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孙立、高佳璐著的《走向开放住区(北京城市住区临街边界空间现状问题及优化策略研究)》以问题为导向进行研究:首先,通过对住区临街边界空间的相关概念和规划理论及优秀案例的梳理,明确研究的理论基础;其次,通过实地踏勘与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分析得出其现状问题并深入研究其引发原因,并从城市规划设计的角度提出优化设计策略及建议。 本书以北京市为背景,实地调研了不同类型的北京城市住区的临街边界空间现状以及人群满意度评价,明确了其现状问题,同时深刻挖掘其问题形成的原因,来弥补这类研究数据的缺失,是对同类研究的补充。结合人们的日常生活进行调研,探寻人群的现状满意度及未来需求,从城市规划设计的角度提出优化策略及建议,对之后住区临街边界空间的设计、住区规划以及街道公共空间的设计都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目录 第1章 绪论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的界定 1.2.1 住区与北京城市住区 1.2.2 街道 1.2.3 边界与住区临街边界空间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3.3 小结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思路 1.5.3 研究框架 第2章 基础理论及案例研究 2.1 边界的相关研究 2.2 住区临街边界空间的相关研究 2.2.1 空间构成 2.2.2 住区临街边界空间的作用 2.3 相关规划理论研究 2.3.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2.3.2 环境行为研究 2.3.3 适宜居住性理论 2.4 国内外案例借鉴 2.4.1 国内案例借鉴 2.4.2 国外住区案例借鉴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现状调研与分析 3.1 调研对象 3.1.1 北京城市住区的分类 3.1.2 不同类型北京城市住区临街边界空间的特征 3.1.3 调研对象的选取 3.2 调研人群 3.3 调研方法与内容 3.4 具体调研内容分析 3.4.1 北京百万庄小区 3.4.2 中国人民解放军歌舞团大院 3.4.3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大院 3.4.4 清华大学西北社区和荷清苑住区 3.4.5 北京塔院小区 3.4.6 北京华清嘉园 3.4.7 北京晶城秀府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现状问题研究 4.1 空间层面 4.1.1 住区封闭 4.1.2 城市交通问题加剧 4.1.3 各功能空间互相干扰 4.1.4 街道缺乏活力 4.2 社会层面 4.3 心理层面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引发原因研究 5.1 开发者 5.2 规划者 5.2.1 封闭的传统思想 5.2.2 建设年代背景 5.2.3 规划思维惯性 5.3 管理者 5.4 居住者 5.4.1 物权观念 5.4.2 居住安全感 5.4.3 身份象征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优化策略研究 6.1 优化原则 6.1.1 安全原则 6.1.2 功能原则 6.1.3 舒适原则 6.1.4 休闲交往原则 6.1.5 文化审美原则 6.1.6 因地制宜原则 6.2 优化策略 6.2.1 政策法规 6.2.2 住区开发与管理 6.2.3 住区规划 6.3 优化设计手法 6.3.1 围墙及围墙空间 6.3.2 临街建筑空间 6.3.3 入口及入口空间 6.3.4 转角空间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1.1 北京城市住区临街边界空间现状问题 7.1.2 北京城市住区临街边界空间现状问题引发原因 7.1.3 北京城市住区临街边界空间优化策略 7.2 展望 附录 附录一:住区临街边界空间人群满意度调研问卷 附录二:访谈记录实例 参考文献 后记
|