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郑振铎,1898年12月19日生于浙江温州,原籍福建长乐。我国现代杰出的作家、文学史家、艺术史家、文物考古学家和翻译家。 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并开始发表作品。笔名西谛、CT、郭源新等。五四运动爆发后,曾作为学生代表参加社会活动,并和瞿秋白等人创办《新社会》杂志。1920年11月,与沈雁冰、叶绍钧等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并主编文学研究会机关刊物《文学周刊》。1923年1月,接替沈雁冰主编《小说月报》,倡导写实主义的“为人生”的文学。大革命失败后,旅居巴黎。1929年回国。曾在生活书店主编《世界文库》。1932年,《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出版。抗战爆发后,参与发起“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创办《救亡日报》。和许广平等人组织“复社”,出版《鲁迅全集》、《联共党史》、《列宁文选》等。抗战胜利后,参与发起组织“中国民主促进会”,创办《民主周刊》。1949年以后,历任文物局局长、考古研究所所长、文化部副部长等职。 、 11958年10月17日,因飞机失事遇难,年仅50岁。 一生著述宏富,主要著作有《文学大纲》、《中国文学论集》、《中国俗文学史》、《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等。创作有小说集《家庭的故事》、《取火者的逮捕》、《桂公塘》,散文集《佝偻集》、《欧行日记》、《山中杂记》、《短剑集》、《困学集》、《海燕》等。 目录 海燕 猫 失去的兔 压岁钱 一个不幸的车夫 北平 北平杂忆 避暑会 月夜之话 山中的历日 塔山公园 蝉与纺织娘 苦鸦子 不速之客 《山中杂记》前记 山市 最后一课 失书记 烧书记 售书记 永在的温情 悼许地山先生 哭佩弦
精彩页 海燕 乌黑的一身羽毛,光滑漂亮,积伶积俐,加上一双剪刀似的尾巴,一对劲俊轻快的翅膀,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一只小燕子。当春间二三月,轻飓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无因地由天上洒落着,干条万条的柔柳,齐舒了它们的黄绿的眼,红的白的黄的花,绿的草,绿的树叶,皆如赶赴市集者似的奔聚而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时,那些小燕子,那么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便也由南方飞来,加入了这个隽妙无比的春景的图画中,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的生趣。小燕子带了它的双剪似的尾,在微风细雨中,或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之上,唧的一声,已由这里稻田上,飞到了那边的高柳之下了。再几只却隽逸地在粼粼如毅纹的湖面横掠着,小燕子的剪尾或翼尖,偶沾了水面一下,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了开去。那边还有飞倦了的几对,闲散地憩息于纤细的电线上——嫩蓝的春天,几支木杆,几痕细线连于杆与杆间,线上停着几个粗而有致的小黑点,那便是燕子,是多么有趣的一幅图画呀!还有一个个的快乐家庭,他们还特地为我们的小燕子备了一个两个小巢,放在厅梁的最高处,假如这家有了一个匾额,那匾后便是小燕子最好的安巢之所。第一年,小燕子来住了,第二年,我们的小燕子,就是去年的一对,它们还要来住。 “燕子归来寻旧垒。” 还是去年的主,还是去年的宾,他们宾主间是如何的融融泄泄呀!偶然地有几家,小燕子却不来光顾,那便很使主人忧戚,他们邀召不到那么隽逸的嘉宾,每以为自己运命的蹇劣呢。 这便是我们故乡的小燕子,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曾使几多的孩子们欢呼着,注意着,沉醉着,曾使几多的农人们市民们忧戚着,或舒怀地指点着,且曾平添了几多的春色、几多的生趣于我们的春天的小燕子! 如今,离家是几千里!离国是几千里!托身于浮宅之上,奔驰于万顷海涛之间,不料却见着我们的小燕子。 这小燕子,便是我们故乡的那一对,两对么?便是我们今春在故乡所见的那一对,两对么? 见了它们,游子们能不引起了,至少是轻烟似的,一缕两缕的乡愁么? 海水是皎洁无比的蔚蓝色,海波平稳得如春晨的西湖一样,偶有微风,只吹起了绝细绝细的千万个粼粼的小皱纹,这更使照晒于初夏之太阳光之下的、金光灿烂的水面显得温秀可喜。我没有见过那么美的海!天上也是皎洁无比的蔚蓝色,只有几片薄纱似的轻云,平贴于空中,就如一个女郎,穿了绝美的蓝色夏衣,而颈间却围绕了一段绝细绝轻的白纱巾。我没有见过那么美的天空!我们倚在青色的船栏上,默默地望着这绝美的海天;我们一点杂念也没有,我们是被沉醉了,我们是被带入晶天中了。 就在这时,我们的小燕子,二只,三只,四只,在海上出现了。它们仍是隽逸地从容地在海面上斜掠着,如在小湖面上一样;海水被它的似剪的尾与翼尖一打,也仍是连漾了好几圈圆晕。小小的燕子,浩莽的大海,飞着飞着,不会觉得倦么?不会遇着暴风疾雨么?我们真替它们担心呢! 小燕子却从容地憩着了。它们展开了双翼,身子一落,落在海面上了,双翼如浮圈似的支持着体重,活是一只乌黑的小水禽,在随波上下地浮着,又安闲,又舒适。海是它们那么安好的家,我们真是想不到。 在故乡,我们还会想象得到我们的小燕子是这样的一个海上英雄么? 海水仍是平贴无波,许多绝小绝小的海鱼,为我们的船所惊动,群向远处窜去;随了它们飞窜着,水面起了一条条的长痕,正如我们当孩子时之用瓦片打水漂在水面所划起的长痕。这小鱼是我们小燕子的粮食么? 小燕子在海面上斜掠着,浮憩着。它们果是我们故乡的小燕子么? 啊,乡愁呀,如轻烟似的乡愁呀! P1-7 导语 郑振铎的散文,是洒落笔尖的脉脉温情。既能如长江大河,奔流万里,又能如兔起鹘落,戛然而止,蕴味却深长悠远,一唱而三叹。 《海燕(精)/大家小书》选录了郑振铎二十三篇代表作品,《海燕》和《猫》都入选了中小学教科书,对海燕的轻盈和隽妙、养猫的可爱和辛酸,都做了出神的描摹。 序言 洒落笔尖的脉脉温情 尽管可能并不是十分客观公允,但是我们在阅读郑振 铎的时候,会觉得阅读的不仅仅是郑振铎的小说、散文和 诗歌,而是整整一部中国现代文学史。 郑振铎,现代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史学家、考古学 家,这还不够,还要加上诗人和翻译家。郑振铎原籍福建 长乐,出生于浙江永嘉。1917年,进入北京铁路管理传习 所(今北京交通大学)学习。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之后, 积极投身于运动当中,并与瞿秋白等人创办《新社会》杂 志;1920年,与茅盾、叶圣陶等人发起最重要的文学团体 ——文学研究会,并主编《文学周刊》;1923年以后,接 替茅盾主编《小说月报》,倡导“为人生”的文学宗旨。 1927年,郑振铎旅居英、法,回国后历任燕京大学、清华 大学和国立暨南大学教授。抗日战争爆发后,郑振铎参加 文化界救亡协会,与许广平、胡愈之等人组织复社,出版 《鲁迅全集》。抗战胜利之后,创办《民主周刊》,鼓励 全国人民争取和平和民主。1949年之后,历任中央文化部 文物事业管理局局长、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文学 研究所所长、文化部副部长、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 等职。1958年10月,在率领中国文化代表团出访的途中, 因飞机失事遇难。 郑振铎在几乎所有的文学领域里面,都做出了让人高 山仰止的大师级的贡献,不但创作了短篇小说集《家庭的 故事》《桂公塘》,散文集《山中杂记》《蛰居散记》, 而且还著有《文学大纲》《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国俗 文学史》《中国文学论集》《俄国文学史略》等,以及译 著《泰戈尔诗选》《希腊神话与英雄传说》,奠定了他在 创作界、研究界和翻译界的地位。甚至在提携青年作家方 面,和鲁迅并称为“南迅北铎”,郁达夫、老舍、许地山 、冰心等人都得到过他的帮助。季羡林就说:“对青年人 的爱护,除了鲁迅先生外,恐怕并世无二。” 在散文创作方面,郑振铎的散文既不像鲁迅那样地犀 利深刻、入木三分,也不像周作人、林语堂那样地空灵洒 脱、飘忽不定,而是无比拙朴。这首先得益于他的立意非 常端正,然后在文笔上又娓娓道来,信笔书写,在篇幅上 则摇曳多姿,既能如长江大河,奔流万里,又能如兔起鹘 落,戛然而止,蕴味却深长悠远,一唱而三叹。如果一定 要找到郑振铎散文的源流,那么他的散文就像是先秦诸子 和唐宋八大家,把立意公正、伸欠自如、形散而神不散做 到了极致。 郑振铎的《海燕》和《猫》都入选中小学教科书,对 海燕的轻盈和隽妙、养猫的可爱和辛酸,都做了出神的描 摹。本书当中则选入了郑振铎更多的散文代表作,以让读 者来体验那种平淡无华,但是却蕴含于生活当中的,只有 极高明的人才能发现的脉脉温情。 也只有这样的脉脉温情,才是我们真正所应该学习和 拥有的生活体验。
内容推荐 《海燕(精)/大家小书》共二十三篇,是当代作家郑振铎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采用了写景和抒情相结合的表现手法,既有对故乡的春天和燕子的美好回忆,又有对真实所见的海景和海燕的形象描绘,更有个人离国去都的离愁的抒发,三者凭着作者热烈真实的情感紧密地融合在了一起,把读者带进了一个美妙的艺术胜境,充分显示了作者的艺术功力。再如在《哭佩弦》一文中,作者用细腻的文字记叙了朱自清在清华大学任教期间认真备课的情形以及写文章一丝不苟的态度,为人们呈现出了朱自清先生可敬可爱的高贵品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