,头发灰白,白多于灰,人中很长,目光慈祥。他生就一对大耳,下巴也很长,属于古人说的“长寿之相”。 我先不讲约稿事,首先告诉郑老,《新民晚报》老报人谈编报时常讲到民国报人的办报经验,冯英子先生曾说郑老在当时有两个雅号“旧闻记者”与“补白大王”,郑逸梅老人听了,微微一笑,说:“我和贵报的冯英子是老朋友了。” 我们的话题,便从郑逸梅年轻时喜爱读书与如何走上报坛之路谈起。 郑逸梅生于1895年,他与我同乡,都是苏州人。据郑老说,他原姓鞠,出生在上海江湾,后来依苏州外祖父姓,改姓郑,原名郑际云。他5岁人私塾,10岁进了上海敦仁学堂,14岁在苏州公立第四高等小学堂读书,17岁考入江苏省立第二中学。他说到这里,顿了一下,说,“我17岁后即开始为报刊写文史小品,因自幼喜欢读文学历史的缘故。” 郑逸梅这个名字是他自取的,原因是他从小特别喜欢梅花,他说:“我当时购买的第一本书是《吴梅村词》,我也不知道吴梅村是个人名,因为书名中有梅,就断定是好书,买下了。我记得当时在苏州省立第二中学读书。当时我家经济不宽裕,实在买不起书,那时读书考试,获得好成绩,学校就发购书券,我因为屡次考试名列前茅,就用购书券买书,除了《吴梅村词》,我还买过王蕴章主编的《小说月报》。” 郑逸梅改名以后,出了第一本书,他的处女作叫《梅瓣》。后来郑逸梅取书斋名,他说:“用梅花取斋名,未免太俗太露,我就取了个‘纸帐铜瓶室’,瓶内可放梅花,喻为暗藏春色。” 我问:“听说您的名字,有一首对联?” 郑逸梅笑一笑说:“这是南社诗人高吹万送我的:人澹如菊,品逸于梅。”他又补充了一句:“这两句诗,我后来一直当座右铭,亦是我平生之所好。” 郑逸梅32岁进入上海影戏公司,先担任编字幕的撰稿工作,后来郑逸梅先后写了《国色天香》《新婚的前夜》《糖美人》等剧本,还与姚苏凤合编了《杨贵妃特刊》。并在1930年参加了南社,南社的发起人是柳亚子、高旭与陈去病。1920年郑逸梅先生开始步入编辑工作,他编过《游戏新报》、《消闲月刊》、《联益之友》、《华光半月刊》《金钢钻报》等报刊,后来又当了中孚书局的编辑。 据郑逸梅说,他因为在上海影戏公司工作过,他在1935年还担任过《明星日报》第四版“锦绣谷”的主编,这个副刊刊登的都是散文小品札记,郑逸梅请范烟桥写《文徵明佚事》,陶冷月写《与江小鹣论画》,金东雷写《与赛金花谈话》……他自己则开了一个“清言霏玉”的小专栏,每天写一篇短文作补白。P1-3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