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由史入思(从科学思想史到现象学科技哲学)(精)》是活跃在当代中国哲学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多年来艰辛探索的成果,既凸现了作者关于哲学研究的基本心路历程,反映了作者吴国盛思想、观点的发展变化,而由于他们的代表性、典型性,也反映了我国的哲学研究及其水平的过去与现在,深刻地体现了当代中国时代精神的变革与社会现实的发展。 作者简介 吴国盛,1964年9月生于湖北广济(今武穴)。现任清华大学科学史系教授、系主任,清华科学博物馆(筹)馆长,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科技史学科评议组成员。曾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1999-2016),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1997-1999),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第七、八届副理事长(2004-2015)。1983年获北京大学理学学士学位,1986年获北京大学哲学硕士学位,1998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科学思想史、现象学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科学传播与科学博物馆学。主要著作有《技术哲学讲演录》(2009)、《希腊空间概念》(2010)、《什么是科学》(2016)、《吴国盛科学博物馆图志》系列七种(2017)、《由史入思》(2018)。 目录 第一编 科学思想史 科学与人文 1.人文与人文精神 2.科学作为希腊一欧洲人的人文理想:自由的学问 3.近代西方的人文传统:人文主义与人道主义 4.近代西方的科学概念:笛卡尔形象与培根形象 5.近代科学与人文的双重关系:分裂与合流 6.弘扬科学精神:两种思路 科学精神的起源 1.何谓科学精神 2.理性思维的本质是追求内在性 3.科学精神之源:自由的人性理想 4.理性科学的开始:自然的发明 自然的发现 1.“自然”初释 2.“自然”作为“本质 3.“自然物”的划定 4.“自然”作为“内在性”与“自然”的失落 5.中国古代未做出“自然的发现 希腊人的空间概念 1.概念上的准备 2.现代人的空间概念:背景特征与几何化特征 3.不存在与space相应的希腊语词汇:对□和□的考察 4.背景特征的阙如:对□和□的分析 5.宇宙论化而非几何化的空间 6.希腊人的空间哲学 自然哲学的复兴 1.“自然”概念考略 2.亚里士多德的自然学 3.转折时期 4.牛顿的自然哲学 5.德国自然哲学 6.自然概念的重建 论宇宙的有限无限 1.宇宙有限无限的二律背反 2.宇宙图景和空间观的演变 3.评有关争论 米利都自然哲学的宇宙论阐释 1.宇宙论与物理学 2.泰勒斯 3.阿那克西曼德 …… 第二编 现象学科学哲学 第三编 现象学技术哲学 第四编 科学传播学 第五编 学科建设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